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5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汝言陛下挥霍无度更是可笑,陛下至今膳食开支只是统领之费,东宫所用家具皆是从广州和蒲府抄回的旧物,太后也是极尽节俭,宫中所用帷幔都是多年未曾更换,而这些事情琼州上下尽知。若说这也算上挥霍奢靡,只怕天下再无清廉之官吏了。”王德这时后上前冷笑道。

    “陈公若以为尚不可信,自可再问他人!”文天祥再次转向陈宜中言道。

    “你们君臣沆瀣一气,吾再问又有何用?”陈宜中连连受挫,已经有些沉不住气了,口不择言地道。

    “陈公,注意言辞,否则将以妄言论罪!”陆秀夫皱皱眉不客气地道。

    “好、好,既便前说皆是吾有误,那收复江南后大肆迫害朝廷旧官、诛杀乡绅总是事实吧!”陈宜中连喊两声好,又大声质问道。

    “陈公,勿要信口雌黄,还请拿出证据来!”陆秀夫听罢上前警告道。

    “陆相,人证具在,敢否当堂对质!”陈宜中丝毫不退让地道。

    “宣他们上殿对质!”赵昺一摆手,对王德道。

    “草民等叩见太后、陛下!”陈宜中点了几个人名,稍时便被带到御前,几个人赶紧跪下磕头道。

    “平身,是尔等声称受到朝廷迫害,那边说说吧!”赵昺让他们起身道。

    “……”可是几个人左顾右看,谁也不敢吭声。

    “汝是何人,曾官居何职,又是哪里人士?”见几个人不吭声,赵昺指着其中一人问道。

    “禀陛下,小人郭成山,浙东人士,曾任肇庆府知新州。”那人施礼道。

    “陛下,可否由臣来问?”这时权刑部尚书邓文原出列道。

    “准!”赵昺点点头道。

    “郭成山,景炎二年,敌军犯境未曾抵抗便开城出降,接受伪职仍知新州为敌效力,多次捕杀抗蒙义士,受其害者达百人之多。在祥兴五年,敌整顿江南官吏,因贪污公帑被罢职还乡。我朝收复江南后,其自知罪恶深重潜逃他乡,被朝廷通缉!”邓文原博闻强记居然不用翻越案卷,只知其名便将其罪说的一清二楚。

    “小人是为百姓着想,才开城出降的,至于捕杀抗蒙义士那是鞑子所为,与吾无关啊!”郭成山听罢立刻跪在地上,先请罪道。

    “哼,地方官员皆以查清事实,证人、证词皆在,可否要一一对质!”邓文原冷哼声道。

    “小人……”

    “汝姓氏名谁,曾官居何职?”看郭成山已经说不出话来,指指下一个人道。

    “小人张曦胜,曾任广南西路郁林州观察使,被地方官员污为通敌,还请上官做主!”那人躬身施礼道。

    “张曦胜,景炎元年八月,阿里海牙领军南下攻郁林州,你惧敌不战,还将主持守城的知州杀害,开城降敌。其后出任郁林州守将,多次领兵清剿抗蒙义军,蒙元调整各地驻军你去职还家。大军攻克郁林州之时,你领家丁拒捕,杀死杀伤多名官兵,随后潜逃他乡,可否属实!”邓文原指着其言道。

    “洒家跟你拼了……哎哟!”

    “朝堂之上怎是你们撒野的地方,绑了!”张曦胜被揭穿老底儿,作势欲扑,却被倪亮一脚踹翻在地,踏上一脚道。自有侍卫上前将其捆了个结实,扔在一边。

    “报上你们的姓名,若有冤屈,自有本官为你们做主!”邓文原指指剩下的几个人道。

    “陛下饶命,小的知道错了,这都是陈相公逼迫我们来的,说只要听他的,将来不但免罪,还可重新入朝为官。”眼看着前边俩人只报上姓名,便被揭出了昔日罪行,他们再不敢心存侥幸,跪倒磕头道。

    “胡言论语,分明是汝等欺骗吾,还混乱攀咬,真是该死!”陈宜中本想通过这些人的控诉扳回局面,却没想到是这个局面,气急败坏地道。

    “剩下的罪名,还是朕来说吧,请诸位臣工及百姓评判是非对错!”赵昺站起身道,“其称朕刚愎自用,在诸位先帝陵寝动兵,惊扰先人。其时,朕得报有蒙元总领江南宗教的西域妖僧杨琏真迦盗掘帝陵,此乃我大宋奇耻大辱,朕若坐视祖陵被掘如何对得起列祖列宗,这才愤而出兵,斩杀了杨琏真迦以下恶僧百余人,重修被毁的先帝诸陵。朕请问陈公,若陈氏祖坟被掘,汝就因为担心惊扰先祖,而不理不睬吗?”

