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匡九合-第3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说日本的银产量如此高,国家应该非常富有了,可惜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一来银矿控制在统治者手中,用于自己穷奢极欲的生活;二来他们也坐实了人傻钱多的外号,一船瓷器换一船银子,这尼玛有多少座银山都不够换的……

    陈正操想了一想,开口道:“大人,这银矿可是香饽饽哟!那日本国德川家的将军岂肯拱手相让?”

    这年月日本的天皇是木有实权的,权力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现在的幕府将军是德川氏,故而陈正操有此一说。

    顿了一顿,陈正操接着道:“大人,若是倭国大举集结的话,咱们恐怕兵力不足呢!”

    张力若有所思的“嗯”了一声,而后开口道:“这事儿我并没有说立刻实施,等到朝鲜之战结束也是可以的。不过你要作好跨海登陆的准备,水师陆战队的队长是李定国,是时候让他历练一番了。”

    陈正操知道张力对李定国非常看重,也带在身边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并不感到奇怪。他思索片刻之后,对张力道:“大人,那属下就立刻返回宁远中右所着手进行准备。朝鲜那边最快也要春天才能将鞑子赶走,眼下时间虽说还比较充裕,但毕竟是跨海作战,属下不敢有丝毫大意。”

    张力点了点头,表示同意,继而开口道:“正操,你多费点心,石见银山我是一定要拿下的!”(未完待续。)

第496章 回光返照() 
张力与陈正操商议妥当下一步团山军的方略之后,便立刻开始着手实施。

    陈正操返回宁远中右所的第二天,张力正式任命李定国为团山水师陆战队的队长,官职品阶为游击将军。

    这游击将军的官衔自然差着都督、总兵、副将、参将等等好几级,但是它已经属于“将军”级别了。所谓校官与将官的差距,在后世很多大校一辈子也迈不过这个坎。

    张力特地和李定国一起前往目前团山军在辽东最大的新兵训练基地……团山堡……在那里,张力定下了水师陆战队的编制,两千人。

    李定国选走了最近几期训练水平最高的两千人,就这样,团山水师陆战队正式成立了。

    这里面却有一桩难事:团山军的兵源都是普通的良家百姓,很多人并不会游泳。

    所以陆战队成立以后的第一项训练任务,便是前往宁远中右所拉练,重点是培养军士们的水性。

    现在的天气依然很冷,但从团山堡开拔前往宁远中右所的两千陆战队员们,却没有丝毫的怨言。

    ……

    当张力回到锦州,紧锣密鼓地开始为团山军下一步战略行动做着准备的时候,平壤的黄台吉却突然病势减轻,已经可以起床视事了。

    不过或许是由于病体初愈的缘故,黄台吉并不处理军国大事,他只是将代善、济尔哈朗、多尔衮、多铎、豪格等满清王公召来见了一面。

    原本各怀鬼胎、甚至心里惴惴不安的多尔衮等人,还琢磨着该怎么应对皇上责问广鹿原惨败的事儿,可是黄台吉什么也没说,只让说了几句没营养的话,便让大伙儿跪安了。

    当多尔衮从平壤王宫中走出来的时候,他心里甚至怀疑……也许,老八黄台吉这是欲擒故纵,想要先稳住自己,而后等他彻底病愈,再施以雷霆手段?

    多尔衮立即前去与弟弟多铎商议此事。而其他满清王公也有这样那样的“阴私”之事,平壤城一时间闹得人心惶惶,一股前所未有的诡异笼罩着整座城池。

    这日午后,黄台吉在庄妃布尔布泰的服侍之下。来到了平壤王宫的怀远殿中。这座怀远殿先前是朝鲜国王李倧平时宴会群臣的地方,只不知李倧是不是书读得少,这本是寻欢作乐之所,为何要取殿名“怀远”二字?

    现在怀远殿已经按照满清的风格重新布置一新,看来黄台吉是想永远将朝鲜纳为“我大清”的领地。即使他本人以后不在此处。安排个贝勒爷过来当太上皇,号令朝鲜国,那绝壁也是很不错滴。

    摆放在怀远殿内正北方向的黄台吉的龙椅上的椅靠是整架的天然鹿角制成,鹿角有两条主干和十二个枝杈,很完整的构成了座椅的背靠和扶手。鹿角的本身打磨得光滑圆润,触感非常好,黄台吉很自然地把手掌搭在上面,内心里却又不自觉地升起了许多感概。

