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两汉往事-第1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褪悄魏尾涣苏馕蝗市帧>蘼勾笳胶螅韭韰n平定河内,屡立战功,并跟随项羽西进咸阳。他的作为和能力很得项羽赏识和认可。分封天下之时,项羽不失时机地封司马卬为殷王(殷商故地),作为羽翼。

    然而这个人并没有项羽想象的那么听话。项羽出征齐国前,大肆征调诸侯兵力,黥布还做做样子,而司马卬却置若罔闻,比黥布还要嚣张,这让项羽非常恼火。当然,黥布的实力明显要超出司马卬很多,因此项羽准备挑个软柿子捏捏,教训教训这个不听话的东西。因此项羽准备派一个人去干这件事,挑来拣去后,项羽选定了一个人,这个人叫陈平。一个人精登场了。

    陈平少时,父母早亡,家中贫困,跟哥嫂居住。可这位仁兄喜欢读书,也喜欢交游;总而言之不喜欢干活。他不干活,家里的农活可就全部由他老哥陈伯承担。

    陈平身材高大,仪容俊美,长的白胖。这么一来就招人议论,“那么穷还能吃这么胖?”他嫂子恨他不关心家计,恨恨地答道,“也是吃些糠里的粗屑罢了。有这样的小叔子还不如没有。”这句话传到了陈伯的耳朵里,这位老哥不愿意了,生气地把老婆赶出了家门。

    等陈平成人后,虽长的帅,但娶不到媳妇,因为家里穷,富有的人家没人肯把女儿嫁给他,娶穷人家的女儿陈平又不愿意。就这样,高不成低不就的过了好长时间,最终还是碰到了个慧眼识丁的人。

    户牖有个叫张负的富人,这个人有个孙女,长的漂亮,但这个孙女有个不好的名声——克夫。因为她先后嫁了五次,五个丈夫依次嗝屁,以至于没人敢娶。然而意外总会有的,别人不敢娶而陈平敢。敢娶不代表就能娶,对于他那个家而言这只是一个奢望。

    机会还是来了。乡邑中只要有人死了,陈平就帮着操办丧事。在替别人家办丧事的过程中,陈平碰见了张负,最终张负相中了他。回家和儿子商量后,把孙女嫁给了陈平,并还告诫孙女,“事兄如父,事嫂如母。”

    娶了富家女,资财日益宽裕,交游也越来越广。

    后来游学归来,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一块块分得十分均匀。为此,地方上的父老乡亲们纷纷赞扬他说;“陈平这孩子分祭肉,分得真好,太称职了!”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恰当、称职。”

    如果嬴政再多活几年,陈平所说的一切也只能停留在理想的层面上了,而胡亥给了他机会。

    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周市平定魏地,立魏咎为魏王,和秦军在临济交锋。此时的陈平投奔到了魏咎旗下。由于他较会说话,因此魏咎任命他为太仆,也就是负责管理车辆、马匹。此时的陈平比较努力,多次向魏咎进言,魏咎不听,并且还有人说他坏话。才华不能外露太狠,他的锋芒毕露让周市也防他三分。秦二世三年十二月,项羽带兵救赵,这时陈平离开魏国,投奔了项羽。

    司马卬对项羽的命令置若罔闻,让项羽愤怒异常,因此准备修理他。最终项羽挑中了陈平,让陈平和项悍(项羽的一个本家)带兵讨伐司马卬。

    一阵连打带拉的连环拳过后,司马卬又老实了下来,乖乖就范。留项悍驻守殷国后,陈平搬师回楚。

    经此一闹腾,项悍留在了身边,所以对刘邦此来,司马卬还是尽了一些力的。但实力不厚也就没有叫板的资本,当初分封时,这位仁兄手下只有一万多人马,经过后期征兵,再加上项悍带着的手下,满打满算也就那三五万人。

    而刘邦经过这一段时间的闹腾和征兵,总兵力已达到50多万人,五万人对付五十万,司马卬也只有望洋兴叹的份了。

    这次刘邦派过来的主角是灌婴。这位兄弟造反之前以贩卖丝绸为业,应该说买卖人应该擅长算计,而这位兄弟天生彪悍,不光会算计还很爱惹事,属于那种见墙砍三刀、见树踹两脚的人,他的骁勇甚至在樊哙之上,几天不砍人都会全身不自在。

