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1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范凑到地图后,其他的武将文官也纷纷凑了上来。刘诞说道:“主公请看,这就是西域。”说着,刘诞拿着绣春刀刀鞘指着地图上一大片区域,不仅包括新疆,而且还包括了后世的几个斯坦国,这是广义的西域。

    “在西域的最南部,是昆仑山脉。昆仑山之下,有大宛、若羌、小宛、渠勒、且末、扦泥、山国、西夜、于阗、皮山、戎卢、精绝、莎车、扦弥等国。其中的大宛实力最强,人口有约十三万人,骑兵有三万到五万。而大宛还出产大宛马,而且丝绸之路从大宛经过。其余的小国,国土狭小,一个国家都只有一两个城池而已,人口皆在几千到一两万之间,还没有我们大汉的一个县城大,一盘散沙,不足为虑。”刘诞侃侃而谈。

    刘诞又用刀鞘划向昆仑山以北,继续说道:“此处是天山山脉。在天山山脉上的国家有焉耆、温宿、龟兹、楼兰、蒲梨、姑墨、尉头、尉犁、卑陆、乌贪訾、卑陆后国、单桓、蒲类、蒲类后国、西且弥、东且弥、劫国、狐胡、子合、车师前国、车师后国、车师后城国、师车尉都国、依耐等国。这些国家均是小国,人口都几千到两三万左右。另外,我大汉的西域长史府、己校尉和戍校尉,也设在天山之下。但是因为大汉近些年实力大减,三个官府加起来,所统帅的汉兵也不过一千多人。但这三个长官,特别是长史,依然有权调动全西域的兵马。”己校尉负责天山以北的防务,戍校尉负责天山以东的防务,他们的名字的己和戍,就是用方位和方向来定的。

    说完了天山和昆仑山,刘诞又把刀鞘指向了西域以西的山脉,葱岭山脉,也就是后世的帕米尔高原。刘诞说道:“主公再看,此处是葱岭山脉。在葱岭之上的国家有大宛、康居、乌孙、疏勒等四国。大宛人口有十几万、康居人口有三十多万、疏勒只有几万人口,相对于西域小国而言,他们都是大国。但乌孙的实力比他们的总和更强。乌孙国土范围广阔,堪比凉州。其国土向南延绵至天山,离温宿国不过几十里之遥,其首都赤谷城也设立在南部边境上,与温宿国遥遥相对。乌孙国土北部直达亿列。其北部有两个弱小的游牧民族:坚昆和呼揭。”伊列,就是后世哈萨克斯坦的巴尔喀什湖。清朝末年时,巴尔喀什湖都还是中国国土。

    听到乌孙其实如此强大,刘范以及诸位将军和文官们都有些吃惊。因为过于遥远,信息不畅通,刘范还一直以为,乌孙只不过是个和康居差不多的国家。

    刘诞说道:“众位一定想不到,这乌孙能有这么厉害。但众位更没想到的是,乌孙的人口,据锦衣卫线报分析,已经超过了六十五万!其骑兵因此也达到了二十五万之多!”

    “嘶!”在场的人都不禁吸一口冷气,乌孙的军事实力竟如此强大,超过了拥有骑兵十万的匈奴不说,还超过了现在拥有骑兵二十万左右的鲜卑!要知道鲜卑可是汉国的大敌啊!

    刘诞又说道:“不过众位放心,根据锦衣卫的情报,乌孙的骑兵实力不如以前的鲜卑厉害,其战斗力只能算是中上。乌孙的强大,不仅因为乌孙的骑兵众多,还因为他们处在丝绸之路上,收取的关税十分丰厚,而且多是来自大秦、大月氏和安息等大国金币,十分富裕。”

    大秦,就是罗马帝国;安息,就是帕提亚帝国;大月氏,就是贵霜帝国。

    大秦帝国的疆域广阔,不仅包揽了大半个地中海沿岸,还占领了小亚细亚和埃及,领土面积鼎盛时有五百九十万平方公里,和东汉帝国的疆域和国力差不多,更可能国力比东汉还要强大;动员兵力时,恐怕不输东汉的徭役制度。大秦的人口打底有五千万人口,封顶能超过一亿两千万人,拥有军队超过百万,主要由重步兵组成,而且能征善战,堪称精锐。

    安息帝国,土地面积广阔,有将近三百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三千万,一百多万军队中多以厚重敦实的重骑兵为主,实力强劲。故而安息在和大秦争夺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时,能和大秦斗得旗鼓相当。

