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道祖师爷-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关于大衍,坤国先皇显然要比殷明知道的更多,毕竟两家祖上有旧。

    而且以两家互传秘术的事迹来看,两家关系非同一般。

    殷明这时候也才明白过来,为何林文远会成为十凶之首。

    他杀那么多人,其实并非是因为嗜血,而是因为他用这些血来修炼。

    “他想夺得皇权,而后血祭整个坤国。”

    坤国先皇此刻想来仍是后怕。

    如果不是因为他一早将玉玺藏了起来,只怕坤国早已不复存在了。

    玉玺的作用只有两个,一个是进入望古楼,另外一个便是调动天下百姓。

    除此之外,玉玺没有其他作用。

    而要调动天下百姓,非玉玺不可。

    即便是皇帝,没有玉玺,也无法命令天下百姓。

    因为在坤国,百姓与皇帝是平等的,只是在权力上,玉玺作为象征。

    “他想利用玉玺登上皇位,而后调集天下百姓为他所用,血祭所有人,彻底贯通浑身经脉,踏出那一步”

    那一步,也是世间最危险的一步。

    而今圣王早已销声匿迹,真正能迈出那一步的真圣,不是垂暮老矣,修为停滞,便是炉火不纯,未到时候。

    林文远得到血饲要诀,而且年龄正佳,正是一举迈出那一步的时候。

    他自然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突破。

    于是,他想到了坤国。

    殷明闻言,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可却并未多言。

    这时,坤国先皇对着殷明再度躬身道,“先生救坤国万民,此恩此德,坤国上下万死难报!”

    “还请先生传下道统,我坤国子民必定生死相随!”

