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企大败局:托普检讨-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通过审计去想办法。要注册公司必须先把钱打到审计师事务所名下,成立注册账户,等到营业执照下来以后,再把钱打到开户账号上去,这时候钱才能用。这中间会有一段停留,审计局下面的审计师事务所有一些沉淀资金,这个资金可以拆借出来。我们那时候拆借了十来万,由人事局老龄委担保。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已经知道了融资的概念,而且是通过非金融机构。第二种办法,我们通过摸索,创造了股票,分为普通股、基本股和技术股,普通股是用钱买的,基本股用于奖励,这一方面到现在为止反而有些乱,所以我们后十年准备要规范化,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的管理。另外我们吸纳了一些内部职工的资金,当时主要是内部职工比较密集的两个地方,一个是电子科大,我们的一些老师,他们还愿意把钱放在我的办公室,这也是信用的一种比照。当时我们的利息也很高,高的时候达到28%;还有交通局,以及对金融方面比较了解的政府机关。
  

宋氏解读康熙皇帝的〃三杯酒〃(2)
这是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我们引入了融资的概念。我们通过了三条途径:一个是非金融机构, 一个是个人入股,一个是内部集资。内部集资走向规范化以后就变成了股份制。
  第三个阶段维持到公司成立将近两年的时间,但是它的范围是很有限的,对公司的发展也有局限性。直到我们做显示屏以后,越来越发现钱不够用,而光靠这样筹钱是远远不够的。这个时候我们就想到了问银行借钱。我记得我们第一笔是向成都信用合作社,第二个是通过交通局,同时通过金牛区,经人介绍认识了当时中国银行的行长,第一次见面双方谈了以后,他对托普比较感兴趣,就问我们要多少钱,我当时说了50万,没想到他觉得太少了,说没有一个老板提出要50万的。从那以后,我们就逐渐进入了银行金融机构。这一阶段我们最大的体会是企业要发展,主流金融体系必须确立。随着跟银行打交道,就有了还款的问题,老师的钱拖十天半个月不还不是什么问题,银行就不一样了。当时正好有两笔钱我们拖了一下,信用社跟财政局的人就过来跟我谈,谈的时候第一句话就是要打官司,经过那一次我的体会就是跟金融机构打交道,成在信用,败也在信用。金融机构为什么能打成官司,当然他是以事实为依据,以你这个公司的资产、资本、经营状况为基础,但是他最终的依据还是你的信用。所以,我觉得在那个阶段,托普在金融工作中最大的体会就是我们明白了什么是信用,特别是金融信用,同时我们提前感受到了什么叫金融危机,信用的失去就会带来危机。
  当时是1996年,托普为什么要搞四周年的活动,首先是建立信用,要建立信用首先要树立信心。这个道理托普集团、金融集团发展十年二十年乃至以后仍然有用。不管托普怎样发展,首先要建立信心,这种信心要里面的人和外面的人都建立起来。当对方知道你有偿还能力的时候,他又会来问你还要不要,所以你们要注意资金的调度,保证资金的流通。
  这个阶段我们感受到了信用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是金融风险、金融危机。我觉得一个领导层的重要性除了带领大家干事业起表率作用以外,还在于做一点事情增强大家的信心。有了信心才能建立信用,有了信用才能进入良性的经营循环。
