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隅,以屏风隔出了一片地方,正中悬着一方墨黑的木板,之上挂着横幅,上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八个大字,看稚嫩的笔迹便知是陛下的御笔亲书。赵昺想着前世的教室中墙上多会写些励志的言语,他琢磨了半天还是这几个字最为贴切,且朗朗上口,通俗易懂。

    其下是以木板搭起的一尺高台,上面摆放着长几和一把椅子。而堂上摆放着四排矮几,上面摆放着文房四宝外,还有一方尺把大小的石板和一盒用于书写的石笔,当然还少不了一个蒲团当板凳,其它再无长物。

    “现在开始上课!”赵昺按照大小个儿给众人分配了座位,交待了些规矩,无非是坐的要正,提问要举手,上课不准说话之类的东西,而这些孩子们在府中住了一年哪里会不懂,因此赵昺并未多浪费时间,便开课了。

    “此种符号源于天竺,由大食人传至世界各地用于表示数字,计算和书写都极为方便,但在我朝并不通行……”因为中国古代皆以汉字表示数字,现代人都知道那是十分别扭的,不如阿拉伯数字方便,因而赵昺便从最基础的开始教起。

    “1像笔一支,2像鸭浮水,3同人耳朵……”赵昺在黑板上边写边讲解,而过去授课的方式一个是背,一个是写,老师授课的方式也极为古板坐在那里领读。他这种方法新奇,又有趣一下便将底下的人吸引过来。

    这些孩子多少都有基础,对数字也已有概念因而学的并不吃力,很快便记住了各个数字的模样,分得清1、2、3、4、5了,但是书写却费了劲。因为赵昺要求他们用石笔在石板上练习书写,而过去他们用的都是毛笔,软笔和硬笔着力不同,所以写的歪歪扭扭不成样子。赵昺也只能一遍的检查纠正。

    赵昺的教学方式虽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很快让这些‘学生’感到了陛下的‘发明’书写简单,稍加学习便可掌握。而其教授运算方法也比从前便捷,无需借用算筹只用纸笔便能完成运算,因此只用了五天的功夫大家已然完全掌握了一百以内的计算。

    赵昺对文言和诗词中的对仗和韵脚是无能为力,一直无法顺利的完成一篇文章,甚至最简单的一首五言诗,经过邓光荐这么长时间的培养,还处于天对地,上对下,乌龟对王八的水平。可他还是‘发明’了一套符号解决了大家困难的问题。

    过去人们都以识文断句作为文化人的标准,为啥呢?因为古人不使用标点符号,而中国的文字又是博大精深,一个字就能包涵众多的含义,一句话多读一个字或少读一个字意思便完全不同。所以即便识字也要费很大精力去判断一句话在该哪里断句,表达的意思是否正确,但现在有了陛下的这些符号,大家只需标记好便能顺畅的读书了……

    办教育当然要德智美体劳全面发展,赵昺知道当下礼崩乐坏,忠义廉耻已成明日黄花,而自己最需要的是一批能忠于自己的事业,可以贯彻自己决策的部属。当下这些孩子是指不上,但十年、二十年后就可能成为自己忠实的拥趸者,命令的执行者,因此道德的培养绝不能放松。‘天天讲,天天读’的洗脑式灌输是有必要,可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同样必不可少。

    作为过来人赵昺知道寓教于乐最容易为孩子所接受,可选择什么形式他还是犯了愁,搞这些他还真不在行,过去上学他记得就是爱国教育日也就是听听报告,挂几条横幅,要不就是看场电影,但现在能最方便做到的就是听报告。可找谁,讲什么都成问题,他担心人没教育好,再给带沟里去。他琢磨了会儿想那作报告就是讲故事,自己作为好学生这活儿没少干,那就是它了。

    可讲什么赵昺还有些犯愁,故事既要符合这个时代,还得从始至终贯穿忠义这个主题。《三侠五义》江湖气太重,《水浒传》是教人造反的万万不能;《岳飞传》、《杨家将》倒是发生在这个时代,却又太过夸张,而发生的年代离此时并不遥远,一听就漏洞百出。