    贵霜帝国,疆域有两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一千多万,但贵霜帝国维持着几十万的常备军,经常和安息争抢呼罗珊和花剌子模。辛亏安息帝国夹在贵霜和大秦之间,除了要和贵霜作战,还要和大秦作战,所以弱小的贵霜,才能和安息在呼罗珊和花剌子模上斗得不分胜负。

    大秦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东汉帝国,就是这个时代唯一的世界性大国。

第二百四十三章 乌孙异动() 
刘诞说道:“从锦衣卫收到的情报来看,西域良田足足是凉州耕地面积的六七倍有余,且更加肥沃富饶。特别是在天山和昆仑山之间的土地上,也就是塔里木盆地上,种植麦子和稻子能够收获两季。偌大的一个西域,已足够安置几百万人口,更别说这区区的四五百万人口了。”

    这一点刘范倒是知道的,后世的*自治区,环境破坏得很严重,依然能够给新疆建设兵团开垦出广阔无垠的耕地来,滋养了新疆超过两千万的人口。特别是塔里木盆地,种植作物能够有一年两熟,粮食产量极为丰富。

    田丰、贾诩等人均是喜悦不已,看起来西域可是相比于天府之国的益州也不遑多让了。贾诩道:“西域富饶广阔,任之不取,殊为可惜。属下建议主公早日准备攻取西域,不然中原万一是发生什么变故,主公就再难找到机会攻取西域了。”

    刘范点点头。回来的时候,刘范就知道大将军何进已经开始着手运用他给曹操提出的计谋,去谋害汉灵帝刘宏。万一刘宏死了,天下大乱了,那刘范就很难从中原脱身,去攻略西域了。

    于是刘范说道:“攻取西域,势在必行。”

    董扶突然插嘴道:“主公,西域名义上是我大汉的属国,对我大汉皇帝陛下进贡,受我大汉庇护。主公又应该以什么样的理由攻略西域呢?”

    “是啊!西域诸国历来是我大汉的友邦,对大汉颇为恭顺。如果没有合适合理的理由,出兵西域那岂不是名不正言不顺?”天水太守司马直说道。

    “最重要的是西域年年向大汉进贡,要是主公师出无名而占领了西域,那朝廷问责起来可怎么办?”敦煌太守张俭说道。

    刘范叹了口气。中国历来都是这样,文人都特别爱面子,总要讲究个天朝上国的气度,干什么总要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可是世上哪有那么多找得到理由?说来这也不过是一种虚伪罢了。刘范摆摆手,说道:“你们不用慌,用不了多久,我就能有合适的理由出兵西域了!休文,现在就告诉各位大人吧!”

    刘诞再次出班,说道:“诺!各位大人有所不知,虽然我们确实没有理由进攻西域,但是乌孙,这个对西域垂涎三尺的国家,将会给我们送来一个绝好的出兵理由。”刘诞说得云里雾里的,顿时把所有文武大臣们的心给提起来了。

    “乌孙?这又关乌孙什么事?”很多人说道。

    “嘿嘿!诸位有所不知,乌孙之所以能成为一个地区大国,不仅是因为乌孙的军事实力强劲,更大的原因是乌孙处于丝绸之路上。乌孙每年依靠收取丝绸之路上过往的商旅的关税,就能匹敌我凉州税收的三分之一。但是,我主英明,在凉州鼓励人们从商,又鼓励商人前往西域进行贸易,更是发明出紧俏的商品,如纸等。因此,我们凉州一个州如今每年收取的商业税和关税,就是乌孙全国的三倍有余。”

    刘范满意地点点头,想不到刘诞现在还学会了拍马屁。他的属下们听了,也是与有荣焉。刘诞说道:“但是,乌孙因此嫉恨上了我们凉州。因为以前凉州动乱时,我大汉的商人几乎不能参与丝绸之路的贸易,所以从西方国家,例如从大秦、安息和贵霜等西方国家来的商旅,见乌孙以东无利可图,于是在乌孙境内就进行贸易消费,乌孙因此富得流油。但是因为我主不仅收复凉州,又打通了丝绸之路,来自我大汉的商旅又重新活跃在丝绸之路上。”

    “丝绸之路西端的商人听说我们大汉的商人不仅又参与丝绸之路的贸易、还能提供以纸品、丝绸、茶叶、瓷器、食盐等大宗商品为主的商品后,不再停留在乌孙,而是长途跋涉进入到西域甚至凉州来进行贸易交换。而我大汉的商人因为不熟悉西域以西的丝绸之路,所以一般也驻足于西域,而不会进入乌孙。如此一来,丝绸之路的关税收入和由此带来的其他经济利益,就让西域和凉州给瓜分殆尽。而这些利益曾经是乌孙所占有的。乌孙因此每年的税收逐年下降,国力衰减。且乌孙人日益怨恨我主,觊觎西域和西凉。”

    刘范在今日早晨时,已经听过刘诞的汇报,故而但是风轻云淡。而他的部属们听刘诞说到这,已经大部分能够理解了。文聘说道:“那指挥使的意思是说,乌孙因此和西域以及主公结仇了?”