  经过这段时间差不多到了1997年,我们一是提出了信息化的概念,第二是引进了国际化的概念,第三提出了独立核算的概念,第四把会计和金融分开,都是在科学城完成的。
  我们把金融单独列出来,目的是什么?我们引入了资金管理,之前出现了危机就是管理不善的原因,管理好了,可能金融上的风险就没有了,你信用就好了。科学城阶段是托普从不规范、感性走向规范化、理性的管理,从那以后到现在经过了6年时间,我们在不断探索、不断思考,资金管理在不断完善。随着资金管理的出现,我们也出现了金融业务,我们有了专职的队伍,那个时候也就是两三个人,经常跟金融机构打交道,专门从事融资的工作。1997年下半年我们重组了川长征,如果那个时候我们没有前面做基础,金融没有被单列出来,没有一支专门化的队伍跑银行,那简直就不可想象。
  所以虽然说这一个阶段叫川长征重组,但是在认识上这方面的工作我们早就在做了。在这之前托普科技已经成功的规范了股份制改造。托普往资本金融的方向走已经有很长的时间:1993搞内部集资,1994年搞股份合作制,1995年又改成股份制,1996、1997年一直想上市但没有机会,一直到自贡政府到托普考察,有了〃借壳上市〃的机缘巧合。
  到了1998年,托普进入了产品经营的阶段,提出了财务核算、金融和资本的概念。川长征重组是资本的概念,但资本没有金融和规范化的核算体系是不行的,而且资本经营和产品经营起到了一个呼应的作用。照理说川长征进来是一个包袱,但我们自身运作得还是比较好的,所以整个社会经营界、金融界、政府及各个方面对我们的认同度这个平台已经搭了起来。这一个阶段我们经历了两个转变:一是逐渐把资本和产品并列起来,都作为经营的一个方面,称为产品与资本混业经营;二是内部管理走向规范化和核算,金融管理和金融业务进一步深化,这也是我们成功的从西部拓展到华东乃至全国的因素所在。
  托普发展到现在,与金融有关的管理模式又发生了变化。以七大集团成立为标志,托普集团已形成了三个层面的经营:产品经营、货币经营、资本经营。托普集团是一个大构架,有控股集团、金融集团、三个IT的专业集团以及两个辅助性的集团(教育和生态)。三个层面的经营,加上内部的规范化个管理和核算,这就是我们现在的体系。我们把金融和资本上升到经营的高度。
  产品经营是我们的本业,也可以叫主业。但是要注意一点,如果从业务量来讲,将来产品经营肯定是最大的,但是从利润上来讲就不一定了。
  你去看看通用电气公司、惠普公司,再去看看国际上其他的公司,我们中国有些评论界、媒体,甚至是一些专家,其实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高科技企业,盲目的去提倡中国的核心技术和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东西,以为我们什么都能干,其实这是极端错误的。
  

宋氏解读康熙皇帝的〃三杯酒〃(3)
全世界包括美国,只有两类公司是搞高科技的,一类公司是有核心技术的,数量很少,美国真正站得住脚的只有两个:英特尔和微软,甲骨文这样的公司都不算,他照样有竞争者,并没有绝对垄断,而欧洲、日本都没有这类公司。其他公司搞什么?搞服务,不管是IBM、惠普、摩托罗拉公司,他们都没有核心技术,他们的很多专利都不是自己的。
  那么中国的企业应该搞什么?老老实实的做二流的服务,一流还不够水平。所以托普早就提出增值服务的概念,实际上联想等也开始转向了。
  老是有人问托普有什么核心技术,那我说中国哪一个企业有核心技术?长虹有吗?海尔有吗?联想有吗?都没有。什么是核心技术?中国该不该有核心技术?什么时候该有核心技术?我们怎样正确评价中国的核心技术?
