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化 胡 系 列-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这些道士,在掌教张志敬率领下任从奉御监去分配,那有其他选择。
  太和殿朝南开。
  龙椅朝南。
  这都是历来的惯例。
  殿的南面,即入口处,亦分东西站满文武百官。人数过百,密密麻麻。他们大概不是前来助皇帝做评判,而绝对是奉命前来为皇帝壮声势而已。
  不过,皇帝还没有来。
  X      X      X
  又等候一段长时间。
  殿上一直鸦雀无声。
  忍耐,忍耐,做官的本领少不了忍耐。
  最后,蒙古皇帝在官娥簇拥以及奉御监的宣号中,踏步而出。他走上了座北朝南那张龙椅,身一坐下,便听到了殿上众人齐呼:「万岁、万岁、万万岁!」
  即使改朝换代,即使不是汉人。这种君君臣臣礼拜的仪式依然不会改。因为蒙古人懂得用汉人统治汉人。
  殿前比经本来是历代汉人皇帝的玩意。蒙古人虽未完全取代了宋朝,但是由于其属下的汉人安排,依样葫芦照搬,这已是第二次。
  其实,道士与和尚都心里有数,蒙古皇帝懂得什么道佛经文,找他来做评判只是一种手段。
  皇帝来了,戏上演了。
  奉御监随即当众宣号:「比经开始!」接着,便由佛道双方各派代表出班跪在皇帝面前,等候下一步的答问。
  一场关键性的道佛比经帷幕拉开。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2章  教本同源
玄珠梦中醒来,师父已经走了。
  只是梦中的一切仍在她脑内徘徊不散。
  因见不到师父,心中有些不惯。她甚至依然被梦中的一切困扰着。她不能制止自己不去想那些问题。
  「师父是真的升仙去了吗?还是,她说,她去参加比经?」她心内想。「还有那个陌生男人,他又是谁?」
  多么奇怪的一场梦!
  她望窗外,这里分明是长春宫,不是天庭;她看到自己的衣着。她依然是道姑打扮,不是什么仙女。至此,不觉哑然失笑。于是,便肯定自己只是曾经做了一场梦。
  玄珠梳洗完了,到斋堂吃早饭。
  但是,整个斋堂空空如也。
  都是一些空桌。没有人在里面。她想,那些同门道士都到那里去了?时间看来还早,难道他们都半夜就起床?
  玄珠东探西寻,好不容易,才在厨房找到一名伙头道士,几经解释,终于讨到两个馒头,草草吃了。
  X      X      X
  玄珠想起师父吩咐,到殿上做日课。
  殿上无人。
  只有神像。
  玄珠念过例行的几遍经,便开始注意到殿上所供奉的各式各样神像。
  其实道教的神,体系庞杂。它有古代人信仰中的「天地人」三界性格化的鬼神,又加上后来人为地编造出来的长生不死的各类仙班,再吸收历史上先王圣哲等的著名偶像,并且掺入佛门轮回世界的阎王鬼卒;从而组成一个体系、七个等级,数目少说有几百名。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
  它的教义渊源于老子的『道德经』。老子是春秋时代一名哲学家。他自已本人没有创道教。至于他被奉为道教始祖,都是后世人的托付。老子在世时没有把他自己当作神,被神化是他死后几百年才发生的。
  道教的创始者查实另有其人。
  X      X      X
  他的名字叫做张道陵,是东汉末期的作乱者。他可能是出于他的造反队伍组织和号召的需要,便以老子之名,以及老子之学,发起了一个教。老子的生平本来就蒙笼不清,老子的学说也玄之又玄,充满神秘。张道陵自称只是追随者;却把老子推举为创教人。后来他的造反队伍虽然是失败了,但是这个宗教竟奇迹地流传下来。张道陵的子孙个个继承道统,世袭掌持,在道教中叫天师道。
  老子本身姓李。到唐朝时,皇帝姓李。追本朔源,认祖归宗。老子遂被封为太上玄元皇帝。中国的皇帝历来就叫做天子。唐朝对他这样的追封和认同,更把老子推向了与天等同的地位。
