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孙承宗、骆思恭算是开眼了,他们俩从不知道世界是什么样,看到这地图,心中明白了几分,不过他们俩始终不敢相信,世界是圆的,如果是大地是圆的,那天是不是方的?骆思恭思索起来。

    徐光启叹道:“殿下真是天人下凡,竟能通天晓地!”

    朱由校笑道:“哪里,我也是略知皮毛而已,世界之大,未探索的还很多。可惜我大明郑和,率领如此庞大的舰队,竟然没有走遍世界,后人愚昧,竟然毁掉了如此珍贵的航海图志,葡萄牙人麦哲伦仅5艘船就完成了环球航行的壮举!真是可悲可叹!”

    徐光启不禁心悦诚服,想不到这位皇长孙懂得如此之多,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孙承宗和骆思恭听得直愣愣的,他们根本不懂世界,所以就像听天书一样,郑和他们倒是知道的。

    朱由校又指了指欧洲,向南美洲划了一下,“现在西班牙已经占领南美洲,喏,就是这一块大陆,是我大明的三倍,”我又指了指西班牙,“就是这么个小小的国家,只用了不到200人的军队,征服一个拥有几十万军队的印加帝国!”

    三人大吃一惊,这次他们不惊讶皇长孙知道的多,而是惊讶一个不到200人的军队能灭掉一个这么大的帝国。

    朱由校看着他们吃惊的表情,明白他们在惊讶什么,说道:“先进文明战胜落后文明,这就是先进的科技创造的奇迹!”

    朱由校又指了指欧洲到亚洲,“现在欧洲的船炮已经伸到了我们这里,用不了多久,这里都会成为西方的殖民地,”朱由校圈了一下印度,东南亚和菲律宾,“等这里成为他们的殖民地,下一步的目标就是我们!”说完朱由校直起身子,看着他们三人,幽幽道,“你们明白我的意思了吧!”

    三人呆呆的看着皇长孙,从他们的么目光中似乎看到了惊恐和焦虑。

    “若不能统筹全局,将来我们都会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国破家亡。为了能让我大明立于世界之林,与世界强国争锋,必须高瞻远瞩,振兴科技,整顿朝纲,否则,我们愧对列祖列宗和子孙后代!”朱由校凝重的说道,感言颇深。

    三人似有感悟,但不管能明白多少,不懂的也得装懂,总得回长孙的话,老大的面子不能不给,三人俯首道:“谨遵殿下教诲!臣等必竭尽全力报效朝廷!”

    “你们明白就好。”朱由校坦然。

    从京师学堂出来,徐光启带着他的学生在外恭送,朱由校坐在车内,忽然想起了一个人,急忙对正在驾车的王安说道;“调头转向,去大营!”

    王安疑惑,“殿下,咱们去那干嘛?”

    “你忘了宗二了吗?去找他。”

    “那小子呀,是,殿下,您坐好了。”王安驾着车向三大营奔去。

    来到神机营前,骆思恭上前通报,亮出身份,一个千户出来迎接,见过皇长孙后直接让他去查册找宗二。

    不一会儿,宗二来到大帐,一路上宗二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正忧心忡忡,害怕是不是上边查到自己是逃兵来追查他。自己是跑呢还是去大帐?这样来回彷徨,大半个时辰来不到大帐,朱由校等的不耐烦了,让千户带着王安去找,两人刚出门,看到宗二在离大帐不远的地方徘徊,王万大声叫他,宗二才回过神来,看到是王安,心中安定下来,惊喜的跑向大帐。进了大帐一看见皇长孙,更是喜出望外的跪下行礼。见到宗二,朱由校心中高兴万分,看到他穿着戎装,威武雄壮,甚是威风,真是天生当兵的料。

