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与史载吻合,可故事却更为丰满,人物性格更加突出,好像经过其演绎和添加。这让他十分迷惑,一个刚刚读过《论语》的孩子怎么能对原著理解的如此透彻?

    “备随许褚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二人对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聚雨将至。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请试指言之。”

    陆秀夫还未想明白,可自己也被陛下精彩的表演吸引,其清脆的童声,随着情节的起伏时而高亢,时而低沉,脸上的表情也不断变换,说到精彩处还配以夸张的肢体动作。引的听者的心也跟随其上上下下,或紧张、或兴奋、或悲伤,让他暂时忘了自己来此干嘛了……

    ‘啪’突然惊堂木一响,结束了。殿上立刻传来一阵唏嘘声,当然不是喝倒彩,而是不舍和不甘,而陆秀夫也觉的心中猫抓似的难受。

    “今天就讲到这里,大家自其中体会到了什么?”赵昺压了下手,殿上立刻便恢复了安静,他喝了口茶说道。这《三国演义》他打小就开始听,且几位评书大家的他都听过,谈不上倒背如流,但对故事的脉络和人物、事件都记了个七七八八,等上学认识几百字就又翻着字典将原著看了数遍,而后又看过电视剧,听过相关讲座,对其中也有了自己的见解。但这是头一次当众讲述,为此他还是做了个提纲,以免除了纰漏。

    “张盛,你说!”赵昺指着一个举手的军士说道。

    “陛下,属下以为刘备乃是能做大事,其大智若愚,谨慎缜密,且能忍辱负重。回答完毕。”张盛起立言道。

    “陛下,属下以为张盛所言有误,其是胆小怯懦之辈。一声雷鸣便将其吓的手中箸子坠地,怎能是成大事之人。”刘麟得到殿下的允许后起立言道。

    “非也。刘备势弱不得不寄身于曹营,而曹操知其非常人,心中忌惮才称其为当世英雄意在试探,而刘备知道若是承认则必遭杀身之祸,因此才借雷声掷箸于地掩饰自己的雄心,却非怯懦的表现。”张盛反驳道。

    “好,说的都很好,坐下。谁还有不同看法?”赵昺点点头道,扫视下殿上众人指指高举右手的一人,“陈墩你说!”

    “陛下,我以为有些人虽然一度贫困潦倒,但依旧掩盖不了他的大贵之气,因而刘备并非胆怯,反而是心有大志之人,其长期寄人篱下在曹营种菜能丝毫不懈,本身称的上大才,想其在对手那儿谋活,稍微不小心,漏出点想跟曹操作对的念头,便会被曹操所杀,这方面一点疑问都没有。其用的正是陛下所讲三十六计中的假痴不癫之计。”陈墩说道,“所以说刘备似隐龙,因为时机没到,羽翼未丰,还要借助他人的力量,才在谈吐中步步后退,在危急时刻又能急中生智,巧度难关,不愧是曹操所指的英雄。”

    “而那曹操豪爽进取,勇于奋进,敢作敢为,实有大将之风。尽管刘备百般掩饰定也怀疑其真意,因此而其用打草惊蛇之计试探,只是其过于自负以致被蒙蔽,当时未能窥出刘备真意,不过也用之不久便会明白。”陈墩又言道。

    “呵呵,那你以为刘备下来会如何?”赵昺十分满意的点点头笑问道。

    “其当然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准备出逃呗!”陈墩做个鬼脸说道……

    “难道陛下在此也是在做戏?”趴窗根儿的陆秀夫看陛下侃侃而谈,指点江山的样子,哪里还有在殿上半点木讷的模样,让他不得不怀疑眼见并非为实,可又想不明白陛下又想做什么。他摸摸袖中抄写的文章又觉自己所为有些好笑,似乎有些多此一举了……(。)

第326章 打草惊蛇() 
♂,

    陆秀夫回转府中越想越觉得哪里不对劲儿。以他今日所见他开始对自己的起先的判断产生了怀疑,陛下绝非是如大行皇帝一般的顽童,其在琼州所为的传言很可能是真。而入朝后他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正如其刚刚所讲的刘备一般,让他产生了寄人篱下之感。且其与张世杰一向不睦,一众亲信又都留在琼州,为了自保对其防范有加,所以在朝堂上的变现都是假象。