  从这个意义来讲,整个中国的IT产业还在借鸡生蛋、搭车上路,托普在中国已经建立了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但从国际上来讲,还是借鸡生蛋、搭车上路,无论是技术实力、资本实力还是人力资源和各方面的资源,都是如此。现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把自己定位定好。以后托普利润的百分之七八十可能都来自非产品经营,甚至更多。刚才说到通用电气公司,他的电器是亏的,但是灯泡发明人爱迪生就是通用电气的创始人,所以他永远不能把这个牌子打掉,坚持把这个东西做下去。所以我说托普必须把显示屏做下去,把税务软件做下去,哪怕不赚钱都不能丢,因为它们不一样。别人可能不知道托普到底在干什么,但是他会知道托普原来做显示屏的,做税务的。看看我们现在还有,没有了可能就有问题。就像IBM原来是搞机械的,后来有钱了才搞计算机,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托普为什么要搞这些东西,其实我们现在还没有离开IT行业,但是我们围绕IT行业发展,不能死心眼的搞核心技术。
  第二个问题,我想讲讲我们目前面临的几大任务。
  第一,我们必须迅速的建立、规范和完善我们内部的金融体系。
  包括管理体系、融资体系、风险评价体系及其他各种规范体系。金融工作要站在高处,要有全局性的角度,不要因为某些小事去影响大事情,不要因为跟某些银行的矛盾影响全局,当然在战略上要重新制定。同时要规范我们金融工作中的各项流程,最大限度的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
  第二, 一定要努力搞好金融集团和其他专业集团之间的关系,找到接口。
  其他专业集团可能给我们金融集团制造了很多麻烦,其实也是给我们立下了许多课题,这些课题我们必须把它解决掉。前面我已经说到要规范流程,找到接口,现在很多很多事情特别是在经营当中,业务与业务之间,关键是寻找接口,泛泛的讲流程就没有意义,第二个是找控制点,无论是空间的流程还是时间的流程,控制点非常重要,控制点决定了我们金融集团以及整个托普集团下一步的走向,所以每个流程都要把控制点和接口抓好,工作量比较大,但必须去做好。
  第三,快速优化西部金融资源,特别是四川和成都的金融资源。
  现在我们有相当一部分资源仍然在西部,对于像四川农业银行这样的优质客户和合作伙伴,要大力的维护合作关系;对于有些并不是很友好的、容易给我们落井下石的客户,要立即断掉。风险是别人带来的,也是自己带来的,自己给别人创造了风险,这一点要特别注意。优化西部金融资源,在成都、四川、云南、重庆、咸阳、新疆等西部区域工作的人,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使命,必须尽快提高自己的认识、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迅速优化资源。把这一点上升到一定高度。
  第四,快速完善东部金融通道。
  东部的金融通道应该说已经初步打开,我们要快速的完善它,现在的局面离战略制高点还有距离。与西部不同,我们在东部有一个明确的金融中心,以上海为中心,向江苏、浙江等周边地区辐射,但是我觉得工作做得还不够,很多业务还没有跟进,很多资源还没有很好的被利用起来,离整个集团的快速发展还有距离,而且我们涉及到的还是简单的银行承兑关系,还有待发展新的金融工具。现在我们要探索商业银行、金融租赁等,有些是要靠它现在赚钱的,有些是为将来做准备,为托普的下一个平台打桩。
  第五,适时的切入国际金融市场和进入国际金融渠道。
  现在已经进行了一些基础工作,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组织、亚洲银行等金融机构都要通过一些渠道进行初步的接触。
  第三个问题我想谈谈今后工作的奋斗目标。
  应该说整个集团对金融集团所寄的希望是非常高的,我有一个大致的设想,托普集团将来的产品从经营上来讲是3∶3∶4,30%是我们的主业,即前五大产业的利润,金融要占30%的利润,投资收入和资本经营占40%的收入,这是我们未来十年的目标。
  金融的重要性就出来了,你一个集团的利润要与五个集团持平。大家也知道,未来社会的服务才是金融的主流,能掌握核心技术的公司是很少的,但是服务每个公司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色,你可以凭借你的特色取胜。针对我们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以为,托普要打造百年老店,应该走服务路。这是我们的第一个,在未来十年里,金融的利润要达到整个集团的30%,这里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大家要进行思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宋氏解读康熙皇帝的〃三杯酒〃(4)
第二个目标:我们要在两至三年之内建立一套跟整个集团信息化相适应的完信息化的金融管理体系,这一点非常重要。你要在金融服务当中战胜对手,或者说赢得我们内部和外部客户的满意,如果不早走在前面是不行的。你用传统的模式很快就会被淘汰。我们走这条路一定要搞信息化,而且在时间上、质量上、空间上都要处于领先的位置。
  第三个目标:我们要培养、造就和贮备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金融队伍,仍然要以托普的原有员工为主体,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