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兵二连-第2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俩小子不说话,眼睛滴溜溜乱转。 

  “说你们俩呢!往哪里看?” 

  俩人目光回归,注视着指导员。 

  “检讨呢?写了没有?” 

  俩人眼睁白乎乎的,不说话。 

  “怎么?给我装聋作哑?” 

  俩人似乎不知道指导员在说谁。 

  “咦!给我玩这花样?以为我没办法?告诉你,像你们这样的,我见多了。回去老实给我写检讨。要是不写,看我怎么收拾你。” 

  俩人脚跟一碰,敬个礼,回去了。 

  指导员虽用大话诈了半天,老实说,他还真没见过这样的。还没等他想好怎样收拾刘秀松,虢玉成,又被王泛亚给缠住了。 

  那天晚上,熄灯号吹后,指导员去上厕所。厕所里有盏昏暗的灯,王泛亚正蹲在厕所里,就着昏暗的灯光看小人书。 

  “嗯?熄灯号都吹了,你不去睡觉,躲在这里看什么书?” 

  王泛亚一看指导员进来,忙提上裤子,揣起小人书准备走,却被指导员拦住了。 

  “等等,让我看看,你看的是什么书?” 

  王泛亚揣在兜里就是不往外掏,指导员就上去夺。夺来扯去,“哧”地一声,书是夺下来了,王泛亚披的一件破外衣,也被扯了一个大口子。指导员夺下书来一看,是本《红灯记》,就把书还给王泛亚,让他快回去睡觉。王泛亚却不干了。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损坏东西要赔。我这衣服被你撕破了,你给赔吧。” 

  “嘿!一件破衣裳,回去缝缝不就完了,赔什么赔?” 

  “那我不管。你给我弄坏的,你给我缝。” 

  “嗬!还讹上我了。我就不给你缝,你把我怎么样?” 

  “你不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就不对。” 

  “好了好了,就算我不对。你回去吧,啊?” 

  指导员一看这小子硬的不吃,忙说了软话,急抽身。却被王泛亚给揪住了。 

  “不行,你得给我赔。” 

  一看这小子软硬都不吃,指导员有点急了,“我说你……”嘴里差点蹦出“小子”两字。“我说你到底想怎么样?” 

  王泛亚仍不温不火:“你是指导员、是党支部书记,应带头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损坏了我的衣服,就得给我赔” 

  “我要是不给你赔呢?”指导员放低了声音。 

  “那你不讲理,你耍赖。” 

  “什么?你敢说我赖?”指导员这几天正被“赖子”弄得心烦意乱,如今遇上了这“赖子”,反说自己“赖”,一下子就火了。 

  “那你给我缝。”言下这意,给我缝了就不“赖”。 

  “我就不给你缝……” 

  俩人你一言、我一语,渐渐声高,惊醒了入睡的人们。有人好奇,爬起来看。三排长牛志文和十班班长杨文选,一看是自己的部下在和指导员吵架,忙跑了过来。一看板鸭的衣服撕了屁大个小口子,竟缠得指导员不得脱身。牛志文忙说: 

  “哎呀,这么点小事,我给你缝,行不?走走走,快回去睡觉。天都这么晚了,指导员,你也回去。” 

  “就是,这么点小事,不行我给你赔件新衣裳,”杨文选也过来帮着劝。好容易把板鸭拖走了,指导员这才脱身。 

  短短几天,与赖子们交手,连输三场,气得指导员可想而知。但思来想去,又实在想不出对付赖子的高招。看来真应了那句古话——人无耻无治。 

  

青春年华  (七)
冯援朝回连后的一个多星期,那七只大木箱也到了。由于汽车连的司机不认识冯援朝,所以将这七只木箱径直拉到了学兵三连,交给了王萍。 

  王萍在团部找电话打到了学兵二连,电话是指导员接的。接完电话,让通讯员叫来了冯援朝,又让冯援朝详细介绍事情的缘委和经过,这才告诉冯援朝,这七只大木箱已到了学兵三连。并准了冯援朝半天假,让其去取木箱。 

  学兵三连在大棕溪,和团部机关在一起。来三线已快两年了,这是冯援朝头次去学兵三连和团部。沿公路走,从小棕溪到大棕溪,约有三十里。冯援朝没敢吃午饭,早早就向班长王国栋打了声招呼,说指导员已准假,让去取木箱,就朝大棕溪赶去。 