    “吾自是不能!”这个问题虽然刁钻,但陈宜中又不能不答,可却又表明自己是胡乱捏造罪名了。

    “朕再问你,汝与姚、魏两位尚书勾结蒙元,为达成和议,编造种种罪名污蔑于朕,指使他人妄认宗亲,又该当何罪!”赵昺指着陈宜中喝问道。

    “陛下乃是万民之主,强加罪名于吾,不过是欲盖弥彰,但是又能堵住天下士子悠悠众口吗?”陈宜中听了大惊,小皇帝是要反守为攻了,他强压恐惧仍试图挣扎道……

第822章 百思难解() 
勾结蒙元可以说是陈宜中心中的隐痛,这事情一旦被抓住把柄,不仅是名誉扫地、身败名裂的事情,而是彻底再无缘朝堂,别说是重回朝堂,连功名都得被削去,成为一个真正的白丁。当下小皇帝提及此事,让他心里咯噔一下,其在众臣面前提起,必然有所发现,否则以其心性是不会贸然说出来的。

    “陛下,姚、魏两位尚书只不过遵从圣旨,寻找宗室后裔,由于时间仓促出了些纰漏便双双被禁足府中。如此小题大做,还不是为了排除异己,而打击同宗更是不言自明。”陈宜中确是老练,发现不对立刻就转嫁问题,试图将矛头重新指向小皇帝。

    “陈公就不要强辩了,当日在朝会上所谓的益阳郡王说了些什么大逆不道的话,满朝文武尽在耳中,陛下只是将他们禁足已是法外施恩,否则就要在天牢中挨日子了。”文天祥在旁笑笑道。

    “你们这是欲加之罪,益阳郡王那是喝醉了酒浑说的,怎能作为处罚朝臣的根据!”陈宜中却是言辞激烈地道。

    “文相,这些书信可否作为证据?”赵昺从王德手中拿过一个小木匣递给文天祥道。

    “是,陛下!”文天祥接过木匣,小心打开,只见其中放着几封书信,他拿出一封看了看问道,“陈公,这可是汝的笔迹?”

    “这……这似是吾所写!”陈宜中靠近眯着眼看了看,而其中大部分被文天祥以手遮掩,看不清内容,他迟疑了含糊地道。

    “既然陈公承认了,那你勾结蒙元使臣的事情便是真的了!”文天祥冷笑了两声道。

    “文相不可浑说,吾从未与蒙元使臣有过接触,更无勾结之事。”陈宜中急忙言道。

    “请几位宰执共同审阅!”文天祥向几位宰执施礼道。陆秀夫、张世杰、刘黻和应节严及邓光荐出列,几个人拿过匣子中的信件一一仔细审看。而陈宜中却是如坐针毡一般,神色不定的看着几个人,试图从中找到些破绽,同时绞尽脑汁的想自己写的什么东西落在他们手中。

    “诸位同僚,上面可是陈与权的笔迹?”好一会儿,见几个人看罢,文天祥拱手问道。

    “与权的笔迹吾最为熟悉,这三封信无论笔迹,还是花押,可认定皆是出自其手。这几封似是姚、魏两位尚书的笔迹。应知事你看这两封则是否为留梦炎的笔迹。”刘黻与陈宜中曾是同班同学,对其的笔迹相当熟悉。而花押就相当于现代具有个人特色的花式签名,以防被他人假冒签字,同时又能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谁所写,他将几封信分门别类地言道。

    “不错,正是留汉谋的笔迹!”应节严戴上花镜再度仔细看了一遍道。

    “哼,陈公还要不要再看一遍是否为你所书?”当堂再三验证后,文天祥再问陈宜中道。

    “吾不看,你们是合谋栽赃陷害,蒙蔽天下人!”陈宜中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与留梦炎互通的书信会落到小皇帝手里,只凭这几封信就足以至他死地,但他仍然抵赖道。

    “蒙蔽天下人的是汝吧?”赵昺站起身道,“如今铁证如山,你还在抵赖。进书仪当日遣人行刺于朕,也是出自你的手笔吧!”