    黄台吉的记忆非常清晰,这只被取了鹿角制成椅靠的大鹿是自己亲自猎获的。那还是在天聪五年也就是明国崇祯四年的八月,自己率军攻打大凌河……这只角已经长到了十二叉的大鹿被当时惊天动地一般的火炮轰鸣声惊吓得从山里往外四下奔窜的野兽之一。而且这大鹿竟直奔他的汗帐而来。自己大喜过望,随手取弓发箭,猎获了它。

    一般的鹿长的角都有两叉、四叉,而长到六叉的已经非常少见了,这只大鹿竟然长到了十二叉,简直就是少之又少的“鹿瑞”。因此,当时自诩为“女真诸葛亮”的范文程范先生,甚至还做了一篇“鹿瑞赋”,具体写些什么汉人的词儿太深奥,实在不记得了……反正是向自己道贺。说是天降祥瑞,大吉之兆,必然是国运昌隆的象征,也暗合了“逐鹿中原”之意!所以。这对象征着祥瑞的鹿角也就被制成了椅靠。

    而今一转眼,五年时间过去了……

    自己,竟然到了油尽灯枯的这一天!自己甚至还没有到五十岁,还没有到范先生说的“知天命”的年纪,就要这么离开人世了吗?!

    黄台吉重重地叹了口气,其实这几天所谓的“病情好转”。他自个儿心里再清楚不过,回光返照而已!

    将代善、多尔衮等人叫来,只不过是为了让他们亲眼看见自己“病势减轻”,给他们吃一颗定心丸……这一切,都是为了……

    黄台吉忽然感觉脑门上一阵眩晕,几乎就要支撑不住了。他强迫自己将思绪收了回来,什么也不想,右手紧紧的抓住龙椅。

    伺候在一旁的庄妃布尔布泰察觉到了他的不妥,连忙走近前来,焦急地问道:“皇上,怎么了?又感觉眩晕了吗?”

    黄台吉闭着双眼摇了摇头,却并不说话。过了好半晌,眩晕感才消失,黄台吉这才重新睁开了眼睛。

    “布尔布泰,我有些话要跟你说……”黄台吉声音很低,很慢,没有了往日的沉稳,只带着无边的落寞。

    “哇……!”地一声,庄妃布尔布泰抱着黄台吉的大腿,痛哭起来,似乎这一刻她有无穷的哀怨要述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

    黄台吉已经停止让御医们给他诊病,说是病情已经大好,其实是不想让御医知道他命不久矣。这一切,连皇后哲哲都不知道,只有庄妃一人知晓而已。

    御医,哼,御医现在可是香饽饽,多尔衮那些人背地里不知道在收买了多少御医!

    黄台吉已经没有精力去处理此事了,到底御医里面哪个是忠,哪个是奸……随他去吧,反正现在一个御医也不见。

    多年来黄台吉心里一直有一个疙瘩,那就是阿济格、多尔衮、多铎这三个与自己有着杀母之仇的同父兄弟。尤其是多尔衮,在三兄弟中心机最深,表现也最为杰出……所以,带给黄台吉心里的阴影也就更大。

    曾几何时,黄台吉以为自己已经可以控制住多尔衮三兄弟,甚至在他的调拨离间之下,那阿济格已经与多尔衮和多铎分道扬镳。

    可是这一次病危,黄台吉才发现自己竟然大错特错!(未完待续。)

第497章 处理多尔衮() 
黄台吉想站起来,他用尽全身的力气,颤颤巍巍的刚站了一半,哪曾想却又“扑通”一声重重地摔倒在地……

    庄妃布尔布泰正在给黄台吉端参茶,骤然间看见皇上跌倒在地,手中茶碗也“哐”地一声跌落,嘴里发出焦急万分的喊声:“皇上!皇上……!”

    宫殿外面的太监和侍女急匆匆地跑了进来,庄妃也跑到黄台吉跟前,只见他口眼歪斜,嘴里哈喇子不断往外冒。

    有道是久病成医,布尔布泰也知道,皇上这一跤跌狠了,现在表现出的这是中风之证。

    庄妃不敢怠慢,立刻指挥太监们将皇帝扶到了殿后的寝宫之中。太监们七手八脚地将皇帝放在龙床上之后,庄妃只留下了两名亲信宫女伺候在一旁,余者尽数打发了出去。

    忙忙叨叨了很久,庄妃也管不了那么多,还是叫来了御医给皇帝看诊。御医开了药方之后,便被侍卫带到偏殿守候。

    即使情况危急,庄妃却也没有乱了阵脚。她这么做一来若是皇帝病情有变化,御医可以随时开药;二来么,也防止消息外泄,现在宫殿中的太监、侍卫和宫女都是亲信,不至于泄露消息……

    迷迷糊糊之际,黄台吉脑子里产生了幻觉,也许是做的梦……

    他梦见自己把从蒙古得来的传国玉玺供在父亲奴儿哈赤的灵前,然后焚香祷告,而就在他低头闭目的当口,一个人影突然凭空窜出,飞快的抢走了奴儿哈赤灵前的玉玺!

