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颠覆三国记-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刘备想以秣陵城为范本,在江陵城进行复制,注定不可能成功。

    再说,黄顺既然已经怀疑,刘备对自己有所戒备,甚至,还存在一定的敌意。以黄顺的谨慎小心,面对刘备,完全不需经过事先计划,就自发的行成一系列扮猪、装孙子的应对。

    黄顺要表现出十足的商人贪婪本色,让刘备认为自己只是个市侩的商人,对他根本不具有威胁。

    这样一来,刘备心目中毫无难度的谈判,就变得甚为艰难。甚至,连如何跟黄顺好好坐下来谈,都成了问题。

    席间,刘备小心的询问黄顺,什么时候,双方能够坐下来,商谈一下夏吟坊建立江陵分舵的事情。

    可惜,刘备的一再试探,在黄顺这里,根本得不到任何回应。黄顺仿佛听不懂刘备的话般,根本不接茬。

    无奈之下,刘备只好暗示黄顺,出发去江东的准备,都做好了,不日就要启程。留给黄顺与刘备讨价还价的时间,很紧张,拖拉不得。

    刘备都如此表示了,黄顺还是不接茬,只顾着拉着刘备的手劝酒。

    刘备还以为酒席之上,黄顺不想谈论正事,便在第二天见到黄顺时,再度提出此事。

    这时,黄循也在旁边,眉飞色舞的连连点头,表示一切都准备好了,马上就可以开始。

    谁知黄顺却轻轻一笑,说道:“这事不急。江陵城变化很大,我们初来乍到,需要进行一番考察、了解。不打无把握之仗嘛。

    有时候,做买卖就跟打仗一样,也讲究知己知彼。我们不充分了解江陵情况,贸然就一头扎进来,赔钱了怎么办?

    我们夏吟坊做事,什么事都做,赔钱的事不做;什么都能吃,亏不能吃。这是原则,必须坚持。”

    黄循一听黄顺在故弄玄虚,说些虚话应付,有些着急:这跟在襄阳时候谈好的不一样!黄顺在搞什么鬼?

    黄循还要说话,却被白雪拉住衣袖,制止了。黄循也是生意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当然知道,自己内部的意见冲突和矛盾,不能表现在外人,尤其是谈判对手面前。

    白雪这一小动作,提醒了黄循。虽然不知道黄顺用意何在,黄循却已打定主意,不再说话。有疑问,等回去单独问着黄顺便好。

    刘备有些错愕,惊讶道:“难道你们决定建立江陵分舵之前,没有对江陵好好做过调查吗?到现在才做调查,是不是太晚了?”

    黄顺笑容可掬,点头道:“不晚。建立江陵分舵,是一定要建的,但怎么建,什么规模,却是我们此行江陵考察的目的。”

    刘备无奈,只好说道:“三少准备如何调查,我这里一定派人配合完成。”

    黄顺非常感谢的点头:“主要的事,我们自己的人就可以做。有需要处,一定少不了叨扰。”

    拖延战术,是商场谈判常用的一招。本来,建立江陵分舵一事,是黄顺早已决定的事情,根本无需比划这一花架子。

    但黄顺要借此表现自己的商人本色,拖延一下,就有必要了。自己的用意,就算刘备不清楚,诸葛亮他们肯定门儿清。

    就算连诸葛亮他们这些天下级的脑袋,也没看出黄顺在故意拖延,也好办,黄顺还有后手,而且,马上就要开始着手实施了。

    “玄德公,我们夏吟坊建立江陵分舵,自然是指整个江陵城。现在,你只占着一半,还有一半,在江东鲁肃手中。

    我们调查,肯定连那一半,也包括其中的。谈判,也需要鲁肃代表江东参加。这么安排,合情合理,玄德公不会有意见吧?”

    果然,一听这话,刘备立马警惕起来,“这是我们两家的事情,拉江东进来做什么?江陵城,我虽然目前只占一半,可我们这次去江东,谈的就是如何要回另一半的问题。到时候,连另一半,也是我的。谈判的事,江东就没必要参与了吧?”

