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 胡 系 列-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名来自吐番的喇嘛已显得不耐烦地抢先道:「其实我们也不用在这里花时间谈什么佛道经文,最好就是谈一谈我们到时候向皇帝要什么,好让咱们心里有数。」
  「你先说说,我们明天凭什么可以胜了那些道士?」还是那名坐在当中的和尚问。
  「何须多言!就凭皇帝已经归依我佛!是我主持他受戒仪式的。他还打算,在这件事情完结后,就封我做你们中土的大国师。」
  众和尚起了一阵低沉的骚动。
  然后,就有人带头开口诵:「恭贺喇嘛荣封国师!荣封国师!」夹杂有人口诵:「我佛慈悲!我佛慈悲!」声音重覆而又重覆。
  X      X      X
  「这次机会难逢!」这一位吐番喇嘛说:「而且,有这样的先例。三年前已比过一次。对方不疑另有别情。我们今次就是要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阿弥陀佛!」还是当中那名和尚口宣佛号。
  他是来自少林寺的住持福裕。他是今次亦同时是上次比经的佛方召集人。吐番喇嘛望了少林福裕一眼,显得好不耐烦,续说:「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一次机会。不要婆婆妈妈!不要好似上次那样。。。。徒劳无功!」
  「那么,我们今次要怎么样?」另一名和尚意欲能打圆场地提问。
  「今次,我们必须能够做到一劳永逸!」吐番喇嘛斩钉截铁。
  「请道其详!」这和尚问。
  「简单!就是要一次过地打他们这批道士进十八层地狱!」喇嘛粗豪地答。众僧显然都不明白;面面相觑。
  吐番喇嘛便说:「我们需要速战速决!」他转头对着少林福裕说:「我们今次不要偏重斗文,而是必须伺机而动,以武取胜!务要全将他们当场一网打尽!」
  X      X      X
  「在皇帝的面前动手,谈何容易!」有和尚这样说。
  「妙就妙在这里!」另一名和尚似乎有所悟,他企图抢先解释说:「我想,我明白了,我们今次。。。。就是需要假手皇帝!」
  「阿弥陀佛!」少林方丈立即口宣佛号,然后他说:「我们最好只针对『化胡经』。」
  随即另有其他和尚咐和。
  「『化胡经』简直是一派胡言!」有和尚开口骂。
  「但是,记住!我们不能一个字一句话地花时间去驳斥!」其他的和尚接着都插起嘴来:
  「不值一驳!不要多费唇舌。」
  「老子也太妄自尊大」
  「不是老子自己,是写那本经那个人。」
  「管它,反正是那些臭道士!」
  「他们故意辱我佛祖!」
  「最可恶是自称老师。」
  「不自量力!荼毒众生!天地难容!」几乎最糟糕的形容词都用了。
  「一于要求将它全数焚掉!」
  X      X      X
  「我们还要收回那些被霸占的寺庙。」又有和尚另开话题:「二十年了,那名假神仙丘处机把我们的寺庙改为道庵已有二十年了。中原一带少说有二百间寺庙。」
  「那么,接收后道庵内那些道士怎办?」
  「这有何难!都叫他们还俗!」
  「但是,不要忘记,他们之中有许多从前原本是和尚。」另有一个老的和尚提出另一个与此相关的问题。
  「那就要他们再变回和尚好了!」
  「如果,如果他们不愿,又怎么办?」
  「那就只好让他们还俗了!」
  「这些琐碎问题不必在今晚谈。」又听到吐番喇嘛的声音:「反正他们绝大多数都是无毫无主见的。其实,不管是他们当道士还是和尚,都是为了吃饭。就让他们剃光了头上街化缘。」
  「今后上街化缘,都只能是和尚。」有和尚竟然提出新主意:「道佛不能两全,从今以后,只有和尚才可上街化缘。」他得意地重申个人的新构想。
  X      X      X
  「总之,这次比经关系重大。」吐番喇嘛又强调说:「我教是不是会从此大兴,全赖明天这一役了。现时不管是什么宗,你我都是同宗,到时都要齐心合力。」
  「可能机会不再!」有人附和。
  「道士当年利用大汗,明天我们就要以牙还牙!」他是指丘处机曾得宠于成吉思汗。
  「这次生皇帝希望打败死皇帝!」说这话的人更大胆,他说的正是忽必烈与成吉思汗这两个蒙古皇帝。
  「我们到时助他一臂之力!」
  「他胜,亦就是我们胜!」
  「阿弥陀佛!」少林方丈福裕又宣佛号,他是不以为然?还是但愿如此?