    黄台吉吃惊的瞪圆了双眼,一看那人正是多尔衮,心下便更加的发急,一面追赶,一面大声呵斥:“多尔衮!你干什么?!还朕玉玺!”

    不料多尔衮却傲然地回他一句:“这本是我的!”一边说,多尔衮一边抱着玉玺飞奔而去!

    黄台吉加紧脚步去追,但是多尔衮年轻。跑得比他快。他追得气喘吁吁,心头狂跳,两人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情急之下,黄台吉发出一声暴喝:“你这大逆不道的乱臣贼子!还朕玉玺!”

    可是。这一声喝叫却把他自己给叫醒了……眼前的一切幻觉都消失不见,只剩下心里还兀自突突突的猛跳,而且慌慌虚虚的非常难受。

    黄台吉勉强定了定神,想要出声唤人伺候,一转头却觉得床幔外隐约有人影。黄台吉低声呼唤道:“帐外何人?”

    坐在帐外的人却正在出神。也不知在想些什么,不曾注意到帐中的动静,被黄台吉这一声呼唤弄得蓦然一惊。帐外之人当然是庄妃布尔布泰,也只短短一瞬间,她脸上就挂上了一副欣喜的神色,关切地问道:“皇上,是臣妾,布尔布泰。皇上您醒了?”

    黄台吉一听声音就知道是布尔布泰,于是轻轻地“嗯”了一声,做了一个要起身的手势。庄妃立刻上前帮他半坐了起来。倚靠在床头。

    黄台吉声音有些虚弱,缓缓地道:“外面什么情况了?多尔衮他们知道朕又犯病了吗?”

    庄妃知道黄台吉话中的意思,立刻应道:“启禀皇上,臣妾严密封锁消息,连前来诊治的御医也拘在偏殿之中,由大内侍卫严密看管呢!外面没有人知道皇上的病情。”

    黄台吉长出了一口气,紧张的神情顿时和缓了下来。只是他现在脸色有些泛红,感觉胸闷气短,过了好半晌才缓过气来。

    黄台吉看了布尔布泰一眼,低声道:“朕发病越来越频繁。你先前说的事儿,恐怕必须得做了。”

    布尔布泰心中一阵狂喜,因为黄台吉这话的意思,便是同意她的提议了。

    处理多尔衮……正是此事!

    先前多尔衮在广鹿原之战中损兵折将。一直没有受到责罚。这倒不是黄台吉不想责罚多尔衮,而是他有顾虑。

    黄台吉自己身患重病,这个时候并不是处理多尔衮的最佳时机。显然狗急了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这个道理。黄台吉是非常清楚的。

    作为一国之君,本来就是君临天下,处于最高的位置。显然杀伐事果断是好事,绝不可优柔寡断……但是,这并不适用于女真八旗。

    历史上在崇祯初期和中期,也就是眼目下这时间点,黄台吉对于女真部落的“中央集权”并没有完成。

    再说白了一点,他更像是部落首领,而不是中原传统意义上的帝王。

    按原本的历史,黄台吉一共五次入关劫掠大明,获得了巨大的声望。与此同时,征服朝鲜,抚定蒙古诸部落也让他的声望如日中天。

    而到了崇祯末年,随着满清打赢了决定明清国运的松山之战,黄台吉那时候才可以说彻底的掌控了“我大清”,任何女真王公都不敢有异心。

    然则,现在却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崇祯五年,当时的后金国第二次入关,便被张力的团山军打了个灰头土脸,甚至老巢辽中海州、复州、盖州三卫和辽南的金州卫尽数丢了个一干二净。

    这对黄台吉的声望打击无疑是巨大的。

    而见风使舵的蒙古人也开始不安分了,黄台吉说的话也不好使……譬如这次征伐朝鲜,蒙古大爷说朝鲜国小民穷,不似大明那么富裕,怕是抢不着什么东西。若是抢不着东西,蒙古大爷们自然没有半分兴趣“追随”我大清。

    好在还是汉八旗忠心耿耿,洪承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