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大明新帝国-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座铜山占地约三平方公里,已经发现了两个矿带,可以直接露天开采。

    在朱瞻基的眼里,这座铜山并不大,因为前世在澳大利亚,秘鲁,智利见识过世界排名前十的超级矿山。

    但是对这个时代的大明的人来说,这座矿山的价值却无与伦比。虽然依靠现在的技术,不清楚这座矿山的储量有多少,但是光凭可以看到的,就超过了大明境内的任何一座铜矿。

    如今云南的铜矿刚被发现,每年的产量只有区区的几万斤,总共不到五十吨。

    而目前全国的铜产量最大的是浙江和江西,四川,这些地方加起来,一年也不到一百五十吨,这是全国的产量啊。

    而这座铜矿可以出铜两百多万吨,相当于目前大明一万年的产量。

    别说还有一百多吨黄金,一千多吨白银的储量了。

    朱棣听到曹达明汇报,这片显露出来的山丘,几乎全都是金和铜的时候,眼珠子都快要瞪出来了。而其他将领一个个也都惊讶地张大了嘴巴,半天合不拢嘴。

    对于将金铜作为货币的大明来说,这里就是名副其实的钱山。只要把控住这里的金铜,大明将永远不会担心没钱。

    本来准备回撤的大军走到了这里彻底不走了,朱棣不敢相信这里全部都是金铜,非要眼见为实才肯离开。

    而他看向兀良哈部向导的眼神里,就透着杀气了。

    此次北征,除了少数汉人向导,各军各卫都配备了内附的北元向导。其中以洪武年间就彻底屈服的兀良哈部,也就是朵颜三卫的人最多。

    从北平往北三百里,出了张北,那里的草原就被赐给了兀良哈部放牧。

    大明虽然最远把卫所都设立在了开平前屯卫,也就是后世的锡林郭勒盟,但是这里的主导权并没有在大明的手里。

    明朝在草原实行的是羁縻政策,也就是后世的那种自治模式。

    主要原因还是大明看不上这里的土地,在这里驻军的成本太高,收益太少。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为了这座矿山,朱棣就能动员把汉人迁几十万过来,把这里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里。

    从朱元璋开始,朱家就喜欢搞迁移这一套,闻名中外的山西大槐树移民,距今也不过四十年。

    而为了增加北方的人口,朱棣登基之后,也从山东,江南迁了十多万人到北平。

    以前看不上这里的土地,可以让兀良哈部在这里放牧,但是有了这座矿山,为了保证以后的运输线安全,朱棣就开始动了心思。

    而那些边军,边卫们,也都激动了,都想留在这里保护铜山。有这座铜山在,他们的日子就永远不会难过,这比守着几亩地的日子要好过多了。

    最近一段时间,除了京军,京卫之外的数十个高级将领,把朱棣的中军大帐变成了菜市场,变成了法院的庭审现场,只差变成角斗场了。

    朱瞻基在一边看热闹不嫌事大,反而觉得很有意思。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为了利益,所有人的斗争精神都很强。

    就连朱棣这个皇帝也压不住场了,他总不能因为众将领抢着要来驻守这里,就把所有人都大骂一顿吧!

    还是柳升一句话惊醒了众人。“诸位,就是要争,也要等到看清楚这里值不值得争吧?”

