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要让他们跟着自己走上一条未知结果的穷途绝路,刘范忽然觉得自己的罪恶感充斥着心的每一个角落。

    但他没有其他路可走,他只能送他们上战场,去迎接一个未知又残酷血腥的未来。西域之战,损失五千多人,刘范一直没有将这五千多人的空缺补上。他当然有这个能力,但他却不想再让新的五千人踏上战争这一条路。而今,剔除了南线战场和北线战场上的四路大军,仅有二十四万五千人的西凉军,仍然要面对比自己多上十几倍的敌人。脑海里想着这些,刘范就久久未曾平复下来,双目噙满热泪。他知道西凉军或许已经能够预想到他们的前途是什么样的,他们将要面临的险境又是怎么样的。但他却不敢对着他们将这个残酷的事实说出来。看着底下一张张稚嫩的脸,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刘范总是欲言又止,话就噎在喉咙之中。

    刘范有三柱香的时间,就定定地站在点将台上,一言不发。西凉军看着台上的刘范,本来听说今天主帅要来动员他们,但看到刘范却不发一言,西凉军十分地困惑。不仅是军士们困惑不已,就连站在刘范身后的谋臣们,武将们,见刘范久久无言以对,焦急万分。但谋臣武将们和站在点将台下的军士们分明看得清楚,刘范的身体正微微颤抖着,佩剑都在微微摇晃,双手捏着拳头,拳头之中,不时滴出汗水来。

第四百二十章 三军用命() 
典韦看着又是一炷香的时间过去了,就像向刘范走去,提醒他发言,要不然这动员大会就开不下去了。典韦正想抬起腿走向刘范,一向熟知刘范的贾诩立即伸手拦住了他,并轻轻地摇头,示意他别过去。典韦很不解,小声地说道:“军师,主公再不发言的话,那可怎么办啊?”

    贾诩定定地望着刘范那宽厚的后背,也没有看典韦一眼,说道:“恶来将军不知,虽然主公带兵多年,但如今十军会攻,乃前所未有之恶战。且你让他怎么跟军士们说出来?他又怎么忍心?这对于爱兵如子的他来说太难了。”

    典韦焦急地说道:“可现在已经过去四柱香了,主公要是一直不发一言,这也不是个办法啊!”

    贾诩仍然望着刘范,坚定地说道:“等着吧!主公起兵以来,经历了多少磨难,不希望克服过来了?如今虽难,但总不会难得了主公。主公一定会鼓起勇气的,他现在别无他法。”

    典韦听了贾诩的话,这才稍稍安定下来。而刘范一直不发一言,西凉军虽疑惑不已,但也没有躁动起来,甚至无人在行伍中交头接耳。整个西凉军静悄悄的。

    终于,刘范有勇气将憋在心里的话说了出来。刘范望着西凉军一望无际的阵型,感慨万千。刘范哽咽地说道:“我的将士们,今日是动员大会,我来动员你们了。”

    听着刘范这悲怆的话,西凉军的情绪瞬间低落下去。刘范收拾了一下心情,鼓足勇气说道:“想必你们早已得知,朝廷将要发兵攻伐西凉。这是真的。而且,朝廷将动用十路大军共二百万之众,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合围西凉。二百万之众,是我军的大约十倍。而且,只要有一路大军攻克了我军之防线,我们就会陷入完败。”

    刘范坦诚而言,西凉军知道这个消息是真的时候,都不禁有所动摇。毕竟二百万大军,天下难有。而三州加起来不过一千万不到,攻西凉之兵就有其五分之一,根本是打不赢的。二百万之众,如同一道惊雷劈中了西凉军士。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是听闻末日到来一般,毕竟他们都太年轻了,还有很多人没有经历过战争,只是训练而已。如今他们却要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的敌人,这让他们都十分不安,行伍之中,开始有了一些议论声。

    刘范说道:“这一次,朝廷绝不会收手。十路大军,将投入他们最强大的力量攻击西凉。届时,参战者,将会付出巨大的牺牲,将永远地失去性命。有人问我,说我能否将来犯之敌打败?我说我没有一丝把握。二百万大军,太多了。就算这十路大军站着不动,任由我军砍杀,我军也得砍上几个月。纵使我有通天之能,也不能保证我有退敌之策。”

    听到刘范说没有把握之时,西凉军更为沮丧,更为低落。刘范这时又添了一句:“等待西凉的,将是倾覆的命运,无人能够改变。等官军一来,西凉三州,将重回大汉治下。”这句话,又让西凉军更为沮丧。