    也难怪刘备紧张,黄顺说的虽然合情合理,但这其中,干系大了,黄顺的分舵总部设在哪里,以哪边为建设重点,对黄顺可能不算什么,都一样。但对刘备来说,就大不相同。

    虽然按刘备说,最后江陵城肯定要完整的都属于他。但至少目前,还是两家瓜分的局面。黄顺在江东那半搞建设,刘备丁点油水捞不到,反而还会成为江东在谈判桌上的优势条件,以此为据,跟刘备要好处。这种近乎资敌的事情,刘备当然警惕。

    而这,正是黄顺要的效果。啥事都要讲究竞争。谈判这事,再给刘备找一个竞争对手,刘备就会顿感压力。而黄顺,跟刘备、跟鲁肃都可以谈。这样一来,在谈判桌前,黄顺就会占尽优势,一切便宜尽归己有。

    只要在这件事上,狠狠宰刘备一刀。就是刘备,也能看出黄顺的奸商本色了!

    这样一来,黄顺既得了实惠,又在刘备处免除了警报威胁。两全其美!

    (本章完)

第413章 鲁肃的远见(一)() 
看到刘备着急,黄顺心中得意,说道:“玄德公如此说法,倒也不错。只是,此去江东,能不能谈的妥,还是未知之数。

    据我所知,江陵城可是江东万死打下来的。周瑜都督都因此而受伤。要让江东把江陵城完整让给玄德公,难度很大。没有足够的实惠,玄德公肯定打动不了江东。

    在我看来,玄德公手中根本没有能与半个江陵城媲美的筹码。所以,我对玄德公此次江东行的目的,感到悲观。”

    刘备刚要张口说秣陵城就是我的筹码,却马上意识到,在黄顺面前提此事,是自找不痛快。

    虽然黄顺在各方压力下,勉强同意出手秣陵城,但心中肯定一万个不乐意。自己这时候提起这茬,肯定会招来黄顺的另一番言语。

    这事,毕竟自己理亏些,若带着理亏的心理,与黄顺谈生意,肯定争取不到什么好结果。

    这时,刘备若有所悟:此前黄循告诉自己,黄顺已经准备拿出巨资,建设江陵分舵。既拓展夏吟坊的生意,又能帮助到刘备,两全其美。

    现在见面,黄顺的表现,完全不是黄循所说般好说话,更非黄循所说般热心肠。刘备眼里的黄顺,更像个精明到骨子里的商人,不把对手往死里算计,决不罢休。

    自己本来计划好好的,却在黄顺的三言两语下,变得满目疮痍,根本不可用。只有推倒重来。

    启程去江东的日子,已经定了,时间很紧。但时间的压力,全在自己这边,黄顺不急。大不了,黄顺还可以跟鲁肃谈。

    这是逼着自己大出血呀!这里面,满满的都是商人的套路。儒家先贤横竖看商人不顺眼,不是没有理由的,果然冷酷精明的惹人厌。

    说不得,这事,还得让诸葛亮出面。只有诸葛亮的面子,在黄顺这里才好使。

    看出了黄顺在跟自己玩手腕,刘备哪还奉陪,找了个理由,便溜了,把诸葛亮招来,陪着黄顺。

    刘备走的急,根本没交代好。诸葛亮一头雾水的来到,问黄顺,黄顺哪会告诉他,一说话,还不停的埋怨刘备不配合,没有合作的诚意,七千匹战马打了水漂。

    问其他人,更没可能问出个所以然。

    最后,诸葛亮只好还是问黄顺:“你这么折腾,到底所为何事?”

    黄顺不答,说道:“这事,你代替不了刘备。既然刘备走了,我也不在这里浪费时间。鲁肃与我,也算得上是老朋友。来到江陵,理应过去打招呼。你就不要陪着了。我与鲁肃说话,你在旁边,不方便。”

    黄顺一副公事公办的嘴脸,诸葛亮一时都未能适应,“你,你这是跟谁较劲呢?”

    黄顺本来板着的一张脸,突然促狭的朝诸葛亮扮了个鬼脸,说道:“我这是在为接下来的谈判做准备呀。”

    诸葛亮恍然大悟,笑着说道:“这就是了。你去忙你的,我不陪你了。”

    从黄顺处出来,诸葛亮边想边偷着乐:这才是黄顺一贯的作风。白雪在路上的说话,肯定对黄顺有影响。黄顺如此折磨刘备,就是让刘备痛入骨髓的认识到,黄顺就是这般斤斤计较之人,绝没有干大事的那种胸襟和眼光。

    这事,谁也改变不了黄顺的心意。刘备该有此一劫,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在黄顺这边,借此手段,既在刘备处洗清了嫌疑,又狠狠宰了刘备一刀,出了一口恶气。一举两得。