    “不错。诚如文将军所言,西域和凉州把原本属于乌孙的税收都抢走了,所以乌孙想要恢复国力,增加赋税,就必须要和西域以及凉州争利。我们凉州和乌孙之间又隔着西域,所以乌孙正在备战,准备攻打西域。而且不排除乌孙在抢占西域之后,又打上我们凉州的主意。而这,就是我们出兵的绝好时机!”

    说到这里,整个议事堂的文武官员终于听明白了。刘范兴致勃勃地说道:“只要乌孙对西域动兵,那我们岂不是就有了出兵的理由?到时候,我只要借口保护西域的属国而出兵西域,暗中却按兵不动,等乌孙派兵占领了西域,铲除了西域各国的政权,那我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攻打西域,进而把西域占为己有了。”

    “主公英明!我等不能及!”田丰、贾诩、刘诞、赵云、赵匙等人纷纷半跪下来,一齐说道。

    “起来吧!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休文,你再给我们讲解讲解,这乌孙国现在的情况。”刘范说道。

    “诺!”刘诞说道,“乌孙国现在有六十五万人口,拥有一支大约二十五万的骑兵。乌孙已经实现了统一,民族意识浓郁。其国王被称为昆弥,现任昆弥名叫乌爵靡,其名字后面的靡字相当于尊号。乌孙昆弥乌爵靡之下,还有其国的丞相浑都靡,用乌孙语来说,就是大禄。乌孙国的大禄,不仅辅佐昆弥行政,还拥有兵权,相当于秦朝的丞相。大禄之下,又分设有十几名左右大将,负责掌管兵马。左右大将的制度,是乌孙从匈奴学来的。左右大将之下,又有翕侯,翕侯也能带兵。翕侯之下便是些小官,不足为道。”

    刘诞说道:“传言乌孙昆弥乌爵靡是一位年轻贤能的君主,在贤相大禄浑都靡的辅佐下,将乌孙治理得井井有条,还扩充骑兵至二十五万。而扩军到这么多,必然是准备扩张势力范围。他应该是一位棘手的敌人,主公当小心为上。”

    刘范点点头,又说道:“既然乌孙已经开始觊觎西域,那乌孙可是有了什么动作了?”

    刘诞一听这话,激动地说道:“属下正准备向主公禀报!主公,锦衣卫在乌孙境内曾埋伏截杀过一队人数超过一百人且装备精良的乌孙斥候,从他们手中截获了一份重要情报!”说着,刘诞连忙伸手从袖子里摸出两卷羊皮纸来。

    刘范看刘诞这么激动,心想这必定是重要情报。可他接过来,展开一看,却看到装裱得十分精美的羊皮纸上,整整齐齐写着的都是一圈圈火星文。刘范皱着眉头,左看右看,也看不出来这写的是什么玩意。

    刘范说道:“这是什么?”

    刘诞说道:“主公,这是乌孙国的文字,大意是乌孙昆弥乌爵靡要求康居、大宛一同组成联军,一起进攻西域。主公可让一个懂乌孙的官吏来翻译一下。”

    刘范迟疑一下,便说道:“元皓,州牧府中可有懂得乌孙文的小吏?”

    “有!属下这就去把他给叫来。”田丰便去了。不一会儿,田丰带回来一个瘦小的刀笔吏。一看到那么多大人物在场,刀笔吏都双腿发颤了。

    刘范便叫他翻译。那刀笔吏拿起羊皮纸,看了看,惊讶之后,便一字一句地念了出来,说道:“乌孙国昆弥致与大宛国君毋摩陛下:吾有意与大宛会猎于西域,望陛下可出兵三万以组成联军,以期共图大业。攻下西域之后,陛下可以分到疏勒和莎车的领土,且所掳掠所得之十分之二,吾亦愿给予陛下补偿出兵靡费。西域富饶,想必陛下也早已垂涎多时。且吾闻汉人亦有意于西域,若汉人进西域,则大宛与吾乌孙危矣!陛下明慧多思,吾知陛下必愿出兵。但若陛下不愿出兵,吾便可视之为蔑视吾国。其罪大哉!吾取西域后,必取大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