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西州制霸-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檀石槐之心,路人皆知!中国实危矣!试问天下,何人敢救之欤?

    天下实非一家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况于天下英雄哉?范自就任以来,夙兴夜叹,自知责任重大,不敢有损祖宗英灵,恐托付不效,伤中国人之心。故范只愿于昔日飞将军射虎之地,再效先人壮举,于今只恨无同属与共。

    昔闻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故今范特募兵两万五千员,望燕赵壮士相投!檄文遍传燕赵,希求各路豪杰奋不顾身,以国为先,以血肉之躯为我中国再筑一座长城,戍守边疆,抗拒北虏,则封狼居胥,燕然勒石,便在今朝明日!——镇北将军刘书。”放下笔,刘范又拿起蔡侯纸吹吹,墨水便干了。

    刘范看了很久,觉得只有檄文恐怕还不足以打动百姓,故而思索一番,想到了爱国名将孙立人将军的知识青年从军歌,顿时觉得大好!为了当下紧迫,于是他只得对不住孙立人将军了,提笔又在檄文下面写下从军歌的前一段: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於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北奴不顾身!

    由于时代问题,刘范只得将原文中的“倭奴”改成“北奴”,且知识青年从军歌还有后段,还要比前段荡气回肠,慷慨激昂,只是刘范记不住了。贾诩和田丰接过来一看,先看刘范的字体,是通俗易懂的楷书;再看内容,都道大好。于是刘范拍板了,让虎卫军誊抄每人几百份,送往幽州以及并州和冀州靠近幽州的郡县。

第七十章 纷至沓来() 
檄文发出第一天,广宁城并无动静;第二天,还是没动静;第三天还是如此。刘范本来还兴致勃勃地等待着前来参军的人,但最后却大失所望,只有区区几百人来应募,还都只是广宁县的人。刘范绝望了,他想,是不是檄文写得太晦涩难懂了,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人们看不懂?是不是檄文张贴在哪些有何进党羽当官的县,被地方官抵制不让贴了?是不是没有说明粮饷数额,人们以为无利可图就不愿参军了?是不是

    刘范越想越绝望。干等着也没用,于是第四天刘范便回房歇息去了,只让贾诩和田丰在募兵处等着。刘范拉上被子便呼呼大睡了。他做了一个梦:天晴水碧,鸟语花香,小溪潺潺,柔和的阳光像一双手,轻轻拂过大地,留下余温,空气里弥漫着愉悦的味道。小溪旁,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在蝴蝶飞舞之间,刘范和蔡琰、糜贞、甄脱三女在相互追逐玩耍,她们欢声笑语,手舞足蹈,挑逗着刘范来追她们。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正在此时,突然,一瞬间天色大变,太阳消失,天空变得阴暗,顷刻间天空阴云密布,电闪雷鸣;花朵纷纷变黑了,凋零,蝴蝶不再翻飞,灰飞烟灭,鸟儿也变成了怪叫着的乌鸦;蔡琰、糜贞和甄脱,三女恐惧万分,抱成一团。就在这时,然后突现两个人:一人是皇帝陛下刘宏,另一人是资深杀猪匠、兼任大将军以及国舅的何进来了!两人指挥一群穷凶极恶的士卒将三女拖走了!刘范急忙去阻止,连续推倒、打倒了十几个士卒,三女惊恐万分,无助地哭喊,无力地向刘范伸出手!刘范正要解救三女时,却见刘宏和何进两人亲自来捉他,刘范大吼一声,伸出两拳,锤中了刘宏和何进面部,两人被锤飞了,身体飞倒向后,刘范得意地大笑,却突然发现,好像他是真的打中人了,拳头有一丝痛感,而且刘宏和何进两人的哀嚎声他特别熟悉,好像在哪里听到过

    电光石火之间,刘范迅速醒悟过来,睁开了双眼,第一眼就看到了倒在榻边地上蜷缩哀嚎着的两人,仔细一看,竟是贾诩和田丰!两人都用手掌包着鼻子,鼻子都流出血来了。刘范茫然不已,先把两人扶起来,然后问道:“文和、元皓,你们这是怎么了?是谁把你们打成这样啊?告诉我,我替你们出头!”

    贾诩用袖子抹了抹血液,哀怨地道:“主,主公,就是你亲手打的啊!你看你这毒手下的,属下的鼻子看来是塌了!哎呦!疼死我也!”

