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舟:载人航天的故事-第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握住锤柄打在钢板上,锤子就会像被磁铁吸住一样,贴在钢板上,锤子空心内装的钢砂抵消了反作用力,失重时使用这种锤子和地面上使用普通锤子一样。电焊铬铁制造得像圆珠笔似的,只是有电线拖在后面。钳子一般要固定在航天服上,免得飘浮。铆钉扳手像手枪一样能牢牢地扣住螺栓。电传动器是一种变了形的工具,它转动时既没有反作用力,也不会发生振动。传动器上还可安装不同用途的工具,用以锯断金属,切断钢丝,除去旧螺钉等。失重时工作要特别注意拆卸下的螺钉,锯钢时掉落的碎屑,不能随意乱扔,要用专门装置收集起来,因为这些物件飘浮起来是非常危险的。苏联礼炮号航天站航行时,有一次,舱内飘浮着一些铁屑,飞进了一个航天员眼中,幸好另一位航天员很快帮他将铁屑从眼中清洗出,避免了一次眼伤。航天员在舱外活动中,还应避免接触锐利的东西,特别是的刀子等,以免刺破航天服,发生危险。  
                  
 冒险的事业
 “如果我们死了,我们想让人们接受这一事实。我们所进行的是一个冒险的事业,我们希望,如果我们发生了意外,这一计划将不会因此而延误。”
——阿波罗1号地面试验事故中丧生的航天员维吉尔·I·格里索姆
融汇了现代尖端科技的载人航天活动,同时也是一项充满风险与挑战的事业。无论计划有多么好,太空飞行永远是极其危险的活动。
据官方统计,迄今为止共有22名航天员在载人航天事故中牺牲,其中美国17人其中3人是在“阿波罗”1号飞船地面试验中死亡,苏联5人。另外还有由于飞机飞行事故死亡的航天员18名,其中美国11名,苏联7名。多数死于歼击机飞行事故,尤里?加加林就是在一次飞机飞行训练时发生事故遇难的。
全球致命航天事故
时间   死亡人数      事件
1961年3月23日1被确定为苏联第一个首航太空的航天员邦达连科在充满纯氧的舱室里进行紧张的训练,休息时,他用酒精棉球擦完身上固定过传感器的部位后,随手将它扔到了一块电极板上,结果舱内燃起大火,他被严重烧伤,10个小时后死亡,成为人类载人航天活动中第一个遇难的航天员。
1967年1月27日3美国阿波罗1号飞船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模拟发射时失败,航天员维吉尔·I·格里索姆、爱德华·H·怀特和罗杰·B·沙菲丧生
1967年4月24日1苏联航天员弗拉基米尔·科马罗夫驾驶的联盟号飞船返回地面时减压伞未能打开,飞船坠毁,航天员丧生
1971年6月29日3在太空完成24天轨道试验的苏联航天员格奥尔基·科马罗夫、弗拉基米尔·沃尔科夫和维克托·帕沙耶夫返回地面,与预定降落时间还有30分钟时因减压操作失误而丧生
1986年1月28日7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73秒后爆炸,7名航天员全部丧生,其中包括中学女教师克丽斯塔·麦考利
2003年2月1日7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原定降落时间16分钟前与地面控制中心失去联络,继而在得克萨斯州中部上空解体,7名航天员无一生还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的失事更是震惊了全世界。这是世界航天事业的重大损失,此次灾难,使“是否继续进行载人航天飞行”重新成为人们争论的话题。其实这个话题是与航天事业本身一样“古老”的问题。自从有了航天探索,有关载人还是装载机器人上太空的讨论就从未停止过。面对如此严酷的航天飞行环境,极大的飞行风险,复杂的航天员保障系统以及昂贵的航天员培养,我们真的需要将人送上太空吗?而且当今机器人制造技术日趋完善,无人驾驶飞机已投入使用,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是否应该用机器人代替人类的航天员呢?
实际上,根据美国、俄罗斯等国近40年载人航天的实践证明,任何自动化系统都无法替代人的作用。人的眼、耳、鼻、脑、手对飞船内外各种信息的收集、分析、判断和处理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随机应变能力。人和自动化系统结合后,能发挥更大的效能。尽管进入太空风险多多,但载人飞行是探索太空的需要,人类只有进入太空,才能对太空进行真正的了解。  
                  
 中国航天事业回顾:导弹系列(图)
 中国的航天事业经过短短几十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在卫星和运载火箭方面已经获得相当的技术和经验。虽然中国还处于发展中国家之列,但在航天领域中从综合能力来讲,仅仅排在美国、俄罗斯之后居第三位。可应该看到中国与美俄的差距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尤其在载人航天方面。1999年神舟1号飞船的成功发射,正式揭开了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方面的探索历程。中国的航天系统正在一步步走向完整与严密,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在腾飞。
中国航天事业回顾
载人航天的成功不是空中楼阁,必须要有雄厚的航天技术和经验基础。今天,中国已经开始发展载人计划,这说明经过几十年的奋斗,在一大批杰出专家、技术人员的努力,以及国家的极大重视之下,相应的运载火箭技术、卫星发射返回技术、导弹控制导航技术都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熟和稳定的阶段,没有这些中国是不可能实现载人航天的。
与其它航天大国相比,中国发展航天技术难度要大得多,可以说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技术基础。1949年建国以前中国没有任何对航天技术的探讨和研究,新中国的成立虽然结束了几十年的战乱情况。但在国际上还没有任何地位,加之当时的国际形势并不乐观,美苏之间的冷战升级,使得中南海内的决策者意识到,要想拥有独立的主权,在国际事务中以一个大国身份出现,必须在军事发展中掌握某种决定性的力量。对当时的情况在聂荣臻的回忆录中曾有过这么一段描述“抗美援朝战争期间,由于我们的武器不如美国,使我们在战场上吃了很多亏”。在这种情况之下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始了艰难的起步。
导弹系列
中国航天发展的早期,主要是为国防建设研制各类导弹,导弹技术的研发为中国航天技术的整体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导弹的发射、飞行过程实际上就是火箭技术的一部分,特别是弹道导弹,起飞后直接冲出了大气层,在太空飞行的部分如果没有雄厚的航天技术基础是难以实现的。
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
弹道导弹是沿火箭发动机动力上升,按预定弹道飞行,然后沿自由抛物体弹道飞行的导弹。整个弹道可分为主动段和被动段。一般大型的洲际导弹用三级或两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来推进。发动机将导弹垂直推上天空,约10秒钟后,发动机控制导弹朝向目标方向飞行。导弹在火箭发动机的推动下,穿越大气层。发动机推进剂燃烧完后,火箭依仗最后一级发动机赋予它的推力靠惯性继续向上爬升,然后按抛物线弹道下滑。进入大气层后的弹头可通过各种导航方式,直到最终精确命中目标。二战末期德国的V…2导弹就是一种弹道式导弹
