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出不少,不解地问王德。

    “不多,我们来了一共三十人,其中殿下和抚帅吃的中灶,其余人等都是大灶,两顿饭钱正好!”王德给他算账道。

    “对啊,可大官你给吃小灶都够了!”黄显耀言道。

    “呵呵,殿下说他从琼州一路走来,各军的饭都吃过,就你前军伙食好,大灶比他们的小灶都好!所以……”王德看着黄显耀笑眯眯地道。

    “吃的是好些,那也不能让殿下按小灶付伙食钱啊!”黄显耀面有得色地说道。

    “呵呵,殿下还有几句话让我问问黄统制!”王德又笑笑道,可笑中却似乎多了点什么,让人听着不大舒服。

    “殿……殿下要问什么?”黄显耀与王德也算相熟,自然也听出其中的杀机。

    “殿下问你克扣了多少军费?可还记得府中铁律!”王德此刻脸上丁点笑意全无,冷冷地说道。

    “大官,我……我怎敢贪污军费?还请殿下明察!”黄显耀听了浑身汗毛都立了起来,惊慌地道。他知道殿下对于贪污军费的人处置最为严厉,更不会手下留情,而王爷没有亲自来问却让黄显耀心中更慌,这表明连自辩的机会都没有打算给他。

    “殿下还问,既然你没有贪污军费,那超标的伙食钱是哪里来的,是不是你挪用了其它费用!”王德又问道。

    “大官,属下牢记殿下教诲,时刻不敢忘,绝不敢做出挪用军费的事情!”黄显耀撩衣跪倒正色道,而脸色已是冷汗连连。

    “哼,既然如此,以后做事便要实打实的,鞑子的刀不是木头的,更不是纸糊的,不要总想着玩儿些虚招子!”王德学着殿下的语调道。

    “属下记下了!”黄显耀叩首道。

    “黄统制快起来吧,殿下知道你是将几日的伙食费用到一天了,让我告诉你以后切不可再如此,以免让将士们小看了!”王德搀起黄显耀说道,却发现其竟然腿脚有些发软,心中不免好笑。

    “多谢大官!”黄显耀擦擦脸上的汗,稳稳神儿颤声道,“大官,可殿下又如何知晓的?”

    “黄统制,你也是府中的老人了,我便跟你多说几句。”王德弯腰给黄显耀掸掸膝盖上的土说道,“殿下虽居于府中,难得出门,但却不同于昔日那些皇子王公,他不仅知道鞑子要干什么,也知道这琼州市面上羊肉多少文一斤,你吉阳军萝卜、白菜是什么价儿。所以不要再跟殿下面前玩些虚头巴脑的东西了,那都是小聪明,成不了大事的。”

    “在下受教了,请转告殿下,黄某再不敢了!”黄显耀又是一揖到底地说道。

    “既然知道错了,这钱就照收了吧!”王德笑笑把钱放到他的手里道……

    第三天,何仁德吃罢早饭便到后院给殿下请安,可迟迟不见人出来。等到太阳升起老高,实在忍不住了一问才知,殿下和抚帅天刚亮便出门了,至于去了哪里却不清楚。城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何仁德很快便打听到殿下带着侍卫出了城门向东去了,并没有惊动任何人,这与黄显耀所言大相径庭,让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了。

    “先生,你说蒙古人的马就够矮了,没想到这地方的马更小,还没有驴高!”城外一行人缓缓而行,而赵昺却骑在马上,可即便这样他还不如在前边牵马的倪亮高,忍不住抱怨道。今天他想到城外转转,倪亮想着坐轿不便,而走远了又担心殿下和抚帅这一老一小脚力不济,便找来几匹马供他们骑乘,连着驮带行李。

    “殿下,这马虽只要三尺,却十分健走,穿行林间山路如飞,不仅可以骑乘,还可拉车!”应节严个子也不小,脚若入蹬便要屈膝弓身,索性耷拉着两条腿,瞅着也够难受的,他拍着座下马笑道。

    “说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山高林密,山路狭窄,却比那些高头大马要灵活。”赵昺无奈地笑笑道,他前世也曾见过这种矮马,但都是在动物园里看到的,一直还以为是外国引进的,没想到却是产自海南。

    “殿下说的不错,我们从广州带来的蒙古马,在这里便不耐炎热,容易生病,饲养不易!”应节严说道。

    “殿下瞧不上这些小马,可占城人却当做宝贝,年年派人来吉阳军购买,供应军用。”

