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最佳闲王-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说的没错,新平县里的那些将士,的确是真心跟随李艺造反的,但那应该只是出现在我们面前的那些将士,至于城内的情况,谁又知道呢?”李元吉望着新平县的方向,深深的叹了口气:

    “本王推算了数十遍,终于得到一个能说服本王的结果。如果没猜错的话,李艺应该是以镇压赵慈皓与杨岌造反为由,强行控制了整个新平,然后将他的心腹安排去守城,原本新平的守军全部置于城内,一方面劝说,一方面暗中杀掉那些‘执迷不悟’的,昨日的进攻,我们应该是以赵慈皓、杨岌‘同党’的身份出现的,所以城内才没有任何的异常,不过也有可能城内原本的守军已经被清理干净了。

    如果本王是李艺,也很乐意看到这个局面,一方面工事齐全,吃穿不缺,兵力不缺,一方面尽可能的引诱我们进攻,尽可能的消耗我们的兵力,连攻数天都没能拿下新平,巨大的伤亡,严寒的残酷,必然会使我军士气大跌。等到我们打不动的时候,或者是不想打的时候,就来个内外夹击,一举全歼我们,轻而易举,又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

    “你是说李艺会在城外安排伏兵?”房玄龄稍稍一愣,理论上是完全有可能的,但实际上的操作可能会有些问题,李艺手下的兵未必会够。

    造反不是小事,不可能所有的士兵都跟着他,那是唐朝的士兵,非战时李艺并没有真正的调兵大权。

    而满打满算,李艺唯一能够调动的,也只有原本就属于他的那部分人。

    “一定会的!”李元吉百般肯定的点着头:“传令,天黑以后,所有将士摸黑回到这里,只携带作战装备。”

    “敬德,你率三千步兵,隐于四周,派出斥候巡查方圆数十里,发现敌军,便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不求杀敌多少,只要挡住他们即可,重要的是确保镇上的伤兵安全。”李元吉再次转头朝着尉迟敬德吩咐道。

    打攻坚战,对现在的唐军来说没有任何的优势,一路行军至此,早已是疲惫不堪,天寒地冻,连手都伸不出来,还怎么去打?

    你有你的张良计,我有我的过墙梯,现在本王撤了,倒是看你能不能守的住寂寞。

    夜间,一道道人影借助着黑暗的掩饰,缓慢的朝着大营正中移动着,若是有心人的话,倒也不难发现一些猫腻,每一座营房的前面,都留下了一大片的空地,没有摆放任何的东西。

    这样即使在夜间,只要他们不走歪,便不会撞到东西,更不会出现差错,况且主营那边还有火把为他们指引方向。

    这一夜,每一座帐篷内都挤了不下于二十个人,坏处是太挤了,睡觉也只能人挤着人,好处是人多了,挤的紧了,也就更暖和了,所以,这一夜倒是没有出现多少冻伤的病例,这种方式对战斗力的保障还是比较有效果的。

    翌日,天刚蒙蒙亮。

    新平,意气风发,趾高气昂的李艺换上了一身很拉风的战甲,胯下骑着黑色战马,是从突厥那边搞来的上等战马,手上提着杆马槊,黑色的枪身给人一种很拉风的感觉,李艺觉得自己现在就是要树立一种牛掰哄哄的感觉,大手一挥,数万人便有种跪倒在地仰慕的冲动,这才是自己想要的。

    大手一挥,李艺亲自带领着七千兵士出城,暗道李元吉果真是个没心眼的蠢货,既然都要逃了,为何又不逃的更远一些?竟敢在新平四十里外扎营,这不是等死吗?

    今日必定会是个大晴天,清晨的阳光特别刺眼,朝气中带着丝丝的温度,清新的感觉。

    李艺率领的七千人是轻装上阵,战士们不懈怠任何物资,每人只携带一日的口粮和水,加上昨夜休整了整整一夜,以及前天打败了敌军的进攻,无论是士气还是其他的方面,李艺这支部队都堪称完美。

    当然了,便是李艺率领的是七千士气高涨的部队,他也不敢轻易的去跟一万余唐军硬碰硬。

    李元吉猜的没有错,李艺在这件事情上还真是留了后手,而这个后手,便是为了帮助他全歼敌军的。

    兴致高昂的李艺,越看越是觉得顺眼,就连干枯的草木也都觉得很好看,不时的放生狂笑着,一边下令将士们加快速度,尽可能在中午之前赶到,然后干掉他们。

    日上三竿,大军仍没有开拔的迹象,大营内只有三三两两的士兵无聊的走动着,偶尔的能够看到一个士兵跑出去,然后抱着一堆柴火重新钻进大帐内,袅袅翠烟升起,每一座营帐的上方都飘着一股淡淡的烟气。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又悄悄的瞥了眼山头,果真发现有一人在那里等着,李艺不禁放生狂笑道:“哈哈哈!李元吉啊李元吉,你已经蠢到无可救药了,给你一天的时间都不知道怎么跑?简直就是天助我也!传令,全军进攻!”

