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完美时代-第13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资金问题。

    收购这三个品牌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还需要耗费上百亿人民币的资金,来一步步把这些品牌的生产线、人才、技术全部转移到国内来,要买地、要搭建厂区、要运输大量的设备过来,还要进行大规模的产业升级,这背后需要的总资金量,不会低于百亿美元。

    好在这笔钱不是一步到位必须一口气都拿出来,自己可以先拿出一笔钱,再从银行贷一笔钱,然后再申请一些地方上的补助政策,尤其是拿地的问题。

    这么大的产业,真是纯买地,怕是就要一笔天文数字。

    好在国家对民营企业一直有扶持政策,规模越大的企业、带动就业与经济越强的企业,政府给予的政策扶持也就越多。

    到时候,在地皮的问题上,还要多仰仗地方政府帮忙。

    领导们也给了非常肯定的表示,李牧一口气买了三个国际知名汽车品牌,将其变成100%的华夏汽车企业,一旦迁至国内,必然会对国内的汽车产业带来巨大提升,所以无论他选址在哪里,上级以及地方政府都必然会给予最大的支持,甚至国资银行也会给予条件优厚的巨额贷款。

    这一点让李牧感觉踏实不少,有国家的支持,他对接下来这三个汽车品牌的整合、重生,也有了更强大的信心。

    会谈的时候,领导还给他提了一个小建议,说是希望他能够与首钢加强合作,看看能不能帮助首钢,在汽车用钢的领域有所突破。

    李牧毫不犹豫的答应下来,并且承诺,一旦自己把这三个品牌的资源整合完成、顺利迁入国内,就立刻与首钢一起投资一个汽车用钢的研究实验室。

    汽车用钢一直是钢铁市场的一个重要部分,但由于国内自主汽车产业发展不太理想,所以国内的钢铁厂在汽车用钢领域的突破也不够。

    汽车用钢虽然是钢铁厂研发生产,但对钢铁厂来说,如果没有一个汽车制造企业全力协助,光靠钢铁厂自己,很难取得重大突破。

    不过,如果李牧真把这三个品牌整合到国内来,到时候再跟首钢合作搞汽车用钢的研发与测试,那对首钢这方面业务来说,将会提供巨大的助力!

    skbwznaitoaip

第一千七百五十一章 一落千丈() 
李牧回燕京的这些天,一直没有再跟goldberg家族的戴文森有任何联系,他倒是一直孜孜不倦的给李牧打电话,但到了李紫薇那里就全被他婉拒了。

    自打李牧发了一条在飞机上的微博,谷歌的股价在第二天便有了小幅度的下跌,虽然只有区区1%多一点,但一下就停住了那种疯狂上涨的趋势。

    而其他的互联网股票,因为李牧的言论,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

    虽然谷歌上市确实有一定的利好消息,但这个利好消息,也只是让互联网股票普遍小涨了三四个点,属于正常的行情,而华尔街想要的那种一拉升连续多日不断狂涨的局面,最终还是没有发生。

    华尔街的巨鳄们做足了包餐一顿的准备,但结果却是鸡飞蛋打。

    不但所有的计划全部落空,华尔街的声誉在美国也一落千丈。

    在这之前,绝大多数人都没有思考过华尔街的善恶问题,甚至对美国人来说,华尔街甚至成了他们心目中的骄傲,在他们眼里,是一张能够与好莱坞一样,代表美国发达富强的标志性存在。

    但是,直到这件事的曝光,他们才意识到,华尔街其实不是他们眼里的骄傲,而是他们身边的强盗。

    华尔街是彻头彻尾的商人,而且是唯利是图的商人,他们唯一的宗旨,就是把低价的东西卖到最高价,或者把高价的东西整到最低价再买进来。

    为了能够拉大价格差,他们早就不再遵循市场规律,而是暗中操盘一切。

    在微博twitter上,一个美国漫画家画的一副漫画,在美国网络上引发了数万人转发,在这幅漫画上,身穿西装、头戴礼帽的华尔街绅士们,齐心协力举起一座高山,随后一脸兴奋的对外面的普通人说:“快来看,我们在山底下发现了一处宝藏!”