    见到刘备,诸葛亮还未说话,刘备先问诸葛亮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然后不等诸葛亮回答,便开始抱怨黄顺,算计的太精明。自己这里,本就是白手起家,哪能禁得起他这么折腾。末了告诉诸葛亮,这事,说不得,还得靠着你的面子,摆平此事。

    等刘备发泄似的说了一通,诸葛亮这才摇头说道:“主公,此事非主公想的那么简单。黄顺那里,资金上出了点问题,那么多人指着他吃饭,那么多事,急等着用钱,他处处算计,也是被逼无奈。

    本来,能够卖个好价钱的战马,结果全送了出去。这个窟窿,要堵上,不是那么容易。黄顺,也难做呀。”

    刘备摇头道:“战马全送出去,是他的事情,难道,非得在我们身上找补回来?”

    诸葛亮笑道:“主公这话就有些不负责任了。黄顺能愿意白送战马吗?还不是被我和他姐姐缠的没办法,先在主公这里开了口子,白送主公一万匹战马。

    其他方面,吴郡四族、江东孙权、襄阳曹仁,哪个是没有面子的?哪个的面子比主公小?一番折腾,便是全部送了出去。

    现在,黄顺手头紧张,头一个想到在主公身上找回平衡,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刘备烦恼道:“我的家底你又不是不知道,自己都需要借粮度日,哪能满足黄顺的血盆大口?”

    诸葛亮笑道:“这个主公放心。主公现在身无长物,黄顺是知道的。主公现成的利益拿不出来,未来的收益,也可以拿出来跟黄顺交易。

    只要黄顺答应下来。为保证这些交易能够达成,他也会尽心尽力的帮助主公,完成西进川的大战略。

    这样一来,主公就成功把黄顺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绝对算不上吃亏。”

    诸葛亮在襄阳时就知道,黄顺最感兴趣的,就是西川锦缎的生意。所以,这时候说出这话,既是帮着刘备出主意,也是帮黄顺捎话。反正是各取所需的买卖,诸葛亮乐得在中间做牵线人。

    果然,刘备大喜,笑道:“还是你了解那个黄顺,如此巧妙一安排,本来被黄顺吃定的局,又变成我们占大便宜了。

    只是那个黄顺。生意上精着呢,这事,你还得多上心。时间紧张,要抓紧。”

    诸葛亮自然点头应诺。

    黄顺这边,还真不是说说而已。他真有这个心思,去拜会鲁肃。自从得知鲁肃上书孙权,提出以江陵城换取与刘备的联盟稳固的建议后,黄顺就有了这个想法:允许的话,一定找鲁肃好好谈一谈,当面听听这哥们怎么想的。

    按梦中讯息,鲁肃的建议,最终得到执行。但刘备却爽约了,直接导致孙刘的不合,直至刀兵相见。

    鲁肃去世后,孙权曾有评语:鲁肃做过三次大决策,成功了两次,失败了一次。失败的这次,就是借江陵一事。

    而黄顺,也觉得,借江陵给刘备,以稳固联盟,这样幼稚的主意,以鲁肃的智慧,怎么可能?

    (本章完)

第414章 鲁肃的远见(二)() 
黄顺觉得,鲁肃肯定有他更为深层的考虑。毕竟,后世对鲁肃的评价,还是很高的,认为他是江东第一战略家。

    也就是说,历史上,鲁肃的地位很高。这说明,鲁肃筹划借荆州一事,并不是败笔,应该是他宏大的战略眼光和大局观的体现。

    只是,像黄顺这等小人物,眼里只能看到周瑜荆州水战火烧曹军的大功,却对这样高深的韬略,视而不见,甚至群起而嘲笑之。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黄顺终于有机会与鲁肃面谈,探究此事。黄顺的心情,还是有些小激动的。

    何况,借助此行,还可以给刘备一个印象:黄顺已经与鲁肃接洽上了。如此就可以给予刘备大大的谈判压力。一举两得好事,黄顺自然乐得走上这一趟。

    南郡城内,鲁肃完全没有料到,黄顺来到江陵的第二天,便赶过来探望自己,很有些受宠若惊。

    一番寒暄后,鲁肃与黄顺在书房内坐定。黄顺照旧带着白雪和程瑶,只多了一个陆吟霜和萧凝。

    黄顺见江东人物,陆吟霜便感兴趣,自然要跟着。带上萧凝,却是白雪的主意。黄顺也觉得,萧凝很聪明,放在那里,不用也是浪费。带上她,一来,表明自己没有对她见外,二来,自己也可以借重萧凝的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