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搭上自己的小命,可也做不出为争夺权力骨肉相残,横尸数万的惨事。

    “王德,几更了?”赵昺又往嘴里塞了块点心问道。

    “殿下,更鼓刚敲过三更,要安歇吗?”王德连忙上前道。

    “还歇什么,马上给我整理行装,只需几件换洗衣服就行,其它的不用带,本王要出府几天!”赵昺喝口水将点心顺下去道。

    “殿下要去哪里?天亮了再出去吧!”王德有些不解地问道,殿下这忙乎了半宿,现在又要出府,不知道要闹什么幺蛾子。

    “放屁,天亮了老和尚就来了,本王还走得了吗!”赵昺没好气地道,老和尚是油盐不进一点不比应节严好对付,只能偷偷溜走。

    “是,小的马上就去!”王德应了一声赶紧准备去了。

    “倪亮!”赵昺又叫过倪亮,让他蹲下在其耳边说道,“你暗中通知郑永,让他带人将船准备好,亲卫营也做好准备,稍后咱们就走。”

    “是!”倪亮就这点好,从来不多问,说声好扭头就去。

    赵昺随后令事务局的两个书吏将自己的地摊收拾干净,又令他们马上召回郑虎臣主持工作,着力收集有关朝廷和敌军的情报。然后将装好的箱子贴上封条加了印封,打发他们速去执行。自己又手书两封信封好。

    “殿下,准备好了!”这功夫王德已经命人收拾了两箱衣物和日常一应之物,而他也换了衣服带着几个小黄门准备与殿下同行。

    “你留守府中,便不要去了。”赵昺挥手让侍卫将箱子抬出去,又对王德道。

    “殿下……”王德一听便急了。

    “大师问起,你便说本王身体有佯,想他也不会为难你的。”赵昺摆摆手打断他说道,“这两封信天亮后,你分送刘洙和蔡完义处。”

    “殿下,他们问起小的怎么回答啊?”王德接过信哭丧着脸说道。

    “你便说本王去救陛下和太后了,让他们依令行事就可!”赵昺想了想言道,他知道王德心大胆子小,在一帮人喝问下恐怕废话更多,反而坏了自己的事情。

    “殿下切莫行险啊……”王德这下清楚殿下要去做什么了,跪下哀求道。

    “本王去迎驾行什么险,你好好看家,本王还要回来过年呢!”赵昺看他的样子,心也是一软,笑笑说道。可此次时间紧急,他也顾不得跟其多说,而此去能不能还再踏进府门也很难说,只能是少死一个是一个吧!

    “殿下,一定要快去快回,小的一定准备好等殿下归来!”王德知道眼前的形势自己是阻止不了啦,无奈的看着殿下在侍卫们的簇拥下快步离开,伏地哭道……

    “阿弥陀佛!”殿下一行人刚刚出了府门,从树后的阴影中转出一人正是元妙,他宣了声佛号叹道,“唉,冤孽啊,空有杀人刀,却无杀人心,又如何匡复河山啊!”他说罢纵身一跃便跳过高高的围墙,身影连闪几下便不见了踪影……(。)

第243章 备战() 
♂,

    赵昺到了南湖,先到一步的郑永已经做好起航准备,待他们登船后即刻出发前往摧锋军营地。对于如何破坏应节严的计划,解救朝廷的危难,他也只有个粗略的计划。他看过发出朝廷进入大洋逃难的情报是五日前,按照航程计算应该到达琼州附近,但他以为朝廷的难逃之路多半不会经过琼州海峡。

    现在是十二月,正是东南季风的尾巴,从井澳向南正是顺风顺水,但若转向海峡就必须转向西北。如果正常情况下这没有什么问题,只需调整风帆多走些路迂回前进就好。可现在朝廷船队是逃命,那是怎么快便怎么走,否则你走曲线,追兵走直线,又如何跑的过人家,因而他们的航线正好从海岛东部擦过,而不是直奔海峡。因而他想率船队半道截胡,放过朝廷船队,拦住刘深的追击船队。

    这样一来,一场大战是不可避免。琼州水军一部分被应节严带去雷州,自己再抽调水军那就只能唱空城计了,而自己的计划是来自于推算,并没有情报支持,一旦有误则琼州有可能遭受敌军的直接攻击。所以能动用的水军只有处于训练中的摧锋军……