    在得到刘邦的授意后,骁勇的灌婴提着家伙就冲向了司马卬。几轮闹腾之后,司马卬被他的不要命打法震住了,因此司马卬准备逃跑,可不行的是灌婴不仅四肢发达,头脑也不简单,在司马卬逃跑的路上埋下了伏兵。就在司马卬埋头赶路时,灌婴冲了过来,把他按翻在地,捆了起来送给了刘邦。在刘邦面前,万般无奈的司马卬乖乖就范,举手投降。

    至此,项羽最初分封的十八王,二王造反(刘邦、赵歇),六王殒命,六王归汉(如果包含郑昌的话是七王归汉),仅剩四王暂时属于项羽管辖,一个北京的臧荼,一个安徽的黥布,还有湖北的吴芮和共敖。

    彭城已彻底裸露在刘邦的面前。

    项羽我来了,咱们第一轮真正的较量开始吧。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五章 楚汉争锋—(七)项羽掠齐
    还定三秦后,有两个姓张的人先后来到了刘邦跟前。

    一个是张耳。自从被陈余赶出来后,这个人不敢去见项羽,领了一些小弟东躲西藏地向蜀地进发,刚到半路就听说刘邦兵进三秦了,因此张耳直奔而来。张仁兄很会踩点,刘邦逼死章邯,前脚刚进彭城,他后脚就跟了进来。还定三秦之战,张仁兄虽没出力,但混了个脸熟,这种适时的祝贺方式让刘邦受用异常。更为关键的是,他这种行为让刘邦回忆起自己当混混时在他家混吃混喝的那段美好日子,因此刘邦对其甚厚,赏钱封官一应齐全,成了刘邦跟前的红人。

    另一个人是张良。韩成被杀后,这位兄弟东躲西藏,最终在项伯的帮助下逃出彭城,在几条小路上七扭八歪地乱窜一气,躲过项羽的耳目,最终跑到了刘邦的身边。这位兄弟的到来,让刘邦高兴了好几天。在这几天里,俩人促膝谈心了好几次,高谈阔论了好些话。谈话的内容有项羽,有项伯,有韩信,有章邯,也有他们俩。几个月的分离使这两个人结合的更为紧密。

    几天后,郑昌当上韩王的消息传进关中,这个消息又一次刺激了张良。对张兄弟来说,韩国,已经不仅仅是个思念,而是一个梦想,一个伤痛。穷其半生为其奔波,千金散尽为她、千里逃亡为她、杀人为她、放火为她,阴招阳谋、殚精竭虑,而韩国依然如此,风雨飘摇。但无论韩国沦落到什么地步,这个人从来没有放弃心中的追求。

    当郑昌当上韩王的消息传来的第二天,张良向刘邦提了个建议,“让我出使韩国。”

    当听到这句话时,刘邦疑惑了,静静的看了他一会,但没弄明白张良心中所想,“刚逃生回来,何必再临险地。”

    张良静静的说道,“项羽使郑昌为韩王,让其扼守关中出口,防备汉王。汉王如若东顾,必将受其牵制。我去韩国,一要联络韩地故友,暗中相助;二想迷惑项羽,让其放松对汉王警惕,为汉王东进创造良机。”

    一段沉默过后,刘邦终于答应了他的请求。

    十几天后,汉使张良出现在郑昌的面前。应该说他们俩算是老熟人,当初张良跟韩成去彭城旅游那一阵,和郑昌没少见面。

    张良的出现让郑昌大吃一惊,他没想到张良敢出现在自己的面前。郑昌的第一反应是把他抓起来,刚准备下令,突然又觉得不是很合适。张良虽是项羽的通缉犯,但却是刘邦派来的使臣,如果抓了,不出几天就会有一场恶战。郑昌想当王,但不想打仗,那已经超出他理想的范畴,也超出自己的能力之外。

    在一阵寒暄过后,张良说出了他此行的目的,“汉王没能如约称王关中,现在重返秦地,实现了原来的约定,将停止进军,不敢继续东进。”

    听张良如此说,郑昌高兴了,“汉王真的不东进吗?”人比人会气死人的,和张良比起来,说郑昌是一头猪都不过分。

    张良故作深沉地说道,“这个当然,汉王与项王当初相约兄弟,兄弟之间怎能起争端?请在项王面前多为美言,就说汉王绝不敢东进。现在齐、赵反叛,并扬言要合力灭楚,汉王定会相助楚王,平定齐赵。”张良说着在随从手上接过竹简呈于郑昌,“此乃齐、赵反书,也请转送彭城,让项王千万留意。”

