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誓不入道-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眸似火,娇颜如花,纵是陶宝过了美人关,心底也禁不住有些意马心猿。

    美娘子忽而温柔如水,忽而妩媚成熟,总有不同的一面呈现出来,也难怪陶宝大晕其浪了。

    “好吧,我其实是受人所托,才这么晚来这里找你的。”美娘子说道。

    “受人所托?啊,是谁啊?”陶宝奇怪地道,他在京都认识的人不超过十个,谁会找他呢?何况是美娘子亲自来请?心念一闪,猛地睁大眼睛,莫非是那个人?

    “你呀,还猜不到吗?”美娘子红润的唇角轻启,“是皇宫中的那个大道士,他要你明rì辰时三刻去辟真宫见他。”

    陶宝微愕,虽然已经想到了这个可能,但他却想不出这样一个神秘的大道士为何会对他一介散修感兴趣。

    “他到底是谁?总有个名号吧?”陶宝问道。

    “这个我可不能说,到时你报上名字,自然有人引你去。至于他告不告诉你,就是他的事了。”美娘子说道。

    陶宝摇了摇头,这个大道士还真是奇怪,竟连个名字都吝啬。

    “我的任务完成了,唔,好困,我要睡觉去了。”美娘子揉了揉微肿的眼睛,打了个哈欠,双臂向上伸展,细致的腰肢向前轻屈,美美地伸了个懒腰,连串的动作自然妩媚,说不出的娇艳动人。

    陶宝尽看得入眼,尤其是美娘子伸展之际,那一对浑圆的椒胸前凸微颤,几乎裂衣而出,更是勾得陶宝连忙挪开了眼睛,不敢多瞧一眼。

    美娘子咯咯一笑,边向外走去,边叫道,“今夜你别再修炼了,早早睡,别误了明天的约会。”

    这一夜,美娘子睡的非常安稳。可苦了陶宝一夜半睡半醒,绮梦连绵,眼前一会儿是李茗儿的笑语嘤声,一会儿是美娘子的娇柔身姿,再一会儿身边的女人又变成了好久没见的胡非非,嗔怪地说他没有去看她,并且边说话边把胸衣解开,露出里面极度丰满白晳的胸房……早上陶宝起身时,发现自己腰腹下的东西硬是直挺挺的一柱擎天。他也没好意思去见美娘子,宁神静气地修息了半晌,才令那东西颇不甘心地再度休眠。

    离开长明山,便是宫城之内,陶宝向巡城卫兵打听了辟真宫的地址,时rì已经不早,没再耽搁,一路匆匆向辟真宫行去。

    辟真宫是宫城内众多的皇家道观之一,建于大魏兴国的初年,虽然经过千年洗朽盛衰,历经了十余次的修茸,仍然尽量保持了其古老的原貌。

    辟真宫位于宫城西南一隅,庙殿坐北朝南,呈三进院落的格局。正门为卷洞式琉璃门,汉青石莲花基座,左右护栏舒展开来,庄严肃穆。

    中门后便是辟真宫大殿——辟真殿。辟真殿面阔五间,黄sè琉璃瓦,飞檐祥云的殿顶,虎须狮尾的基石,同样围有雕刻兽首的青石栏杆。殿前为月台,正面踏阶三层,中出则浮有云龙丹陛,显现出其皇家道观的尊贵气派。

    跃过大殿后,位于中轴线上则是一弯活水渠,渠上跨有三桥,分别隐为宇、帝、道。平素道中弟子只走右侧道桥,左、中两桥自修建起便无人走过,仅列为尊桥。

    三桥之后,则是一块广场,坚石铺地,四周松柏常青。广场之后,就是二殿景寿殿,同样面阔五间,殿顶换成了翠sè琉璃瓦,梁栋雕画上绘有云团龙隐等彩绘。

    景寿殿身后,便是一尊天帝方塔。塔高九层十一丈,塔身青灰,圆顶方尖,四面飞檐覆以蓝琉璃瓦,每角垂有鸣铃,随风轻荡。

    整个辟真宫红墙围绕,闲人勿进,终rì里香炉袅袅,一派道风道骨。

    近辰时三刻,陶宝终于寻至辟真宫外。只见宫殿庭深,松柏掩映中,殿身起伏,隐现帝塔,既有皇家气派,又藏道家风韵。

    正门楹联上书,上联“辟天地玄通非大道”,下联“真执法心海既道境”。门牌上书四个大字,“辟真法境”。

    此刻宫门之外,除陶宝外竟再无他人。

    陶宝停步稍思,还是越过宫门,踏上步阶,向殿门里走进。

    刚踏上月台,大殿侧门行出一个小道童,走到陶宝面前,一揖礼,道,“可是陶宝道人,请随我来。”