    最后想想还是《三国演义》靠谱,这部书虽以描写战争为主,但反映的是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且三国是一个与唐、宋两朝迥乎不同的时代,它没有青楼与赌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奉行儒家文化,宣扬仁、义、道、德、礼、信、忠、贞、孝、廉、善、美、真,是汉文化的再体现。

    另外其自始至终贯穿着尊刘贬曹,维护正统的思想,无论大环境和小环境都与当下相契合,正可以借此发挥。而更妙的是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可以说是思想教育和军事启蒙教育的最好教材……(。)

第324章 扩招() 
♂,

    “你们在做什么?”巡视警戒的倪亮突然发现布置在前殿的岗哨尽数脱岗,再一细看他们都趴门缝、溜窗跟儿呢!上前问道。

    “别吵,有话待会说!”几个哨兵头也没回,却摆手怪他道。

    “混账东西,你当你是谁!”倪亮的好脾气都给惹怒了,他上前一人一脚喝道。

    “都统……”几个哨兵挨了一脚都明白了,立刻爬起来施礼道。

    “陛下在此,却如此懈怠,出了事情你们有几个脑袋够砍!”倪亮赏了他们每人一个暴栗道。

    “都统,非是属下等有意,实是陛下讲的太过精彩,实在是忍不住……”倪亮的手劲儿整个侍卫营无人出其左右,让他敲一下跟打军棍没啥区别,疼得几个人呲牙咧嘴却不敢喊叫,一个亲卫赶紧解释道。

    “是吗?”倪亮扫了其他几个人一眼问道。

    “都统,确实如此,属下等实在是忍不住了,不过再不会有下次。”其他几个人猛点头,他们知道都统平时很好说话,但事情涉及陛下安危那便另说了,赶紧保证道。

    “还想有下次,你们即刻回营,再不用来了。”倪亮冷哼一声道。

    “都统息怒,属下再不敢离位,若再犯甘当军法!”几个人一听立刻单膝跪地道。

    “呵呵,这倒奇了,你们不都厌烦值前殿吗?”倪亮见状感到好笑道,这前殿过去整日空着,除了打扫的小黄门鬼都不会有一只。而负责内卫的都是前往琼州时从那些遗孤中挑选的半大孩子,当时陛下以为他们年纪尚小担任外勤危险性大,还比较辛苦,便安排他们担任内府的警戒。可他们毕竟年少,玩儿心正大,因此谁也不愿意到这个岗上轮值。

    “这……”几个人相互看看都支支吾吾的不肯言,却竖着耳朵,眼睛不停的往殿里瞟。

    “怎么回事,吵吵嚷嚷的。”

    “陛下,这几个小子轮值脱岗,属下正在教训他们!”倪亮刚想细问,陛下隔窗询问,他急忙解释道。

    “哦,原来是这样,那让他们进来吧!”

    “多谢陛下!”几个小兵隔着门施礼谢过,兴高采烈地推门进了殿。

    “这……这是何意?”倪亮懵了,可换岗的还没来,这里又不能无人值守,他只好守在殿门外。

    “话说八路诸侯连输数阵,申报袁绍、曹操曰:吕布英雄,天下无敌,可会十八路诸侯一齐商议,共擒吕布。若诛了吕布,董卓易哉。正议之间,有人来报吕布搦战,绍令八路诸侯攻吕布,布径冲公孙瓒。瓒自挥铁槊,直迎吕布。布睁目大叫,挥戟来战。战两合,瓒拨回马,速慌而走,吕布纵赤兔马赶来。那马行千里,飞走如风……”

    “咦,是殿下在说书!”倪亮听到殿中声音时高时低,慷慨激昂,可说道精彩处声音忽然低了下去,他不由的向门边靠了靠,耳朵也贴到了殿门上……

    赵昺起初只是闲得没事干,突发奇想开了这么个培训班,顺便给孩子们增加点新知识培养可靠的助手。没想到从那日允许轮值的亲卫旁听后,每当下午的讲故事时间,都有不需出任务的亲卫跑来听讲,且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就是倪亮也常常查岗。

    起初几天人数只会在讲故事时间增加,但随着旁听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抢占个好位置,一些人就会提前到来,赵昺也没有驱赶,任由他们坐在那里。他们开始单纯就是为了来听故事,但他们很快发现陛下所讲的术数也与自己从前所学迥然不同,且简便迅速。于是只要有时间便会前来旁听。