  顺公路往东,拐过小棕溪口,就是四营防地。此时见后面远远来了一辆汽车。援朝四下一张望,见无熟人。等汽车开到,就飞身一跃,扒了上去。一小时后,他到了大棕溪。 

  大棕溪是公社所在地,是这周围较大的一个镇。自团部和三营驻进后,这里就更显繁荣。 

  大棕溪的入江口较宽,正在建一座跨溪的铁路大桥。高耸的桥墩上,施工的女学兵们身影清晰可见。距桥不远的溪左岸,坐落着四合院式的学兵三连。 

  正是午饭时分。冯援朝沿台阶一踏进学兵三连,立刻引来众多的目光。被如此众多的女生注视,令援朝很不好意思。他既不敢抬眼乱看,又想找人打听王萍所在的班。只见探头探脑的女生脑袋早已挤得各门口窗口黑压压一片,王萍的脑袋大约也在其中,因为是她先发现了他。 

  “哎呀!是冯援朝!” 

  王萍热情大方地迎了出来,将冯援朝领回自己班里。各门口窗口的脑袋却不马上消失。 

  援朝一进屋,班里的女生更是热情。有让坐的,有递开水的,有端脸盆打洗脸水的……除王萍外,这个班的女生,援朝一个不认识,有些还来自西安。但那真挚的热情令援朝感动,也令他手足无措。尤其当他洗脸时,迟迟不敢用手中那条雪白的毛巾,生怕满脸的灰尘给毛巾留下洗不去的印渍。 

  援朝在全班女生的热情中,拘促地吃了午饭。怕影响女生午休,也想赶快离开这拘促之地,饭后援朝就告辞了热情的全班女生,和王萍出去。该连还有几位以前同校的同学,援朝也没敢去看。出去时,只见各门口窗口仍挤满着女生好奇的脑袋。 

  在团部他俩遇见了王参谋。就是学兵二连以前的军代表、王副连长。王参谋见了他俩很高兴,让进屋去,向冯援朝详细询问学兵二连的近况,听后唏嘘不已。听援朝此来的目的是找顺车运木箱,忙打电话去汽车连联系。突然,他把电话又放下了。 

  “对了,我想起来了,仓库王主任请求团里派几名女学兵,去仓库帮忙缝补帆布盖布。团里这几天可能就要派去。届时我让她们给你捎去不就行了?” 

  一听此话,王萍忙向王参谋央求:“王参谋,能不能想办法,把我也派去?” 

  看来男女生都一样,在连里呆久了,都想出去散散心。 

  “好吧,我尽力帮忙。不过,可不敢保证噢。” 

  “哎呀!只要你肯帮忙,就一定能行。”王萍忙给王参谋打气,以坚定其信心——其实也是在坚定自己的期望。 

  俩人从王参谋屋里出来,心情都很高兴。援朝是庆幸自己不用再费力找车了,而王萍则满怀去仓库的憧憬。 

  看看太阳已偏西,援朝向王萍告辞,踏上了浮尘弥漫的归途。走出好远,还见王萍在频频挥手。 

  过了两天,王萍和其它几位女学兵,果然将七只大木箱,捎到了学兵二连。 

  女学兵们的到来,搅得学兵二连就像一群惊疯了的兔子,个个神情亢奋,激动异常。奔走相告的语调都有点变样。胆大点的,纷纷围了上去,借口询问有无自己班的木箱,与女生搭讪。胆小点的,则在远处探头探脑向这边窥望。几位女生倒显得落落大方,谈笑风生,满面春光,更显出小伙们的激动亢奋有点走样。 

  司机摁响了汽车喇叭,催促女学兵们上路。小伙子们依依不舍,故意围住汽车,向女生们频频挥手。 

  女生们还是走了。 

  可女生在学兵二连引起的骚动,却远未停息。正在倒班休息的张和平,得知有女生来的消息,女生们已要走了。张和平忙从床上扑向窗口张望,不慎一脚踩在了正在睡觉的韩健生的肚子上,踩得韩健生“噢”地一声怪叫,醒了。揉揉眯瞪的双眼,见张和平踩了自己,却理也不理,只顾巴在窗口向外张望,顿时冒三丈。一把揪扔了张和平一个跟头,厉声喝骂: 

  “你狗日瞎了?踩了人也不吭声?” 