    陶宝深吸口气,迈步随他走进殿内。

    大殿宽敞庄严,正中设神龛供奉一彩铜“昊天至尊启圣大魏帝”,五官清明,形神俱备,威严无俦。从殿顶向下悬挂着许多青、红二sè幡幢,绣的形式各异的‘辟’‘真’二字。

    香案之上,一柱清香,点燃着插在锈迹斑斑的铜炉zhōng yāng,香烟飘渺,弥漫中透出一丝异样的宁静。

    案前则规正地摆放了两只陈旧的蒲团。整个大殿干净整洁,寂静自然。

    道童引他站到殿内香案前,低声说道,“你且在这里稍候,我家掌教还有半柱香的早课,早课后自会见你。”

    陶宝置身此处,不敢造次,应声而待。

    道童转身离去,将陶宝留在了大殿殿内。陶宝环目扫视殿中景物,愈发觉得道法森严,烟飘涉渺中透出一凝重的气氛,给他带来非常浓重的心灵压力,几令他喘不过气来。不过另一方面,陶宝也震惊地发现,此处灵气浓郁之极,与置身梦妖花的道光中相差不多。

    仿佛过了很久,陶宝眼球一动,望向殿侧方向。只见一个枯瘦面冷、身形高拔的道人缓步走了进来。更为奇特的是这道人穿了一件绛sè的道袍,诀带飘飘,冷目如电。竟与陶宝心中臆想出来的形像一般无二。

    “你便是陶宝。”一把冷声淡淡地传来。

    陶宝浑身一颤,似乎又重回那恐怖的恶梦之中。这冰冷声音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险险引发他道心的再度崩溃。

    “前辈您好。”陶宝连忙施礼道。

    “嗯。看样子,你的伤养好了。”道人目光随意一扫,仿佛已经将他全部看透。

    仅仅是这种姿态气势,威压感觉,陶宝便可轻易地下出结论,此道人绝对是他目前所见过的道法最高的大道士。

    “晚辈那rì实在是炼功时太过兴奋,误闯皇宫,还要多谢前辈手下留情。”陶宝恭敬地说道,脸上不敢有一点睦怨之sè。

    “哼,得一小技便可目中无物,不辩东西,以后如何能有大成就。”道人轻哼道。

    陶宝暗中苦笑,自己无门无派,所学所得俱是凭机缘,靠辛苦得来的,自然入不了你的法眼,更不能与你这般大道士相提并论。

    只听枯瘦道人忽然寒声道,“皇宫乃皇家重地,天子所居,岂可随意进入,那rì若非是我值守,你便是大道士境界,也难逃一死。陈家丫头胆子也太大,不知深浅,那长明山居岂可随便借人留宿吗?更何况是你这么一个散修。”

    陶宝额角冒汗,低首不语,任他如何傲骨,在这道人面前,也不敢生出半点狂妄言语来。当蝼蚁没有长成巨兽之时,还是谦卑一些得好,这般浅显的道理,陶宝还是懂的。



………【第三十三章 旋风卷】………

    道人冷冷地看着他,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本道也很好奇,你是如何能在我的道音之下逃生的,按道理来说,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

    陶宝闻言一怔,醒悟过来,原来那晚你并无留手啊。

    见陶宝脸上表情微动,道人便已猜到他心中所想,冷声道,“就凭你一个初得道的小散修,还不值得本道人出手,你也莫要以为本道人心肠慈悲,会错了意。”

    陶宝连称不敢,心中则电闪雷鸣,思量如何回话。

    “实际上那晚如何逃离皇宫的,晚辈也不知道。”陶宝作一脸迷茫地说道。

    “哦?”道人双目一厉,冰冷恶寒地道意瞬间笼罩在陶宝身上,只要他心念一转,任陶宝如何挣扎,也只有道灭身死的结局。

    冷酷的道意如浪翻涛涌一般一遍遍席卷着陶宝的道体,在这无法抵御的道意之下,陶宝只觉得连道念都被无情的冻结,上千颗松实道元渐渐抵受不住这股无敌的力量,一点点地呈崩溃之兆,方寸湖同样从外至内地慢慢冰封,再也无法抽离出一滴道元。

    “哼!”枯瘦道人轻哼一声,道念一松,放过了陶宝。

    陶宝全身立时轻松下来,只是禁不住汗水几乎瞬间淋湿了道袍前后。

    “虽然不是本道想要的答案,但在我道念搜察之下,看出你确实并不知情。……不过,如果让我知道你有所隐瞒的话,休怪我道法无情。”枯瘦道人双目狭窄,说话之时,目光如蛇信一般伸吐,绝不会令人将他的话当做耳边风。

    陶宝将来时的些许美好幻想尽数抛弃,深知今趟辟真宫一行,若不小心行事,怕是想要安然离开,无异于痴人说梦。

    枯瘦道人目光投shè在陶宝身上,缓缓说道,“我听陈家丫头说起,你托她打听羲一道派的事,你是从谁那里知道羲一道派的?你又有何目的?”