第604章 坤国立墨家() 
殷明诛杀隐藏在坤国的十凶之首林文远,救出坤国先皇,传下道统立时变得顺理成章。

    也就在坤国先皇被救出不久,张卿旭到了。

    张卿旭的思想本就接近墨家,经过他与禹王的一番交谈,坤国上下无不支持殷明立墨家。

    黄亚夫与龚沁中两人见得坤国之事已毕,当即返回唐国。

    他们毕竟是儒道中人,自是回唐国帮助杨子铭。

    张卿旭问殷明,是不是将令狐察与易和图也都叫来坤国。

    张卿旭以为以自己的资历,还不足以担任墨家首主。

    殷明见他有心谦让,却并未答应。

    其中原因他也并未细说。

    其实张卿旭心中也清楚,易和图虽然资历甚高,但毕竟已然年迈。

    令狐察又向来对管事之职不太擅长,这墨家首主,他是万万不会接的。

    所以只能自己来担任。

    坤国立墨家之事很快传遍整个国家,全国百姓都沸腾无比,甚至有不少百姓自发赶往帝都前来朝拜。

    殷明趁着百姓齐聚帝都,当众传下墨家典籍《墨子》。

    原本《墨子》共有七十一篇,但却佚失了十八篇,现存只有五十三篇。

    殷明根据记忆将五十三篇其中精要全部重新统筹了一番,而后又根据墨家精义,补全了佚失的十八篇。

    当他传下完整版《墨子》之时,帝都望古楼中顿时亮起一道晶莹光束,直透九霄。

    无数大道文字从光束之中洒落人间,方圆万里皆可见。

    上至禹王,下至百姓,所有人无不震撼。

    此等著作,乃传世之宝,而今却成为了他们坤国的独有的经文。

    一时间,所有人都对殷明心生崇敬,纷纷对着殷明拜首。

    《墨子》较之佛家的《心经》,阴阳家的《易》经更为纯粹与直白。

    所以百姓在参悟《墨子》之时更为简单与方便。

    也不需要殷明做过多的解释与阐述,大道文字落入众人的心神间,众人立时沉入参悟状态。

    而张卿旭也早已进入闭关状态,一心探寻《墨子》精义,脸上闪过道道亮光,体内气息纵横。

    张卿旭的思想本就接近墨家,再经过《墨子》精义的点化,文气立时沸腾,霎时间冲破小圣巅峰,晋入圣者境。

    殷明见他感悟甚深,突破甚快,心中也是欣慰无比。

    不过他也知道,墨家精义便是如此。

    一旦入此道,便如水到渠成一般顺遂。

    并不会有太多滞涩。

    这源于墨家精义的构成很杂,但却很简单,并没有太多深刻的东西。

    不像是佛家与阴阳家,甚至比起儒家都还要简易。

    不入此道,自是不用多言。

    可一旦入得此道,《墨子》精髓便会信手拈来,根本毋须多加钻研。

    而就在殷明准备离开坤国之时,天国传来消息,天国老皇帝死了。

    得闻消息之后,殷明立刻马不停蹄的赶往天国。

    因为他之前老早便猜到了老皇帝中毒之事蹊跷无比,很有可能与太子有关。

    但因为他毕竟不是天国人,天国的皇室倾轧与他可以说没有丝毫关系。

    但之后随着元启与元珏跟随自己学文,殷明对天国之事也顺理成章的关心起来。

    听得老皇帝去世,殷明立刻联想到了天国太子。

    同时他也有些担忧,元启,元珏,祝明飞都回到了天国。

    倘若在这种情况下天国太子都还能将老皇帝置于死地,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那就是天国太子恐怕已经彻底掌握天国。

    这对殷明而言自然不是什么好事。

    与白彦一道赶到天国之时,已经是三日之后。

    天国帝都较之坤国,帝都内的建筑物都很是平常,中规中矩,并无什么特别之处。

    只是城中建筑显得异常庄严与肃穆,虽没有宇国帝都那样宏伟,但却另有一番等级森严的味道。

    元启与元珏在皇城内为老皇帝守丧,自是不能前来迎接。

    只有祝明飞一个人前来迎接殷明。

    殷明问到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只听祝明飞道,“就在五日前,老皇帝忽然咽气,没有任何征兆,也无人查看得出死因。”

    殷明微微皱眉,继续问到,“霍玖刀呢?”

    祝明飞摇头道,“霍老不知所踪很久了,我们回来的时候,听朝中大臣说,霍老离开天国已经一年多。”

    霍玖刀乃是天国皇室的守护者,老皇帝身染重病,元启与元珏前往唐国寻药之时他还曾跟随。

    可是没想到此时他居然失踪了。

    殷明隐约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劲,但此刻他作为一个外人,也不好进皇宫之中参与天国皇室之事。

    所以他便在城中的一间客栈内暂时住了下来。

    天国国丧比较繁复,主要是因为天国皇室乃古皇朝嫡系子孙,向来自诩尊贵。

    所以国丧浩大不已。

    不过殷明却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一旦国丧结束,老皇帝的尸体被埋入黄土之中,到时候要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恐怕就难于登天了。

    于是他让祝明飞偷偷将元启与元珏叫了出来。

    当此时候,这两人都是悲痛不已,生父去世,而他们却无能为力,这种悲痛较之寻常的生老病死更为沉重。

    殷明安慰了他们一番这才道,“老皇帝的病拖了不是一日两日,你们难道就没有想过,他为何会这么突然去世?”

    殷明自是不会直言老皇帝的死可能与太子有关。

    这只是他的猜测,在未得到实际证据之前,任何猜测都会成为诽谤。

    元启与元珏面面相觑,均是没听懂殷明的意思。

    按道理来说,他们父皇的病拖了这么久,就算此时去世,其实也说得通。

    毕竟久病难医,就算老皇帝当初修为甚高,也难以抵挡积年累月的毒性蔓延。

    殷明却摇头道,“正因为老皇帝修为甚高,这么多年他都抗住了,为何会在此时突然病发去世?”

    “如果不是巧合,那便是老皇帝体内之毒加重了。”

    “可无论是不是巧合,这件事都显得极其可疑。”

    老皇帝体内之毒加重,不可能没有原因。

    如果是巧合,那就更加说明问题。

    殷明所言,一下子让元启与元珏感觉到了事情的蹊跷。

第605章 蹊跷之事() 
殷明又想到了之前在坤国想到的怪异之处。

    那就是为什么他一到一个国家便会遇到各种奇异之事?

    虽然最终都成功立下了道统,可这却让殷明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此次也是一样。

    坤国那边的事刚刚完毕,天国老皇帝便毒发身亡。

    这其中难道就没可疑之处?

