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南明当皇帝-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教化,粮饷运筹,全队财务等后勤辎重之事。

    综上,各营主官从低到高依次为什长、总旗、队正、都头、统领、统制。其中一军之主为都督。

    都督级主将对应散阶二品上将军统制级主将对应散阶将军统领和都头对应各级校尉总旗和队正对应各级都尉。

    军服分为朝服、战服两种,有夏冬两季各两套。

    朝服分九品十八级,以散阶为准,以传统汉服为样式,红色为主调,对原有朝服进行改良,在前面和后面绣散阶标识以划分级别。

    战服以大明制式军服鸳鸯战袄为准,一律包铁网,护心镜以为防护,有条件可披棉甲、皮甲、铁甲等铠甲护身,胸口绣散阶标识以划分级别。

    各营军旗,规定:军旗自营级开始拥有,一面军旗代表一支军队。旗在,即使军队打光,也可以重建旗毁,即使军队尚存,也必须解散。

    军旗以火红为底,正中绣着由一条黑龙团成一个日圆形在左边,一只火凤飞翔成半月形在右边,组成的一个“明”字。寓意着大明帝国、困龙出海、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新军旗顶测绣“日月不落,永耀大明”,右侧绣各部番号。

    大明原来的爵位制、散阶、镇戍营制、卫所营制、五军都督府各级官职全部取消,对应配上新的爵位、散阶、官职、营制。这是一个大工程,草案出来后,皇帝召开朝会,内阁、六部诸大臣及京营、西军各高级军将全体参与商讨,尽快使之完善。。

第138 军制大调整(三)() 
这次体制改良主要针对的是武官体系,凡事有轻重缓急,清廷大军即将大举南下,大明的文官体系和宦官体系朱由榔暂时还没精力,也没时间去弄,只能等打退清军,站稳脚跟后再考虑了。

    新的勋位、散阶、官职、营制通过众人的集思广益,几天时间就差不多制定好了,充分考虑到了各品级武臣和军士的利益,特别是京营、忠贞营、西营三大主力,保证他们中大部分军将能升官加俸,军士能有个体面的收入待遇,至少要比以前要好,所以新军制一放出来,除湖广十三镇部分首领中高层军将外,明面反对的很少,很快就施行下去了,剩下的等施行后出现问题再补充完善。

    军改的同时伴随着京营侍卫亲军和湖广,两广的军事兵力调整。

    侍卫亲军以后统一改称京营禁军,编制打散了重编,调到广西和湖广辅助疆臣公干的两个团八千余人的兵力全部回笼行都,这样行都就有四个团包含辅兵的一万两千余人的侍卫亲军马步军,经过近一年的严格操训和实战,侍卫亲军战、辅兵的军事基础和技艺百分之八十五以上达到了战卒的标准主要是部分辅兵拖了后腿,不过由于前期朱由榔对辅兵操训的重视,辅兵和战兵拉开的差距并不大,百分之三左右达到了锐卒的标准,剩下的百分之十五约三千人都达到了守卒的标准。合格的战兵约九千人,锐士约三百人,即便从巡防营中再抽调出三千达到大明军士辅卒标准的辅兵,也只够满编一镇,吴继嗣和焦琏资历功勋差不多,统制掌印官只有一个就有些不好安排。

    鉴于此朱由榔诏令湖广总督堵胤锡从原王允成,张先壁和刘承胤的三镇五六万战、辅兵中挑选出三千左右达到大明军士战卒标准的且作恶不多,无不良嗜好的精锐战兵送到行都充实京营实际上达到战卒标准的有七八千左右,不过大多有奸淫掳掠史,军纪败坏,老兵油子居多,这些朱由榔宁缺毋滥,统统不要,三千精锐镇兵中有两千左右是原刘承胤标将陈友龙的部下。

    陈友龙短小精悍,善步走,日行三百里。性严急,惯战。随承胤征黎平苗。友龙尝先登,破苗砦,执叛苗则生剥之,为群苗所畏,呼为“五阎王”。

    其出身贫寒,世代务农,力大如牛。不愿意雉发,举家南逃,在武岗被乱兵所劫,挥舞锄头打死刘承胤的部下十余人,刘承胤得报惜其勇武,设计将其笼络至麾下。

    那时候刘承胤手下不过三四千人,专以劫掳为生,与流寇没什么不同。山里的瑶人很生性,他们不敢招惹,靠的就是打劫过往的难民。

    将陈友龙招揽至麾下后,陈猛人立马发挥了他的本事,只带几百精壮就把境内土寇剿光,不过那些土寇也大多是落难乡民,被逼上梁山的,陈友龙打散了十几股,招安了十几伙,至此有了三千兵马。刘承胤靠陈友龙的武力壮大后,湖广一些散兵游勇纷纷投靠,不上一年,就聚起了三万兵马。