  「关键时刻不要手软。」吐番喇嘛尽占上风:「最忌就是佛口婆心。」他再强调:「敌我阵前一定要狠!」他像发号施令地说:「讲你们中土的经文教义,我少奉陪。但我将为国师,我知皇帝也希望赢。大家到时看风驶舵,一于听从我的指挥。」他最后狠狠说:「不管用文用武,只许胜不许败!记住!只要皇帝高兴,不管需要怎样,赢了就是赢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10章  梦里天真
玄珠做梦她正在天空中飞行,自由来去,十分写意。她是在腾云驾雾呀!
  脚下踏云,如处平地。
  她立时意识到她已经不知在什么时候变成了仙女,身体轻灵,飘过来,飘过去,高高处身云层之上。
  她意念中突然想到了要加速飞行。身体自然摆平,如箭脱弦似的向前穿梭而去。
  一会儿飞过山,一会儿飞过水。
  又或,一时翻山,一时越岭,这一切都完全毫不费劲。
  四周是彩云。上下是蓝天。
  玄珠意念一转,换了一个姿态;身形忽东忽西,左右迂回,穿梭着一片又一片的厚云;待云变薄,四周又突然开朗了。
  玄珠还原直起身子,不必动作,依然可以浮而不堕;举目游顾,依然又是云,又是天。
  玄珠心里越觉写意。
  X      X      X
  她在天上腾云驾雾,前面四周一片清淡。这是个晴朗的日子。风和日丽。白云不多。玄珠在高空上,看得多了,就觉无聊。
  人处仙界,无疑有高高在上的感觉。但是古人说,高处不胜寒。这种寒,不是冷,而是孤独。
  「不如到下面去。」她想。
  玄珠思念一动,身体便突然开始向下堕。降低一点,再降一点;快些,再快。
  玄珠感觉到自己如风驰电掣,向下速降。
  先是穿越一层又一层云,然后,地面就开始在她脚下迅速地靠近。玄珠已经看见下面的城镇街道了。
  而且楼房在脚下也变得越来越大。
  又过一会,甚至可以看见下面走动的人。是的,她快要接近地面了。
  「我又回到人间。」她在告诉自己。
  与此同时,她有这样一个念头:「我最好不要惊动任何人。」于是,她向着一处偏僻的地方飘去。「尽量不要让人看见。」她想。
  X      X      X
  找寻热闹,就要进城。
  玄珠就到了一个城。不知道那是什么城,管它?反正来了。它是个城。就进去看看热闹吧!
  闹市的街头上,当然充满生气。
  街上人来人往。大家都有办不完的事情。每个人都有个别的原因。忙忙碌碌,来匆匆,去匆匆。
  然后,渐渐就有人开始注意到她存在了。
  先是有好奇的眼晴。接着是好奇的问号。是她的衣着华丽吗?是她的容颜出众吗?
  也许是吧!因为此刻她是与众不同。
  接着就有一名男子向她跑来。
  他上前对她说:「我已等你多时!多好,你终于到来了。」玄珠愕然。「你是谁?我何时认识你!」她冷冷问。
  「这个,这个,。。。。。。」他虽说不上来,但却穷跟不舍。
  讨厌!