  道教为了完善它的神仙体系,在其继续的发展中,把老子叫太上老君;亦是最高三清界其中的道德天尊。因此老子的塑像常被供奉在正殿或三清殿。
  玄珠对这一位创教人自然是毫无异议,心服口服。但对站在老子旁边的孔子和释伽牟尼却又感到十分奇怪。
  X      X      X
  孔子是儒学的始祖。他生平从不讲鬼神。他曾表示,未明今生,何谈来世?他显然也没有打算要做什么教主。其实,孔学是一种教化政治学;并不是一种宣扬宗教学。据说孔子曾向老子学礼,称赞老子犹如一条巨龙。
  释伽牟尼是印度人。他在印度创了佛教。
  老子和释伽,印度和中国,究竟如何扯上关系?原来史记曾经这样记载:这位老子「写成道德经,出关西行,莫知其所终。。。。。」道教后人就是钻了这个空档,说他去了印度天竺,收释伽为徒,籍此来化胡。记载这段老子化胡故事的道教经典叫做『化胡经』。
  「但是,你们为什么都弃祖忘宗,反出道教?」玄珠心神不安,想什么说什么。
  小道士圆通这时不知从何处进来。
  「原来你躲在这地方!」他高兴地对道姑玄珠说。而且,随即又问:「你独个儿在自言自语些什么?」
  「我就是不明白,我们为何也供奉这一个佛?」玄珠毫不讳言。
  「我师父说这是因为三教同源。」小圆通答。
  X      X      X
  「既是同源,为何又分?」玄珠心中满是疑团。这回她没有开口问。
  小圆通继续说:「是呀,除了我们道教,还有佛教,以及孔教。合起来,是三教。」
  玄珠想起师父平日这样教训:「我教注重今生,追求长生不老;佛教注重来生,爱讲再世轮回;至于孔子,从来不讲鬼神,专讲伦理关系。」于是,她问:「所谓三教同源,不知是指那一方面?」
  小圆通随即说:「我师父说,三教同源,是想三教并存。彼此求同存异,免伤和气。不是根据什么教义,只是一种权宜之策。」小圆通说到这,好像想了一想:「我师父说,做人有时需要屈曲求存。」
  玄珠听后则快口答:「我师父从来没有对我这样讲。她教我做人要有话直说。我们居住的那所子孙观,没有供奉这两个人。」
  小圆通似懂非懂地反问:「我们道教自已也有许多派别,北宗、南宗;全真、天师;内丹、外丹,你认为,为什么都要这样。。。。分了又分?」
  「这个问题我也觉得胡里胡涂。」
  「大师兄们都在后院。有些是在练功,有些只是闲聊。不如我们去找他们问个明白。」小圆通说。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13章  道佛争辩
金銮殿上,鸦雀无声。
  皇帝在龙椅上,顾盼左右,君临天下;见佛道代表在,示意比经开始。
  御前太监兼翻译官循例大声地说:「众官有事禀奏,无事退朝。」
  僧人福裕出班上前下脆叩头禀道:「我佛西来中土,至今已有千年。信者日众,上下敬祟。唯独道教中人存心破坏,时加排斥,恶言诽谤。并曾作『化胡经』,以假冒真,满纸胡言,应予彻底焚毁。以匡正道,万民得福。」
  皇帝点首示意。僧人福裕退下。
  御前太监兼翻译官又大声说:「僧人所言是虚是实?尚待明查!钦准道士当众回辩,且听汝等有何解释?」
  张志敬遂出班上前下跪叩头禀道:「『化胡经』历来是本教镇教之宝。经中所说,由来已久。查非一家之言,实则由口传至笔录。均指老子出关西行,收释伽以化胡,此事早已家传户晓。言无虚托,所说属实。一千年来为历代帝皇及信者尊为无上真经。」
  道佛二人所奏,至此旗鼓相当。
  X      X      X
  全真掌教张志敬退回众道士的席位上。
  翻译官大声道:「僧人对此有何话说?」
  僧人福裕遂再出班奏道:「道士只是一派胡言。查实『化胡』之说,全是本末倒置。」他稍顿后,续说:「追本朔源,我佛成道之后,曾派三圣入华,化名普救众生。一圣为儒童菩萨孔子,。。。。三圣为摩诃伽叶老子。」
  道士群内立时起了一片哄动,骂声不绝。翻译官出言制止后才静下来。
  僧人福裕并未罢休,他接着说:「由此可知,所谓老子出关西行,其实只是西归我佛而已。道士不明,以讹传讹,才有『化胡经』故事的凭空编造,实在是伪经也。」
