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怕县尊在绩溪,又或者说在徽州。很可能会呆不下去。因为现在明摆着为胡宗宪翻案,县尊恐怕是争不过别人了,那么就只有一个办法,便是摁着胡宗宪不能翻案。当然,此事是逆人心而行,比之前县尊的打算要难上几倍不止。”

    见舒邦儒登时面色大变,看自己的眼神犹如看疯子,程文烈自己也知道他这法子有些疯狂。但背后的推手他压根不敢违逆,此刻还是硬着头皮压低了声音说:“其实,学生本来也不敢这么痴心妄想。逆大势而行,只是因为学生得知,原本来过歙县的那位徽宁池太道分巡道,也就是钱观察离任的消息。而新任徽宁池太道分巡道,是浙江按察司按察副使,王汝正。王观察。”

    “王汝正?这名字听着有些耳熟……”舒邦儒皱起眉头,想了好一会儿。他才陡然之间把眼睛瞪得老大,“是从前那个监察御史王汝正?”

    “县尊好记性。”程文烈笑了笑。满脸恭维地说,“这样一个人都还能记得。”

    舒邦儒既然知道王汝正这么一个人,当然明白,如果说世上最不希望胡宗宪翻案的人,那么铁定就是王汝正。就是此人当初从胡家抄出很多胡宗宪当初和严世藩以及罗龙文交通的书信,以及所谓胡宗宪自拟圣旨,上了那一份置胡宗宪于死地的题本。胡宗宪在天牢中上书自辩的时候,对王汝正咬牙切齿,说自己功大,向来被言官嫉恨,甚至反揭发王汝正受赃。然而,此时严党已经被连根拔起,王汝正背后却是徐阶,此消彼长,胡宗宪又怎么可能成功?

    但最终王汝正从监察御史外放浙江按察副使,这几年就没挪过窝,回朝无望,看似品级升了,但明升暗降的趋势却已经很明显了,这样一个人真的能帮到自己?

    “你让本县想一想,再想一想。”

    程文烈也不敢过分施压,事实上他自己都知道,这是多疯狂的行为。好在舒邦儒应该会认为,他这个师爷托庇于其下,这才不至于被汪尚宁以及五县乡宦清算,如果舒邦儒真的倒了,他绝对没有好下场,应该不至于想到他另有居心。然而,他刚退到门口,就只听身后又传来了舒邦儒的声音。

    “先派人去龙川村打探消息,等问明白那边情形,再做定夺。”

    这一夜,好些人彻夜未眠。有的是激动兴奋,有的是宽慰欣然,也有的是慷慨激昂……但一连两天奔波的汪孚林却清闲了下来。他该做的牵线搭桥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了,剩下的组织工作,自然有的是人出面,甚至捋袖子去争。

    程乃轩代表程家拍了胸脯,结果很不幸地被许老太爷给派了苦差,去西溪南和南溪南游说吴氏众人。汪应蛟等人承担了去婺源联络人的任务,现如今背靠府衙,他们三个的底气顿时大了许多。至于段府尊和叶县尊,则需得为此事制定出一个官面上的框架来。

    这一晚上,因为德胜门关闭,众人全都回不去,许老太爷少不得让人收拾出了一间间客房,安置了客人。至于叶钧耀,则是被段朝宗给直接拎回府衙去住了,显见还有话要耳提面命。而汪孚林压根没在意这许家大宅中还有一个对他很不友好的许二老爷,倒头就睡,一夜无梦,最后要不是外头有人砰砰砰敲门,他指不定还能睡到大中午去。

    打着呵欠的他下床开门,等发现门外的人竟是许老太爷本人,这睡意方才一下子十停去了九停。他把到了嘴边的一个呵欠给吞了回去,这才无可奈何地问道:“老太爷,这叫门的事怎么都不至于您亲自来做吧?”

    “知道你辛苦,我这老头子本来打算体恤体恤你,让你多睡两个时辰,谁知道一大早绩溪县令舒邦儒就到城里来了,赶在府衙早堂,直截了当告了胡松奇拖欠多年夏税秋粮没交的事。”许老太爷说着便气不打一处来,见汪孚林连忙让了自己进门,他便怒气冲冲地说,“咱们徽州地少人多,所以出外经商的人多,商人地少,千方百计少交税赋的人也不算少,可这个胡松奇,他竟然仗着先后两任绩溪县令因为梅林先生冤死的庇护,一分赋税都没交!他好歹交一些欠一些也没关系!”