  X      X      X
  「他是谁呀?我认识吗?」玄珠心里一再暗暗在想。
  「我怎会识这个男人!」她随即又否定了这问题。她拒绝迫自己为此去用脑筋。
  「他这个人似乎面善,但显然是陌生。」问题一个又一个地,还是在她心里油然而生。简直不完不散。道姑不明所以。她于是试图赖加快脚步去摆脱这个人。对方不知那里来的功夫,仍是跟在后面,彷佛如影随形;不管道姑快慢,始终还是跟在后面。
  她越是想摆脱他,他越是更跟得紧。她停下来,有点气愤,问他:「你想怎样?」
  他依然与她保持一定的距离。他亦停下,站在那里,对着她笑。模样儿有一点稚气,或者,有点笨拙。
  她忍不住再问:「你为什么总跟着我?」
  他笑一笑,如梦方醒快乐地说:「我呀,我是来接替你师父陪着你过日子!」
  「你说什么?」玄珠以为自己听错。
  X      X      X
  「我好好的,我不要别人陪,我有师父。」玄珠半分辩地说道。
  岂料,对方竟然这样回答:「你师父已经仙逝了。」
  「你在胡说八道!我不信你!」
  「你看,她已经飞走了!」他向天的那边一指。玄珠有意无意地跟着望。那一边那一个人果然就是追风散人。她正在远远的天际快疾飞行。烟雾弥漫中,人渐渐远去。
  「师父,你去那里,你等等我!」玄珠心不由己地喊出来。追风散人没有反应。也许是相距太远了。
  玄珠想到要追过去,情急,大叫:「师父!你等等我!我也学会飞了!你等等我!」
  她心中很想飞,但是却飞不起。
  「我是仙女,我为什么飞不起来?」
  她脑海中不断地想着同一句问话:「我为什么飞不起来?为什么飞不起……」追风散人终于远去。她急得快要哭出来。
  她拼命大声叫:「师父!师父!」叫着,叫着,她就醒了。
  

第11章  御前比经
天未发白。
  长春宫的重阳殿已灯火通明。
  供奉教祖王重阳的祭坛之前,烟火撩绕,烧得正旺。
  众道士亦已齐集在大殿上了。
  掌教张志敬什掌排站在中央。其他同门分站两旁。个个口中念念有词。
  似诵非诵;似歌非歌。
  想是出自同一的经文吧!高低抑扬,节奏合一。他们总共有十七人。
  众人齐向祖师神像叩头祷告。
  这是表示尊师重道。
  每事不忘宗祖。
  然后听到鸣钟,就按时出发了,他们逐个依次离开大殿。甚至谁先谁后?都是按照等级辈份。谁跟着谁,丝毫不苟。十七名道士就这样自成一支队伍走出了长春宫。
  继续走上街道。
  徐徐远去。
  X      X      X
  道士的队伍是朝着皇宫的方向走。
  终于到了午门之前。
  午门之后就算皇宫。自古以来,午门亦是朝廷钦犯的斩首行刑处。
  午门的中门通常是不会开的。无论大官小官,均由侧门出入。因此,这支道士队伍也不例外。他们也只由旁边小门入,逐个接受守门士卫检查。
  然后又由领班的太监带着向内进。
  太和大殿远远在前。
  两旁建有长廊。
  一个接着一个。
  道士的队伍就这样子跟在那太监后面。
  无声无息地过了一个长廊又一个长廊,简直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走到尽头。而且,并不是所有的太监都能够在皇宫内自由走动的。终于连带头的这位太监也只能到此为止了,就示意他们自己继续走。因为有皇帝临朝的太和殿已经在前面。
  X      X      X
  大概没有什么比这更浪费时间了。
  直到他们到了门外,还有别的太监挡路。领班的那一名太监依据他手上所持的名册,再次点名,逐个搜身。
  然后由旁边的奉御监带领他们入殿内。
  一个又一个的。
  完全依照名单逐个引进。
  然后一个又一个的,被安排到席位之上。这是站的位置,不是坐的位置。
  因为殿上只有皇帝才可以坐。那是唯一一张龙椅。现时殿前中央的龙椅上仍然空着。因为皇帝仍未出来。
  不过殿内已是人如林立。
  个个朝服满身。有文官,有武官。人人态度肃然。不假言笑,恭卑谨慎。
  就这样任时间在一切静默中过去。
  殿内保持鸦雀无声。
  大家缄默。
  大家在等。
  X      X      X
  如果这批道士此时纵目四顾。就可以发觉在那些比他们更早来的人群中,已有一批和尚在列席等候了。
  这批和尚站在殿的东面。应该说,是占了紫气东来的好位置。他们由少林的住持福裕带头。一字排开,共十八人。
  那些道士被奉御监安排站到和尚的对面。那应算是西席。西方,根据传统,并不是一个好地方。譬如,日落西沉;人死归西。无论有意抑或无意,都不是一个好兆头。
  但是这些道士,在掌教张志敬率领下任从奉御监去分配,那有其他选择。
  太和殿朝南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