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天灭日-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令一再暗示自己,冷静,一定要冷静,不能让对方气坏了自己乱了阵脚。

    深吸一口气,宝令说道:“施先生,事情总要想办法解决,你说是吧?贵方提出的价码实在太高了,我回去不好交代啊。除了钱,我们双方有没有其他方式解决,大家心平气和地把问题解决了,我也可以回去较差。”

    施肇基心里暗乐,你麻痹的,刚才不是又要打又要杀的威胁,威风八面,现在却又摆出一副和气生财的样子。看来对付洋鬼子就必须强硬,不能让他们蹬鼻子上脸。

    捋一捋胡须,施肇基故作沉思状,而后,慢条斯理地说:“包先生,其实这件事也只能怪大英帝国无事找事,我们北地义勇军从来不去主动招惹事端,但是,北地义勇军绝不好惹,看看前段时间那些例子,北地义勇军的反击从来都是非常凌厉。

    如今大英帝国愿意心平气和地谈判,而不是像以前那样不讲道理,我个人还是非常高兴。

    有关俘虏的问题嘛,也不是没有其他办法,北地义勇军还是满讲道理的。如果,我说如果哈,大英帝国愿意归还我方的领土,至于大英帝国的俘虏嘛,其实不算什么大事,好说,好说。”

    这家伙说的是神马意思?

    这家伙说不用出钱就可以领回去大英帝国的官兵,是这个意思吧?

    哦,归怀领土是神马意思?

    “施先生,你让大英帝国归还什么领土,说清楚一些嘛。”其实,这家伙心里有点明白了对方说的话,却要落实一下,不能急躁出口。

    施肇基心中冷笑,这家伙有可能装憨,算了,不与他计较。

    “我的话很明确了,大英帝国侵占了我方的土地,就是指目前北地义勇军夺回来的地区。

    这本来就是我们的土地,以前大英帝国千里迢迢跑到亚洲占领了,而我们又没有足够的力量夺回来,大英帝国还真把那里当成自己的了。

    不过,为了缓解与大英帝国的关系,贵方如果同意归还,我方也可以释放俘虏。

    现在我说的已经很明确了,同不同意,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今天就谈到这里吧,你也回去请示一下。”

    不错,这一次施肇基说的很明确,以土地换俘虏。

    施肇基的话让包令长着一张大嘴,非常吃惊,这丫的说这些土地都是他们的,让大英帝国归还。

    土地是谁的,现在争论没有用。

    大英帝国一向用拳头说话,如今被北地义勇军霸占这个专利。

    嗯嗯,除了军事行动夺回来,大英帝国暂时也没有其他办法。

    宝令的确要回去请示,这个问题他说了不算,谈判就此结束。

    大英帝国谈判代表宝令把谈判纪要发送回大英帝国,这一下子大英帝国内部可乱套了,许多人纷纷扬言,大英帝国一定要出兵教训一下这个不知好歹的北地义勇军。

    其实,这也是被气糊涂了,说一点气话发泄一下而已。

    这里面也不是都不懂军事,有人就说了,大英帝**舰开不到内陆,根本无法报复对方。

    远东的军事力量不足,哪怕是把远东殖民地的军队都集中起来与北地义勇军交战,大概不会超过日倭关东军的兵力,能不能击败北地义勇军真的很难判断。

    再说了增加军队与对方交战,费用也不低,如果再被俘虏了,那就更不是小数目了。

    大英帝国内部产生了分歧,一部分人要动武力解决,一部分人不同意动武,因为,谈判纪要上清楚地表明,再一次兵刃相见,俘虏的人要提高价码。

    这一条很吓人,谁也不敢保证下一次打仗,不会被对方俘虏士兵。

    光是目前这些俘虏就要人命了,大英帝国政府都无法向他们的民众交代,尤其是被俘士兵的家属,一直在强烈要求政府解救这些被俘的军人。

    鉴于这种情况,大英帝国统治者还真没有人敢拍板,派军队征服对方。

    就在大英帝国内部分歧,两种意见僵持不下的时候,从印度次大陆传来了消息,那里已经乱了套了,盛世才的军队越发横行无忌,占领了数个省地盘,并且威胁到了新德里。

    最要命的是,逃难的人铺天盖地,沿海地区人满为患。

    现在大英帝国印度公司已经非常不满,通过各种渠道发出声音,这对于执政党非常不利。

    尼玛,光顾的上忙活这一边,而另一边被忽视了。

    这时候,大英帝国政府才意识到,与北地义勇军这一边的纠葛已经不重要了,另一边的威胁更大。

    北地义勇军虽然占领了一些土地,可人家没有制造混乱,盛世才可不一样,那都是一些乱军,谁知道下一步会到哪里抢呀?