    小北之前偷听胡松奇和程任卿说话,只听到小半截,所以,汪孚林还真不知道胡松奇竟然还有这么一档子把柄被舒邦儒抓在手里。他讶异地挑了挑眉,看着许老太爷有些纳闷地问道,“那舒邦儒是单纯为了告胡家的状,还是又捎带了点其他的?胡松奇的态度呢?”

    “刚刚消息送来的时候,胡松奇虽说支支吾吾,最终还是承认有这么一回事。可舒邦儒也不知道是让户房那个老手算的旧账,利滚利竟是算出来一千五百两银子,胡松奇吞吞吐吐纠结到最后,给了老夫一句明话,他说当初胡家被抄家的时候,家产几乎全都没了,一千多两根本就掏不出来!”

    “还真是个极品!”汪孚林虽说早就讨厌胡松奇这么个人,但此刻可以说是深深的厌恶。

    极品?许老太爷第一次听到用极品两个字来形容人的,错愕了一会儿,他方才品味出字眼下头流露出的嫌恶,本来很坏的心情不顿时更坏了。

    “没错,就一个极品!一千两银子,大家也不是凑不出来,但我说一句实话,给这种人填窟窿,我实在是心里不痛快。老夫这辈子为人处事的宗旨,是不痛快的事情绝不做,哪怕是为了梅林先生,我也不想破这个先例!所以,我这气头上的老头子只能来找你,看你有什么主意。”

    老爷子一大把年纪,会真的没有对付极品的好办法?不过是因为看在胡宗宪份上,不好做得太过分,于是借助一下他汪小秀才的恶名罢了。只怕汪应蛟那三个家伙扛不住老爷子,早早把昨天他怎么对付胡松奇的经过原原本本说了出来,老爷子方才会再次打他的主意。

    汪孚林很明白这个道理。他斜睨了老爷子一眼,最终无可奈何地说:“那好吧,就让我来做这个恶人。”

    许老太爷登时眉开眼笑:“好,好!孚林你果然讲义气。回头许村那边今年秋粮的事,我保准亲自活动,一分都不少,全都送到你那义店去换银子。对了,你折腾出来的那个米业行会,似乎正准备撇开你单干。浙江杭州今年歉收,米价腾贵,他们准备把收来的米全都高价卖给行商,单单瞒着你一个。你现在没工夫管这个,我得提醒你一声。”

    对于这样一个消息,汪孚林并不太意外。他压着那帮粮商成立了一个米业行会,接下来什么都没做,叶青龙那个小掌柜也根本忙不过来,那帮人瞒着自己折腾什么,也是很自然的事。想到自己老早就让谢管事挑稳妥人去了杭州,小心翼翼做了那么一票大买卖,他不禁笑着眨了眨眼睛。

    “不知道如果这时候传来杭州充斥着湖广米,米价已经应声跌去三成的消息,那边收米的行商会是怎么个态度?”

    许老太爷顿时哈哈大笑,竖起大拇指赞道:“一句话就胜十万兵,好!”

    汪孚林谦逊地打了个哈哈:“怎及得上许老太爷老谋深算?胡松奇那边,我这就去对付他,至于其他的事情,就有劳许老太爷了。”q

    567为广大读者开通手机站了;永久网址:;手机体验更佳;快一起来吧!

    小提示:按回车'enter'键返回明朝谋生手册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

第二三六章 忌日前夕众生相() 
绩溪县令舒邦儒跑去府衙,告治下龙川村胡宗宪次子胡松奇数年不交赋税,同时揭开了前两任县令把胡家人应交的税赋飞派给其他民田的盖子,这一招在府城和县城虽说引起了不小的波澜。'ads:本站换新网址啦,速记方法:,。'然而,在许老太爷等徽州缙绅联合提出,今年十一月初三集体祭拜胡宗宪之事后,此事就因为徽州知府段朝宗的暂时搁置,而一下子淡出了大多数百姓的视线。

    尽管胡宗宪下天牢后自尽已经过去了将近五年,徽州一府六县名人辈出,也并非没有别人在朝中步步高升,如殷正茂取代李延之后,在广西的战事便是顺风顺水,大有打造出另一位文武双全的名臣之势,可仍然无法取代胡宗宪在徽州人心目中的地位。就犹如那座屡经修缮却依旧难掩颓败之势的西园中,那块汪道昆亲笔题写的东南柱石匾额一样,不管朝中那些言官当初如何揪着胡宗宪不放,可时过境迁,人都死这么多年了,抱不平的占了大多数。

