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诸天我为帝-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用在此处,确实合适。

    倘若换位思考,站在太上老君的位置,是相信这莫名而来的诡异道祖,还是相信自己的老师鸿钧?

    答案不言而喻。

    不过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成,顾承想要证明,不是单凭口舌之利,依旧要一战。

    他身躯不动,头顶上冲出一缕轻悠气息,一分为三,化为三位道人。

    一位持剑,戴九云冠,穿大红白鹤绎绡衣,孕太清之气;

    一位执灵芝如意,戴如意冠,穿淡黄八卦衣,含玉清之气;

    还有一位一手执龙须扇,一手执三宝玉如意,戴九霄冠,穿八宝万寿紫霞衣,走上清之路。

    三位道人身上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光辉灿烂,所展的大道正是无极之道、太初之道、太虚之道!

    一气化三清!

    “请!”

    顾承稽首一礼,伸手邀战。

    “请!”

    太上老君心中诧异再也掩饰不住,却是不得不应战,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三道气出,也化为三清之相,分别向着对手打去。

    待得双方真正短兵相接,太上老君发现,对方所施展的神通,看似相似至极,但并非自己的复刻。

    太上老君能化出三清,是因为他是道生出的“一”,无极生太极,此后的“二”、“三”都是在“一”的基础上衍化而出,对应着宇宙万物由初生到繁盛,道家完整的世界观。

    而顾承所施展的一气化三清,则是一种至为精妙的化身之法,虽然思路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细节方面多有不同。

    这是天魔能做到的吗?

    当然不行。

    顾承能化出玲珑塔影,是因为曾得此宝,而一气化三清之法,则是天枢十二卷中,实打实的道家神通推演。

    以大汉皇朝和大商皇朝无数能人异士的智慧,反向衍化神通,再加上与无量天尊交锋的启发,才有了现今的成果。

    单凭一气化三清,就将太上老君最强的神通手段化解,顾承负手而立,看似不动,实则同时镇压向娲皇宫。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人界九曲黄河阵内交锋,尚且顾不得外界,但他一动,那娲皇宫内的“女娲”立刻有所察觉,取了山河社稷图和绣球,就准备出宫。

    然后一股无形的阻力降临,直接将她困在宫内。

    此时的顾承,与初至时期已然截然不同,那时女娲庙进香,仅仅是驱逐“女娲”,现在正式展露锋芒,也不跟她多哔哔,直接出手镇压。

    与真正的女娲娘娘相比,这封神中的“女娲”弱小得太多,就像是初生的道祖,在六位混元中实力最低,此刻顾承以一敌二,一边将“女娲”镇压在娲皇宫内,承受其冲击,一边与太上交锋,数十招转瞬即过,依旧是旗鼓相当。

    直到太上老君挥手抛出一卷太极图。

    大道无极,太极图展,劈地开天,分清理浊,定地水火风,化作金桥,朝顾承镇压而来。

    “来得正好!”

    顾承眉头微扬,五指虚握,一面圆镜冉冉升起,对着太极图就是一照。

    天皇镜!

    顾承穿梭而来,原本惯用的神器人皇剑、女娲石和东皇钟皆已不在,封神榜和打神鞭也被鸿钧抢先一步,看似已无外物之助,但他早有准备,在穿梭之前,曾亲手打碎三皇神器之首,象征天帝位格的天皇镜,研究其中一半的起源之道。

    如今,正是展示收获的关头!

    镜光照耀之下,起源之力反本归源,太极图疯狂卷动,两相对抗,经历了无数交锋,终究不可避免地露出庐山真面目。

    那是一截斧柄!

    盘古斧柄!

第八十七章 盘古斧三部件(求订阅!)() 
就在三十三天之外,太上老君动用太极图的同时,人界九曲黄河阵内,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交锋也进入到白热化。

    元始天尊依旧端坐于九龙沉香辇之上,手中一振,现出一杆长幡来,奇异的无形空间落下,化作一个至为深邃的黑点,将青萍剑一罩而入。

    此乃盘古幡,随意一抖,就是黑洞诞生。

    作为宇宙中的死亡陷阱和无底深渊,没有物质能摆脱它的强大引力,其攻击边界都无法被观测,因为想要观测的手段一接触,就被它吸收进去,无从反馈。

    于是乎,毋须任何技巧,仅仅是轻轻一卷,青萍剑连带着通天教主的剑气,统统消失不见,甚至通天教主都不由自主地踏前一步。

    这也就是他为混元道祖,换成混元之下的存在,早就回溯到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化作本源,不复原形了。

    “二师兄,接剑!”