    他不是超然世外,而是因为神机营首先被确定能在这里面分一杯羹,所以他才有现在的姿态。

    这次的大战,所有人都看出来了火器对北元人的克制作用,任你骑术再好,面对火器,也没有对抗之力。

    留一支神机营在这里保护矿山,是必须的,而且,开矿需要火药,要论玩火药,除了那些配火药的工匠,也只有他们玩的最好。

    而配火药的工匠在大明属于高端技术人才,他们在大明境内都受到了最严密的保护,绝对不会让他们来草原上。

    所以,神机营除了守卫任务,还有开矿的技术指导任务,他们也是一开始就确定好的留守军队。

    然后,矿山这里就住不成了。

    因为,一天到晚都能听到震耳的爆炸声,矿山周边每天的灰尘漫天。

    但是除了朱瞻基,没有一个人嫌弃。他们看着那升起的浓烟,漫天的灰尘,却有一种陶醉之极的享受感。

    包括朱棣在内。

    那纯度极高的铜矿石被发现的越来越多,所有人的情绪也都越来越亢奋。当在一处矿脉处发现了一处伴生黄金脉的时候,连朱棣这个皇帝都亲自跑过去看了半天,兴奋的浑身发抖。

    根本不用朱瞻基费尽口舌来阐述草原对中原的重要性了,也没有人把留守在草原当做苦差事了。

    经过了足足一个月的争吵和斗争,宣府,大同这些临近草原的卫所,胜出了竞争。

    草原上将会留下一支十万人的骑兵,还将迁移过来十万卫所兵,并且将从山东等地迁移过来最低十万户农户,把这里当做大明对草原的最重要据点。

    当然,这十万户农户主要不是为了开矿,而是为了运输。

    因为铜的提炼不会在矿山这里进行,而是将放在开平前屯卫。那里也是后世的锡林郭勒,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也距离大明更近一些。

    这个时代,根本没有化学提炼方法,只能依靠木炭或者是煤来烧融铜矿石,然后提纯。

    为此,朱棣也决定先不修整长城了,将修长城的工匠调过来,从北平修一条直达铜山的道路。

    这条路从北平到开平前屯卫,再到铜山,差不多一千一百公里,虽然将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这里直接挖出来的就是硬通货啊!

    而在道路沿途还将设立驿站和护军营,保护道路畅通,在开平前屯卫,还将驻扎一支人数不少于十万人的大军留守。

    这里也将会成为以后大明与漠北草原最重要的经济中继点和军事中继点。

    这就足够了,甚至是超出朱瞻基期望的好,一切都只是因为一座矿山。

    如今大明势力蒸蒸日上,北元却日暮西山,只要不给他们太大的恢复空间,他们将会一直被削弱。

    最起码,绝对不会像原来的历史中那样,原本一盘具有优势的好棋被走成死棋。

    大军从六月十一就开始回撤,抵达矿山这里的时候是六月十六。但是一直拖到了七月二十,才算是安排好了这边的事务,继续赶路。。。

    但是,朱棣只带了六十万人回来,在当地留下了近三十万人,保护这座铜山。

    临走之前,朱棣大笔一挥,留下了北明山三个大字。

    这个名字也成为了铜山的正式名称。

    朱棣也在旅途中跟各将领包括朱瞻基商议,回到北平后,会召开朝会,准备在这里建设一座都司府和承宣布政使司。

    都司府负责军事,而布政使司则是负责民政。

    以前是管理这里入不敷出,不划算。但是现在这座铜山能带来无数的利益,除了够给大军的军费,还能给国内带来急需的铜,银,金。

    看到所有人都为这件事感到激动和兴奋,朱瞻基的心里才是真正得意。

    有时候,根本不需要费心费力跟所有人对着干,也不需要苦心经营非要压住对方。

    只需要轻轻拨动一下天平上砝码,天平就自然会歪向自己这一边。

    这种操控历史,将历史人物都放进自己棋盘的感觉,真的很爽!

    七月三十日,大军抵达了开平前屯卫,修整三天。

    朱瞻基特意到这里的露天煤矿去查看了一番,计划着以后在这里建几座炭窑。

    唐宋时期古人就已经学会了烧炭,除了木炭,竹炭,还有将煤烘干成炭,上佳好炭专供达官贵人,石炭则供给普通人。

    但是这不是绝对。像淮北,扬州一带,成片的山林很少。所以这里的人们很早就学会了将有烟煤经过高温烘烤,变成无烟焦炭,大部分人家都是用这种炭取暖。

    应天府皇宫的御膳房里,用的就是溧阳出产的焦炭,并且用量不小。

    兀良哈部却不会炼焦炭,实际上他们对煤炭的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那些穷人们冬天天冷的时候,才会拉上一两车露在外面的煤炭,回去烧了取暖。