    历史上的陈友龙是个有节操的耿直汉子,刘承胤投清后,亦劝友龙降清。友龙将计就计,伪降入清军据守的靖州,既入城,拔刀大呼砍清将:“身是陈阎王,为索汝头来耳。”斩之,麾兵击,城中清兵、伪兵千余人,皆歼。遂收黎靖、沅州、黔阳、平溪、清浪、镇远。东攻武冈,拔其城,取守将头祭傅作霖,遂围宝庆,破之。不逾月,复城二十余,斩首数千,后因得罪何腾蛟为何部将郝永忠谋杀,闻者叹息。

    三千精锐随着陈友龙一齐被堵胤锡送入行都编入京营,分散打入各部,这样加上原来的九千人的京营战兵,战兵总数量达到了一万二千人。其中京营战兵的数量占据绝对的优势,一是方便同化,二是保证京营的绝对控制权。

    有了一万两千精锐,朱由榔就将马步卒分为两个不满编镇,分别称为羽林镇、虎贲镇,每镇下辖精锐战兵六千,再招募两千满足大明辅卒标准的辅兵列入军队编制,战、辅兵总数约八千。

    余龙部和明军经制水师原本共有一两万人,经过严格筛选后,符合战卒标准的约有三千,符合守卒标准的有五千,为节约粮饷,其余全部被裁撤。

    水师官兵中达到战卒的人数太少,如果只用战卒,走精兵政策,根本组建不了一镇水师,所以朱由榔干脆就将那五千达到守卒标准的水师营兵与那三千战兵合编,既负责战斗,也负责后勤,同时充当战兵和辅兵的职责,总数八千人编为一个不满编水师镇。称为伏波镇。

    同时朱由榔将刘,李二部的一万五千精锐也都列入京营禁军序列,西军人马与原侍卫亲军人马一样按照新军制四等军士级,进行考核筛选。最后一万五千余人,达到战卒标准的有近一万三千人,剩下的两千余人只达到了守卒标准,朱由榔又组建了两个不满编镇,分别称忠武镇、忠捷镇。将达到战卒标准的一万三千人一分为二,各取六千五百名战兵分编各镇,同时再从巡防营中选出四千五百达到辅卒标准的辅兵,分编入两镇。这样每镇约有战、辅兵八千七百余人。

    而西军中剩余两千余达到守卒标准的战兵与侍卫亲军中剩余的三千余达到守卒标准的军士,总数约六千,再从巡防营中抽调两千达到辅卒标准的青壮,这样战、辅兵总数八千,又能混编成一个不满编镇,这一镇战力较前几镇为弱,所以列为第二梯队的厢营序列,开往广西,驻节桂林,分防各区,称为广西镇,正、副统制听兵部和巡抚陈邦彦共同节制。

    原来的包括四千左右广西狼兵的三万余巡防营,经过考核筛选,达到守卒标准的有六千余人大部是广西狼兵,再从巡防营中选出两千余达到辅卒标准的做辅兵,总计九千人,组建广东镇,驻节行都,分守各区。剩下的巡防营军士,除派往别部做辅兵的,剩下的全部裁撤,不愿归家的安排到广西屯田,愿意回家的厚给盘缠和一定数额的抚慰钱。

    原侍卫亲军中考核筛选得到的近三百锐卒,各个以一当十,清一色黑衣黑甲,各有轻重甲一副,把手铳一门,手盾一枚,锋利腰刀一把,斧枪一套,铁胎弓一张,弓弦四条,大箭五十枝,还额外配备战马一匹。近三百人建成一个不满编都,称为“定霸都”,半年一考核,不合格者立即清退。作为朱由榔的贴身卫队。

