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道祖师爷-第2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便是玄帝也不例外!

    玄帝闻言也是躬身请言,“林姑娘之阴阳学说,可谓博大精深,朕醉心武道多年,第一次听到如此学说,深感新奇。”

    “故,欲立阴阳,以窥天人之境。”

    有些话,一旦说得太清楚,就会失去它原本应该具有的意味。

    所以玄帝并未把话说得太清楚。

    他的确醉心武道多年,也的确对文道深感新奇。

    但窥究天人之境却不是一言两语便能达到的。

    而阴阳一道的极限追求虽然就是天人合一,但也并不是仅仅依靠阴阳之道就能达到。

    玄帝的意思是,他立阴阳,殷明传立学说,以此让阴阳一道在玄国有一个明确的理论基础。

    这样一来,阴阳家在玄国势必被发扬光大,他也就可以顺其道而为之,窥探天人之境。

    只是他的意思很含糊,或者说很隐晦。

    这主要源于他并不知晓殷明在玄国立阴阳的意见。

    因为他得到消息,殷明并没有在宇国立道家。

    灵越皇如此支持无为而治,甚至不惜与前大帅动武,可殷明却始终没有在宇国立道家。

    这让玄帝心中甚是担忧。

    他担心即便自己支持阴阳学说,殷明也不会在玄国立阴阳家。

第577章 传《易传》() 
殷明点头。

    殷明没有故作疑虑,径直点头答应了玄帝。

    玄帝见状当先一怔,而后脸上露出欣喜之色,“多谢夫子。”

    他没想到殷明这么痛快便答应了。

    他更加不会想到殷明此来玄国,便就是为了立阴阳家而来。

    “明日传道于帝都,烦请陛下安排一二。”

    殷明没有多言。

    阴阳家本就推崇天地阴阳,五行相生相克,所以在人情世故之上,阴阳家并不如儒家,道家那般严谨。

    换句话说,阴阳家治国的理念很大程度上乃是基于理论基础的推论,并不像儒道和道家那般重视德治,法治。

    因而阴阳家注重的乃是天地事物自然的变化,通过先行推算而先一步达到这种变化。

    玄帝本就是国师,而且又是个追求极限之人,所以自然而然也就顺应了阴阳家的理论。

    第二日,殷明与京都之中讲道,着重讲解了阴阳家的阴阳论与五行论,其中还特别列举了《吕氏春秋》《春秋繁露》这两大深受阴阳学说影响的著作。

    《春秋繁露》乃是殷明第一本著作,所以他在讲解这本书的时候,可谓极尽精致,任何细节一一阐明。

    林秋蓉以前也是从《春秋繁露》中得到关于阴阳学说的理论,再经过殷明的点化,这才成为阴阳大家。

    此次再度听闻殷明讲解,心中体悟更加深刻,一时竟突破小圣巅峰,达到圣者。

    京都之中无人不惊。

    饶是玄帝早知文道能够提升修为,但还是被林秋蓉的动静深深震撼。

    他没想到文道竟能直接作用于修为!

    于是,他对阴阳论更是爱不释手。

    “引天地剖判以来,五德转移,治各有宜,而符应若兹。”

    “五德者,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母,四曰金,无曰土。”

    “相生相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殷明着重提到的五德始终说。

    因为这是阴阳家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观点,作用于国家便是朝代更替乃是以五行相生相克而循环变化。

    国主的职责便是推演五行变化,及时对国家属相作出变化。

    他这是专门说给玄帝听的。

    当然,这也只是阴阳家的入门理论,同样也是玄国百姓入道的门槛。

    “一阴一阳之谓道,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殷明抬手,《易传》出现在虚空之中。

    要想深刻体会阴阳一道,那么对于《易传》就必须熟稔。

    《易传》的思想体系是,由天道推衍人事,这与阴阳家的思想体系是一致的。

    而无论是作为国君,臣属,还是百姓。

    要想真正弄懂阴阳之道,就必须对《易传》了如指掌。

    当《易传》出现在虚空之中,天空之中立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八卦图。

    “乾为天,坤为地,震为雷,巽为风,坎为水,艮为山,离为火,兑为泽。”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始为八卦。”

    殷明的话音落下,天空中巨大的八卦图开始从左到右进行转动,周期循环,如水流行。

    所谓阴阳依存,五行相生,便从这八卦图中得到最具体的体现。

    “这便是推衍天地万物的卦象吗?”

