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君临战国-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泰说道:“宋王偃天生神力,据说八阶秘境中,称霸同阶,不把山河榜任何人放在眼内,曾与列国两大青年高手之一的‘南昭云’交过手,那楚昭云可是半圣,九阶高手,两人交战百余回合,并未落败,更加自持神勇了。”
  周淮英倒吸一口气,他只是六阶巅峰,与五千劲宋中的骁骑将一个等阶,面对副将,都要掉马逃命,如果与宋王偃交锋,只怕一招就被劈落下马了。
  “七千将士,能守住成武邑吗?”周淮英询问众人。
  吴子秋道:“这支宋军虽神勇,但是我们又城池地利,而且攻城是靠军械的,他恐怕不舍得让这支勇士正面攻城,只要夜间加大方位,把重要警惕都放在晚上,做好宋军袭城的准备,城外角落都点上篝火,一片通明,让宋军无机可乘,只要守住一段日子,等辰凌大帅,拿下曹州城,就会增援咱们了。”
  周淮英第一次入伍,完全没有经验,举棋不定,昔日剑手的锐气,早就磨平了,面对千军万马的冲杀,他觉得自己若是加入,很快也会被冲击淹没,个人的勇武,难以在沙场上起到什么作用,除非武者的数量,达到一定的人数,比如五千劲宋,足以顶的上五万大军了,堪称军中利剑尖刀。
  要不是辰凌给他下了死命令,丢城要杀头,他早就带人撤走了。
  就在此刻,有侍卫来报,传令斥候在府外求见副帅。
  周淮英愕然道:“大帅又传来军令了?妈的,这次不会让老子带兵杀退宋军吧,如果把咱们逼上绝路,咱们就撤出卫地,回去找殿下做主,这辰凌不念袍泽之谊,诚心要把咱们往火坑里推!”
  吴子秋摆摆手,止住他的牢骚,说道:“请传令斥候来堂前传令。”
  “喏!”侍卫转身出去了。
  过不多时,传令步入大堂,朝着周淮英抱拳道:“拜见副帅!”
  “嗯,大帅又有军令下达了?”
  “正是!”传令斥候把铜管递交过去,由一名副将接过,先是检查一下,然后挑开漆盖,取出信函来。
  周淮英接过一看,先是一愣,然后脸色狂喜下来,哈哈大笑道:“大帅让我们即日撤兵,退守扇堤关整顿人马,原地只留下一千守军。”
  徐泰、吴子秋等人也愣住了,如此撤离,防守薄弱,不是拱手让于宋军了吗?
  “就这样撤离了,后方尽数让给宋军,这个月,咱们不是白厮杀了吗?”
  “退守扇堤关,虽然是保军之法,但是辰大帅无功而撤,没有王命允许,损兵折将的责任,可就要全盘追究在他身上,到时候,只怕轻则罢黜一切职务,重则收押赐死都有可能。”
  吴子秋轻轻一叹,右路大军打到现在,死伤过半了,如果此刻撤回去,无功而返,破坏了魏国大计,以太子等势力的险恶,立即会落井下石,罗列辰凌的罪名,让魏王收拾他。
  魏王迫于另外两支大军正与卫军鏖战的压力,如果不处理这支撤离的大军主帅,会使其它两路人马也随即崩溃,事关重大,魏王即使则宠信他,估计也要收押入狱,听后发落了。
  一旦入狱,太子一方,必然下毒手,辰凌在魏国仕途之路也就到头了,动辄有性命之忧。
  以他多年纵横朝廷官场的幕后经验,对辰凌的命运,似乎看到了终结恶果。
  吴子秋摇头一叹,多好一块璞玉,就这样要夭折了,大魏失此英杰,复兴无望啊,这一切,都因为对方的经验太少了。
  周淮英却没想到这些,也不管辰凌统帅的死活,他只知道,自己撤回扇堤关,就彻底安全了,退可守,败可逃,不用每日提心吊胆了,得知如此军令后,很痛快地点头道:“彩!诸位将军,传令下去,收拾行囊,吃过正午膳后,率领咱们那五千人马,退往扇堤关,把那两千守卫继续留下等死吧——”
  
  第0582章 火攻破敌
  
  周淮英下令撤军,午膳过后,大军开始收拾行装,由于他从军经验较少,加上兴奋过度,因此下达的军令不够细致,连撤军都有些忙乱,各军部撤离的先后顺序,站队的位置,鼓令等等都有些紊乱。
  五千人马,弄得城里城外鸡飞狗跳,大张旗鼓,浩浩荡荡,声势搞的几大,弄得好像敌军已经冲杀到跟前,要火速撤离一般,完全不够稳重。
  吴子秋本来可以替他规划一番的,谁知周淮英,因太高兴了,情绪过激,根本没请示军师,当场颁布号令,以至于事后无法召回军令。
  他一想,反正也不是什么重要任务,乱一点,静一点,都是安全撤离,因此也就没再插言,不过心中对周淮英为将的能力,可是不敢苟同,心中轻轻一叹:辰凌这种人,天生有一定为将帅者的天赋,可惜政治头脑太少了,如此一撤,后患无穷啊。
  却不知,周淮英如此莽撞慌乱的撤军,却无形中帮了辰凌计策的大忙。
  如此紧迫、慌张的撤离,大张旗鼓,弄得全城皆知,城内潜伏有宋国的奸细,得知情报后,立即通过飞鸽、鹞鹰等通讯方式,把消息传出。
  情报一致认为:魏军要逃跑,退守扇堤关!