    刘范说道:“朝廷之所以兴师动众来征伐西凉,其目的就是来斩下我之头颅。我背叛了朝廷,占据了关西三州,对这三州实行不同于朝廷统治的政策,多次对皇帝表现出不臣之心,招致朝廷的仇恨。朝廷动用如此之多的军队,只是来杀我的,与西凉的百姓无关。”

    听闻这一句,西凉军再次安静了下来,不知刘范何意。刘范说道:“既然如此,为了保住西凉百姓的性命,我将不率军反击。你们都是我最忠勇的士兵,我将你们视为我之手足。且你们与百姓一样,并未与朝廷作对。我不想让你们为了我而死。这一切的罪过,都是我的罪过,朝廷要行杀戮,就杀我一人便可。一切与你们无关。”

    西凉军顿时又暴动起来,有人高喊:“主公何出此言?”“主公万万不可如此啊!”一时间,安静得如同湖面的西凉军,立刻变得如同汹涌澎湃、波涛汹涌的大海,怒涛骇浪一阵又一阵地掀起来。刘范的话,让西凉军变得方寸大乱,手足无措。对于西凉军来说,刘范就是西凉军的灵魂,若是刘范为朝廷所杀,西凉军即将陷入崩溃。在刘范身后站着的谋臣武将们,也因此方寸大乱,他们没想到刘范在重重危机之压迫煎熬下,会萌生出如此想法来。

    刘范望着西凉军,说道:“作为三州之主,我对不起三州的无辜百姓,他们不过是想要获得平稳的生活罢了,而因为我之鲁莽叛逆,而招致战火重燃之险;作为三军统帅,我也对不起你们,你们大多数都是从东州而来,受尽了苦难,而我也无法让你们安定下来,一次次将你们推上战场。如今,朝廷即将兴师问罪,罪皆在我。我将不再有负任何人。”说完,刘范绝望地闭上双眼,两行热泪夺眶而出。

    西凉军见此,纷纷跪地,大哭,哭声响彻大营。二十四万同时倒地痛哭,十分壮观。刘范看着底下一片哀嚎之声,这才露出一个笑容。刘范忽然严正地说道:“朝廷之将杀我,我岂能坐以待毙?愿从我出战者,站在原地!不愿者可离开!”

    西凉军闻言,立即从纷纷从地上爬起来,又半跪而下,说道:“愿为主公死战不怠!”“俺的命就是主公的了!”“朝廷要杀主公,先从我等尸体上踏过去!”

    一时间,虽然西凉军回应刘范的话参差不齐,不尽相同,但刘范却听不见有人说不愿为他出战,自然也无人离开军阵之中。这时,谋臣武将们懂了刘范之意,哀兵必胜。看到军士们如此忠于他,刘范感动不已,说道:“好!你们都是我忠臣!既然如此,来日我等一同死战!”

    西凉军士皆是将脸上的泪水一抹,铿锵地回应道:“遵命!”

    于是,西凉军不再有退缩之意,皆愿为刘范死战。看到这一幕,贾诩对田丰说道:“主公这一招真是高明,对西凉军士示以形势,又言己过,不费吹灰之力即使大军为之用命!”

    田丰微笑道:“哀兵必胜。且西凉军忠于主公,闻主公将一人服罪,岂不心痛?他们必然要与主公同心协力,共同抵抗朝廷之入侵。”

    贾诩说道:“如今军心已稳,再不惧朝廷十军之威胁矣。”

    田丰说道:“我军本为天下强军,即使朝廷之实力比之今日更盛,将士们也断断不会恐惧,最多不过是忧思罢了。”

    贾诩说道:“三军之勇,首在主帅。如今主公已鼓足勇气,三军用命,朝廷之危险,已不在话下了。”

第四百二十一章 称王大典() 
于是,刘范乃命西凉军在姑臧城南修筑起一座高台,高九丈,宽九丈,为称王而作。听闻刘范要正式地称王,姑臧城周围的百姓纷纷扶老携幼,跋山涉水而来。待到正式举行称王仪式时,姑臧城已经汇聚了数十万的百姓。

    卢植选择了一个良辰吉日,作为称王之时。正午时分,高台之下,已经汇聚了包括西凉军在内的近百万人,人山人海,红旗招展。而刘范,则是在诸将的拥护下,由黄氏亲自将王者之衣冠一一穿上。刘范戴上九旈冕,穿上九章服,自刺史府中乘坐六马金根车,到达高台之下。