    眼见元始天尊出动成道之器,通天教主更不含糊,脚下旋转出一卷阵图,周身升腾起四道光芒。

    相比起之前青萍剑的咄咄逼人,这四道光芒并不耀眼夺目,但须臾之间,元始天尊的护身金莲就已碎屑纷飞,被斩得飘飘扬扬。

    诛!绝!戮!陷!

    诛仙锐利绝伦,斩破一切防御!

    绝仙天绝一线,克制一切变化!

    戮仙必杀必死,专破一切复生!

    陷仙天涯咫尺,同化一切大道!

    四剑同起,诛仙剑阵!

    因为见过命运之道的剧透,通天教主也知晓了自己是如何败的。

    诛仙剑阵非四位混元不能破之,确实是偌大的名头,堪称诸天第一,但表现的方式实在太过被动。

    这种戮天绝地的剑阵,根本不应摆下等待敌人来破,而是要主动出击,将所有敌人轰杀至渣。

    此刻就是如此,通天教主摆下的诛仙剑阵,再也不是四剑各悬一门,绽放万道剑气,看上去牛逼轰轰,其实失之灵活,而是主动出击,杀伐无双。

    四剑起处,呈现出无可匹敌的最强姿态,剑气无声无息地突入元始天尊周身,后发先至,比起盘古幡更快上一分。

    盘古幡唯有回援,奇特的一幕发生了,极致的黑暗后,反倒又现出一片光明,天地纯净,世界透明,连带着整座九曲黄河阵都变得纯净起来。

    那明明浑浊的万里黄沙,停止了流动,穿透气层,洒落大地的阳光,也如实体一样凝结。

    天地间已听不到任何声音,也看不到任何运动的事物,仿佛成了一幅静止的画卷。

    正是混化天地,方寸宇宙。

    在这种绝对的凝固下,斩形即斩神,破灭一切的诛仙剑意,闯入其中,顿时变得举步维艰,慢得仿佛蜗牛攀爬一般。

    但元始天尊不喜反惊。

    因为即便如此,剑气依旧坚定无比地斩了过来。

    盘古幡全力以赴,都未能拦住。

    唰!

    仿佛跨越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诛仙剑气突破盘古幡的封堵,再度斩在金莲之上。

    这一剑元始天尊也不敢硬接,因此金莲已不是神通本源所化,手中握住了一面小旗,徐徐挥动,正是戊己杏黄旗。

    功德至宝专于防御,五方旗更是号称万法不侵,元始天尊此举已然郑重至极。

    而诛仙剑气也予以尊重,不再直接突破,围绕金莲旋转起来,隐隐形成四座门户。

    突然摆下的剑阵,不是故技重施,又回到了封神中那种被动迎敌的状态,恰恰相反,此刻的诛仙剑阵位于盘古幡和戊己杏黄旗之间,将之分割,寓攻于守,再寓守于攻,竟将盘古幡混化天地的无匹伟力纳入剑阵之内,一并轰向戊己杏黄旗。

    这实在是绝妙的操作,盘古幡可制造黑洞,即便诛仙剑阵所发的剑气,经过其黑洞的牵引阻碍后,威力也削弱数分,对戊己杏黄旗再也造不成威胁,可现在诛仙剑阵所为,则相当于针锋相对的制造出白洞。

    一个吞噬万物,一个吐出万物,这一进一出间,相当于两者合力,对于戊己杏黄旗造成冲击,即便是功德至宝,也抵挡不住。

    于是乎,金莲碎屑纷飞,朵朵枯萎,即便有新生的莲花替代防御,但那重生的速度显然要慢于毁灭的速度。

    仅仅是数个呼吸的短暂时间,元始天尊的防御就被攻破,九龙沉香辇直接被抹除,元始天尊唯有飘然下地,在愈发大盛的剑气下步步退后,颇为狼狈。

    三霄看得大喜,阵外的杨戬和太乙则雾里看花,隐隐看到战局起落,感到不可思议。

    元始天尊竟然不敌通天教主?