    “陛下,若是欲置草民死罪,又何必再度诬陷,士可杀不可辱,陛下若想要吾项上人头自可拿去!”书信泄密的事情,陈宜中怀疑是留梦炎为了保命而出卖了自己,但是行刺一事皆是他手下亲信操办的。知情人皆已灭口,只要打死不认,谁也不会知道真相,因而还梗着脖子嚷嚷道。

    “抵赖是没有用的,宣柳佥上殿觐见!”赵昺笑笑转身对王德道。陈宜中这套耍赖的玩儿法他算是看透了,没有真凭实据就来个死不认账,被揭穿了就胡搅蛮缠,跟街头泼妇没啥两样。他想想政客这东西其实也是如此,他们尔虞我诈,撒泼打诨、笑里藏刀,手段也高明不到哪里去,只是比泼妇们更无耻、更卑鄙,而这货也算是玩儿的炉火纯青,学到精髓了。

    不过赵昺既然想制他,就要打有准备之仗。而俗话说得好,要想让他灭亡就要让他猖狂,使其自以为得计不断的犯错。而他就是等待,甚至怂恿,其拦驾上书罪没事,可勾结敌国就能说道说道了,刺王杀驾就没啥好说的了。但陈宜中不比平常人,要弄其就得让世人服气,众臣心服,那就得有真凭实据,且公开透明,把其罪行公布于天下。

    当赵昺得知陈宜中要在太后回朝之日率众击鼓上书,便觉得机会来了,那么就在这朝堂之上办了他。可其却还陶醉在重返朝堂,再度等上相位执掌国政的美梦中。自己就可以有心算无心,打他个措手不及,不仅要当面揭露其恶行,还要让其再无兴风作浪之时。

    “属下柳佥拜见陛下!”功夫不大,柳佥上殿大礼参拜道。

    “平身!”赵昺抬手让其起身,指指柳佥问道,“汝可识得此人?”

    “参见陈相公!”柳佥却先转身向陈宜中施礼道。

    “你……你怎么会在这里?”陈宜中上下打量了下柳佥,吃惊地道。

    “既然你们相识,剩下的事情是朕说,还是汝说?”赵昺笑着问道。

    “吾昔日待你不薄,为何要背叛旧主!”陈宜中万万没有想到柳佥会出现在朝堂之上,其作为亲随跟着自己多年,对他的身边人全都熟悉。以赛猛虎冒充陈清,可以骗过别人,却骗不过柳佥,那么事情也皆已暴露无疑。

    “呵呵,柳佥本就是我帅府之人,如何谈得上背主。反而是陈公为我大宋子民,曾位居朝堂食君之禄,却不仅背国,还要弑君啊!”赵昺笑笑道。

    “如此说来,当日行刺陛下的,他就是主谋!”文天祥惊问道。

    “文相,刺客乃是其在占城豢养的门客,冒充献书人陈清上殿行刺,背后之人不言自明了吧!”赵昺言道。

    “太后,臣以为陈宜中曾为行朝左相,当年以联络占城为名,率领战船二百余艘,财物数船,军兵数万前往,却一去不归,当以叛国论处!”陆秀夫出列奏道。

    “太后,陈宜中当众诽谤陛下,扰乱朝堂,臣以为当以欺君之罪论处!”邓光荐也出列道。

    “太后,陈宜中勾结匪人,行刺陛下,擅言废立,欺君罔上,当处以极刑!”邓文原出列施礼奏道。

    “太后,陈宜中勾结蒙元,背主叛国,其罪当诛!”大理寺丞龚行卿也向上奏道。

    “此子勾结敌国,祸乱朝政,该杀!”殿上众臣齐声喊杀。

    “该杀、该杀、该杀……”聚集在宫门外的百姓虽未听的明白,但也看出了大概其,弄清这陈宜中却不是什么为民请命的忠臣,而是一个谋权篡位、祸乱国家的奸佞,便也跟着鼓噪起来。

    “太后,吾也是一心为国,只是一时糊涂,被小人蛊惑才做出了大逆不道之事,请太后饶恕!”柳佥的意外出现,使得陈宜中的计划彻底破产,而上下一片喊杀声,让他彻底慌了,连忙向太后求饶道。

    “将陈宜中及一众同犯拿下,严加审讯!”可杨太后却一脸冰霜,冷冷地言道。

    “臣遵命!”倪亮一招手,一队侍卫冲到殿上将陈宜中等人全部抓捕、关押。而殿前广场上的抓捕也随之开始,在喊冤声及围观者的哄笑声一场闹剧也随之结束,并没有出现陈宜中期待的万民为其所为的欢呼,只有咒骂和唾弃……

    对于这件轰动一时的事情,朝廷只是在《帝国日报》头版上发表一篇有关事件始末的文章,同时通过邸报将详细始末告知各地七品上官员。而赵昺命事务局严密监视官方及民间的舆情,任何反应都要及时上报,妥善处置,并要求御前办要将相关信息当日整理完毕,及时送阅。

    但是赵昺很快发现自己似乎过于紧张了,起初几日各地送上的消息如雪片般的送到他的案头,其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