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朝谋生手册-第3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哪怕眼下面对的是让自己能够安然坐船西下芜湖的救命恩人,他听到朱宗吉这么说却仍是为汪程两位说了一大通好话,直叫朱宗吉捧腹大笑。

    至于汪孚林,当然是陪着每逢坐船一定晕船的妻子在舱室中闲话。事实上,如果不带着江文明这样一个文弱书生,如果不是考虑到许大小姐不是那种特别能经得起路途颠簸的身体,只他们夫妻二人,他们一定会痛痛快快骑马回去,也免得坐船再雇马车那么麻烦。虽说船舱狭窄,可这会儿剥着橘子说着话,自然觉得说不出的平静惬意。当然,去宁波探望叶家老太太是实在来不及了,毕竟北地冬天来得早,不及早上路很可能就会被大雪堵在路上。

    于是,两人也只能派了信使,带了礼物去宁波。

    从乡试报捷的报子登门报喜,再到今科桂榜题名的儿子回来,汪道蕴和吴氏等得那叫一个心焦。原本计算好了路程时日,可最终换来的却是儿子请先回来的柯先生和方先生捎回一封急信,说是暂时被急事绊住回不了家。想到汪孚林前几次每逢外出必定惹上一堆麻烦,老夫妻俩那是日也怕夜也怕,最担心的是小北这次也过去了,会不会牵连到儿媳妇。直到后来第二封信送到,说是留着和临淮侯李家以及金陵盛家谈生意,他们才稍稍放下心来。

    可汪道蕴心里那叫一个不痛快。虽说松明山汪氏乃是靠行商才有今日,可儿子好端端考出了一个举人,又不像程老爷是两次会试落榜才去做生意,这大好的年华认认真真读书不好吗,干嘛非得要孜孜不倦只顾着赚钱?

    此时此刻,他就在书房中亲自监督金宝练字,嘴里还念叨道:“岁考科考,乡试会试殿试,一笔好字会画龙点睛的!那小子就是不肯定下心来,否则老老实实练上三年的字帖,这金榜题名的几率也会大些。之前那三年要是肯用心在家苦读,也不至于老是剑走偏锋……”

    金宝看似很用心地写,耳朵却一直都在偷听汪道蕴说话,一不小心手腕一抖,一滴墨汁陡然之间落在了字纸上,他登时面色大变。倒不是因为汪道蕴一定会恼火碎碎念,而是他素来最爱惜东西的人,一想到一张纸多少钱,这心底的懊恼就别提了。可偏偏这时候,他就只听窗外汪小妹一声清脆的叫嚷。

    “爹,金宝,快出来,哥回来啦,还带来一个到家里做客的朋友!他们正巧在门前被叔父大人仲淹先生拦截下了,正在那吵架呢!”

第四八一章 火烧眉毛() 


    汪小妹口中的吵架,汪道蕴和金宝祖孙俩听着全都纳闷了。汪道贯怎么说也是掐着汪孚林应该从南京赶回来的时间,风尘仆仆刚刚从北地回来,哪会就这样和后生晚辈吵架?

    汪道贯和汪道会去年回乡参加过汪孚林的婚礼后,便紧赶着北上去和汪道昆会合。如今的官员上任,县令知府多半会礼聘一两个师爷,而总督巡抚因为是光杆司令,半个属官都没有,更是会带上一堆幕僚,如汪道昆这般离任湖广巡抚就任兵部侍郎的,原本那些料理地方事务的幕僚当然就用不上了,厚薪礼送人的同时,自然也要将两个同辈的弟弟带在身边历练。

    故而曾经潇洒不羁的汪二老爷在北边这将近一年,曾经白皙的脸庞显得粗黑了不少,身上也多了不少风霜痕迹。此刻站在前院中,他一见汪孚林,就忍不住在他肩头重重砸了一巴掌:“还是你小子日子过得滋润,红袖添香读书一年,小登科之后又是一回次登科!这次别想在徽州享清福,回家收拾收拾就跟我上京城去!”

    这才刚从南京回来,到家门口就被人堵门,二话不说就拉着要上北京,汪孚林觉得这样支使人简直过分到人神共愤了,当即没好气地反唇相讥道:“二老爷你自己也是考过举人的人,什么红袖添香闭门苦读,这滋味很好受?到了南京之后就是一团烂摊子,你可别说那造势的人里头少你一个。只可怜我考完之后就要忙这个奔那个,这才捱到南京城里银庄票号外加镖局三头并进,总算是回了家来,现在连一口水都没喝上你就又催我走人了?这有没有人性啊!”