    “殿下,怎么这么早便来了?”陈任翁接到殿下驾到的报告后急忙整理衣甲迎到码头上,不过他也十分疑惑,现在天刚蒙蒙亮,殿下突然造访不知出了什么大事。

    “不必多礼了,你马上派出哨船巡视七洲洋东北三十里海面,间隔半个时辰发出一艘,发现情况即可回报!”赵昺摆手制止了欲行礼的陈任翁,下令道。

    “殿下,可是有敌来袭?”陈任翁听了搓搓手面带兴奋地道。

    “不错。”赵昺点点头道。

    “是,殿下里边请。属下马上派哨船出海!”陈任翁见殿下说的肯定,立刻命人前去传令。

    “时间紧急,即刻召集众将到勇士号上议事,并令各船全员满装做好出航准备,补足五日所需给养,尽量多携带石弹弩箭,这可是场硬仗!”赵昺拒绝了其邀请,再次下令道。

    “谨遵帅令!”陈任翁肃然说道,可看看殿下左右只有侍卫和几个参军相随,既无长随左右的抚帅、都统等将官,心中还是疑虑难消,但依然按照殿下命令布置下去。

    ‘当、当……’

    ‘嗵嗵……’片刻功夫,警钟敲响,聚将的鼓声也随之擂响,泊在码头上的战船顷刻有灯光亮起,跳板放下,帆缆手迅速就位,做好了随时出航的准备。与此同时宿于营中的士兵也全副武装的冲出营房列队,一部分冲向寨墙,一部分向码头集中,而小岛上除了脚步声及此起彼伏的口令声并无多余的杂音。

    “殿下,我看这摧锋军比之中军还要训练有素!”倪亮也大睁着眼睛看着迅速集结的军兵道。

    “何以见得?”赵昺笑了笑问道。

    “呵呵,一者殿下没有咒骂,而是一直在笑;二者他们集结迅速,各有其位,忙而不乱;三者,我们突然造访,事前他们并不知晓,因而不是造假。”倪亮嘿嘿一笑道。

    “你倒也能看出门道来了,亲卫营你也要上点心,别被摧锋军比下去。”这些日子他陪着自己巡视各军,见识渐长,赵昺看他开窍当然更高兴。

    “是了,过些日子定要向陈统制好好讨教。”倪亮使劲点点头道。

    “嗯,你不可能总是待在我的身边,终有一日要领兵上阵的,先生给你的书都看完了吗?”赵昺点点头道。

    “我笨的很,《孙子兵法》才看了两章,其它的还未读过。”倪亮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不要着急,贪多无益,只这一本能融会贯通便能无敌天下了。”赵昺抬头冲他说道。

    “殿下,上船吧,他们马上就到了。”倪亮使劲点点头表示受教了,扶着殿下上船。

    少顷,接令的各船开始补给淡水和食物及弹药,陈任翁领着摧锋军统领以上的十几位军官上舰。会议室就设在勇士号的顶舱,这里也没有那么多的座位,见礼后赵昺就与众将在舱中席地而坐,中间铺了一幅琼州堪舆图。

    “军情紧急,本王就不多言了。”赵昺扫视了下众人说道,“据报朝廷与贼刘深部五日前在井澳激战后,正向琼州方向撤离,敌船约有四百艘随后紧追不舍,但入洋后情况不明。本王估计,朝廷船队只有三条路可走,一则前往雷州,抚帅已带一部水军在那接应;其次是进入海峡到琼,刘都统也率一部水军待命,随时准备出动截击敌军;再有便是七洲洋方向,朝廷船队也可能择路于此到琼,便由本王率你部接应。大家看此仗如何打,尽管畅言,本王不怪!”

    “殿下,敌有战船四百艘,而我摧锋军大小战船不足七十艘,能参战的只有五十余艘,这相差过于悬殊了吧!”大家听完殿下的战情通报,都没吭声,好一会儿勇猛号舰长杜猛才说道。

    “不错,此战若是让我们碰上,便是敌强我弱,但其它两部可以随时增援,而朝廷船队尚有战船千艘,也不会坐视不理的。”赵昺知道在这以量取胜的年代,双方兵力相差七、八倍之多,且打的又是进攻战,而非防御战,胆怯也是正常,而拍胸脯说大话才最为危险。

    “殿下,属下以为此战不可硬拼,而要用巧,以发挥我龙船的优势!”陈任翁思索片刻道,他清楚说是有增援,但朝廷船队是在逃跑,若想回头再战并非片刻可以完成的,而支援船队到达也许时间。因而摧锋军必须顶住头一阵,坚持到援兵到来才行,他才明白殿下所说不虚,这确实是场硬仗。

