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1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诸位的福利。”

    粮商们顿时瞠目结舌。这到底是葫芦里卖的哪门子药?

    然而,粮商们的纠结,只是小事,很小的小事,胡宗宪的忌日,是大事,很大的大事。因为此事已经从徽州府迅速向外扩散,扩散到严州府、杭州府、绍兴府……从十月中旬开始,从陆路水路飞快赶往徽州的,也不知道有多少车马,多少船舶。以至于到正日子前五天,从徽州府城到歙县县城,所有歇家客栈旅舍,全都被塞得满满当当,别说空房,就连很多民舍都做起了借宿的生意!

    就连当年曾经入胡宗宪幕府的沈明臣也来了,不少昔日幕宾,本人或许来不及赶来。却也有门人弟子赶到,代为参加祭拜,同时行礼。

    等到了十一月初一,于府城大总督坊下初祭的这一日。就只见无数徽州百姓扶老携幼,默然观礼。徽州知府段朝宗和歙县令叶钧耀领衔,祁门县令和婺源县令也露面了,就连汪孚林本以为绝对不会来的绩溪县令舒邦儒,竟然也来了。虽说板着一张脸。

    等到和族长汪道涵一块,代表松明山汪氏跟着那些乡宦缙绅行礼之后,汪孚林就悄然退到了大总督坊旁边,自己早就包下的一处客栈中,和程乃轩说起粮商那些事。等程乃轩悄然回去,他置身幕后,放眼看去,就只见一拨拨乡宦缙绅以及读书人后,也不知道多少百姓选择了到大总督坊前磕个头,又或者作个揖。留下一炷清香。这一刻,他不禁生出了逝者已去,荣光犹在的感觉。可当看到胡松奇时,他就有些淡定不能了。

    他之前对许老太爷说此人是极品,现在他要在极品后头再加两个字,极品混蛋!不见棺材不掉泪,以为绩溪县令舒邦儒之前跑来府衙告状,那只是雷声大雨点小,甚至还涎着脸求他是否能够对众多缙绅言语一声,如若嗣后舒邦儒再提此事。请他帮忙在这些人当中募捐一二,助其度过难关。他本来倒还不打算太过分的,可现在面对这么一出老子英雄儿软蛋的好戏,他虽说明知道某些迹象。却也故意在给人出了一记损主意!

    “孚林!”

    听到这叫声,汪孚林扭头一看,见苏夫人竟是在小北和叶明月一左一右跟随下,也进了这里。见她布衣荆钗,气度却和寻常民妇截然不同,一旁两位也是打扮得素净。身上丝毫没有佩戴任何首饰。想到此次段朝宗和叶钧耀都来了,段公子也和叶小胖一块在前头祭祀,他问过众人竟是混在那些民妇当中参与了祭拜,不禁暗赞苏夫人不怕抛头露面的爽朗性情。

    “今天的场面虽大,但相比龙川村到时候的正祭,估计还要差一点。据沈明臣沈先生说,茅坤茅先生,何心隐何先生,到时候全都会来。”

    说到这里,他就看着小北说:“如果这些人都来了,他们从前又见过你,不难为你主持公道,你还是不打算归宗?”

    “归宗干什么?长兄如父,等着他随便给我定一门婚事把我嫁了?”小北用切齿痛恨的目光盯着胡松奇,突然又泄了气,“如果不是为了爹的忌日,我真恨不得给他个更大的教训!爹的名声都快被他败光了!”

    苏夫人见汪孚林听了这话就眨了眨眼睛,就知道他根本不是劝小北归宗,而是为了让她坚定决心。她亲切地看了一眼自己亲自教了四五年的这个小丫头,这才对叶明月说:“这次龙川村,你陪着小北去吧,我就不去了。梅林先生曾经是英雄,可如今这次五周年忌日虽说办得场面大,想想徐文长因此发了疯症,至今还因为杀妻案关在狱中,其余幕宾也都郁郁不得志。他自己英雄一世,死后却背着污名,儿孙辈更无一成器,实在令人扼腕。”

    瞅见小北眼巴巴地看着苏夫人,而叶明月也拼命朝自己使眼色,仿佛授意自己劝一劝苏夫人,汪孚林就正儿八经地问道:“夫人真的不去龙川村吗?说不定这次龙川村除了正祭,还有一场大热闹可以看。”

    苏夫人也听说过舒邦儒因为胡家一直没交的夏税秋粮而闹到徽州府衙的事,可今天人也来了,她没法相信这位绩溪县令会挑在这种正祭的场合发难。她盯着汪孚林看了好一会儿,最终故意板着脸道:“梅林先生忌日这么大的日子,你就不能把这热闹延后?”