    既然陛下能隐真示假,说明其定然已经想好了后路,那他现下对一众部下宣讲此段往事也必有目的。陆秀夫再往深里一琢磨便是一身冷汗,这等于是变相的调动手下人与朝廷对立情绪,暗自表明自己的心迹。而以他所观守护东宫的护军其中不乏百战之士,而忠心更加不容质疑,如果陛下一声令下他们骤然冲击西宫,挟制太后,转而乘船出海扬帆而去,并非没有可能。

    “绝不能让陛下离开!”陆秀夫喃喃道。前时大行皇帝病逝,大宋连失两位皇帝,宰相出走,又连番战败。无论是朝臣,还是军民都对前途感到渺茫,复国信心全无,眼看便要土崩瓦解,若不是自己及时提议由卫王继位恐怕早已各奔东西。如今陛下如果挟持太后出走,对朝廷上下定又是沉重的打击,也许从此一蹶不振。

    当下张世杰领兵在外,带走了大批兵将,岛上的防卫主要是殿前禁军,涠洲岛防务是最为薄弱的时机,陛下想走定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是派兵围住东宫又太过失礼,且以江钲对待陛下的态度,陆秀夫知道其定然不会执行,且更会引起陛下的误会,万一他铤而走险局势将无法控制。而如今朝中能劝住陛下的也只有刘黻了,于是陆秀夫立刻更衣转向刘府……

    “臣恭祝陛下圣安!”

    “刘大人勿需多礼,今日怎肯前来探望?”听说刘黻请求觐见,赵昺知其必有重要的事情,当下召见。

    “臣是受陆相之托前来。”刘黻上来就将陆秀夫给卖了。

    “赐座,上茶!”赵昺笑了,吩咐小黄门道。

    “陛下近日是不是想要离开此地?”刘黻施礼谢过说道,他清楚陛下的底细,知道跟他‘捉迷藏’没有用,反不如痛痛快快地说清楚。

    “离开?!我为何要走啊!”赵昺诧异地道。

    “近日陆相前来觐见,却恰巧见到陛下与众军说故事,因而起了疑心,便让臣前来劝阻。”刘黻答道,又将事情原委简述一遍。

    “呵呵,陆相原来是听墙根儿来着。”赵昺听了摇头苦笑道,“我与众军说故事也不是一日,今日恰巧说道此节偏偏让他撞上,说话也是就事论事并非针对当下形势,陆相是多想了。”

    “臣也知道陛下若是想走,谁又拦得住,何须等到现在。可又无法与陆相说的清楚,只能打扰陛下了。”刘黻无奈地说道。以他对应节严等人的了解,知道他们都是谋而后动,绝非莽撞之人,既然会同意陛下独自入朝定然早有腹案,一旦事情紧急便会将其转移。何况陛下也非寻常孩童,怎么会束手待毙,发现事情不对或不可为早就溜了。

    “可即便我不走,恐怕这里也呆不久了。”赵昺喝口茶笑笑说道。

    “陛下,这是何意?”刘黻有些听不懂了,刚说不走怎么又言呆不久了,这不前后矛盾吗?

    “刘大人可知雷州战况如何?”赵昺没有回答,而是转而问前线的情况。

    “据回报,张大人已经兵围雷州多时,城中粮草已经耗尽,雷州不日可下!”刘黻回答道。

    “这个说的却也不错,城中军民已然断粮多时,前些日子已经杀马为食,现在已经吃草、啃树皮了。”赵昺点点头道。

    “哦,陛下也收到军报了?可……”刘黻诧异地道,可又意识到不对,陛下所言的情况比之自己知道的更为详尽。

    “可是他们却不知鞑子已经尽收高、化、廉三州粮草,以万余援兵押运粮草前去雷州,不日便到,张大人恐怕又要饮恨空手而归了。”赵昺撇撇嘴道。

    “这……陛下怎知?”刘黻听了猛然立起,险些将茶水打翻。

    “他们以为只要封锁东宫,我便对外界一无所知,可却忘了天网也会有隙。只要我想现在便能离开这鬼地方,陆相却还是如此多疑,让我很是失望。”赵昺冷笑道。

    “陛下请还不要误解,此次陛下顺利继位,陆相出力甚多,断不会加害陛下的,他实是担心陛下一旦离开,朝廷必会陷入混乱,还是希望陛下以大局为重。”刘黻听着陛下话头不对急忙解释道。