    “没人性。谁让你小子能耐多能耐大,能者多劳。”汪道贯理直气壮地嘿嘿笑了一声。对于汪孚林身后,小北正带着严妈妈以及碧竹悄然溜进了明厅,他没大理会。可当发现有个三十出头青年正抱手在那笑眯眯看热闹,他这才意识到刚刚只顾着调侃那小子。一时忽略了。就立刻摆出了一脸正经的样子,撇下汪孚林上前拱拱手道,“尊驾是孚林从南京带回来的朋友?这惫懒的小子也不引荐一下。”

    朱宗吉和汪孚林总共才认识没多少天,见面的次数也不多,只是对于自己注定要进太医院的未来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怅惘,故而托词溜出来走走,更何况这徽州府他还真是头一次来。只没想到如今也算有些名头的松明山汪氏,竟然有如此光景。他这外人看起热闹来自然觉得有趣。见汪道贯已经转向了自己,他轻轻咳嗽了一声,这才侧身一让,显出了大门口进也不是退也不是的另外一位来。

    “在下临淮朱宗吉,就是个吃闲饭的家伙而已,跟着汪贤弟到徽州走走看看,没什么大事。倒是后头的江贤弟乃是今科解元郎,既然到了府城,他执意要来拜访过汪贤弟家中长辈,再回家去。想来他能够再次碰到闻名远扬的仲淹先生。心中不胜欣喜。”

    汪道贯这才发现大门口确实还杵着个略有些消瘦的年轻人,对方脸上满是尴尬,这时候上前来长揖拜见的时候。甚至嗫嚅了许久也没说出几个字来。汪二老爷在徽州一府六县狂名远播,远远不像汪道会那样谁都说个好字,今天若被别人瞧见和侄儿唇枪舌剑的一幕,他倒也没什么,可被人家新科解元给看见了,他免不了有些不自然,打了个哈哈将江文明扶起来说了几句场面话,立刻没事人似的支使汪孚林把人领到里头见汪道蕴,他这才端详起了朱宗吉。

    “我想起来了。你不就是临淮侯打算上书举荐的杏林国手朱先生?”汪道贯恍然大悟地双掌一合,随即想到汪孚林刚刚那番话。便笑了起来,“我汪家的千里驹能和临淮侯搭上关系。实在是令人难以预料。那小子嘴里就没个准话,烦劳朱先生给我说说?”

    既然汪道贯被朱宗吉给吸引了注意力,汪孚林乐得不用去应付这位汪二老爷,少不得带着江文明去见父亲。快四十了还只是个秀才的汪道蕴没想到汪孚林竟然带了个解元郎回来,最初听到汪孚林竟敢和长辈汪道贯吵架的那点愠怒全都丢到了爪哇国,满脸堆笑的客气模样,用汪二娘和汪小妹私底下的话来说,那就只有在当初哥办婚事的时候才有过,就连哥中举的消息传来时都没这么高兴过。

    汪孚林当然知道老爹为啥乐呵呵,汪道蕴与汪道昆他们兄弟几个不一样,尽管自己也去经过商,可总觉得商家门楣并不算最好听,如今汪孚林有个清贵的解元朋友,这高兴劲便格外不同。而等到汪道贯带了朱宗吉进来,又引荐了这一位时,汪道蕴那就更加惊喜了。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这价值观是士林儒生当中最最推崇的,比新安人推崇的科举不成便从商可要风雅多了!

    如此一来,汪道贯本来特意守株待兔,等汪孚林回来便想要说的正事,硬生生给噎在喉咙口,始终就没能有机会说出来。好在江文明离家太久,还要去府城拜见舅父,承诺日后再来拜访,汪孚林打算趁这机会赶紧溜去见见叶大炮这个岳父,立刻提出要送人,汪道贯当机立断要一块走,汪道蕴虽说遗憾,也只能暂时歇下心思,送了人出来。等到一行人进了县城和府城之间的德胜门,江文明告辞先行,汪道贯才一把揪住了汪孚林那坐骑的缰绳。

    这会儿四周围没啥闲杂人等,汪孚林也就直截了当地问道:“叔父,话说我等到过了年也才十八,就算现在好容易才考中个举人,明年会试也十有**没戏,就算侥幸考了个三甲同进士,要给伯父南明先生分担什么也还太早了些。伯父这是应该才刚回京城吧,这么急急忙忙派你来要我去京城干嘛?”