  福裕并未到此为止。他继续发言出击说:「另外,道士们不懂其中的玄机,又编造『老子八十一化图』,上追轩辕,下达将相,古往今来之圣之贤,全是老子一人化身,甚至把这些图收入重刻之『道藏』中,愚惑百姓,欺骗皇上,均是伪图伪经,亦应一拼除去。」
  X      X      X
  道士张志敬气愤地禹步而出,声压福裕。他说:「我皇明察,孔子在生之时曾问礼于老子,史记有载。那是一千年前司马迁的笔墨。世所推祟,无人言讹。今独有人认为,孔子老子全非华人,而是来自蛮夷外族。其出言之狂妄,其道理之荒谬,浅而易见,不值一驳!」他最后意气激昂说:「道教土生土长,岂似外来异教!」
  一和尚亦突然私自出班上前,站到少林福裕身后挑拨发言:「道教历来每以『华夷』之说排外。过去如此,至今未改。我佛遣徒来华,旨在普渡慈航,拯救苍生;犹如我皇起自大漠,入关清污拉朽,振兴社稷,宏愿相同。」
  蒙古皇帝本非汉裔,听此比喻,点头称道,显然他是感同身受。
  道士群中早已有人至张志敬背后奏道:「我教全真,自教祖王重阳传教以来,力主『三教同源』,训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又曰:『天下无二道,圣人无两心』、『教虽分三,万善归一』。。。。。教祖强调求同存异,绝无半点排外之心!」
  X      X      X
  这道士补充说:「刚才那位和尚殿前所说显然别有用心。既是存心挑拨离间,又是故意误导我皇。不要听他!」
  皇帝心里有数,表面不露声色。
  此刻,却有僧人走上殿前,他直接对那道士说:「你全真教有何真正教义,念来念去,岂不全是抄袭我教!」
  那道士自然不服输,当场随口驳斥:「信口开河,毫无实据。谁都会说『你的本是我的』,这又何难?」
  那僧人身旁另外有一僧人抢着说:「要证据吗?实在容易!别的不用多讲,就说你们全真教的五戒内容: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饮酒。有那一条不是抄自我们佛教?」
  他接着说:「抄我教义,无伤我佛。夺我寺院,才确实是汪法。从你们丘处机任掌教时开始,强占霸改我教在中土的佛庙无以胜数。巧取豪掠,迫僧入道,多少和尚因而变了道士,这笔帐亦应今日算一算!。。。。」
  X      X      X
  一名道士排众而前,对着蒙古皇帝奏道:「今天是要比经,抑或是要谈庙?」他不待任何的答案,又继续说:「我掌教已经说,『化胡经』是我教镇教之宝;尽管三年前的比经判败,真金不怕火,真经禁犹存。皆因人人耳熟能详,烧不胜烧,禁不胜禁。由此再证,不是经版是否被毁,而是人心是否向道。。。。。王浮笔录,有史可查,今日姑且不争;老子化胡,流传更久,早已植根华夏。」
  「伪托传闻,妖言惑众。」一僧人在旁插口说。
  那道士再奏道:「我皇明察!一千年来,『化胡』之说本成定论,是真是伪岂容异议。僧人一再要求比经,实在只是借题发挥。志不在经,志只在庙。回想三十年来,僧人妒忌我教发展,从来不问自身,反责别人。当年寺院残破,和尚饥不保命;本教丘祖长春真人自蒙返抵燕地,募资重建为观,信者掷金援助。所以部份僧人铭感投靠,改而从道,都是实情。」
  僧人又再从旁反驳:「道观原是佛寺!花言巧语,岂可抵赖!」
  

第14章  藏经禁地
长春宫的后院有一座藏经楼。楼高七层。楼门深锁。高耸入云。楼前有一大片空地。
  平日各人都在这里练习武功。
  尤其是那些年青的道士,或练拳术,或练器械。总之舞刀弄剑,人人想做英雄。此刻,他们三五成群,都是年纪轻轻。他们围在藏经楼下高谈阔论。七嘴八舌,话题是『化胡经』。
  「这部经据说有一个秘密。」
  「什么秘密?」
  「我不知道,我师父没有告诉我!我就只是知道,它里面有非常、非常。。。。神奇又宝贵的。。。。秘密。」他小心地企图使用合式的形容词。但又力不从心。
  「你讲了大半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