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功盖三分国-第2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嬷荼就寥从行硇矶喽嗟纳偈褡濉

    譬如山越人,譬如羌人,譬如南边的南蛮人等等。

    这些化外之民,时不时的会在蜀地掀起动乱,袭扰乡里,甚至围攻县城。所以,蜀地的城池都建得比较坚固、高大,防备的就是这些化外之民!

    时至今日,蜀地自然是以汉人为主体,羌人也好,山越人也罢,即便是盘踞云南的南蛮人,也无法撼动汉人在蜀地的统治地位,唯有一些骚扰罢了。

    不过,眼下的涪城,虽然依旧是坚城一座,奈何城墙上却没有多少守军。

    二十万蜀军都折在了汉中,又有五万大军折在剑门关,此时蜀地正是兵力最空虚之时,各处城池之中,自然是没有多少守军的,而刘季玉也派不出更多的兵力来!

    只有三五百守军的涪城,想要拿下的话,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儿。

    只不过,今日天色已晚,大军又是远道而来,自然就无法攻城了。

    查探稍许,诸葛亮等人便回了营地。

    刚回到营地,诸葛亮便令人招来法正。

    话说,法正之才干,其实不弱于他诸葛亮,前世更是差点取原主而代之,成为刘皇叔麾下最重要的谋主,但是眼下,法正乃新降之人,再怎么有才干,这段时间也不可能获得重用的。

    “孝直兄,劳烦你走一趟,去涪城说降此城县令秦宓,如何?”

    法正刚进入诸葛亮的偏帐,诸葛亮便问道。其实,这一节不算是询问法正的意见了,差不多就直白告诉法正,你该走一趟涪城,去说降县令秦宓来着。

    秦汉时期,一县县令的权利是很大的。平日里,县令只管理民政,顺便瞄一下本县军事,在特殊时期,县令那是上马掌军,下马牧民,几乎就是太守模式的削弱版!

    所以说,若是一县的县令都降了,此城差不多也就能够给不战而降之。

    涪城,县衙,如梓潼县令王累一般,涪城县令秦宓,也正在头痛着眼前的局势。

    二十万蜀军折在了汉中境内,这件事情已经发生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如今,这个消息也早已传回蜀地,大势已去,蜀地人心浮动,大家都人心惶惶。

    特别是蜀地的官吏人等,何去何从,就成了他们比较头痛的问题。

    而现在,“十万”汉中军更是兵临城下,秦宓就更头疼了。

第416章 比较() 
看着站在面前的法正,秦宓心中有一股怒火填膺。

    入夜之前,法正请求入城为使者,被守城的将士用竹篮吊进城来。只不过,看到人模狗样、摇身一变,成为刘备之臣子的法正,秦宓怎么都开心不起来。

    法正原本是蜀臣,据说最近还颇得主公重用,没想到他却悖主投敌了!

    秦宓自诩为忠臣,对法正这等悖主投敌之人,自然是鄙视+怒火的。

    “子敕兄,一别经年,别来无恙呼?”涪城县衙中,法正向秦宓笑道。

    秦宓,字子敕,益州广汉郡绵竹县人氏。

    昔日,秦宓和法正,同为刘季玉麾下臣子,又都是文臣,自然是熟识的。去岁中秋过后,年末上计之前,他们还在成▪都见过,还一起喝过酒的呢!

    秦宓脸色不善,嗤笑道:“别,在下当不起你法正的一声子敕兄!”

    “有道是,一马不备双鞍,忠臣不侍二主。你法正如今悖主投敌了,而秦某却依旧是主公之忠臣,与尔等道不同不相为谋!”

    相比王累,秦宓确实是刘璋之忠臣。

    或许,随着时间流逝,刘璋麾下的忠臣会越来越少,但是就现在而言,刘璋麾下的忠臣还是有一些的。譬如,前段时间战殁在剑门关的庞羲,还有今日之秦宓。

    然而,秦宓再是忠臣,也挽不回蜀地的大势已去!

    面对秦宓的嗤笑,法正却不以为意,反而笑道:“子敕兄此言诧异!”

    “虽然说,忠臣不侍二主,但是古语也曾说过,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侍。忠臣者,并不一定是良臣,而良臣也并不一定就不是忠臣。”

    “子敕兄想做忠臣,却非智者之所为,乃是愚忠耳!”