    大家爱学习赵昺当然不会有意见,还命人在课堂后边布置些长几供旁听的人使用。但是随着人数的增多这些地方也不够用了,现在来听课的不仅是亲卫营的士兵,还有跟随入宫的胥吏,甚至还有小黄门加入进来。随着这些人的加入,终于把陈墩这个滥竽充数的语文老师解放了,改由那些胥吏充任,可千万不要小瞧这些人,他们中最差的也是过了府试有举人的身份,教授这些孩子完全没有问题。

    而赵昺教授的东西针对这些人也不得不加深,这些胥吏们很有眼光,他们发现殿下教授的术数用于记账和核算同样便捷,且比他们从前所学要深奥和实用。比如计算一营兵士所需辎重,过去要经过多次繁琐的统计和核算才能算出来,现在只要套入一个公式便可快速得出结果。这对于每日陷在文牍中的胥吏们十分有益,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还可减轻工作强度。

    这样一来,赵昺也将每日一堂课改为两堂。一节针对基础差,甚至没有基础的伴读和亲卫们;一节是专门针对基础好,学得快的提高班。他们也可以教授那些亲卫和孩子们经史、礼乐。如此宫学在短短的时间内成为科目齐全,师资强大的正规学校。但故事会仍然是最为受欢迎的固定节目,每逢下午开讲,本来还显得十分宽敞的大殿也被挤得严严实实。

    而随着人数的增多,故事会也不是单纯的讲三国,涉猎的方方面面的东西也越来越多,赵昺每天都要回答那些在当前看似稀奇古怪,无法理解的问题:什么为啥它处四季分明,而琼州却只有夏天;在海中为何会先看到船帆,后看到船身;为何天会下雨、刮风;月亮为何会有圆缺;为什么每天海水会有涨落等等。

    这些问题虽然牵扯到天文、地理和物理、化学,但还难不到赵昺。难的是现在人们的世界观还处于天圆地方,天有神仙的蒙昧状态,他必须在没有违背当前人们‘共知’和圣人之学的情况下把事情说清楚讲明白,否则自己这个天授神权的天子的权威性会大大下降。因而他需要煞费苦心的维持着唯心和唯物之间的平衡,即保证自己的权威性不会受到质疑,又将问题解释清楚,他甚至还会做些小实验来说明问题……

第325章 疑窦丛生() 
♂,

    陆秀夫在张世杰出兵雷州后留守行朝主持朝政,每日不仅要操心行朝的安危,还要设法筹措粮草供给行朝和前线,自然十分忙碌。这一日忽然想起自皇帝继位后,还未为其礼聘帝师,任由其在宫中玩耍,自觉惭愧。他处理完公事后问过邓光荐得知陛下已经在学习《论语》,便知陛下已然启蒙,乃亲手抄了一篇《大学章句》准备让陛下诵读、抄写。

    重新整理了朝服,陆秀夫穿过宫城到了东宫。守卫的军士告知他陛下在前殿与众人授课,请他到司房等候。等了两刻中,他仍不见陛下召见便出屋信步走走,却发现东宫守卫十分松懈,难见站岗的军士,即便前殿也无人值守,他皱皱眉走了过去。

    陆秀夫循阶而上来的殿前便听到其中有人说话,他从一扇半开的窗户向殿里望去,只见殿中聚集了百多人,看服饰皆是宫中亲卫和内侍。他们人数虽多,却十分规矩,分块落座,排列整齐,一个个正襟危坐皆听主位上的一个孩童说话,细看之下正是陛下。他不禁好笑,想是陛下闲着无聊,以宫中的那些闲杂作朝臣,玩早朝的游戏,那前帝也曾经如此。

    “话说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二人乃不复言。斋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只教我来相请。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

    细听之下,陆秀夫却发现不对,陛下好像是在说书。听其中人物讲的正是魏蜀吴三国之事,而这一段似是《三国志》中曹操青梅煮酒论天下英雄。而其讲的人物、时间都与史载吻合,可故事却更为丰满,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好像经过其演绎和添加。这让他十分迷惑,一个刚刚读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