  当天夕阳未落,刚黄昏的时候,宋国前线军营内,就接到了紧急情报。
  “魏军要逃跑了……”
  宋军这支尖刀部队,武者之师,率先袭击卫宋边关,就是为了出其不意,切断魏军的后方,然后围堵辰凌,彻底消灭这个风头正劲的魏国小英雄,如果这样放魏军撤离扇堤关,就失去了机会。
  宋王偃在营帐内得知消息后,一拍桌案,喝骂一声:“想跑?寡人还没打过瘾呢!”
  于是立即下令:“天黑赶路,夜袭成武邑后,迅速北上,兜住辰凌前军的后方,把辰凌余部,死死堵住在成武邑与曹州之间,使其插翅难飞,就地围杀!”
  日落西山,大地昏沉起来,秋风如刀,一阵一阵由西北方拂至,不断削剪着树枝和灌丛。
  辰凌带着武卒们,夜色之下,悄悄赶往伏击地点,全军裹着一层草装,枕戈待旦,伏在丛中,没有任何火光,只有淡淡的月色,还有山林的流萤,凄清苦冷。
  伏击的地点,是山坳的一片林地道路,如果是硬碰硬,那么没有多少伏击优势和险峻地形。
  如果换成夜里火攻,那就不同了,辰凌特意分析了风向,挑选了逆风的高处,布下火把弓箭手,而顺风势,能逃走的地方,布下陷阱、蒺藜、倒刺,并在一处高岗伏击了弩机手,林中无法辨清敌人的身形,只能闻声乱射。
  一切布置妥当后,开始静静等待,猎物进入伏击圈。
  这是一支完全不同的作战部队,比武卒还要精锐,众人都知道,不能力敌,只能靠伏击杀退。
  据传闻,这支五千精锐,普通甲士都是二阶武者,所有士卒,通体都是最精锐的装备,同样内外三层甲,甲叶都是密促的铁片,背着重剑,手持长戟,佩带弩弓,战力恐怖!
  这样的超级特种部队,最适合夜袭夺城,以及逆袭军营,任何一个士卒,都是一把锋利的尖刀,如果正面冲杀,反而大材小用了。
  天黑一个时辰后,渐渐传来马蹄声,不过只有三两骑,似乎是探马。
  魏卒的心理素质都很好,知道这是类似斥候的探马,用来探夜路,试探是否有伏兵、绊马索之类的,每用异动,立即回传,如果莫名消失和被杀,就证明出事了,后面大军就会停止前进。
  放过了探马,小半个时辰,宋军的精锐部队,开始出现了。
  夜色下,这支浑身武装重甲的精锐之师,杀气凝重,每个人都是一名武者,凝聚在一起,组成一支数千人的部队,气势雄厚,血气阳刚,呼吸和步法都是惊人的轻盈与匀称。
  五千武者,在夜色下,依旧阳刚之气,炽烈逼人,辰凌隔着很远,都感到了一股隐隐藏匿的剑气。
  就是这样一支部队,如果正面交锋,五千魏卒冲上去厮杀,转眼就被一一砍杀,毫无悬念,换成使他,仗剑被围,能不能冲杀出来,都是未知数。
  “这个宋王偃,真是个另类,举全国之财力,灭掉滕、薛两国,金银财宝全部用来打造这之精锐之师,好勇武,可惜不善治国,宋国存亡与否,与这支精锐的部队,没有多大关系,真是可惜了。”
  辰凌心中暗想,为君者,不思如何治理国家,荒芜朝政,一心习武,打造数千人的精兵,以为就能横扫天下,威慑诸侯?不得不说,这个君王思想太幼稚可笑了。
  这时,宋军的先头部队,已经进入了包围圈,随后中间部队也进入了,还有一部分尾巴,没有进来。
  辰凌耐心忍着,只要全军都进来,射出火箭,以火攻破敌,这支精锐之师,能逃出多少,可就不一定了,说不定还能烧死宋王偃呢。
  可是,一人忽然高声喝止了前行,大军顿时停了下来。
  宋王偃坐在高大的汗血宝马上,不知为何,走到这里,心生感应,有一种莫名的危险感觉,情绪非常不舒服,步入先天秘境之后的武者,往往有‘秋未动蝉先觉’的本领,尽管不会掐算,未卜先知,但是走到一地,对这里的杀机,莫名的危险,会不自然地涌上心头,出现一种不祥的征兆。
  这个天生神武,粗中有细的宋王偃,喝令停住了大军步法,坐在马背上,莫名地扫向四周山林,目光锐利如鹰,双眸似乎绽放电芒,能夜中辨物一般,忽然,往远处高岗望去,一股警惕和危险信号再次强烈。
  他所望的方向,正是辰凌等人藏匿之处。
  就在这时,辰凌也心有神会的有算感应,感受到了一股寒冷如剑的目光刺来,尽管隔着山岗土壕和百米的林木,依旧有一种被锁定的感觉。
  “撤退!”