    “嗯,那么说以后我们军中也要养些本地马,来日进山也能驮运军需,总比人要多些、快些!”赵昺说道。

    “殿下所言不错,这马以后要绝对禁止输往番外,而又朝廷统一收买供应军用。”应节严想想说道,他知道战马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战略物资,而帅府军只有从广州缴获和收买的那批战马,再补充却是不易,还需要从本地收买的。

    “是啊,以后粮食、铜铁、金银和粮食、牲畜都只准进不准出,这些物资都是岛内稀缺之物,一旦战事持久,有钱都买不到。”赵昺点头道。

    “不错,回去我便与市舶司商议,列出条陈,再报与殿下,这事情不能拖。”应节严深以为是地道。

    “殿下,我们这是该往哪里走?何不叫那知军陪着,连路也找不到!”眼看离城越来越远,路越走越窄,可殿下还没有说停,倪亮不免担心起来。

    “殿下,老夫也奇怪为何不要何知军陪同前往?”应节严也好奇地问道。

    “哼,这两人居然联合起来猜度本王,一起糊弄我,当然要给他们提个醒儿,免得日后坏了风气!”赵昺冷哼一声道……(。)

第225章 资源() 
♂,

    揣摩上意,换成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领会上级意图。这对领导来说本不是什么坏事,有能充分理解自己想法的下属并能付诸实施,当领导的得省多少心。但是用在揣摩领导喜好,刻意逢迎那就是歪门邪道了。

    赵昺本来对黄显耀和何仁德做的一切还觉的很得体,校阅前军时也未觉不妥。因为他现在对一直军队是否有战斗力也看出点门道来了,通过校阅可以不仅能看出训练水平如何,也能看出这支部队的士气是否高昂,而前军这两点都做到了,可一顿饭让他吃出了问题。

    吉阳军比之万安军更加偏远,人口更少,相应的从本地获得生活物资也更为困难。可前军的兵额比右军一点不少,韩振却还需自己种菜补充军用。而赵昺巡视军营时没有发现前军有自力更生的迹象,但这顿饭比之供应条件好的中军还要好,为此他还特意命人暗中查看了其它营中的食堂,同样也不错。普遍的好那就不是好了,因为这已经超出了吉阳军本地的供给能力。

    如此一来只要两个可能,一个是前军有钱从别处高价买回来的,而不要小看伙食钱,积少成多也是个大数字,那这么多钱从何而来就是问题了;再一个就是黄显耀作秀给自己看。如果只是招待自己一行人的好一些,或是自己就餐的营中好一些也不是事儿,说明其只是想给自己留个好印象,但全军如此问题就大了,其可能就有挪用军费的嫌疑。

    赵昺为此一改集体召见营中军官的惯例,而是单独接见前军军官。在询问军中事情的同时抛桥侧击之下很快了解到一些情况,再者事务局和总计局方面如果探查出其有什么猫腻也定会上报,加上有个帅府的老人无意间说起大家已经过了好几天清水白饭的日子,今天总算解了馋。他综合了了解到的情况判断黄显耀并没有挪用军费的行为,而是将几日的伙食钱省下来,放到今天一锅烩了。

    弄清了真相,赵昺谈不上生气,但是以为这种风气不可长。现在他能以此成功博得自己一笑,那么以后保不齐便会干出杀良冒功,谎报军情的事情讨自己欢心。而他的成功也会使得其他人效仿,如此一来帅府上下便会形成阴奉阳违的风气。如不加制止,久而久之,他们的胆子会越来越大,花样越来越多,做出不可原谅的错事,害了自己,也害了帅府……

    “倪亮,前方应该就是独田岭,你带人去打听一下铁炉坡在哪里?”一行人走了两个时辰,离城越来越远,路也变成只容两人并行的林间小路,行至道山岭前,赵昺停下马从袖中掏出一张纸翻看后说道。

    “是,殿下,可这里能有人吗?”倪亮答应着,可左右看看除了茂密的树林,便是过人高的蒿草,有些为难地道。

    “有路必有人,而这路边草木茂盛,独这路上寸草不生,必有人常来常往!”赵昺指指脚下道。

    “倪统领,殿下所言不错,你去寻便是了。”应节严点点头道。

    “殿下,可这里已离城太远,前边便应是俚人的地盘,我担心……”倪亮迟疑地说道,本来随行的人便不多,自己再离开,他实在不放心。

    “去吧!这附近俚硐都是熟俚,不会对我们如何的。”赵昺有些不耐烦地说道,“郑永,找块开阔地,休整片刻,我的屁股都快颠成八瓣了。”