    一到高台之下,围观的人们爆发出响彻云霄的欢呼声,双手不停地挥舞。若不是西凉军奋力地拦截,人们就要冲到刘范的车下。通往高台的一条路上,用大红地毯铺就。大道两旁,站在卢植、蔡邕、贾诩、田丰、郭嘉、管宁、邴原、典韦、赵云、张颌、张辽、文聘、魏延、马超、马岱、马腾、阎行、黄忠、高顺、刘诞、刘瑁、刘璋等人。谋臣武将者,皆是穿着吉服,虎卫军今天也穿上了鲜艳红色的甲胄。

    今天,要受封的不止是刘范一人,还有蔡琰。蔡琰作为刘范的正室,又是出身名门,自然是无可争议地成为了刘范的王妃。此时,刘范穿着玄色,也就是红色的九章服,而蔡琰也穿着展衣。依据礼制,皇帝穿十二章纹服,王爵和公爵穿九章纹服,诸侯穿七章纹服,大夫穿五章纹服。皇帝的十二章服上,绘有十二章纹。十二章纹中,又分为上衣和下裳两部分。

    上衣六章: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用绘。下裳六章: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用绣。所有章纹均有取义:日、月、星辰,取其照临;山,取其稳重;龙,取其应变;华虫(一种雉鸟),取其华丽;宗彝,一种祭祀礼器,后来在其中画上一虎、一长尾猴,虎取忠勇,猴取慎终追远;藻,取其洁净;火,取其光明;粉米,取其滋养;黼(斧形),取其决断;黻(作亚字形),取其明辨。

    刘范因不是皇帝,所以九章纹服上比皇帝之十二章纹服少了三章,就是上衣少了日、月和星辰。蔡琰穿的展衣,则是王后之服。同时,蔡琰作为王后,还有禄衣可穿,不过禄衣是燕居之服,展衣则是出行重大典礼时的礼服。刘范的九章纹服是玄色,蔡琰的展衣,也是朱红色。红装的蔡琰,又在双唇上涂了朱砂,两腮上抹了胭脂,头发上戴着镶嵌有红宝石的发簪。原本就是天下绝无仅有的美人,红装之下,更显端庄大气,周身环绕着一种的气质,使人不敢生出亵渎之意,端的是母仪天下。

    刘范牵着蔡琰的手,在人们的欢声雷动里缓缓地踏在红毯上,向高台走去。路过每个武将谋臣,刘范和蔡琰便是微笑着微微点头,武将谋臣均是长揖。终于,刘范缓缓地走到高台台阶之下,蔡琰便停下,由卢植和蔡邕两人一同扶着,卢植扶着刘范的左手,蔡邕扶着刘范的右手,两人低着头,将刘范扶上高台。在人群的注视下,刘范被卢植和采用两人扶持着走上了高达九丈的高台之上。

    高台之上,插满了各色旗帜,大风吹拂而来,旗帜猎猎作响。在各色旗帜的包围中,正站着刘焉。原来,欣慰刘焉的身份特殊,是刘范的父亲,所以让他同卢植、田丰等人站在台下不合礼制。待刘范正式称王时,台下众人都必须下跪并一齐山呼致贺。而让刘焉避着刘范的称王典礼,也十分不合礼制。刘焉身为刘范的父亲,不能亲眼见证自己儿子的成长,实在太过遗憾。于是,人们就想到了让刘焉在高台之上,代天授予刘范王爵。本身刘焉就是汉室宗亲,又是曾经担任过宗正一职,对礼制最为了解不过。

    看到刘范在卢植和蔡邕的扶持之下,缓缓登上高台,刘焉看着身穿九章纹服的刘范,激动得双眼浑浊,双眼噙满热泪。尤其是看着刘范身上光彩夺目的玄色九章纹服,象征着一方王者之荣耀,刘焉就愈发高兴。刘焉无疑是对皇位抱有非分之想的,但如今看来,他距离称帝还十分遥远。但能在有生之年看到自己的长子称王,刘焉还是十分的欣慰。只要刘范称了王,日后必定会称帝。刘范称帝,刘必然会追封他为皇帝。如此,刘焉刘心满意足了。

    卢植和蔡邕一同将刘范扶持到刘焉面前,就立即退下,下了高台,站在原位。刘焉和刘范双目相对,出于仪式而未曾发一言,但彼此都能体察到彼此的激动之情。高台之上,设了香案,并以太牢和少牢祭祀着三个牌位,是江夏刘氏的列祖列宗。除了牌位之外,还陈列着七个鼎。

    其实自从秦朝之后,皇族和贵族用鼎制度就已经消亡。九鼎不再是象征天下皇权,而是换成了传国玉玺。但传国玉玺又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