    “蜀主刘季玉,暗弱无能,任人唯亲,又胸无大志;退不能灭张鲁而保益州全境,进不能横扫天下而中兴汉室,如此主公,非良臣所依者!”

    “反观刘皇叔,素以中兴汉室为己任,又以仁义为本。昔者,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徐州援陶谦,汝南破袁术,汉中灭张鲁,如此英雄之主公,正是我等良臣所追寻的。”

    “是做愚忠之臣,还是做良臣?”

    “识时务者为俊杰,子敕兄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妻儿考虑,为族人考虑,为这全城的军民人等考虑不是?子敕兄,机会难得,弃暗投明吧!”

    法正噼里啪啦的一番说辞,中途秦宓数次想要插嘴都不可得。

    现在,法正说完了,秦宓反倒是无话可说了。

    蜀主刘季玉暗弱无能,任人唯亲,胸无大志,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身为这等主公的座下之臣,确实非臣子之福,也非能臣之所衷也。秦宓知道,自从刘季玉继位川蜀之后,川蜀有好多良臣不辞而别了,最近,蜀地大势已去,内部更是暗流涌动,想做良臣者不在少数!

    秦宓想做忠臣,但是刘璋这等主公,却有些不配享用他的忠诚!

    愚忠,秦宓自然是不肯做的。

    再者说,他秦宓背后,同样有家族在。

    就算他秦宓不考虑自身,也要为妻儿和家族考虑不是?

    犹豫良久,秦宓闭目痛声道:“也罢,也罢,明日一早,秦某便开城投降!”

    对秦宓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沉痛的决定。

    一向自诩为刘季玉之忠臣的他,今日居然也要做那择木而栖的良禽了!

    涪城外,汉中军大营。

    刘备也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因为担忧,今夜有些睡不着了。

    于是,找到了正在偏帐中休息的诸葛亮,刘备准备与之秉烛夜谈。

    偏帐中,有侍者端来茶叶和清水,并搬来一个小小的点燃的炉子。小小的炉子上,水很快就烧开了,侍者又为刘备和诸葛亮冲各冲泡了一碗清茶。

    “明日攻城,军师觉得,是令云长他们单骑破城呢,还是大军围攻之?”

    刘备询问道。

    面对涪城,刘备觉得取之易如反掌。只有三五百兵马驻守的城池,无论是单骑破城,还是大军围攻之,顷刻之间就能拿下涪城的。只不过,具体怎么破城,就看军师怎么安排了。

    “主公,不需要攻城,明日一早,涪城县令秦宓必然出降!”诸葛亮自信笑道。

    这一句话,却让刘备有些愣住。

    话说,涪城县令秦宓,若有心投降的话,今日傍晚,他们汉中军抵达涪城之下时,秦宓就该出城投降才是。既然傍晚时秦宓没有出降,那就说明他没有投降的意思咩!

    这个时候,刘备忘记了,下午大军抵达时,军师孔明曾派法正出使涪城这件事情。

    诸葛亮点明道:“主公可是忘记了法正?”

    这么一说,刘备就想起了法正来,也想起了下午时分,军师曾派法正出使涪城来着。

    想到这里,刘备眼神就亮了。

    “这么说,法正能够说服秦宓出降?!”刘备有些惊喜道。

    孙子就曾说过,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上上之选。

    他刘备想要入主川蜀,就能杀戮太多,攻城,野战,这都是下下之选,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现在,既然能够不战而降涪城,刘备自然是有些惊喜的。

    诸葛亮给刘备又斟茶一碗,然后笑道:“主公,这世间大才者,虽屈指可数,却也难免野有遗贤、沧海遗珠。而这位法阵法孝直,素有大才,就是这沧海之遗珠。”

    刘备又有些愣神,然后就是惊喜:“噢?法孝直之才,比之军师如何?”

    话说,他刘备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若是刘备来回答的话,他一定会告诉你,他最缺的就是人才,最缺大才!

    见问,诸葛亮也愣了一小下。

    法正比之他诸葛亮如何?