    实际上,并非通天教主真的强过元始天尊许多,而是他在《封神演义》中,已经与元始天尊战过数场了。

    道祖之争,有此经历,占据上风再正常不过,通天教主出了一口恶气,开口道:“师兄,你可认输了?”

    元始天尊面容依旧平和:“俗语云,先师次长,我虽有心与你见个高低,却还有师长在前,岂可独自专擅?”

    元始天尊此言直指太上老君,正等三清之长出面。

    他很清楚,相比起通天教主良莠不齐,有教无类,太上老君更喜欢阐教的传道模式,阐教截教产生冲突,太上必然是相帮阐教的。

    只要太上老君露面,通天教主再强,也必然落败。

    通天教主闻言脸色一沉,再不多言,剑气更增一分威仪,杀向元始。

    元始展开盘古幡,全力防守,双方僵持起来。

    显然,通天教主想要真正战胜元始天尊,也是千难万难。

    元始天尊疲于应对的,是诛仙剑阵的变化万端,这份改变使得剑阵的威能提升了一个档次,却还达不到灭杀混元道祖的地步。

    既如此,元始天尊就只是落于下风,想要彻底败他,除非打得天荒地老,末法降临……

    九曲黄河阵隔绝内外,通天教主并不知三十三天外发生的事情,一想到自己终究要步入被众混元围攻的下场,眼中真的现出了一缕杀意,脚下的诛仙剑阵阵图再度发生变化。

    仿佛追溯源头,一道锋锐绝伦的斧刃徐徐出现,在其影响下,盘古幡也化出了原形,正是斧身。

    嘭!

    两大神器,再度相交!

第八十八章 尘埃落定(求订阅!)() 
“老君现在可明白了?”

    就在盘古幡和诛仙阵图分别发生变化时,三十三天外,顾承也停手。

    太上老君看着手中的太极图,感受着彼此呼应的三件神器,目光透出疑惑。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家的世界观中,三清各有对应,不仅是老中青三代,太极图、盘古幡、诛仙剑阵也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他们的大道之理。

    这就出现了一个破绽。

    顾承登基成为纣王前,是帝乙的三子寿王,昏迷八年的开端,正是他来到这个时代的穿越节点。

    同理,幕后主使的神魂也是那时才到来,化身鸿钧的。

    在他们之前的,则是破碎的盘古斧化作的三道光芒。

    也就是说,三神器先出,然后才是幕后主使和顾承,也就是鸿钧和纣王。

    那么鸿钧为什么会是三清的老师?

    他明明是后到的啊!

    三清都已得道,有了各自的成道神器,鸿钧才出现。

    所谓的紫霄宫讲道,显然是幕后主使杜撰出来,三清之所以确信不疑,正是因为命运之道修改了现实。

    三神器的源头是盘古斧,这件幕后主使掌握的神器,在崩碎后,都为其主铺平道路。

    而顾承想要揭穿鸿钧的真正面目,第一步,就得还原三神器的本来面目。

    盘古斧的三块碎片——

    斧柄!斧身!斧刃!

    第一步完成,顾承转身就走。

    怀疑的种子已经播下,接下来三清自然会去发掘真相。

    鸿钧想要维持住自己的老师地位,就要不断弥补漏洞。

    有一句话说得好,撒了一个谎言,要用一百个谎言去圆。

    无论多高的层次都是如此,鸿钧用天地大势,令顾承的天枢十二卷未得圆满,现在他的反击随即到来。

    目送人皇离去,察觉娲皇宫也没了动静,太上老君位于三十三天外半响,将太极图缓缓收起,骑着青牛,下到人界,来到九曲黄河阵内,一眼就看到了盘古幡和诛仙剑阵的对峙。

    “大师兄!”

    “大师兄!”

    眼见太上老君到来,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稽首行礼,语气却各不相同。

    前者是庆幸,后者是恼怒与不甘。

    太上老君看着元始天尊不稳的气息,知道这位一向谋而后动的二师弟,这回可谓吃了大亏。

    换成以往,他确实会偏袒阐教,但现在更需要做的,是安抚住冲动的三师弟,便道:“此番两教之争,都由燃灯夺宝所生,赵公明力敌西方接引,燃灯袭后确实不该,上榜亦是咎由自取,然你们同出一门,岂能为弟子如此大动干戈,各自退去吧!”

    “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