    “杀~~~”随着一声令下,巨大的喊杀声顺着峡谷远远的传来,铿锵有力,令人震耳欲聋。

    但声音喊的响并没有什么卵用,这里的地形遏制住了李元吉的扎营,同样的也遏制住了李艺部的进攻,并不宽敞的主路,平排下去,最多也就能让六七个人平行推进,说句不好听的,在这种地形打仗,前面只需要挡着十个人,纵是你有一万人也绝对过不去。

    前提是这十个人你打不死,他们有的是力气杀死你们,虽然这不可能。

    延绵数里的帐篷,让本就不宽敞的道路更加紧凑,左右一次更是只能允许两个人通过,再多的话,就只能选择上山,但那样太耗费体力,没人会那么干,除非是逃命。

    ‘隆隆隆……’远处战马蹄声隐隐传来,李艺心中大喜:“我倒是要看看,这次你还怎么逃?”

第一四二章:突厥人跑了() 
“空的?”李艺狠狠的瞪大了眼睛,嘴巴惊讶的足以塞下一整只拳头。

    愤怒的李艺一把掀开帐篷的帘子,发现里面果真是空的,只有一堆还在燃烧着的火盆,凌乱无比的地铺。

    帐篷的一侧被切开一道口子,两座帐篷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可以通过这道口子迅速的进入另一个帐篷内,然后周而复始,直到帐篷的另一端。

    “不好,上当了!”看到这一幕若是还不知道上当了,李艺也就属于真不带脑子的那一种。

    一切的一切,全都是假象,昨日的撤军,今日的没有拔营,可这里没人的话,他们又在哪里?还有出现在山头的那个人,他能出现在那里,似乎也证明了那里没有敌人。

    ‘呜呜呜……’

    牛角号声忽然响起,少说也得有几十把牛角号才能弄出这种程度的动静,李艺心中大惊,连忙匆忙走出账外,可入眼的还是延绵不断的帐篷,根本看不到头,更看不到另一端的情况。

    进攻还是撤退?成为了困扰李艺最大的问题。

    ……

    第一座三岔口,接到斥候汇报的尉迟敬德,早早的带领着三千部队来到了此处等候着敌军的到来。

    拒马,接连不断的排了三十余排,便是数千骑兵,也别想轻易的越过。

    一千步兵手持长枪,摆出了李元吉创造出的经典刺猬阵,就躲在拒马的后方,中间的是数百弓箭手张弓拉箭,等待着射击。

    余下的两千步兵一分为二,分别爬上半山坡,长枪插在背后,同样的手持弓箭,占领着有利的攻击位置。

    这个位置上位于主路上的敌人根本无法顾及,弓箭的射程不足,便是射上来也无法保证杀伤力,陡峭的山坡,连人都要小心翼翼的才能登上来,战马登上来就不要想了,况且长枪在手,又有大量的弓箭,骑兵遇上这样的地形,除了逃跑,也只能仰头望天,根本毫无办法。

    尉迟敬德并没有待在主道上的那处军阵之中,而是跑到了左侧的半山坡,那里相对安全一些,但更重要的是视线良好,可以看到整个战场的局势,有利于他去指挥战斗。

    马蹄声越来越近,主干道上尘烟滚滚,仅仅只能看清楚前面的一些身着唐军衣服的骑兵正在策马疾驰,身后跟着的,一眼望不到头,少说也有数千人之多。

    李艺为此准备了一万两千余兵力,采用两面夹击的战术,如果防守方准备不足的话,仅仅只是一个冲锋,整个军团便会散掉。

    但李艺却忽略了一点,唐军阵中能人辈出,李世民这次算是集中了所有大唐的能征之士,文有房玄龄,李元吉也勉强算一个,武有程知节,尉迟敬德,侯君集,薛万彻,张亮,名气最小一些的也就是苏定方,但这也不是个善茬。

    若是单独拉出去,每一个将领都不比李艺弱,这么多能人,又岂是李艺一个人可以玩的转?