    朱棣一帮战争狂是不愿意让兀良哈部跟着占便宜的,要不是顾忌面子,他们恨不得将兀良哈人直接也驱赶走。

    不过朱瞻基劝住了朱棣,利用现成的利益,笼络住兀良哈人,这可是一个好机会。

    与其给自己增加一个敌人,不如增加一个朋友。

    南门立木,千金市骨的道理朱棣可要比朱瞻基更清楚。被朱瞻基点醒了一下,大军还没有抵达开平前屯卫的时候,朱棣就已经给兀良哈各部发了召集令。

    大军驻扎下来以后,朱棣连续三天都在款待各部落首领。按照朱瞻基的提议,把煤炭都让给了兀良哈各部,将他们绑在了大明的战车上。

第五十八章 经济控制() 
前世的朱瞻基在多个国家都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哥伦比亚,秘鲁,玻利维亚和非洲的刚果金。这几个国家因为经济几乎被朱瞻基控制,所以在这些国家,他的话比一国政府的话都管用。

    世界殖民历史从西班牙的武力掠夺,到英国的殖民发展,最后到美国的经济控制,在几百年间过渡了三个不同的阶段。

    三种方式各有千秋,虽然不能说美国的方式就一定比英国的方式先进,也不能说英国的方式就一定比西班牙的方式先进,但是朱瞻基尝到了经济控制的甜头。

    针对兀良哈各部落,抢是抢不到东西的,浪费武力对付他们得不偿失,但是又不能任由他们自由发展。

    所以这个时候,经济控制是最合适的。

    利用经济手段,将兀良哈各部落的利益跟大明的利益绑在一起,逐渐削弱他们赖以生存的根源,到最后让他们离开大明就无法生存,这才是控制他们的最佳手段。

    那个时候,即使让他们背叛,他们也背叛不了。

    朱瞻基的策略就是把煤矿交给他们,让他们组织人员开挖煤矿,教会他们炼焦,然后卖给大明。

    不管是挖煤,还是炼焦,还是运输,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而这些工作创造出来的附加值并不高,在定价权被大明掌握住的时候,只给他们留下不多的利润,就能让他们全心全意为大明服务。

    只要挖煤的利润控制的比放牧高一点,甚至只是平等,那些兀良哈的贵族们自然就会把自己的奴隶,平民驱赶到煤矿上工作。

    资本的到来从来都是血淋淋的,兀良哈的贵族们为了赚更多的钱,自然会压榨工人们的剩余价值。

    恶人让兀良哈的贵族们做,等到时机成熟,大明只需要稍微蛊惑一下,就能把这些矿工变成自己最忠实的信徒。

    而他们把劳力都用在挖煤,炼焦的时候,放牧的规模自然就会减少了许多。只需要几十年的时间,一两代人一过,他们的生活模式就完全改变了。

    那个时候,他们只能挖煤卖给大明,然后换取生活物资,那么他们就再也离不开大明了。

    朱棣虽然是难得的明君,但是从来没有商业意识的他根本想不到还有另外一种方式,和平地就能把所有草原上的人控制住。

    如果再加上当初朱瞻基提过的草原盟旗制,减丁制配合实施,朱棣不相信这些兀良哈人还会三心二意,还敢三心二意。

    这些他可从来没有教过朱瞻基,所以他也格外好奇朱瞻基怎么会想到用这种方式来控制草原。

    不过,哪怕他是疼爱朱瞻基的爷爷,朱瞻基也不会告诉他实情,只是以多看多想应付了过去。

    这也更让朱棣相信他是生而知之者了。

    再从开平前屯卫动身的时候,朱棣已经跟兀良哈各部确定好了煤炭的供应。

    兀良哈各部落的首领听说用那些不值钱的石炭,只需要简单的加工,就能换取各种生活物资的时候,一个个比朱棣还要积极。

    他们也会算账,一算下来,一个工人一天挖的煤就能买一两只羊,并且旱涝保收,恨不得现在就立即开工。

    朱瞻基他们离开草原,就遇到了一些性急的部落首领们,带着自己的农奴和下人们往开平前屯卫这里赶。

    看到这一幕,朱瞻基忍不住笑了起来。“皇爷爷,想让这些游牧民族定居下来,不一定非要使用武力吧!”

    朱棣忍不住哈哈笑道:“百年以后,怕是再没有兀良哈部落,全部都变成大明人了。”

    “他们会以此为荣的。以后的草原,注定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朱棣注意了一下四周,淡然说道:“有些事我们暗地里做就好了,不要说出口。回到大明,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