    原来的两个以后起新秀卢世仁和葡兵首领杰西为首的两个共计约三千人的宫城护卫营,统编为一满编营,称为“拱圣营”。

    军事大整编后,行都共有一个独立定霸都,一个独立拱圣营,还有羽林、虎贲、忠武、忠捷四个陆师镇,一个伏波水师镇。共计四万五千余京营劲旅。

    还有隶属于厢营系列的广西镇、广东镇,总兵力约一万七八千的样子。

    紧随着京营、厢营各军镇确立下来的,是各营各镇的军校任免名单。

    其中领定霸都的是正四品定远校尉,都头卢世仁。

    领拱圣营的是正四品定远校尉,统领张家玉。

    领羽林镇的是三等勇毅伯、正三品昭武将军,统制焦琏。

    领虎贲镇的是三等信毅伯、正三品昭武将军,统制吴继嗣。

    领忠武镇的是三等武毅伯、正三品昭武将军,统制李定国。

    领忠捷镇的是三等归毅伯、正三品昭武将军,统制刘文秀。

    领伏波镇的是三等广毅伯、正三品昭武将军,统制余龙。

    领广西镇的是从三品宣武将军,统制陈友龙。大力提拔,安抚其心

    领广东镇的是从三品宣武将军,统制唐文耀原焦琏麾下悍将,第一团团统制。

第139 湖广布局() 
在新军制里,武官的品秩被明显压低了,实权却得到了扩大。在原来的卫所制和镇戍制中,武官的特点的是品级高,实权一二品的总兵要听四品的巡抚节制。而且崩坏的厉害,卫所的二品都指挥使的地位不如镇戍制里的三四品的参将、游击。

    崇祯以后,镇戍制也日趋崩坏,总兵副将渐渐泛滥,原来全国也就十几个总兵,大多集中在九边,到了南明,一个勋镇大将手下,往往就有几十个总兵副将,每个领兵三千到五千不等,一二品的武职满天飞,越来越不值钱了。

    新军制就是要矫正崩坏的卫所制和镇戍制,而且要逐渐摆脱以文制武的模式,大力抬高武将的地位,在原来的镇戍制中,涉及到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大兵团作战统帅不是巡抚就是总督,武将是没资格做方面统帅的,权力的大决定了地位,这也是为什么一二品总兵不如四品巡抚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军制里有都督一级,甚至在都督之上还有大元帅,都是可以统帅几万甚至十几万兵马的实职,虽然都是临时官职、兵权却极大,这些权力原本都掌握在文臣手中,武将是根本没有机会染指的,现在武臣也有机会掌握了,实际上新军制里三品的镇统制掌握的实权已相当于原来镇戍制里挂一品都督衔的总兵,如果再加上伯爵的勋位,政治地位还在他们之上。新军制里二品的都督掌握的实权和二品的总督相差也不大了,真正做到了品级与权位对应,不过总体对武将的品级还是有所压制。

    压制品级,扩大实权,是新军制最大的一个特点,位卑权重也是帝王术运用的一种方式,如果武将还是按照原来的镇戍制一样,动则一二品的高品级,又有了总督巡抚的实权,未来一个不好,又是一堆节度使,又要重蹈唐末的覆辙了。

    焦琏和吴继嗣等人原来都挂着五军都督府从一品都督的品秩,新的任命却只是正三品,品秩不升反降,内心原本都有些不满,在有心人点拨下,他们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关窍,期间皇帝也对他们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时时激以忠义,众人这才心甘情愿的接受了降秩的事实,品级是虚的,实权不降就好,再说皇帝也给他们加了勋位,虽然只是十一级勋位中最低的一级,地位却是大大提高了,虽是三品,不再是四品的文臣巡抚能节制的了。有了几个禁军头领带头配合,军改进行的很顺利,预计不到两个月就能整改完毕。

    京营和两广军改的同时,湖广也紧跟着中枢的步调,在堵胤锡的指挥下大力整改着。

    首先是拥有约五万兵力的忠贞营,按照新军制军士四级标准,达到“战卒”以上标准的约有两万七千余人,达到“守卒”标准的约有一万五千人,剩下的七八千人全部达到了“辅卒”标准,鉴于忠贞营的特殊性,军卒没有被打乱重编,而是被就地分割成了四个满编镇,每镇约一万两千战、辅兵,隶属于厢营序列,厢营本没有军号,不过忠贞营特殊,皇帝亲赐镇号,四镇分别为平虏镇、破虏镇、定虏镇、灭虏镇。

    其中领平虏镇的是三等兴国侯、从二品振威上将军、统制李赤心李过。

    领破虏镇的是三等列侯,从二品振威上将军,统制高必正高一功。

    领定虏镇的是三等顺昌伯,正三品昭武将军,统制刘体纯。

    领灭虏镇的是三等广昌伯,正三品昭武将军,统制党守素。

    新军制中,李赤心和高必正的军阶,勋位不管是在京营还是在厢营中都是最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