    大英帝国被逼急了眼,好吧,反正都是抢来的地盘,送出去也就那回事,等到腾出手来在夺回来就是。

    大英帝国的政客们很狡猾,想要秋后算账。

    大英帝国终于做出了决定,让谈判代表宝令尽快与北地义勇军达成协议,换回来帝国的士兵。

    新一轮谈判终于开始了,这一次宝令的心情很放松。

    “施先生,我方决定归还那片所占领的土地,换取我方的士兵,这一次你们满意了吧?”宝令还是在口头上不吃亏,好像送一个人情似得。

    施肇基笑了,说:“呵呵,宝令先生此话差异,那些土地本来就应该属于我方,不过是我方为了缓解双方的矛盾所做出的的让步而已。”

    大英帝国代表宝令为之气结,这家伙一点也不吃亏啊。

    “行,不管怎样,既然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先释放俘虏吧。”宝令还是把俘虏放在了第一位,一天要不回去那就一天不放心啊。

    “宝令先生,这可不行,需要先签署协议,按部就班地来。再说了,我们并不知道贵方的诚意,要一批一批的释放,在明年上半年全部释放完毕。”施肇基可不会上他的当,空口无凭让我们放人,有这种好事吗?

    宝令急了,说:“我们大英帝国的信誉可是刚刚的,从没有说话不算话的时候。”

    施肇基给了他一个白眼,轻蔑地说:“这世界上谁都可以说自己的信誉好,唯独不能相信你们英国人。宝令先生,我看还是按照正规的步骤,一步步来吧。”

    施肇基不松口,宝令也是无可奈何,只能按照施肇基的话去做。(。)

第三百四十七章完全不按剧本走() 


    大英帝国与北地义勇军经过数轮艰苦的谈判,最终达成了协议。() | (八)

    协议内容包括:大英帝国将不丹、尼布尔等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土地,归还给北地义勇军。北地义勇军将分批释放被俘的大英帝国士兵,签订协议之后,立刻释放四分之一的俘虏,剩下的俘虏将要在明年上半年全部释放完毕。为此,大英帝国将承认北地义勇军合法应有这些土地。

    这些土地包括不丹以及尼布尔以及向南延伸的土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占领区,大英帝国一并承认了。

    不承认不行啊,放不放俘虏决定权在北地义勇军手里,大英帝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印度次大6风云突变,大英帝国被盛世才爆了菊花,如果再与北地义勇军开战,两头打仗,大英帝国在印度次大6还没有这个军事实力。

    反正这些领土都是抢占别人的,大英帝国暂时送出去,也不是很心痛。

    当然,仅仅是有点舍不得而已。

    但是,与大英帝国被俘的官兵相比较,天平只能选择俘虏。

    否则,大英帝国政府不好向国民交代。

    大英帝国被人轮了,干脆假装睡着了故作不知,反正也不太吃亏嘛。

    等到自己腾出手来,有精力的话,反推回来,两下就扯平了。

    不光是大英帝国与北地义勇军达成了协议,就连日倭帝国与老毛子也达成了和平协议。

    双方经过长时间的接触、谈判,不仅签署了停战协议,而且还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两个冤家竟然化干戈为玉帛,成为友好人士。

    这尼玛的有点儿不安套路出牌呀。

    难道说,死了那么多人都白死了吗?