    “声音不对,是突厥人!”位于右侧山坡的苏定方紧紧的皱起眉头,朝着对面约百米的尉迟敬德大声吼道。

    正在注目观望的尉迟敬德听到苏定方的喊声,心中猛然一愣,旋即静下心去仔细的聆听。

    唐军骑兵的装备要比突厥人多的多,除了弓箭是缩小版的,其他的装备与普通步兵几乎一样,这么多的装备带在身上,骑兵冲锋时必然会引发巨大兵器碰撞的声音。

    而这股骑兵冲锋的声音很干脆,马蹄声占了几乎全部的动静,仅有少量兵器碰撞的声音,若不仔细去听,根本听不出,这根本不是唐军骑兵冲锋时所发出的声响。

    是突厥人!

    瞬息之间,尉迟敬德也发现了这微妙的不同之处,跟突厥人有过不少交手经历的尉迟敬德,自然能够从声音中分出是突厥人还是唐军。

    “突厥人怎么会在这里?”看到前面传来的消息,房玄龄有些不敢相信。

    这里可是大唐的腹地,突厥人早在几个月前便已经全面北撤,途中还被李靖狠狠的敲了笔竹杠,损兵折马的突厥人又引发了内讧,此时根本无心顾及其他,而且北方的防御也已经恢复了正常,数千突厥骑兵,怎么可能悄无声息的来到这里?

    “突厥人?那就对了!”李元吉倒是没有太过于惊讶。

    早就想到了李艺在外面还有伏兵,至于伏兵是谁?这一点李元吉并不关心,唐军也好,突厥人也罢,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敌人,都是需要歼灭的对象。

    “薛将军,你率两千步兵绕到后方,堵死突厥人后撤的路,要让他们插翅难逃!”李元吉坐在中军大帐内,神态自然,淡定的发布着命令。

    “诺!”薛万彻双手拱拳,接下命令,旋即出营点齐两千步兵,带着他们经过太峪从山后绕过去。

    李元吉又看了看帐中,侯君集和张亮在前面准备着反击李艺,帐中也只剩下了自己和房玄龄两个人。

    说来也有些搞笑,这些每一个都可以当做大将来使用的武将,到了自己这里,却偏偏被当做偏将来使用,不得不说上一句,这就是牌面实力好的结果,就是这么任性。

    “本王给你两千兵力,你就坐镇中军,守好太峪,不要再让那些受伤的将士们遭受无妄之灾。”李元吉朝着房玄龄说道。

    尉迟敬德三千兵力,薛万彻两千,再给房玄龄留下两千,便是如此,手中也依旧有八千可用之兵,实力上依旧是超越了李艺。

    “你呢?现在你是主帅,理应由你来坐镇中军。”房玄龄有种不好的预感,心中暗道李家的男儿怎么都这么喜欢提枪上阵呢?以前李世民是这样,现在李元吉也是这样。

    你是死是活我并不关心,可你是主帅,战场上刀枪无眼,万一伤了你倒是无所谓,可士气却会大跌,是会影响到整场战斗的。

    刚欲开口劝说,李元吉却是微微一笑,提过那把不知道有多久没用过的马槊,说道:“本王倒是可以坐在这里指挥,但那必将是一场艰难的鏖战,同样的胜利,一面是伤兵满营,一面是大获全胜,你要哪个?”

    “那把敬德召回来,让他伴在你左右!”房玄龄依旧不肯同意,但也选择了松口。

    “没时间了!”李元吉摇了摇头:“既然我是主帅,这里便由我说的算,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就行了,其他的勿要多管!”

    丢下一句让房玄龄久久不能平静的话语,李元吉提着马槊直奔中军大帐之外。

    吓的浑身瑟瑟发抖的春华愣在那里有些不知所措,一边迈着慌乱的脚步追赶着李元吉的步伐,一边连连张口呼喊道:“早特么知道是这样就不来了,殿下……殿下等等奴婢……”

    不过刚跑出大帐的春华便被李元吉给踹了回去,这货跟在自己身边也不知道是谁保护谁呢?自己可没那个精力带着这么一个拖油瓶。

    在百余护卫的护送下,李元吉一路上策马狂奔,直奔后方侯君集、张亮所在之地。

    见到李元吉出现,低落的士气稍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