    玄帝诧异。

    他本就是卦师后裔,对于一切推算,推演,推衍的符号都相当敏感。

    只是在千元大陆上,他们这一脉使用的推衍工具并不是八卦图。

    所以当他看真真切切的看到八卦图时,心中立时浮现一个阴阳八卦图,而且顺时针开始旋转。

    似乎世间一切此刻都在他的心中开始有规则的变幻。

    于是,玄帝立刻闭上了眼睛,仔细感悟心中的阴阳八卦图。

    殷明抬眼看了看玄帝,又看了看林秋蓉。

    见他们两人此刻都在仔细体悟,脸上不禁浮现一抹淡淡的微笑。

    林秋蓉对阴阳一道的天赋自是不用多言。

    而玄帝身为卦师后裔,他对这八卦图的敏感程度也可见一般。

    只要二人能够相互依存,那么阴阳家在玄国势必成为至高无上的学派。

    讲道并未持续很长时间。

    一方面是因为阴阳家的论点只有两个,毋须多言。

    另外一方面,八卦图的推衍需要他们自己去领悟,殷明能传下的,只是这八卦图的总的推衍方式。

    这就好比学习高数,老师能教的只是解题的方法,需要用到的公式。

    至于每一道题需要用到的公式,方法,那就需要你自己去寻找与理解。

    用八卦图推衍世间万物便是如此。

    殷明传下推衍方法,而作用于每一件具体的事物之上时,则需要推衍之人自己去推算其中过程,找到推算方法。

    这不是殷明能够全部传下的。

    讲道结束之后,殷明将《易传》传给了林秋蓉。

    林秋蓉恭敬接下,并未推辞。

    “今日,本座立阴阳家,尔为阴阳之首。”

    至此,阴阳家在玄国正是成立。

    玄帝对此并无任何意见,他也知道而今自己对阴阳一道的造诣没有林秋蓉高。

    所以对于林秋蓉成为阴阳家首主,他乃是心悦诚服。

    “林姑娘天赋异禀,而今终得家主之位,该当是水到渠成。”

    “实乃文道之幸,人族之幸啊!”

    杨子铭感慨不已。

    祝明飞也是相当敬佩林秋蓉。

    她一个姑娘家竟也有如此这般的文道天赋,实在是令人由衷钦佩。

    不过祝明飞却毫无羡慕嫉妒之心,因为他知道自己与杨子铭都是一般,心中之道并不在阴阳之上。

    他们的路,还很长。

    殷明离开玄国之时,林秋蓉欲言又止,难得一见的露出些许小女孩羞涩之色。

    殷明知道她想说什么,但他并未给她机会。

    林秋蓉望着殷明离去的背影,反复其三,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

    而杨子铭等人也察觉到林秋蓉的不对劲,想要询问殷明,但见殷明未曾开口,他们也就没有多问。

    一行人朝着唐国进发,他们离开唐国也有一段时间了。

    只是这一次回去的殷明,可与当初离开唐国时的殷明截然不同了。

第578章 唐国朝廷的尴尬() 
唐国皇宫内,皇帝面色阴沉的高坐于宝座之上。

    下方无论是冯祥还是戴正兵,亦或者是青林侯,何言等人,均是眼观鼻,鼻观心,闭口不言。

    朝堂之上,一时间气氛相当尴尬。

    近日,朝廷收到传信,殷明在黄国,宇国,玄国先后传道。

    文道祖师之名已然响彻八国,殷明的势力俨然超出了唐国朝廷的预料。

    特别是皇帝,当初他有意置殷明于死地,后来为一众势力门阀的弟子所阻,殷大帅也出面将殷明保了下来。

    他与殷明之间的恩怨,可谓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当初殷明离开唐国之时,皇帝还暗中派了人前去跟踪,意欲刺杀。