    郑昌接过竹简,慢慢的展开,那些不堪入目的诋毁之言扑面而来,郑昌连忙合起竹简,满面郑重地对张良说道,“田荣放肆,项王定将起兵击之。”

    张良惬意的笑了,他心里想起项羽第一次看到田荣反书的样子。这一次将大不一样,因为这份反书是他连夜加工赶制的精品之作,如果项羽看了这个杰作还能无所举动,那将是天下奇事。

    随后几天,张良在韩地办了几个酒会,招待了一些名流,会了一些朋友,所有这些好像都光明正大、名言正顺。可郑昌不曾想到的是,张良此来就是要告诉这些人,我张良还活着,并且在刘邦跟前混的很好,如若有一天刘邦和项羽闹崩,大家要分的清敌我,也要分的清远近。应该说张良此举是颇有成效的,因为他在韩地的影响力远非郑昌所能比,而这一点郑昌根本没感觉,也不愿意有感觉,他现在唯一的期望是赶张良返回关中。

    就在张良离开韩地返回关中的当天,郑昌派了几个人八百里加急向彭城赶去,他为项羽送去的是刘邦不再东进的消息和被张良加工过的田荣反书。听完来人的汇报,项羽对刘邦多少有些放松警惕,当他展开田荣反书时,彻底被那不堪入目的辱骂激怒了。冲动是魔鬼,项羽这次冲动,差点让他丧失所有本钱。

    冲动的项羽准备亲自出马了。经过几个月的布局,项羽算是弄明白了,自己的那些小弟绝大多数是不中用的,要想干成点事,必须的亲自出马。章邯现在仍顽强的在废丘坚持,现在刘邦肯定顾不上东进,正可趁此良机灭掉齐、赵,这样才好腾出手来和刘邦算账,如果现在就去找刘邦麻烦,田荣和陈余难免会在背后打黑枪。项羽在经过简单思考后,终于下了一道命令——进军齐国。

    因此,项羽开始在国内进行整军备战,同时向各路诸侯大举征兵。当然各路诸侯基本上都很听话,纷纷派了不少人过来,可还有个别人不是太为配合,比如那个黥布,项羽三令五申叫他亲自过来,可黥布却三番五次地称病不往,最后只派去了千余人应付了一下,差点没把项羽给气背过去。

    应该说黥布的举动是有道理的。最近一段时间北边、西边闹腾的那么狠,好几个人称王没几天都被人歇了菜,可项羽就是睁着眼装着没看见,让人家几个人自生自灭,痛苦无奈。黥布不愿意成为下一个被歇菜的人,因此不愿意把自己的兵力无偿资助出去,掏空自己的本钱,项羽也不负责赔偿,甚至还会要了自己的性命,因此黥布做出了这么个怪异的举动。黥布的这一举动让项羽非常恼火,但为了大局为重,不愿意在此时节外生枝,因此项羽强忍怒气没再追究。

    公元前206年冬,项羽率领十万大军开进齐地,一路高歌猛进,直抵城阳。

    前边说过,田荣也是个硬茬,打仗这方面一点也不含糊,可在项羽面前却成了个软柿子。听说项羽率军前来,田荣准备来个拒敌于国门之外,可不曾想项羽的杀伤力这么强,长跑速度这么快。项羽的速度让田荣极尽疯狂,最终准备来一个全力以赴、放手一搏。在城阳外,田荣将所有筹码全部抛出,上演了十几天白刃对砍的好戏后,田荣最终败下了阵来。

    败下阵来的田荣转身跑到平原,这个人很顽强,在这里搜罗残兵准备再战。可在这里,很多人不愿意给他这个机会。

    当初田荣杀田市、田安,已树了很多敌人,过去大家怯于他的实力,都不敢放肆,可现在田荣快被项羽打成孤家寡人了,落毛的凤凰不如鸡,因此这些人有了想法。并且平原城很多老百姓也不愿意再跟着田荣闹腾,这样下去净等着项羽来屠城吧。因此就在田荣准备整军的时候,危险向他逼了过来。最终,田荣没能在这里东山再起,而死在了乱刀之下。

    平原的老百姓杀死了田荣,没等项羽到来就开门等候,举城而降,项羽轻轻松松地迈进了这座古城。而在这里他又干了件很符合身份的事情,对于这件事情我没闹明白项羽的心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