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誓不入道-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陶宝看着李茗儿笑意盈盈的脸,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他忽然发现,原来和喜欢的人拥有一些共同的回忆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或许是因为回忆,或许是两个人原来既熟悉又有些陌生,陶宝和李茗儿都刻意地没有提起修道的事情,只是边浏览飞花池的美景,边闲谈着家乡的点点滴滴。

    水榭楼台上。

    “啊,你快看那里,好多的鱼。”李茗儿忽然欢快地指着池水叫道。

    那是一群五彩斑谰,七sè缤纷的锦鲤围在一起争抢着落入水中的花蕊,浪花翻涌,生动新鲜。

    陶宝仅看了一眼就收回了目光,然后细细地盯着李茗儿美丽生动的脸庞,似乎要将这一刻有些亲密,有些心动的奇妙感觉牢牢地印在心底。

    肤白如脂,眉若远黛,微微翘起的鼻尖,朱润的嘴唇,还有挺秀细致的脖颈,一头乌黑的秀发丝丝柔顺被一根玉簪卷成了道髻,几缕逸出的发丝则被轻风吹散在额头上,映衬着她动人的眼眸。

    一袭淡青sè的道衣衣诀飘飘,显示出李茗儿原本曼妙的身材。尤其是她轻俯栏杆时,压迫出的盈满酥胸,从陶宝的侧方向看去,份外的动魄**。

    李茗儿道心轻颤,她强烈地感受到陶宝有些**的目光,一抹娇羞的红晕爬上了她的脸,眼睛却故作无知地望着池中的鱼儿。

    在家乡时,陶宝不过是一个有些英武却xìng格内敛的山野小子,在一旁偷偷地喜欢自己,若没有之后的一些事,她只会将他当作一段普通的回忆,永远不会对他产生动情的念头。

    但谁也不会想到,陶宝与她都是有道缘的人。对于修道,她并不会好高骛远,也没有成为大道士,成为天迹道人的雄心壮志,但是她同样为道着迷,追求着完美的人生。

    当陶宝一身道衣,英伟不凡地出现在北联帮分舵时,她的道心猛然悸动,久久不能平静。当他出场相约时,她几乎毫无抵抗地便答应了下来。

    两个人再一次陷入了短暂的失神,各自想着对方,却又生怕引起对方的注意。

    “你们碧水道派在京都也有道场吗?”陶宝忍不住问道。

    “嗯,就在市城的潄玉观内。”李茗儿心底轻叹,站直了身子,轻声说道。

    陶宝见她表情变得懒散,心里生出丝丝悔意,觉得自己打破了某种和谐,实在是做了一件蠢事。

    “说说你啊,你怎么会入道的?是在黑水潭吗?”李茗儿轻抚了一下额角的发丝,好奇地问道。

    陶宝点点头,说道,“我那时看到你和李道长在一起了。”

    “果然是你,你们兄妹的运道真是太好了。”李茗儿轻叹道。“那之后呢,你也入了桃门道派吗?”

    “没有,我现在是散修。”陶宝晃晃肩膀道。

    “散修啊?”李茗儿惊讶地望着他,“听师付说,散修是最困难的,很难有大成就。”顿了顿,怕陶宝失了信心,忙又道,“不过,如果机缘好,散修也是非常厉害的。”

    陶宝一笑道,“我的机缘就挺好的,这么远都能再遇到你。”

    李茗儿听他戏玩般的话儿,白了他一眼,脸上飞红,笑了笑。

    “走吧,我们再去其它地方逛逛。”李茗儿深望了他一眼,说道。

    陶宝授之**,立刻附议,紧跟在她的身侧,寸步不离。

    在此之后,二人再没有谈论一句涉道之语。就如同两个初识的情侣一般,游东逛西,谈天说地,尽情地享受难得的轻闲时光,似乎只要和对方在一起,什么东西都是那么的新鲜有趣。

    赵园私坊,在专门制售文房四宝的店铺里,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四宝被分别堆放在四组大柜上。在宽敞的店铺一角,陶宝被一方古砚吸引住了。砚sè极浓,呈不规则的长方体,最奇特的就是它的砚池内刻了两个字,‘泰昌’。

    “怎么,你喜欢这个吗?”李茗儿有些意外地道。

    陶宝边细细地摩擦着砚池里的字,边说道,“这方砚虽然是古砚,但最贵的怕就是这两个字了。”

    “为什么呢?”李茗儿好奇地问道。

    陶宝轻轻地把砚交到她的手上,然后悄悄地道,“这定是曾经道人用过的砚,那‘泰昌’两个字里还残留着微弱的道力。”