    “我倒是想,只可惜别人似乎不太想。所以,夫人最好一块去一趟。”

    见汪孚林摆出了特别诚恳的表情,苏夫人明知道今天这严肃场合不该笑,眉眼却还是弯了弯。

    “那好吧,我就去看看,你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第二三七章 是非自有公道() 
十一月初三卯时不到,阴沉沉的天空丝毫没有放亮的趋势,龙川村中,汪孚林小北和汪应蛟三人曾经借宿过的胡老爷家就已经各处点灯早起。随?夢?小?說;因为今天方才是正祭的日子,原本徽州府城和歙县县城满是人的架势,已经转移到了此地。而汪应蛟和程任卿周文,有幸和汪孚林同处一室——这是完全没办法的情况,纵使胡老爷家里地方很大,客房很多,终究抵不住这次到此地来参加正祭的人太多。

    除了段朝宗和叶钧耀以及婺源县令祁门县令之外,其余都是乡宦缙绅,以及从外地赶来的胡宗宪昔日幕宾,同情这位昔日总督的读书人,又或者众多百姓,并没有什么一等一的大人物,可绝不能让这些人露宿在外,这是龙川胡氏的宗旨。所以,汪孚林四个人合住一屋的住宿条件绝对不算糟糕,他也丝毫没有任何抱怨。只不过,在这种大冷天里早早爬起床预备正祭等事宜,绝对不是一种很愉快的体验。

    这是一个讲究礼法的时代,所以从时间日程,再到穿着打扮,每一样都有着严格要求。汪孚林还没经历过松明山汪氏的祠堂祭祖这样的大事件,所以这次基本上是虚心求教,生怕在礼节上遇到什么问题。尽管他代表松明山汪氏,但这样的大事,族长汪道涵打头,他这个晚辈只要在后头跟着亦步亦趋就行了,之前的初祭就是这么过来的,可这次毕竟人会来得更多更齐,而且胡家祖茔地方大,也就代表着四周围那些视线会更密集,所以更不能出差错。

    今天正祭的各种程序下来,多半要大半天甚至一整天,故而早起洗漱更衣过后,下人端上来的不是热腾腾的稀粥,而是一大盆蒸得松松软软的大包子。至于茶水却只有一小壶,这还是四人份的。汪孚林很明白。胡老爷绝对是好意,否则喝多了水憋不住时,可不能像他给谢大宗师送行那样随随便便来个尿遁。吃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拿了个包子掰开。见是实打实的梅干菜肉馅,而且是肥肉少瘦肉多,不油腻却顶饥,不禁暗赞胡老爷周到。

    “汪贤弟,之前绩溪那位舒县尊举发的事情。虽说搁置了下来,但他身为本管县令,上次初祭亲自去了,今天却只让师爷送了一篇祭文来,不会有什么幺蛾子吧?”

    听到这句话,汪孚林抬起了头,见说话的是程任卿,但汪应蛟和周文也正盯着他,他便干咳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要我说。正好在正祭的时候,应该不至于会有人如此犯民愤发难,顶多是正祭完了之后,有人会跳出来。不过都是没准的事,三位兄台不用太紧张。”

    程任卿却没放松,而是进一步追问道:“这么说,汪贤弟其实是做好了准备的?”

    “应急预案当然是要准备的,但只是以防万一。”发现程任卿竟然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他不得不双手捧着包子拱拱手说,“三位行行好。眼下时间紧迫,赶紧先祭好五脏庙再说其他。天塌了还有高个子顶着呢,我们不用杞人忧天。今天会来多少人,舒县尊一个人顶得住那么多名流高士?”

    程任卿也想再问。这时候,还是最像个书生的汪应蛟伸手阻止道:“把心放到肚子里去,正祭就是正祭,别想这么多。谁要是敢真的在正日子撒泼,谁就得承担后果,想来那位舒县尊没这胆子……喂。周兄你胃口是不是太好了,你这是第几个了?汪贤弟你别这么贪多行不行,你可是最小的!”