巡航式导弹依靠喷气发动机的推力和弹翼的气动升力以巡航状态在大气层内飞行。这种像飞机一样飞行的导弹早期被称作飞航式导弹。它可以从地面、空中、水面或水下发射,攻击固定目标或活动目标。其战斗部为普通装药或核装药,即可作战术武器,也可作战略武器。经常听到的战斧式导弹就是美国发展的一种巡航式导弹。
中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于1953年开始,经过5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一系列工业部门,科学技术事业也有了一定的基础。这期间包括火箭专家钱学森在内的大批优秀科学家纷纷从海外回国,也为发展国防尖端技术创造了重要条件。
1955年11月底,刚刚回国的钱学森去东北重工业基地参观,第一站到达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院长陈赓大将见到钱学森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中国人搞导弹行不行?”钱学森反问道:“外国人能干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干?”
钱学森像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钱学森(1911~),中国现代杰出科学家,世界著名火箭专家。因其对中国航天事业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1934年,钱学森在上海交大机械工程系毕业,当年就考取了清华大学公费留学生,并选择了飞机设计专业,到大洋彼岸去实现自己科学救国的理想。1935年赴美至1955年回国,钱学森在美20年,以卓著的研究成果,被他的导师、世界气体力学冯·卡门赞为“美国火箭技术领域最伟大的天才、最出色的火箭专家”。钱学森与F·J·马林纳合作的《远程火箭的评论与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导弹和探空火箭的理论基础;他与导师冯·卡门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动理论,为空气动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以他和冯·卡门命名的卡门…钱学森公式被用于高亚音速飞机的气动设计;他还提出了用火箭助推的滑翔机为国际旅客运载火箭的设想和核火箭的设想。钱学森的卓著成就,使他成为举世公认的力学、应用数学和火箭飞行技术的权威;流体力学的开路人之一;空气动力学家;现代航空科学与航天技术的先驱。
新中国成立后,应祖国召唤,被美国政府软禁了五年的钱学森,冲破艰难险阻,于1955年10月8日回到祖国怀抱。从此,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新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
回国未及半年,他就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最先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提出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之后他协助周恩来、聂荣臻筹备组建了火箭导弹科学技术研究方面的领导机构,又负责规划与组建起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第五研究院,并出任院长。此后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工作,以他的丰富知识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钱学森用自己的行动,在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竖起了一座座丰碑。1991年,党和国家授予他英雄模范奖章和“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同志高度评价钱学森“是一位具有高尚爱国主义精神,坚定不移地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战士……是我国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他的经历体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追求进步的正确道路……”
1956年10月,在聂荣臻的提议下,中国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钱学森出任院长。第五院在进行导弹研制过程中,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并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最初的几年,通过与苏联政府的接触,中国得到苏联大量的技术支持。1957年10月15日中苏签订了《中苏国防新技术协定》,即有名的10月15日协定。在导弹技术方面协定规定从1957年到1961年底,苏联要向中国提供了几种导弹样品和有关资料、并派遣技术专家、提供导弹研制和发射基地的工程设计等。由于中国导弹事业完全是从头开始的,几乎没有任何工业和技术基础,因此在苏联人看来有限的技术援助对中国火箭、导弹事业的开创和早期发展产生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毛泽东曾半开玩笑地说:“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但1958年后期,这种情况发生了变化,出于种种原因,中苏两国政府间的关系开始恶化,影响到了两国之间的技术援助,到1960年8月份,苏联撤走了第五院来华援助的所有技术专家。
由于中国导弹的研制一开始就以自力更生为主要方针,因此苏联方面技术援助的中止并未造成根本性的影响。1960年11月,中国依照苏联P…2(V…2的改进型)导弹图纸制造的第一发“1059”近程导弹在西北导弹试验基地发射成功,导弹飞行了550千米,弹头命中目标区。当晚基地举行了庆功会,聂荣臻在会上说:在祖国的地平线上,第一次飞起了中国自己制造的导弹,这是中国军备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而后,战略中程导弹被列为中国导弹发展的重点,首先上马的是一个近…中程的过渡型导弹——东风2号。东风2号的研制调试周期较长,大约用了4年时间才趋于完善。但作为实战武器,东风2号尚有许多不足之处。1964年,周恩来指出要提高东风2号的射程,使之成为一个有实战价值的武器。于是,各项指标都更优秀的东风2号甲诞生了。
1966年10月27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东风2号甲和核弹头的两弹结合试验。导弹飞行正常,核弹头在预定的距离精确的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完美的蘑菇云从目标区升起。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实用型导弹核武器。
中国洲际导弹的设计研制经历了很多坎坷,从1966年开始初步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