    “啊?这怎么可能?我”刘范惊呼,这才想到梦里被他打倒的刘宏和何进,原来是误伤了。

    田丰也幽怨地道:“就是!我和文和一进来,正好看见突然主公一手撇开被子,从榻上蹦起来,不由分说就给了文和和属下各一拳!哎呦!可疼死我了!主公啊,属下小的时候,家父家母都未曾这么打过我呢!”说着,田丰又抹了抹鼻子。

    刘范特别不好意思,他挠挠头,道:“抱歉抱歉!我,我刚刚做了个噩梦,把你们当成皇帝和大将军了,他们要害我,我这才,这才”

    “痛下杀手是吧!”刘范话没说完,贾诩就愤愤不平地帮他补充道。

    “额,呵呵!还望两位不要放在心上,我保证,以后再也不,那个,不做噩梦了!”刘范愧疚得话都说不好了。

    贾诩和田丰这才作罢。刘范道:“诶!对了,你们急急忙忙地跑进我的房间找我干嘛?有什么要事么?”

    红鼻子的贾诩和田丰相视而笑,拱手道:“恭喜主公,贺喜主公!”

    “这青天白日的,喜从何来呀?莫不是你们又有什么诡计了?”刘范不解地道。

    “来了!来了!他们都来了!主公,你的檄文已经发遍了幽、冀、并三州,三州豪杰看了主公的檄文,都激动不已,一边唱着主公的从军歌,一边往广宁县涌来了!”贾诩兴奋不已,激动得乱跳,一层三尺高。

    一向稳重的田丰此刻也是春风满面,指着外面道:“是啊是啊!来了好些人,都围在广宗城外,全是要来参加镇北军的,属下估摸着都有四五十万啊!他们正围着广宗城,广宁县令怕引起麻烦,这才关闭城门,不让他们进来呢!现在他们哭着喊着要求见主公!主公快快准备一下吧!”

    刘范大喜!仿佛全身都点燃起了熊熊火焰,高声道:“真的!好好!我这就准备!快来为我更衣!快快快!”

    贾诩和田丰七手八脚帮刘范更衣穿靴子,刘范见穿着整齐便和贾诩并田丰跑出镇北将军府,骑上马奔向广宁城墙。越靠近城墙,城墙外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就越来越响亮。刘范也越来越兴奋。刘范下马,上到城墙上,黄忠等人,县令和官吏们都在那儿了,纷纷向刘范行礼。刘范看也不看,攀向女儿墙,只往下看一眼,刹那间他就得了密集恐惧症!

    只见广宁城下是一片人的海洋,目之所及全是人,大部分是身穿不同衣衫的男子,还有几千个妇女也来了,他们有的个高,有的个矮;有的年老,有的年幼;有的身穿名贵的锦缎,有的身着破烂的布衣;有的骑着马,有的站:尽管他们各不相同,但此刻他们没有分别,是一颗一样火热滚烫的赤子之心,让他们手拉手,肩并肩地站在了一起!

    人群乌泱乌泱的,说为人山人海也不为过!每每人群波动,犹如大海浪潮一般。这些人比他在长社城下见的二十多万黄巾军还要多,几乎有四五十万!场面宏大,刘范看得都惊呆了,下巴都要掉下女儿墙了!突然刘范听见,有些嘈杂的人群中,一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发出响亮的声音:“君不见,汉终军,弱冠系虏请长缨!”

    其他四五十万人激动不已,城墙上的戍卒也纷纷朗声附和道:“君不见,班定远,绝域轻骑催战云!男儿应是重危行,岂让儒冠误此生?况乃国危若累卵,羽檄争驰无少停!弃我昔时笔,著我战时衿!一呼同志於十万,高唱战歌齐从军!齐从军,净胡尘,誓扫北奴不顾身!”

    这四五十万人的大合唱,吼声嘹亮,响彻云霄,震耳欲聋,感天动地!广宁城墙仿佛被吼声撼动,竟然摇摇欲坠,不堪一击!

    刘范忍不住流下了泪水!这才是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能够一呼百应、不顾一切的中国人!他们就是整个民族的脊梁骨!他们才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有他们在,又何愁家国沦丧?!

    刘范看见,底下的人,城墙上的人,眼里都噙满了泪水,一张张坚毅可爱的脸憋得通红!贾诩和田丰两个文士泪水则是不争气的流下了,身体也微微颤抖。

    贾诩用早已被泪水淋湿的袖子擦了擦泪水,对刘范道:“幽州不过三百万人口,竟来了将近六分之一;冀州和并州又离广宁那么远,他们还是愿意千里相投,可见其爱国之心何其坚定啊!”