    “如果光是历练,你早两天又或者晚两天去,自然无所谓。只不过……”汪道贯稍微停顿了一下,这才用相当苦涩的语气说道,“元辅张阁老大刀阔斧,应该这一两个月就要在全天下施行考成法了。”

    汪孚林不由得一愣。考成法?这在后世几乎被称之为张居正所有改革举措之中,最犀利也是最有效的一条举措,怎么现在汪道贯说起来却当成是洪水猛兽似的?可转念一想,他也就明白了,这年头官员办事拖沓推诿早就已经习惯成自然了,骤然面对一剂猛药,心惊胆战倒也不足为奇。汪道昆乃是兵部侍郎,外人称之为少司马的,虽不像吏部掌文官考评那样繁杂,武选司的武官考评也挺要紧,兴许就这样方才有所震动。

    汪道贯徐徐骑马前行,在他跟上之后,就继续沉声说道:“依照考成法,六部都察院开列所属官员应办事项,到年底一一按照所办事项核验,以此作为考评。大哥虽说觉得这样做太过严苛了一些,但真正贯彻下去,也不啻是刷新吏治的良方,相比从前高胡子的那些条条框框更狠,但也更有效。但问题不在于中枢,而在于地方。你知不知道,考成法对于地方官的重点在何处?”

    对于张居正那一桩桩新政,汪孚林只记得对于地方影响最大的是,全国上下丈量土地,不少派下去的吏员为了讨好那位首辅,故意在丈量工具上做文章,为了提高赋税额度,夸大田亩数量,而这些被夸大的田亩数,一部分当然是大地主倒霉,但很大部分都落在升斗小民头上,真正的豪绅大户并没有受到太大的波及。可现在东南以及福建各地不少都已经推行了各种类似一条鞭的赋役新政,丈量土地却还没开始,考成法对于地方官的影响,他还真不知道。

    而汪道贯的口气着实有些严峻得过头,他立刻问道:“重点在何处?难道在赋役?可从前不是也是如此?”

    “从前征赋不足,地方官若是能找到正当理由,积欠下来也就积欠下来了,但现在若按照考成法,地方官每年征赋,一定要超过九成,否则就降级!最重要的不止是这个,历来欠赋,时日一久,朝廷也就无可奈何蠲免了,但如今按照新的考成法,欠赋一概重新统计,每年征收夏税秋粮时,一概按照这重新统计的数字,带征一成,也就是说不管你用什么手段,一定要征收上来,十年为限,欠赋缴齐。府县主司离任之前,赋役不清者不得升转……”

    大约因为汪道昆和张居正这会儿的关系确实不错,考成法的一条条细则,汪道贯说得头头是道,听得汪孚林直冒寒气。他当然知道,如今积弊已深,张居正要想只手补天,就得用雷霆手段,可这样的雷霆手段从朝堂落到基层,看似是县令知府这样的亲民官压力山大,可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何尝不是小民百姓承受那雷霆?不说别的,除非是真正钢铁脊梁宁折不弯的主司,有多少人敢把朝廷这把屠刀对准乡间豪绅巨室,还不是黎民百姓遭殃?

    汪孚林很快调整好了心情,挑眉问道:“可考成法推行,伯父忧国忧民乃是正理,我又能帮得了什么?”

    “帅嘉谟跑到京师去了。”汪道贯短短九个字说出口,果然就只见汪孚林一张脸黑得如同锅盖,他便苦笑道,“所以,解铃还须系铃人,你不去谁去?”

    5201高速首发明朝谋生手册最新章节,本章节是第四八一章 火烧眉毛地址为如果你觉的本章节还不错的话请不要忘记向您qq群和微博里的朋友推荐哦!

第四八二章 乡党() 
女婿刚回徽州就立刻跑来看自己,平心而论,叶大炮心里那股熨帖就别提了。即便是汪孚林后头还吊着个汪道贯,他也完全没往心里去。不知不觉,他上任徽宁道已经快一年半了,步入官场则是快四年了,加上之前进士及第后守着吏部等选官的那一年,就是快五年。一个三甲同进士不到五年就已经官入从五品,哪怕是地方官,考评还是相当优秀,这可以算得上是异数中的异数。

    至于在居官途中于治地发现良才美质,这良才美质还成了自己的女婿,这就更是他平生最得意的事,比中进士还得意!至于另一个女婿,则要多谢程老爷牵线搭桥,否则他做梦也想不到能先后在徽州嫁出去两个女儿!

    所以,哪怕今天小北没能跟着一块来,可叶大炮还是很有喝一盅的冲动。可是,亲自端着茶具到书房来的苏夫人则比他会察言观色多了,斜睨了汪道贯和汪孚林叔侄两眼,她就不动声色地开口问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