    这个问题,旁观者自认很好回答,但是,诸葛亮身为当事人,自谦回答的话,难免就会示人以弱,自傲回答的话,难免就给人傲娇的感觉。所以说,这个问题,诸葛亮不好回答。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论全才的话,法正自然不及他诸葛孔明。但是,若是以律法而论,以临阵时的随机应变而论,法正却又要比他诸葛亮要强那么一点点。这一点,诸葛亮还是有自知之明的。

第417章 用人之论() 
“法正,可为股肋之臣,其才能足以媲美曹操麾下的郭嘉、荀彧和程昱等人。”诸葛亮回道,却避开了将法正与自己的比较,而是点出了曹操麾下的那三位谋臣。

    主公与曹操打交道的次数最多,对曹操麾下的三位谋臣也相当熟悉,用他们来比较法正之才干,主公就能对法正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知,就不会做出刘璋那般,让大才沧海遗珠。

    果然,诸葛亮的这番说辞,让刘备感到震惊。

    是的,就是震惊!

    郭嘉、荀彧和程昱三人是谁?

    有人说,他们三人之与曹操,就相当于汉初张良、萧何、曹参之与高祖也!

    这话虽然也凸显了曹操的狼子野心,却也足见郭嘉三人的才干,确实很牛的。

    特别是,刘备跟曹操打交道的次数很多,又曾在许都待过一段时间,是以,对郭嘉等人的才干,他刘备更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知。

    想到这些,刘备叹息道:“果真如此的话,刘季玉就太不会用人了些!”

    法正既然可以媲美郭嘉等人,这样的人才,刘璋若是重用之,信任之,法正多半是不会向他刘备献上膝盖的。而且,有法正真心辅佐,昔日之张鲁如何敢在汉中张狂?今日也更不会有二十万蜀军折在汉中的事情发生,更不会有今日川蜀倾覆之危!

    “所以,有法正出面游说,秦宓必然出降!”诸葛亮笑道。

    这就是顶级谋臣的厉害之处。世人皆说,他诸葛孔明有三寸不烂之舌,其实只要是谋臣,而且是顶级谋臣的话,都有一个三寸不烂之舌,巧舌如簧之下,没有他们忽悠不了的人!

    接着,诸葛亮又道:“这次,法正说得涪城不战而降,主公便可名正言顺重用之!”

    这却是提醒主公,不要像刘璋那般,让法正这等大才成为沧海遗珠。

    至于说,法正被主公重用之后,会不会威胁到他诸葛孔明的地位?

    诸葛亮心中呵呵,表示无所谓的啦!

    话说,法正才干是有的,若真能威胁到他诸葛军师的地位,他诸葛亮正好急流勇退。

    如今,川蜀即将被拿下,主公入主蜀地差不多已成定局;三分天下,已成就一分,剩下的,不过就是等着刘皇叔进爵王位罢了。只要刘皇叔进爵王位,他诸葛亮偿还了前世和今生,所欠下最重要的因果,然后,他趁机急流勇退,去追寻他诸葛孔明的道。

    重活一世,诸葛亮此生的追求,可不是为了刘皇叔鞠躬尽瘁,而是直指那长生大道!

    他是为了长生,然后不得已才出山辅佐刘皇叔的。

    这本末之间,诸葛亮可是不会倒置的。

    对于孔明军师的建议,刘备还是很认真对待的。

    想当初,他兵微将寡,千里迢迢从徐州奔赴隆中,请得诸葛孔明出山相助,然后,诸葛孔明就给他刘备从筑阳关借得兵马五千,这才是他刘备能够攻略汉中的本钱!

    再然后,孔明军师更是以数千兵马,先拿下上庸等地,招降俘兵数万

    如此,方才有他刘备在汉中地界立足的实力。

    而且,在攻略汉中的过程中,孔明军师还为他刘备招揽的许多人才。

    譬如甘宁、魏延、关平、周仓、霍峻、李严等人。

    刘备可是知道的,虽然他纵横天下多年,对这些猛将却从未听说过。然后,孔明军师却知道这几人的能力何在,更是知道如何招揽他们。

    如今,甘宁为水师大将,魏延可以独当一面,霍峻最擅长守城,关平、周仓二人乃是副将的不二之选,李严更是擅长理政,内可辅佐他刘备处理政务,外可为一方太守。

    军师知人善用至此,刘备怎么可能忽视孔明军师的建议?

    刘备默默盘算着,等法正归来之后,该如何重用于他。

    这时,却听孔明军师继续道:“刘季玉座下,有才能的文臣谋士不下十人。只可惜,刘季玉不能知人善用,错失良臣,这才是他刘季玉有如今下场的根本原因。”

    “但凡刘季玉重用其中一二谋臣,张鲁也不可能在汉中蹦跶多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