  正满怀兴奋的张和平,冷不防被韩健生扔了个跟头,顿时也火冒三丈:“你想干啥?你想干啥?”又咬牙切齿地小声嘟哝了句:“妈的!” 

  “想干啥?我想揍你!”韩健生一听这小子还敢还嘴,立刻恶言恶语地扑了上去。 

  张和平块头不比韩健生,以往总怯韩健生三分。今天不知哪来的勇气,见韩健生扑来,竟不躲闪,而是对着干了起来。 

  也许正应了毛主席的那句至理名言:“一切貌似强大的敌人,其实都是纸老虎,”和韩健生交了几下手,张和平竟越战越勇,信心也倍增。一边打,一边还念叨:“嘿!我看你也不咋样么!嘿!我看你也不咋样么……” 

  念叨的声音越来越高,还击的频率越来越快。待人赶来将两人拉开时,张和平竟占着上风。 

  以往从不把张和平放在眼里的韩健生,如今却吃了张和平的大亏,心中自是不服。还想扑上去打,却被众人死死拉住,霸气顿失。而张和平却以胜利者的姿态,见好就收,扬长而去,令众人刮目相看。 

  从此,张和平再未受过任何人的欺负。 

  真是个意外的收获。 

  女生们乘坐的汽车刚走,围送的小伙子们还未散去,另一意外又发生了。 

  先是大伙闻到一股烧橡胶的臭味,接着听到一阵似燃导火索的响声。大伙开始四处搜寻。忽听一声惊叫:“快看,往上看,电线着火了!” 

  大家循声望去,果然,从连部通往营房的电线,正冒着火花,“哧哧”响着,快速向这边燃烧。 

  “快上去把它拽断呀!再不拽断,全连就要烧完了!” 

  不知谁喊了这么一声,立刻提醒了大家。急得大家七嘴八舌地乱喊:“就是,再不上去,全连就完了。” 

  “对,快上呀,”“快上呀……“ 

  可喊归喊,望着冒火的电线,谁也不敢上。正当大家干着急,忽听有人提议:“老肥上!” 

  这一提议马上得到大伙的响应。 

  “对,老肥上!” 

  “老肥上!” 

  这时又有人说了句: 

  “快上,老肥,上去就是三等功。” 

  “对呀,三等功,还等什么?” 

  “三等功,快上!” 

  “哎呀!再不上去就来不及了。” 

  “快……” 

  老肥是二排副靳雨生的外号。靳雨生长得身材魁伟,骨骼粗壮。当地百姓一看他的长相,就说他“足有五百斤力气”。学兵们也无从知道这“五百斤力气”是何指,当然也不是因他有五百斤力气而让他上。只是当下的这群学兵中,他的职务最高,加之人也憨厚,受玩,不爱恼。 

  老肥不知是受了三等功的诱惑,还是出于保护国家财产的义勇,果真快速爬上了电杆,就在火花将要烧到手的一霎间,抓住电线向下一坠,电线断了,火也熄了。老肥竟毫发无损——真是奇迹。 

  日后,老肥果真因此荣立了三等功。 

  也是意外的收获。 

  

抱憾凯旋  (一)
一九七二年夏,学兵二连开始了隧道施工。 

  在襄渝线,打隧道始终是工程建设的重中之重。可以这么说,全线隧道贯通之日,就是工程建设全面胜利之时。隧道掘进的速度,也是衡量一个部队战斗力的重要标志。 

  二营是86团的主力营,无论打隧道,建桥梁,在全团从未落后过。但是近半年多来,团里发布的战况通报中,有关二营的报道量,远远落在了一营和四营的后头。尤其是四营,学兵四连的主导坑掘进速度,连续数月突破全团最高记录,已接近月掘进一百五十米大关。而二营负责主坑道掘进的四好连队七连,至今尚未突破月掘进百米。纵观全线参战的所有部队,在各部队中打出最好成绩的,几乎全是学兵连。这使一贯不主张学兵二连打隧道的潘营长产生了动摇。杨教导员则是一直力主学兵二连应及早进洞。一是希望学兵二连能为二营争荣誉,二是为了更好地锻炼这些学兵。 

  连长对于进洞的反应,可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打隧道,可增加粮食定量和各种副食补贴。一年多来一直困扰他的“粮食问题”就此可以解决。学生家长们无须寄炒面,小伙子们也不必丢人现眼地四处去蹭饭了。忧的是,学兵一连和学兵四连已打了近一年的隧道,经验丰富,士气旺盛。尤其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