    “你且讲来!”赵昺笑笑道。

    “殿下,龙船胜在弩炮威力巨大,船快灵活,但比之敌船矮小,因此亦易于隐蔽,应采用突袭战法,而不是列阵相迎。”陈任翁抬头看看殿下言道。

    “嗯,说得不错,继续讲!”赵昺点头鼓励道……(。)

第244章 计划() 
♂,

    关于宋水军在与元水军的战斗为何频频失利,在前世军迷中多有讨论。有人说是由于宋叛将刘整的帮助,使得元军得以训练出一支强悍的水军;也有人说是因为两军战船和兵员素质的差距导致宋水军不敌;还有人认为是宋军的**和奸佞弄权,使水军将领大规模的叛逃,进而导致水军实力下降……林林总总说了很多,各执一言争执不下。

    赵昺以为这些原因都有,都可能是导致战斗失败的原因,却并不是主因,但又说不出所以然。而这时他发现一位网友说的十分有见地,他以为在水战中宋军败给元军的主要原因还是战略、战术上的失败,他们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加上文臣弄兵,不懂装懂的瞎指挥才导致了一场场战斗的失败。

    大宋立国后,除在太祖和太宗两朝积极进取,在战略上采取攻势外,其余各朝虽有拓疆之战,但总体在战略、战术上皆采用被动消极的单纯防御,在失去中原后更甚。而古时水军并非征战的主力,而是步骑军的辅助兵种,因而其战略和战术也受之影响,亦然如此。

    但是,水军是一种机动军种,用于攻击,最为有效,功能与骑兵相近。宋军却未能运用优势水军作为战略攻击的工具。主要用之为水路驰援、解救危城的防御手段。襄樊被围期间,名儒金履祥曾上书朝廷,建议派遣重兵,直捣幽蓟,以牵制襄樊蒙军。此一以水师为主力的大胆攻击策略,显然未被采行。宋朝几次派遣水军北上突袭,规模甚小,无法发生作用。

    在战术的层次,宋舰队在大规模水战中多采被动防御。如在焦山战役,宋舰每十艘连为一舫,贯以铁索,沉碇于江。崖山之役,宋方也是綦结巨舰千余艘,中舻外舳,贯以大索,四周起楼棚如城堞。这种以船舰结为城堡的被动防御完全忽视水军机动的特长,不仅陷於被动挨打,而且多遭火攻而致覆灭。

    与宋军相反,蒙元出身于游牧民族,以骑兵作战为主,而成吉思汗更是将骑兵机动性发挥到了极致,奔袭千里、穿插迂回等机动战术的运用从上到下都十分娴熟,一些将领转为水军后必定将这些理念带到水战中。在早期水军由于实力不强,仅用作辅助攻击。但在长江战役阶段,水军已成主攻的兵种。蒙元多以水军作为攻击的工具,灵活运用正面攻击、侧背迂回、水陆协同夹击等战法,勇猛攻击以破敌主力。

    正是由于战术不同,宋水军多倚恃大船。大船威力虽大,但缺乏机动性,运作全靠风力,无风则陷於被动。焦山之役,宋舰便因无风而致挨打。而蒙古水军则善於运用水哨马、拔都兵船等轻舟,取其往来如飞,便於攻击之利,轮番骚扰,使宋军顾此失彼。宋军防线只一处被突破,相救不及,元军便趁机突入,往往导致宋军全线崩溃。

    而此次追击宋军的元军主帅刘深确实也不好惹,其不仅陆战拿手,水战同样精通。他是征南灭宋的蒙古汉军将领左副都元帅。自率兵攻克济南李璮之后,挥师围襄、樊及百丈,鹿门二山,首取襄、樊二城,又以舟师克敌于罐子滩,以功加升千户武略大将军。后命守鹿门山时,屡却宋援兵。

    元军大举攻宋后,刘深参加沙洋渡口之役,以功加武义大将军;焦山之战加升万户佩金虎符护远大将军;复又改受昭勇大将军;于和州提**鲁花赤,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为长官,掌印之官握有实权,按照元朝官制当时是不准汉人任此官职,正因其功劳显赫,才破例让他任此官职。而焦山之战宋军的主帅正是张世杰,那一仗可谓打得他溃不成军,闻风丧胆。

    赵昺‘设计’出了龟船,自然知道这种船优点不少,但缺点同样突出。当战场为预设战场,战斗方式为伏击或者偷袭时,这种船只能起到非常大的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