    “哼,未必如此。据我所知他们在皇兄病危之时,便暗中遣人前往福建和临安寻找皇室苗裔,甚至找到了已经降元的芮王、福王府上,是也不是?”赵昺哼了一声道。

    “这……这臣实是不知,也许是张枢密使所为吧,陆相在朝中现在也很艰难。”刘黻惊诧万分结结巴巴地道,朝臣暗中谋划立储之事他也曾有风闻,但却不大相信,毕竟即便皇帝驾崩还有卫王在,他们同为先帝所生,怎么也轮不到别人继位,没想确是真事。

    “他们也就糊弄你个老实人,此事即便是张世杰策划,没有陆相的配合又如何可以实施。我能顺利继位除了太后一力坚持外,江家也是暗中维护,陆相只是从中做出了一个选择罢了!”赵昺指指刘黻叹口气道,“我即已知晓内情仍冒险前来正是不想列祖列宗江山丧于他人之手,使朝廷不至于土崩瓦解,否则又何必忍受这腌臜气!”

    “唉,其中居然有这许多事情。也幸陛下机警、料事在先,才未铸成大错,否则臣真是百死莫恕。”刘黻也是一身白毛汗,自己还是将事情想的简单了。

    “刘大人从中斡旋,力保我继位,这份情朕是记在心中的。你尽可告知陆相朕当下并无弃朝廷而去之心,但话要说的婉转些!”赵昺看自己打草惊蛇之计火候差不多了,笑笑说道……(。)

第327章 静观其变() 
♂,

    刘黻本是来劝陛下的,没想到却被抢白了一顿,还听到了些涉及朝廷的隐秘之事。这让他震惊之余,更感到陛下城府之深、胆魄之大非常人所及,如果换作自己知道一入朝就身陷囹圄必不会冒险前来。但是陛下不仅来了,且忍下了这口恶气,这不能不让他对这个孩子的敬佩再加一层,也深感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陛下是否可以与陆相会面深谈,也好解除之间的误会。”刘黻想了想说道,他知道陛下在朝中十分孤立,若想有所作为离不开陆秀夫的支持。

    “刘大人说的在理,但尚为时过早。张世杰毕竟对其有知遇之恩,且其此前也一直在枢密院协理军务,两人相交到底有多深我们都一无所知。若是他们了解了我们的底细,从而联手相制,再想动作就很难了。”赵昺喝口茶说道。

    “嗯,陛下言之有理。但以我看陆相不似奸猾之人,做事也极为勤勉,确是栋梁之才。”刘黻点点头又言道。他已听出陛下对陆秀夫仍心存怀疑,可就目前形势只依靠外力无助于破解当前面临的困境,因而还是希望陛下与陆相表明心迹。

    “刘大人,你看朕像不像奸猾之人?”赵昺听了言道。

    “这……臣如何看陛下都想忠厚贤明之人!”刘黻闻声抬头看去,只见陛下作出了幅呆傻状,眼中露着迷茫惊惶之色,让人‘我见犹怜’,这正是其在朝堂上的基本款。可他又不能说陛下你好呆萌,好可爱噢,只能傻笑着道。

    “陆相与你我不同,我们曾同船共度、共历生死。那时朕有什么,可谓一文不名,孤身无依,全赖大人维护才得以活下来,这份情谊是无法装出来的。”赵昺言道。

    “陛下言重了,这是臣子的本分。”刘黻听了心中感动,而细究起来乃是陛下救了自己,可其却不提一字,只说情谊。

    “如说臣子本分,刘大人当下以为是何事?”赵昺又问道。

    “当然是稳定朝局,延续国脉,复兴大宋。”刘黻想都不想便答道。

    “不错,陆相忠心侍国之心不可否认。但其也为当朝宰辅,这些事情当然会优先考虑,若是朕的想法与其相勃,陆相会如何呢?”赵昺看着刘黻反问道。

    “……”刘黻听了猛然醒悟陛下为何迟迟不愿与陆相摊牌交心。正如自己刚刚所言维护朝局稳定是当前第一要务,而陛下也必须要服从此事。而偏偏小皇帝脑子中所想与大部分人的想法不同,若是当下摊牌必会产生冲突;另一方面,张世杰在陈宜中走后掌握军政,其与陛下不睦。即便陆相想按陛下的想法行事,可张世杰不同意,他为维持朝局稳定也必须迁就其,如此就只能牺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