    “是吗?我摸摸看。”李茗儿学着陶宝的样子,用圆润的指尖轻轻摩擦。

    果然,刚一触指,一股极淡的道力便透了过来。

    “呀,真的。”李茗儿脸上露出惊诧而敬佩的神sè。

    陶宝颇为得意地道,“怎么样,我厉害吧。”

    李茗儿轻哼道,“说不定是怎么被你碰到的。掌柜的,这方砚我们要了。”

    掌柜的应了一声,走过来看了一眼,说道,“羲一道砚,纹银八百两。”

    “什么?”陶宝一愕道。

    掌柜的又重复了一遍,“羲一道砚,纹银八百两,若是银纸,就一千两,附送槐笔十支。”

    陶宝心cháo起伏,生怕听错了,问道,“你说这是羲一道砚,那你知道羲一道派的下落吗?”

    掌柜的皱了皱眉道,“什么羲一道派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这方砚叫羲一道砚。”

    陶宝大为失望,来京后不久,他就托孙立杰、美娘子打听羲一道派的事,可惜一个多月过去了,什么有价值的消息都没有。美娘子也仅是打听到,曾经京都是有一个羲一道派,可是和众多的道派一样,在一百多年前就消失了。

    如今在这么个地方,竟然有了羲一道派的消息,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可惜掌柜的只知羲一道砚却不知羲一道派,徒呼奈何。

    “这方砚不是你们制的吗?”李茗儿心细,见陶宝这么着紧‘羲一道派’的事,便帮忙追问道。

    掌柜的摇了摇头,环目介绍道,“这一方柜的砚台都是古砚,都不是我们制的。还有许多是帮朋友代卖的。”

    陶宝眼中jīng光闪闪,再问道,“那这块砚是不是帮人代卖的呢?”

    掌柜的想了想,笑道,“好像还真是,只是这时间久了,我有些记不清楚了。”

    陶宝一怔,这可怎么办?

    李茗儿轻轻一笑,从怀中掏出一叠银纸,说道,“掌柜的再帮忙想想,一定会想起来的。”

    掌柜的接过银纸,粗粗一查,竟有一千二百多两,登时笑逐颜开,说道,“我想起来了,托我们代卖的也是一个道人,嘿嘿,还是个女道长,好像是什么碧水道派的,叫什么来着,哈,你看看我这记xìng。”

    李茗儿与陶宝相硕愕然,竟然是碧水道派?



………【第三十二章 辟真宫】………

    陶宝冷哼一声,看着贪得无厌的掌柜道,“我们不要了,把钱还给我吧。”

    掌柜的笑脸顿时凝住,又见陶宝双眼中的冒出的杀气,顿时怕了,再怎么样他也不敢和道人作对,连忙道,“道爷,我想起来了,想起来了,好像是个姓尹的女道人亲自送来的。”

    “尹静道人?”两人再次不可思议地叫道。

    “那就不知道了。”掌柜的说道。

    陶宝再问道,“那她可还有其他的东西在这里寄卖?”

    掌柜的这次认真想了想,说道,“好像真没有了。”

    见陶宝有些失落,李茗儿安慰道,“既然是尹师叔放在这里卖的,那我便回去帮你问问吧。”

    陶宝脑海里现出尹静道人的冷面形像,下意识地摇了摇头,“不要,我再打听打听别人。”

    李茗儿一愕,颇为奇怪地看着他,这么简单方便的事情,为什么陶宝却拒绝了自己的好意。

    陶宝见她有些误会,怕她生气,便随口编了个理由道,“尹静道人身为贵派派驻京都道派的掌堂,又修道多年,定是不缺银两,那她又为什么要悄悄地出来卖这块羲一道砚呢?定是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啊。”

    陶宝越说越觉得自己分析的有道理,他甚至察觉到了yīn谋的味道。

    李茗儿噗地一笑,说道,“这么让你一说,似乎尹静师叔是蓄意的了。那你说说她为什么这么做呢?”

    陶宝被问的哑口,挠挠头道,“这我就不知道了。”

    “拿来!”李茗儿冲着陶宝叫道。

    “什么?”