    随后,这些普通人不明所以的冲过来、全部站在高山下面的时候,这些华尔街的绅士们却使了个眼色,一齐松手闪开,让高山径直落下,将下面的普通人全部埋了进去。

    紧接着,一帮华尔街绅士露出了丑恶贪婪的嘴脸,将普通人们被压出来的钱包、手表、首饰,甚至他们留在外面的汽车,都拿了个一干二净。

    这幅漫画引起了无数人的共鸣。

    美国民众想到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

    那是美国股市这些年来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无数资金随着股市的泡沫而烟消云散。

    在那场风暴中,无数普通投资者损失惨重。

    多数人一直以为,那是一场谁也没有遇见到的灾难,是互联网行业野蛮生长,以及市场普遍看好所导致的一场失误。

    但是,现在再结合这件事、这张漫画,人们开始产生了一个疑问: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难道不是华尔街大佬们吹捧起来的吗?

    是!当然是!

    那个时候,随随便便一支互联网股票,在他们眼里都代表着未来、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方向。

    思科、雅虎、亚马逊这些公司的股价像坐上了火箭一样猛冲,市值过千亿美元的互联网公司一抓一大把,人们疯狂了,认为投资互联网是最有效的理财手段、是最明智的资产配置方案。

    然后,大量民众将自己的积蓄疯狂投入其中,期待着互联网行业能够带他们创造一个美好未来,但没想到的是,互联网泡沫一下子就破裂了。

    那个在人们眼中,坚硬如山的互联网行业,竟然像个泡沫一样,不知道是哪个人不小心戳了一下,它就彻底破碎了。

    人们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假象。

    可是,自己投进去的钱不是假象啊!

    在之前那座坚硬、雄伟的山峰上,有某一块石头就是自己用美元贡献的啊。

    为什么最后美元换成的坚硬岩石会像泡沫一样烟消云散?

    美国民众不敢想,因为越想越觉得心寒。

    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华尔街就是这么做的。

    金融专家们疯狂吹捧互联网,各路媒体也疯狂吹捧互联网,简直无所不用其极,但这背后是谁在掌控一切?

    以前大家还不清楚,但现在知道了,全是华尔街那帮吃人不吐骨头的绅士们。

    他们在万众瞩目下走上舞台,摘下礼帽、深深鞠躬,随后一起身,你兜里的钱就没了。

    他们告诉人们,有一座金子构成的喜马拉雅山,你现在掏钱,将来就能拥有一大块搬都搬不动的金子。

    人们信了,拿着钱过来了,结果钱放进来,一眨眼,金山和钱都没了。

    某种程度上说,华尔街资本家还不如魔术师。

    魔术师好歹会告诉你一声:“接下来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但华尔街资本家什么也不说,等金山和钱都没了的时候,你去问他金山去哪了,他会一脸厌恶的说:“你是谁啊?我认识你吗?离我远点不然报警了!”

    一旦华尔街绅士们的伎俩被人看穿,人们原本对他们的崇敬与尊重瞬间消失殆尽。

    取而代之的,是厌恶与憎恨。

    华尔街骂声一片的时候,以前那些代表着权威的美国媒体,也一个都没能逃得掉。

    以前的美国媒体,最喜欢干诱导的事情,比如一报道任何有关中东的事情,往往都是一些恐怖袭击的相关新闻,或者是各种让美国社会感觉惊悚野蛮的内容。

    虽然它在报道的时候,从不用自己的嘴直接说不好的言论,但它给人营造出一种更强烈的担忧和惧怕,这种隐晦的心理暗示,反而是无声胜有声。

    本来媒体配合华尔街,把谷歌股价暴涨的事情不断放大、放大到一场大行情,这本身可以做的润物细无声,他们可以说自己切实报道了谷歌的暴涨行情、没有任何删改的报道了专家们的意见,至于专家们说的不对,这就不是媒体的责任了。

    一切运作好的情况下,人们只会抱怨自己投资眼光不到家,不会埋怨华尔街的资本家,也不会埋怨他们操控的美国媒体,但如果没运作好,那就等于是爆了一颗雷。

    微博twitter上,声讨美国媒体的声音越来越大,同时扮演华尔街资本家以及传媒大亨的摩多克,成了整个华尔街里,最受民众唾弃的那一个。

    据小道消息说,摩多克这几天没有去公司,倒是他的私人保健医生频繁出入他家的别墅,让人不禁猜想,这位大亨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

    整个华尔街都恨疯了李牧,来美国赚钱,不买华尔街帐的人本就不多,不买账还打脸的就更少见了。

    李牧可能是这些年,得罪华尔街最恨的一个。

    可是,华尔街对此束手无策。

    一个人,只有被别人需要的时候才显得重要。

    否则,再牛又能怎样?