    无疑,整个过程日倭一方非常主动,态度也十分谦卑,并承认关东军某些下级军官无视军部的命令,擅自挑起事端,引了双方的战争。

    对于日倭一方如此低姿态,老毛子都有些招架不住,话说不打笑脸人,老毛子也就原谅了日倭关东军的冒犯,并接受了日倭一方提出的建议,双方建立友好关系。

    双方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基于各自国内的实际情况所决定的。

    老毛子国内正在进行大运动,大胡子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正在清理一些不安定因素,巩固国家政权,当然不希望现在打仗了。

    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必赶在这个关键的时间段,与日倭人拼死拼活的,完全没有必要嘛。

    日倭人有他们的想法,与对方开战暂时还没有准备好,重要的是希望对方再混乱一些,军队的战斗力继续下降一些,因为他们在南造云子送来的情报中,分析的已经非常清楚了。

    忍耐,日倭帝国需要忍耐。

    于是,在双方各怀鬼胎的情况下,终于达成了和平条约。

    生在远东这片土地上,一场多边角逐而非常复杂纷乱的战争,就这样戏剧性地全部结束了。

    这其中的变化,令人眼花缭乱,能够让许多人甩掉下巴。

    貌似需要打一场规模浩大的战争,竟然没有出现,这实在是令所有人感到意外,灰常地意外。

    于是,关东军撤兵了,但是,数万军队却滞留在了吉之林,仅仅是远离了边境线而已。

    当然,老毛子一方也撤军了,红旗远东特别集团军各部归位,该去哪里还是去哪里,边界上一片安宁,似乎这里根本没有生战争。

    出现这一幕,完全是日倭6军大臣冈田启介和6军参谋本部长闲院宫哉仁亲王主谋,并与内阁充分沟通之后确定的策略。

    与老毛子打仗,可不是北地义勇军这样的级别,那是一个国家。

    闲院宫哉仁亲王与冈田启介一致认为,战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尤其是后勤供应要及时跟上,这就需要交通路线畅通,于是,东北铁路网主要是南部的铁路网提上了议事日程。

    日倭一方再一次忽略了北地义勇军,因为,北地义勇军从来没有主动出击,除非关东军招惹了封天,否则,不会攻击日倭军队。

    的确,封天没有一次无缘无故地出动军队向南方动攻势,这就给日倭一种假象,时间长了也习惯了。

    日倭始终认为,封天不好对付,那是因为他善于防守,目前还没有足够的兵力主动攻击关东军。

    惯性思维很难改变,也许是封天有意识地麻痹日倭军队,反正没有一次越过奉天,非常规矩。无论是冈田启介还是闲院宫哉仁亲王都认为,封天不可能南下威胁到关东军。

    由6军大臣、内阁大臣以及6军参谋本部经过成分沟通,一项大规模的开建设计划展开了,为了解决劳工问题,日倭决定从本土移民五十万,主要的任务是负责管理劳工。

    而真正干活的劳工,则需要从半岛征调。

    为了这一项巨大的计划得以尽快实现,日倭需要从半岛征调数百万青壮,几乎将半岛的年轻人抽调一空。

    日倭野心勃勃,他们不仅需要重建辽东铁路,还需要改善半岛铁路运输条件,为的就是要使整个铁路网畅通无阻,保障整个后勤供给。

    除此之外,剩下的就是扩军了。

    不仅仅是远东这边撤军了,关东军在辽西走廊威胁北地义勇军所布置的军队,同样也撤走了。

    至于奉天一带早就没有军队了,四个师团以及一个独立旅团都到了吉之林,那里还有军队呀。

    北地义勇军与老毛子之间的军事较量,当然也不可能生,双方在这之前已经达成了和平相处的协议,关系早就和好了。

    一场看似非常险恶的局势,转眼间烟消云散,一派和平的景象。

    这种转变实在是太巨大了,几乎所有的人都看不懂,掉了一地眼镜片。

    不要说外界,就连北地义勇军这些亲临其境的高级官员们,也都被这种巨大的变化有点不适应。

    搞什么搞,这就完事了啊。

    尼玛,不完事,难道还要让北地义勇军这种地方性武装力量与两个国家的军队展开厮杀,不死不休呀。

    真若是出现那种结果,恐怕连封天自己都没有把握判断,后面的结局会是神马样子?

    封天虽然有胆气,却也不是莽夫,自不会拿鸡蛋往石头上碰。

    谁都可以傻,封天不能傻,他手里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