    就连街头巷尾的熟人,彼此相见都会聊上几句那即将到来的五周年忌日。这一次祭拜不同于胡宗宪刚死的那次公祭,那些幕僚宾客朋友或从四面八方赶来,或远道送上祭文,那次挑头的是朝官,其中官身和有名望的高士不少,这次完完全全是民间行为。刚从两淮回来不久,不再管家中盐业生意的许老太爷担纲,上上下下募集到的各种款项高达三千两,分初祭和忌日正祭两个阶段。

    在十一月初一这一日,在府城那座依旧默然矗立的大总督坊前祭祀,而忌日正祭则是去绩溪龙川村胡家祖茔。

    为此,龙川胡氏也不知道多少人紧急总动员,预备到时候免费给远道而来的祭客提供住宿饮食。然而,徽州知府段朝宗和歙县令叶钧耀已经预定了不会出席正日子的祭拜,但会在府城大总督坊的初祭露面,毕竟,身为父母官。是不能随便离开治所的,其余各县县令也有人会抽空来府城。至于胡松奇则是在此前匆忙去府城后,盘桓了三日方才回去,开始倾力布置准备。仿佛对舒邦儒指责他欠缴多年夏税秋粮之事丝毫不以为意。

    在如今胡宗宪忌日即将到来之际,就算是那些同族之人,也不大好拿着此事去强压,但心里犯嘀咕又或者替胡宗宪儿孙不成器扼腕叹息的人,却是比比皆是。

    在这样席卷徽州一府六县的大浪潮之下。休宁那些粮商们打探到汪孚林时常被许老太爷抓去,当成松明山汪氏的代表,深陷胡宗宪忌日之事,他们自然乐得暗中偷笑,自顾自地和行商们讨价还价,只想把这一批秋收之后刚收来的米高价倒手给那几个行商,反正那些人急着把米运到这会儿正米价腾贵的杭州去卖。至于开春粮荒时,休宁还有那些专在湖广以及南直隶江西其他各大粮食产区活动的粮商,届时自然可以补齐徽州的春季粮荒缺口。

    然而就在这时候,杭州米价应声跌去三成的传闻突然一下子散布了开来!

    最初粮商们还以为这消息是人家故意散布来压价的。可随着有船从杭州来,说是之前歉收是真,可数日不断有湖广浙西米运去,以至于米价重挫,包括吴兴才在内的这些坐商们方才一下子慌乱了起来。甚至还不等他们和那几个收米的行商讨价还价,人家竟然已经撇下他们跑路了!要知道,徽州米市行情原本就比南直隶其他地方要高些,若非看在水路便捷,杭州米贵,一来一回十日就能盈利丰厚。谁会紧赶着从徽州买米到杭州去卖?

    这下子,有人想再联络其他行商,宁可跌点价也卖,有人发狠囤米到明年最高点再发售。但大多数粮商却都有些不甘心。于是,这时候,义店小掌柜叶青龙发帖子邀请众人齐聚,商量一下米业行会的事,众多粮商这才想起了还有这么一个机构,更想到了叶小掌柜背后还有个汪孚林。到了聚会的那天,竟是一个不拉全都来了。可一到地头,让他们异常恼火的是,别说汪孚林不见人影,就连程乃轩也看不到人,竟是只有那个从前只是小伙计的叶青龙在场。

    “我知道诸位没见到小官人,有些不痛快,今天小官人被段府尊请了过去,所以抽不出空。”叶青龙笑容可掬地来了个开场白,这才直截了当地说,“知道诸位都是忙人,如今最担心的是什么,我也不浪费时间。我听说有人准备杀点价卖给其他粮商,有人准备继续咬牙囤货,但更多人是想着,那些行商玩的肯定是欲擒故纵之计,毕竟,今年歉收的不仅是杭州,而且苏州的缺口也因为种桑田和棉田的人越来越多,所以粮食缺口大得很。可是,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杭州米价大跌的事是真的,那几个行商是真的走了,而不是玩的欲擒故纵之计。”

    此时此刻,哪怕再瞧不起叶青龙的粮商,也不禁坐直身子,脸色又凝重,又惊怒。而接下来叶青龙说出的另一句话,却让他们喜上眉梢。

    “各位如果不信,可以回去再等一等。如果到时候仍然没人上门报价,我家小官人说,作为米业行会的第一任会长,他愿意比照诸位之前和那些米商谈的价,收下诸位原本准备出卖的粮食。这就算是会长给诸位的福利。”

    粮商们顿时瞠目结舌。这到底是葫芦里卖的哪门子药?

    然而,粮商们的纠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