    “就因为年轻,正在长身体,各位兄台麻烦容让小弟一下。”

    原本有些沉重的气氛在这一番抢包子吃的举动之后,渐渐松快了不少。当然,汪孚林货真价实是吃最多的。他是年纪最小的,但吃货二字终究不是浪得虚名,他现在正在长个头,胃口一个抵俩,所以他一个人就整整消灭了四个半包子,本来是五个,硬是被汪应蛟抢回去半个。下人进来收盆的时候,见盆底空空,倒是心领神会地笑了笑,却又拿了四小包东西放在桌子上。

    “老爷吩咐,正祭究竟要多久也说不好,这是参片,到时候饿了含一些也许能顶饥,毕竟其他东西不好拿,对已故胡公也不太恭敬。”说完这话,来的那个下人又拿出四个小小的铜质香囊,一人一个分好了送上,这才压低了声音说,“这是老爷特意送给四位的,算是相公们之前借宿在这儿,给我家老爷长脸的答谢。虽说热力有限,可总能少些受冻的感觉。”

    胡老爷想得真周到!

    穿着两层丝绵袄子,一件羊皮背心,皮靴子里的脚上赫然是丝绵再加棉袜两层袜子,可当站在人群中,往胡家祖茔前行时,寒风吹过,汪孚林还是觉得冷,便把手放在胸口的铜香囊那边捂了捂。这和那些丝线缝制的香囊不一样,里头的精巧设计可以让那焚香的香碗永不倾倒,于是热力通过铜质外壳传递出来,在这冬日的大清早提供了丝丝暖意。站在人群当中,他的眼角余光能够看到一张张肃然的脸,悲叹的眼神,以及不少人随着坟茔渐近而眼睛通红。

    不知不觉,他也被感染上了一层悲凉的气氛。

    胡家祖茔当然不可能一下子容纳那么多人。众人一律步行,却在走了大约两刻钟后,听到前头传来了止步的声音。这里距离胡家祖茔还有一小段路,但正好是一块颇为宽敞的空地,正好能够容纳此次赶来的百多人。如此分批放进坟茔,也就不用担心会失去秩序。这时候,就只听后头传来了一阵议论声。

    “沈先生来了!”

    “茅先生和何先生也一块来了!”

    “只可惜徐文长徐先生到现在还在狱中……”

    当听到沈明臣、何心隐、茅坤的名字,人们方才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了起来。无他,这三位中有已经赋闲十几年的官员,也有科场失利没有官身的诗人,更有被人说成是离经叛道的王学中坚……但他们还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便是胡宗宪昔日重用的幕宾!而汪孚林更是注意到,后续还有众多文人,戚良也默默带着老卒来了,甚至之前压根没提过这一茬的柯先生和方先生也来了,一同过来的还有叶小胖和程乃轩。还有他压根没想到要叫上的金宝和秋枫!

    看到胡松奇在寒风中哆哆嗦嗦,却还要用得体的表情对来参加正祭的人说出应景的话,汪孚林暗自哂然。瞅见不远处,叶小胖正悄悄朝自己这边挤过来。还挤眉弄眼地冲着他拼命打眼色,他觑了个空子对汪道涵打了个招呼后,就冲着人招了招手。今天人多,找不到什么僻静的地方说话,但总算两拨人原本就离开得不远。所以很快还是凑到了一块。他瞪了金宝和秋枫一眼,还没来得及说话,秋枫就小声说道:“是柯先生和方先生带我们来的。”

    按照汪孚林自己的想法,大冷天的,他带两个小家伙来受冻干嘛?有那心,他日后带他们去西园上一炷清香就行了,没必要带他们到这扎堆似的正祭招摇过市。然而,听到是两位师长之意,他就没什么话可说了,只能低声问三个小家伙说:“冷不冷?”

    “有点儿。”叶小胖不比金宝和秋枫。这大冷天出门到这种空旷地带,还是第一次。他裹成了一个粽子似的,叶小胖犹如做贼似的东张西望,又压低声音说道:“娘和姐姐,还有小北姐都来了,车马停在龙川村里。爹让我问你,那个舒邦儒会不会来捣乱啊?”

    “舒邦儒三个字也是你叫的。”汪孚林没好气地直接在叶小胖脑袋上重重敲了一下,“小心叫顺口之后,哪天说漏嘴露馅。他今天应该不会来的,几次三番当面斗法他都大败亏输。这次他吃了熊心豹子胆,敢来这里兴风作浪?正祭的时候出不了事,正祭之后就难说了,你们什么都不用管。只等着看热闹就行了。金宝,秋枫,你们也是一样,紧紧跟着方先生和柯先生。”

    程乃轩则是拇指和食指碰在一起,伸出三根手指头,对汪孚林做了个万事具备的手势。这才嘿然笑道:“就看人家跳不跳圈套。”

    汪小官人如今是徽州一府六县的名人,不知道多少人关注他这边,金宝和秋枫也有不少人认识,而叶小胖那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