    田丰也感慨万千,道:“是啊!估计现在还有不少人还在来广宁的路上呢!加起来超过百万也不为过啊!有这样的人在,大汉终于有救了!哈哈哈!”田丰喜极而泣,周围的人也纷纷大笑。

第七十一章 万里挑一() 
突然,典韦应景地抱着一杆旗帜上来了,他跑到刘范身边,吃力地把重达几十多斤的旗杆插在女儿墙上,一阵大风正好袭来,像一把有力的大手将旗帜展开,旗帜上用小篆大书五个大字:镇北将军刘!

    城墙上的人们一见刘范的旗帜被亮出来了,纷纷高兴得大喊大叫,又看见旗帜下的刘范,纷纷高呼:“草民拜见将军!”

    刘范喜悦万分,扯着嗓子朗声吼道:“众位请起!”

    “谢将军!”众人应道,众人纷纷起来,就像海浪翻起来一般。

    刘范道:“各位豪杰共计五十万,不知都是为了何事而来啊?”

    “某想参军!某想参军!”一个青年最先跳起来。

    “某专为国家而来!”一个文士也喊道。

    “将军收下某吧!”一个中年汉子喊道。

    “某有的是力气,将军收下某吧!”一个中年人卷起了袖子,露出肌肉。

    “某以前当过几年的戍卒,通晓兵事,将军就收下某吧!”底下的人们纷纷激动得大声回应。

    刘范心中大喜,这里有四五十万人愿意参军,而名额只有区区两万五千人,那他就可以百里挑一、精挑细选了!刘范假装无奈地道:“各位爱国之心殊为难得,本将军崇敬万分!可是,依照大汉法律,本将军只能建立起不超过两万五千员兵士的部曲,你们却有四五十万人,不可能全都能参加镇北军啊!”

    刘范说完,刚刚还热闹非凡的人海顿时静了下来,就像潮水冲上沙滩后又狼狈地退回去。他们也知道,他们人太多了,能参军的少之又少。突然,一个颇为健壮的汉子朝刘范喊道:“将军,既然有这么多人,您就不如先淘汰那些弱的吧!”“是啊!是啊!”又有很多高大健壮的汉子回应,他们都比周围人健壮高大得多,不怕自己选不上。而那些稍显矮小瘦弱的人都慌了,生怕自己选不上,但又知道刘范不会要瘦弱的他们。

    刘范道:“说的不错,本将军也有此意。你们且听着!”说完,人群都静了下来,鸦雀无声。

    刘范道:“你们若是想加入镇北军,必须具备本将军的所有条件:第一,身高要不低于七尺六!”当刘范说出第一个条件,人群中顿时传来一阵唏嘘叹气声,汉朝男人平均身高不过一米六三、四,很少有身高超过七尺六寸的,莫说这个条件在汉朝很苛刻,就算是平均身高一米六九的后世,那也算得上苛刻了,特别是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

    刘范又道:“第二,脚部不得是平足!”平足是种病,患有平足的人,脚部弹跳力很弱,脚部缺乏力量,不可能长途跋涉,所以平足的人不适合当兵,但幸运的是,患有平足病的可能几率很小。听到这个条件,人群中只有很少的人发出了叹息。

    “第三,单臂必须能举起十五斤,双臂必须举起三十五斤!少一个都不行!”刘范又说出第三个严苛的条件。力量可以靠后天锻炼出来,但刘范懒得再费精力和时间历练军士们增长力量,因为秋天快到了,鲜卑人和乌桓人也快来了。

    “第四,年龄必须处于二十岁到三十五岁之间!”刘范认为,二十岁以下力气太小;四十岁以上的又太过年老体迈,兵当不了几年。

    “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我会让人在广宁城门前设立度尺,十五斤和三十五斤的铁块,还要人检察你们的脚部,你们谁能够符合这些条件的,就可以进入广宁城,成为镇北军预选兵员。好了!开始测试吧!”一声令下,一千五百虎卫军军士们打开城门,鱼贯而出,摆出四天前早已准备好的各种器物。人们纷纷上前围住,一些跃跃欲试,测试便开始了。

    刘范就在城门之上观看,很多人长得高大,但就是难以举起十五斤和三十五斤,那些人,刘范看着都觉得可惜,若是给他点时间,定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