    目前他只能猜测是太子所为,但却苦于没有证据,他也不能妄言。

    于是他只能透露给元启与元珏,老皇帝之死可能有人为的可能。

    元启不解,当即问到,“可是谁会这么丧心病狂害死父皇?”

    他的话音刚刚落下,元珏的一双眸子立刻闪过一道光亮。

    只听她道,“父皇一死,最大的受益者便是太子。”

    元启闻言,脸色骤变,“怎么可能!元守岂敢如此胆大包天!”

    元启不信,虽然他与太子,也就是元守向来不和。

    可是他不相信元守会对自己的父皇下手。

    而且他父皇所中之毒拖了这么多年,天国之事早已是元守一手操持,他虽不是皇帝,但却行皇帝之权。

    他为何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对一个行将就木的人下手?

    难道仅仅是为了尽快登基为帝吗?

    可他本就是太子,而且手中掌握着天国大权,登基与否对他而言已经完全没有区别啊!

    “此事还不能这么早下定论,须得调查一番才行。”

    “明日我便进宫吊唁,到时候会探查一番。”

    殷明唤两人前来,便是要两人做好准备。

    当然,他也是有意将太子可能与老皇帝之死有关的讯息透露给他们的。

    毕竟在整件事中,最大的嫌疑者便是太子。

    这时,祝明飞却道,“就算太子有嫌疑,但只要国丧一过,他便名正言顺登基为帝。”

    “到时候就算调查出真相又如何?难道夫子还能将他从皇位上拉下来?”

    祝明飞的担忧来源于天国的皇室贵胄。

    天国的皇室贵胄一向自诩尊贵,容不得外人有半点指责。

    一旦殷明与天国皇帝发生争执,那么殷明定然会成为天国的众矢之的,到时候还如何在天国传道?

    殷明传道于天下的决心不可阻拦,可是天国皇室贵胄对于自身羽毛的爱惜之心也绝不可小觑。

    元启与元珏均是疑惑的看着殷明。

    元启道,“而今天国内忧外患,倘若皇室再发生此等不幸之事,只怕天国百姓”

    “对了夫子,坤国之事如何?”

    天国与坤国的战事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当年驻马河一战,天国与坤国可谓杀得昏天暗地,日月无光。

    而元启所谓的外患,也就是坤国。

    殷明道,“坤国那边,你们毋须再担忧。”

    “而今坤皇已经明确支持墨家,不会再无端发动不义之战。”

    “只要天国不在这时候挑起事端,坤国自然不会出兵。”

    战争都是双方的,而坤国立了墨家,兼爱非攻之理论已经深入人心,他们自然不会无端发起战争。

    元启闻言微微点头,他当然也清楚当初驻马河一战的前因后果。

    这时,元珏道,“既然如此,只要夫子能探查出父皇之死的原因,未必不能将元守从皇位之上拖下来。”

    元珏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目光。

    就算元守成为皇帝,可只要他与老皇帝之死有关,那她就一定会让元守得到应有的惩罚。

    元启看了看她,也是坚定的点头。

    然而祝明飞却摇头道,“皇室之事,夫子能插手的少之又少。”

    “调查老皇帝之死已经会触碰到皇室的底线,一旦他再插手皇位之事,你们当真想让夫子成为整个天国的众矢之的吗?”

    祝明飞看了两人一眼,继续道,“之前还有霍老出来主持公道,而今霍老也不见了。”

    “你们两人,只怕还扭不过元守。”

    太子在老皇帝病重的这许多年内,一直把持着朝纲。

    他在皇室之中的威望,在整个天国的声望,都已经与皇帝一般无二。

    而元启与元珏虽也是皇子,但毕竟不是太子。

    身份上已经弱了一截,再加上他们在朝中的根基不稳,缺少势力支持。

    仅靠他们两人,恐怕还当真斗不过元守。

    这还是建立在元守与老皇帝之死有关的前提之上。

    一旦元守是清白的,那他们将会更加难以在天国立足。

    这时,元珏冷声道,“就算他元守势大通天又如何?”

    “难不成皇室还会包庇一个谋害主君的凶手不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