  “放箭!”
  短暂的对峙后,几乎同一时间,两股声音异口同声地响起,飘荡在林地上空。
  “嗖!”宋王偃一拨马,犹如一道疾风猛地蹿出。
  也正是在这一刻,数千道带有火油布把的箭雨射过来,分别远远射往火堆、盖有油脂的干草上,破空尖啸声撕裂精密的夜空,然后瞬间点燃了林道的大火。
  一时火苗四窜,干燥的山林迅速起火,乘着风势四周蔓延过去,把摸黑而来的宋军精锐之兵卷入火舌里。
  火光通明,藏匿在壕沟和灌丛的武卒,端起了弩机,朝着大火圈内就是一阵乱射,霎时间,响起一片凄冽的惨叫声和嚎啕声,犹如午夜惊魂,令人毛骨悚然。
  
  第0583章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惨叫和惊呼声响个不停,敌人手足无措,根本就没想到,有魏军会在这里设下伏击,以他们的傲气,即使面对正面伏击,也完全可以冲杀出去,可用火攻,他们这些武者,毕竟还是血肉之躯,不是真金之体。
  “啊……”
  许多武者身上衣甲燃烧起来,倒地打滚,哀嚎着,惨叫着,被大火卷入其中,一阵焚烧。
  恨欲狂,拔剑茫然,没有敌兵现身,有的只是熊熊烈火。
  一些六阶武者、五阶武者们,带兵迅速朝着暂时火势相对弱的地方逃窜,先天高手更是离地跃起,奔上大树,窜上树冠,离开火圈,然后跳跃树冠,奔离出去。
  辰凌拉开一张硬弓,朝着一道窜上树冠的身影射去,蓬的一道血花绽放,那名副将低吼一声,抱着箭上,跃出了火圈,负伤逃离了。
  但这样身手的七阶武者毕竟太少了,随着火箭不断射入,一些宋军武者,不是被烧死,就是被射杀。
  数千武者,朝着低洼之处飞奔硬闯,但是乱势之下,前拥后挤,有的武者身上有火,灼烧疼得来回乱跑,撞了不少人被引燃。
  就这样,毫无掩护下,又受黑烟所薰,精锐的武卒,没有拔剑杀敌的机会,前仆后继地倒下,烧成黑炭焦尸,不过,也有一些精锐之士,勉强冲过外围的火圈,但立即遭遇了埋伏在暗处弩机手的射杀。
  战况完全是一面倒的局面。
  辰凌见敌人纵在这等劣势里,仍是凶悍迅捷,纵掠如飞,身法敏捷,抱着求生欲望,暗叫侥幸。
  倘若与五千劲宋正面交锋,他带来的这五千武卒,只怕会被斩瓜切菜般击败,哪还有机会躲在高处张望,看着宋军灰飞烟灭的下场,可见智勇两项,缺一不可,对付强劲的勇夫,智谋更是重要。
  这时附近整个山林全陷进狂暴的火势里,烈火冲天而起,参天古树一株一株随火倒了下来,更添声势。
  辰凌弯弓朝着宋王偃逃奔的方向连射了几箭,但都无果,以对方八阶武者的功力,自己远程射箭,根本就上不到对方,摇头一叹,放走了这个暴戾君王,日后麻烦可不小,后患无穷。
  宋国始终是一个危险因素,如果不早除掉,宋国大军切断魏军后方,终是一个大患。
  他想到此处,脑海里不断想着如何伐宋的计谋,路程太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