    可殷明不仅成功逃脱,而且还在元南大战之中力克魔主,成为天下人共仰的文道祖师。

    反倒是皇帝他自己,这些年不仅没有对魔族出兵,反倒是封西行省处又有魔族出没的迹象。

    这一张一弛之间,皇帝的声望已经被殷明拉开了好大一截。

    “没想到这逆贼竟当真混了个人模狗样”

    皇帝在心中暗道。

    而今的殷明已是文道祖师,威名远扬,他如何还敢在嘴上对殷明不敬。

    此刻殷明若是回到唐国,他怕是要恭恭敬敬亲自去迎接才行。

    因为,而今的殷明已是真圣。

    这个消息乃是当初元南一战结束之后便传回来的。

    当时元南一战开启之时,八国都曾派人前去暗中打探战况。

    唐国如何能例外?

    前去打探消息不是别人,正是而今站在堂下一言不敢发的戴正兵。

    他虽是洪京大都督,可他也是当初一起与皇帝意欲扳倒殷明之人。

    元南一战事关重大,皇帝能信得过的,恐怕也只有他戴正兵了。

    戴正兵带着消息返回之后,皇帝立时震动,几度派人去请殷大帅,但却都被殷大帅以军务繁忙所推脱。

    而今朝廷上下竟没有一个能与殷明搭上话的!

    换做以往,那也就算了。

    可是现如今的殷明是什么身份?什么实力?

    那可是真圣啊!

    而且他的一众弟子里不乏小圣,圣者级别的存在!

    不客气的说,而今的殷明绝对不比八国中任何一个国家的实力弱!

    争取殷明也已经成为现如今八国的重点。

    唐国与殷明的恩怨最是繁复,所谓近水楼台,他们本可以抢先任何一国争取到殷明。

    但现如今,整个唐国朝廷上下,竟没有一人能够与殷明搭上话!

    往日冯祥,青林侯与殷明倒是熟络。

    可而今的殷明已是真圣级别的存在,他们以为自己与他熟络,可殷明自己却不一定这么认为。

    皇帝当然明白他们的意思,殷明现在拥有完全不输于自己这个皇帝的实力,他岂会那么容易念旧?

    况且当初乃是他亲自促成的将殷明赶出唐国,而今再派他的故旧前去说项,这岂不是摇尾乞怜?

    皇帝拉不下面子的同时,冯祥,青林侯等人也没那个脸面再去见殷明。

    因为当初他们可没能阻挡皇帝将殷明赶出唐国。

    虽说殷明是自己离开的,但其中曲折却是由皇帝一手促成。

    这里面的种种,这些弯弯绕绕,实在叫人不得不谨慎。

    特别是冯祥,青林侯等人。

    当初他们与殷明走得近,而今文道大兴,按理他们该当高兴才是。

    但他们却也清楚,最不想看到文道大兴的便是他们的皇帝了。

    所以,即便殷明而今势力已经发展得甚为磅礴壮大,他们也是丝毫不敢表露出欣慰或者高兴。

    “诸位,都说说吧。”

    “听闻殷明已经离开玄国,不日将进入我国境内。”

    “到时候,诸位总要摆出个样子来才是。”

    皇帝稳住心神,淡淡道。

    当皇帝就必须得有面子,特别是在面对自己曾经的敌人之时。

    态度太弱,那是无能。

    态度太强,那是固执。

    无能会降低自己的威望,固执就会让臣属以为自己顽固不化。

    皇帝也很无奈啊!

    他哪里知道殷明当真是文道未来!

    而且文道因为殷明,现如今已经是铺天盖地的卷积之势。

    一思及此,皇帝便感觉心痛不已,便如一块到嘴的肥肉,忽然间就变成了别人家的一般。

    得而复失的心情恰似一堆蚂蚁在心尖儿上不停撕咬。

    那种感觉,简直生不如死。

    “陛下,事已至此,何不以国君之礼诚心相邀。”

    “如此,就算殷夫子心中还有怨念,也该当理解陛下的用心良苦。”

    青林侯躬身道。

    他的意思很明显,谁让皇帝当初看不出殷明的潜力呢?

    现在还想回到当初与殷明同心协力的时候,那是在痴人说梦。

    现在唯一能够让殷明摒弃前嫌的,只有皇帝自己放下姿态,这样才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