    “你一定看顾好殿下,千万不要离开左右,若有……”

    “快去吧,别啰嗦啦!”眼见倪亮还迟迟不动,不放心的叮嘱郑永,赵昺板起脸喝道。其这才带了两个熟悉当地语言的侍卫离开。

    “倪统领对殿下真是忠心不二啊!”应节严看了笑呵呵地说道。

    “先生还笑,其性子忠直,我都不知道如何安置他,总不能一辈子跟着我吧!”赵昺却有些无奈地道,他知道倪亮对自己的忠心毋庸置疑,想提拔他都很难,现在许多人都是统制一级了,而他还只是个统领。

    “老夫看倪统领绝非庸才,只要善加引导,殿下必又多一员猛将。”应节严说道。

    “哦,一只羊也是赶,两只羊也是放,那先生便一并将他收归门下,如何?”赵昺眉毛一扬道。

    “这……那便让他做老夫的记名弟子吧!”应节严想想也是,殿下上课其在一边陪着就如伴读一般,不教也教了。而他也喜欢倪亮憨直的性格,便顺水推舟的收了。但其是殿下贴身侍卫并不好收其为正是的弟子,犹豫了下说道。

    “呵呵,恭喜先生又多一得意弟子!”赵昺笑着拱拱手道。

    两人说话间,郑永已带人在不远处寻到一块平整透风的空地,收拾干净后请殿下过去,那里已经铺好了毡子,点上驱蚊的熏香,周围撒了雄黄。

    “殿下,你将我们带到这荒郊野外,一定是有好事吧?”应节严也有些累了,坐下喝了气水问道,他知道殿下无利不起早的性格,神神秘秘的跑到荒山老林中肯定是有利可图的事情。

    “嘻嘻,铁炉坡,先生听这地名是否有来历?”赵昺这才知道骑马也不是什么好事,屁股颠的疼不说,大腿根儿也磨的生疼,他不顾形象半卧着说道。

    “铁炉坡?!”应节严念叨着道,他知道地名往往是因其形,或是因某事、某物而来,“难道这里曾立有炼铁炉?”

    “着啊!先生真是博学,一猜便中!”赵昺击掌笑道。

    “殿下是说这里有铁!”应节严惊异地道。以他所知琼州并不产铁,但无论是打造武器、农具,还是造船盖屋都不缺,现在的消耗全凭从外界高价购买,而一旦战事紧张必然会列为禁止交易之物,买都买不到,可要是琼州能自产,那对帅府绝对是个大好事。

    “我估计有肯定是有,但有多少,能不能开采出来,却还不知道!”赵昺点点头肯定地道……(。)

第226章 铁矿() 
♂,

    现代造船当然离不开钢铁,因而赵昺前世就知道海南有钢厂便不是奇怪的事情,而有钢厂必定离不开铁矿,据他所知海南的铁矿石质量还十分好。但具体情况却了解不多,只知道海南有石碌铁矿和田独铁矿,具体在什么位置在哪就只有天知道了。

    军队的武器装备要更新,农业要发展都离不开铁,赵昺也是一直为此所困扰,现在大宋的产铁地基本都已沦陷,在广州也只是高价收罗些货底子,以后要再这么大规模的采购是不可能的。而这些得之不易的铁在到琼州后大规模建设和武器制造中很快便被消耗大半,他便想到只要实现本土的自给自足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赵昺却发现满琼州无人知道此地有铁矿的存在,而探矿在现代都需要搞长达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大规模的地质调查,才可能搞清楚一处矿藏的所在。此刻让自己个一缺专业人才,二缺时间,三缺设备的‘三缺’人士去立马找到铁矿无异于痴人说梦,也远水解不了近渴!

    都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可赵昺却认为办法都是逼出来的,自己现在就被这倒霉的时代逼成了知天文通鬼神的战略家、气象学家、船舶专家、武器专家,外加医学专家,眼看正向军事家发展。这时他便想到了以名找矿的方法,但千百年来地名变了不知道多少回了,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