    华尔街大佬正是不被李牧需要的那个群体。

    对李牧来说,牧野科技别说去美国上市,或者去香港上市,就算不上市都无所谓。

    上市的目的是为了上市的时候,能够快速融一大笔资金,上市后能更方便的、随时随地的在二级市场通过减持股票进行融资、变现。

    可是,如果牧野科技不融资,现阶段也没人能影响得了牧野科技的地位。

    终归是一骑绝尘,融资就一个人跑的更快一些,不融资,就是一个人跑的稍慢一点。

    这种情况下,华尔街算个毛啊?

    别说华尔街,当你不需要向银行贷款,而且自己赚钱比银行理财收益更高的时候,银行又算个毛啊?你会求着他们贷款吗?不会的,只会是他们每天打电话求着你贷款而已。

    想想你每天接的贷款电话:x先生女士吗?您好,我们是xx银行,因为您是我行优质客户,特向您提供一笔低息贷款,请问您有需要吗?

    李牧此时就像一个手里拥有数不清现金、同时又自己有高收益理财方法的人,银行对他来说,除了是个放钱的地方之外,没任何吸引力,他想把钱放在哪家银行就放在哪家银行,华夏的、美国的、瑞士的,放哪他都是银行的老爷,这种时候就算得罪了几家银行又能有什么问题?而且这些银行还不是他存钱的银行。

    如果燕京银行告诉比尔·盖茨,以后将不为比尔·盖茨提供任何服务,比尔·盖茨会搭理他还怪了。

    就在李牧与汽车行业的上级主管单位讨论完三个汽车品牌的安置问题、回到牧野科技之后,正在燕京读书的goldberg家族千金温蒂·高柏,把电话打到了李牧放在李紫薇那里的手机上。

    温蒂·高柏很聪明的没有用自己的手机跟李牧联系,而是换了一个李牧并没有存入手机的号码,李紫薇接了电话,才知是她。

    接完之后,李紫薇告诉李牧说:“李总,温蒂·高柏想请您吃饭。”

    “温蒂?”李牧皱了皱眉,goldberg家族那个长得像斯嘉丽·约翰逊的女人。

    不过说实话,李牧并不希望和西方女性走的太近,别说温蒂·高柏,就连安妮·海瑟薇那么明显的暗示,李牧也是一直装糊涂、点到即止,所以对这个温蒂·高柏自然也没什么兴趣。

    联想到她这个时候找自己,九成九是为了自己有意让牧野科技去香港上市的事情,所以他便更不想见她。

    李牧对李紫薇说:“你告诉她,就说我最近没空。”

    “好。”李紫薇点点头,正要回电话,行政主管给她打了个电话,说:“紫薇,有个叫温蒂·高柏的英国女孩在前台说想见李总,自称是李总的朋友。”

    李紫薇惊讶了一下,说:“好的我知道了,让她先等一下。”

    说完,李紫薇捂住电话的麦克风,对李牧说:“李总,人来了,就在前台。”

    李牧诧异的问:“谁?温蒂·高柏吗?”

    “对。”

    李牧说:“告诉前台,就说我没空!”

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筹备赴港上市() 
温蒂·高柏原本觉得,李牧多少也会给自己一个跟他见面的机会,但没想到,李牧直接让前台回复自己一句没空。

    没空,是最直接的拒绝。

    因为如果只是单纯的不想见自己,但又不愿意撕破脸,完全可以说他不在,而不是没空。

    但是,温蒂·高柏觉得自己实在不能就此放弃,自打家族邀请李牧参加那次沙龙之后,高柏家族就一心希望能够与李牧拉近关系,不但把他奉为座上宾,还为了迎合他,送了他一个英超俱乐部,就连自己,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