    “把砚给我,我便说是我无意中买的,顺便问问尹师叔好了。”李茗儿道。

    陶宝道,“那也好,不过你还是先问问你师付的好,看她知不知道羲一道派的事。”

    “真是奇怪,你这么着紧羲一道派做什么?莫非你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李茗儿调皮地说道。

    陶宝不愿瞒她,便说道,“是有个大道士托我找羲一道派的人帮他还样东西。”

    “就这么简单?那你这么紧张做什么?”李茗儿用奇怪的眼神看着他。

    陶宝愕然,半晌才挠挠头道,“可能是我太敏感了吧。呵呵,那就拜托你了。”

    李茗儿嗔怪地白了他一眼,落在陶宝眼中却是那么妩媚动人。

    回到长明山时,天sè已经很晚了。天空中西落的太阳残光斜照,月牙儿则早早地挂在了天空。

    陶宝刚回来,李伯便跛着脚走过来,脸上还带着一丝畏惧,显然今天早晨看到被道火烧毁了半间房屋的现场,仍令他心有余悸。李伯颤着手交给他一封信,说是孙立杰托人送过来的。

    陶宝暗暗奇怪,回到重新换过的房间,拆开一看,眉头紧锁起来,信中孙立杰讲,庚宁道派的吴朋道人曾向他打听了陶宝的来历,迫于无奈,他只能实情相告,一是请陶宝谅解,二则是让陶宝多加小心。

    对于孙立杰的做法,陶宝并不太在意,毕竟他只是俗世间的普通人,又是帮派中人,自然不敢得罪庚宁道派,又能来信说明解释,已经是仁之义尽,何况自己和他认真算起来,至多算是普通朋友,怎能要求对方为自己严守秘密。不过,信中提到的另一个内容,就必须要认真对待了。

    昨rì孙立杰就曾提起北联帮少帮主郑家玉心胸狭窄,眼不容人,自己还不以为意。现在联想到庚宁道派的郑姓老道,陶宝心中一悸,暗骂自己愚蠢,郑老道既然为郑家玉出头说和碧水道派,其中关系定然不一般。郑家玉有庚宁道派做后盾,怎么看也要比自己一个小小的散修强出许多,看来是自己太轻视对方了。

    既想通了其中关窍,陶宝便放下此事,左右自己不过单身一人,师父最大的人生经验就是一个‘打不过,跑’而已,自己自然可以将之发扬光大。再深想一层,以庚宁道派如此一个大派,也未必就会为了一个初级弟子郑家玉出动高手来对付自己。至于自家小妹,嘿嘿,他才不信庚宁道派敢惹到桃门道派头上去。

    手指上红光一闪,一缕道火将信纸烧成飞灰。

    经过这一个多月的苦修,三百道法尚有七八十法未学会,但对一些最简单的法术,陶宝已经掌握的熟练之极。尤其是最近十余天,他的全部jīng力都放在了‘昆翅’遁法的修练上,算得上是有先见之明了。

    陶宝放下刚拿起来的《太古赋》,一声轻叹,昨天夜里,他又试着以道力书写‘阳文’,但奇怪的是,他再也没有成功的写成一个字,每个字写到最后道力都莫明其妙地消散在指尖上,似乎有一个神秘的界限存在,阻止了道法的运行。

    陶宝离开屋子,来到庭院。

    今夜的月光微弱,略有薄云。就像这夜sè,陶宝心绪愁结,脸上一阵是莫名的欢喜,一阵是愁眉苦脸,竟完全没有了修道的心思。如同每个初识爱情的少年一般,此刻陶宝的心中俱是李茗儿的影子,一颦一笑,举手投足,说得每一句话都萦绕在耳旁,宛若仙聆,千般滋味万般愁,令人深深陶醉,难以自拔。

    “咳!咳!”两声清咳打破了陶宝的遐思,陶宝扭头望去,却是美娘子不知何时站在了院落入口。

    “美娘子,你怎么来了?”陶宝讶道。

    “这里尚算是我半个家,我怎么来不得了?”美娘子蹙眉说道。

    “不,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惊讶罢了。”陶宝尴尬地解释道。

    “哼,我要是再不来,我怕你将我姑夫的宅子都烧了。”美娘子作嗔怒状道。

    陶宝脸上一窘,暗道定是李伯白天去告的密,这个跛老头,最近饭菜也越来越难吃了。

    “那个、那个只是个意外。我那时在练道法,一不小心就……”陶宝挤出笑脸道。

    美娘子见他难看的笑脸,先是生气,狠狠盯了他一眼,忽地如chūn暖花开般笑了起来。

    美眸似火,娇颜如花,纵是陶宝过了美人关,心底也禁不住有些意马心猿。

    美娘子忽而温柔如水,忽而妩媚成熟,总有不同的一面呈现出来,也难怪陶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