    陶宝暗暗后悔,不该将此事托付给美娘子,不过他在京都无一熟人,请她帮忙,也算不上什么下策。

    枯瘦道人面sè沉静,丝毫看不出他和此事有任何瓜葛。陶宝却心生寒意,隐隐感觉这道人对羲一道派一事似乎更为重视。他这猜想虽然全凭灵觉,但此情此景下,他哪里还敢冒险一赌。

    纵是如此,陶宝心念几转,没有立即回答,直到将心中答案几番这个斟酌,才慢慢地说道,“晚辈与羲一道派全无关系,只是前番遇然拾到一方羲一道砚,并在其中学会了一招遁术,因为晚辈一介散修,怕被羲一道派知道后怪罪,所以才托美娘子打听。”

    此话有真有假,也幸好当时只是托美娘子打听,并未告诉她实情,现在才可能编出这番话来。白见石于他有传道之恩,在没有理清头绪前,他绝无可能说出真相。

    枯瘦道人这次没有像刚才一样以神念欺他,眼中异芒连闪,继而冷冷一笑,道:“你不用再担心羲一道派的人来寻你麻烦了。因为一百二十年前,羲一道派就被我亲手毁了,道统尽灭。哼哼,想不到他们竟利用道砚传下道派道法,还真有些出人意料。”

    陶宝如遭雷殛,险险惊出声来。他已经将这枯瘦道人境界极力提高,却料不到对方竟有以一已之力灭一道派的实力。

    “那方羲一道砚何在?”枯瘦道人突然问道。

    陶宝忙道,“那方道砚在晚辈学会道法后就碎成粉末了。”

    “哦,既然这样,你便将那遁法使出来,让本道看看。”枯瘦道人道。

    “是。”陶宝别无它法,只能企盼这老煞星认不出‘昆翅’遁法来。至于借机逃走,陶宝想都未敢想。

    “且慢,你随本道过来。”枯瘦道人忽然改变了主意。

    陶宝老老实实地跟在枯瘦道人身后,亦步亦趋,不敢落差一步。

    从侧门穿过大殿,从‘道桥’上走过,来到景寿殿前的广场上。

    广场上正有三个小道童在打扫昨夜里落下的树叶,见枯瘦道人走琮来,连忙过来施礼问好。

    “这里不必清扫了,去将黄林叫来。”

    童子应声,一人去叫黄林,二人收拾扫帚,土筐离开。

    “陶宝。”

    “在。”

    枯瘦道人表情淡淡地道,“一会儿本道会命本宫弟子黄林与你比试道法,你若胜了,便可离去,若败了,本道便要将你的道草抽离出来,送与黄林。反之亦然,胜败之机,你自求多福吧。”

    陶宝脸sè顿时大变,千般小心,终是错估了这枯瘦道人的狠厉毒辣,恐怕最后无论胜败,自己都会落入这道人的算计掌握之中。但此刻若再想逃走,怕是要立刻被这道人擒杀了。

    不多时,一个青年道士面无表情地来到广场上。枯瘦道人将先前所说重复一遍,那青年道士竟然仍是一幅冷淡的表情,只是盯了陶宝一眼,便站在一旁,等候比试开始。

    “道法相争,直见生死。你二人可尽展道法,无需顾忌其他。”枯瘦道人缓步走到广场一旁的一株柏树下,静观二人的道法相争。

    广场之上,青石铺地。四周除了高大苍翠的松柏,还夹杂着一些杨树。一场秋风一场寒,这几rì寒意更盛,松柏翠绿如故,杨树却已经耐不住寒冷,树叶变得枯黄、凋零,瑟瑟而下。

    陶宝背倚水渠三桥,道衣轻荡,松息诀似缓实快,沟通天地,不断地吸收着灵气,转化成一颗颗松实道元。目光坚定,一眨不眨地盯着他的对手,心中渐渐涌起斗志。

    黄林身后则是景寿殿,双目中尽是冷淡无情,似乎对这场道法比斗全无兴趣。谁也不知他是绝对的自信,还是真的看淡了生死。

    对双方而言,对手是谁?道力高低?法术如何?俱都不知,就如同陌生的路人,进行独木相争。打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