    朱由校向宗二询问了这近两个月的军旅生活,宗二面露不悦之色,对军备不足、人员涣散、纪律松弛、训练不足颇为不满。我也深知宗二所说的情况,只是暂时没有办法解决。朱由校让骆思恭把宗二带到锦衣卫去,编入锦衣卫,随那八人同入之列为我的护卫。骆思恭不敢不答应,办完相关手续后我们一行离开了大营,回到了宫中。

    两天后,孙承宗递给朱由校一封信。

    孙承宗告诉皇长孙这是徐光启留给他的信,他已辞官南下了。信中说,他按照皇长孙的指示去往澳门寻找马铃薯,研究西方火炮技术,并约定两年内回来。

    看完徐光启的信,朱由校心中怅然,两年的时光,虽然不长,但对这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已是刻不容缓了。

    徐光启走后,朱由校心中的一块大石落了地。此时的徐光启只不过是六品的翰林院检讨,芝麻粒的小官、还是闲置,他的离任没人在意,走的时候只有轻装素裹,一辆简陋的马车而已,没有人送行,也没有人饯别,走的是那样的安静,那样的无息。没人明白,也没人懂得,徐光启的这次南下将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如同当年玄奘西天取经一样,路途坎坷,不屑世人,但壮举和成就将彪炳史册。

    为了培养徐光启的学生,朱由校把这些他们进一步细分,并亲自编写教材,形成数学系、地理系、科学系三大类,在数学上引入了阿拉伯数字,方便了数学运算,其主要内容有数学的基本运算、方程、三角函数、概率、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首次编写物理学,这在大明是新兴学科了,但内容较为简单,主要为经典力学、运动学;在地理方面概述了中国地理和海洋知识;化学方面主要介绍了物质和一些化学反应常识。总体上这些教材大都在初中水平。我虽然是大学生,但数理化学知识只对高中以下轻车熟路,也只能编到这个水平,不过在这个时代,这些已经是十分先进的学科了,要知道,此时的西方才刚刚进入文艺复兴阶段,还没有这些知识理论。至于在天文、生物、分子等更深的知识,他还有许多没有整明白的,就不往教材上编纂了,这些在这个时代还是处于“神话”般的境界,比较复杂,还是留给后人研究去吧!

第四十九章辽东端倪() 
朱由校让孙承宗帮助他整理这些,孙承宗在整理这些资料时如同看天书般眼花缭乱,在细读起来感到是那么的不可思议,他从来都没有想到世界会有这般的神奇和内涵,会有这样科学系统的理论和知识,更震惊于皇长孙是如何懂得这些,要知道,在他六岁时就作为皇长孙的师傅,他可是从来都没有见过皇长孙触及这些,心中的疑惑及对皇长孙的神秘更是增添了许多。

    整理出原本之后,朱由校将这些书籍带到京师学堂,让学生们一一抄写原本作为他们的课本学习。朱由校在深宫中不能天天到京师学堂,那里的事物都交给孙承宗去打理,他隔三差五的去一次,每次去都给他们解答疑问,充当一次讲师,也鼓励他们自己搞研究。朱由校还不断的招收一些新学员,原本不大的四合院,随着生源的增多,已逐渐容不下了,不得不将学生们分上下午轮流上课。

    经过一年多的教学,原本十几人的学生发展到近百人,而且其中不乏佼佼者,有宋应星、茅元仪、李之藻、潘文远、赵忠南等,其他人也都学有所成,看到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收到成果,朱由校不禁沾沾自喜,要知道,这近百人将是我大明科学的储备。

    在军事上,朱由校以这贴身的九名侍卫位骨干,将明代的军事训练和当代的军事训练相结合编排,制定详细的军事科目。这九人不愧是锦衣卫出身,大明军队的精锐,他们很快就熟练的掌握了这些军事科目,每天的队列、五公里越野、骑马、射箭、军事理论学习等,逐渐适应了新的训练生活,看到他们一个个精神十足的劲儿,活脱脱的像现代军人,服从!执行!军纪严明!

    看到这些点点之星,朱由校感慨万千,将来能否燎亮中原,就看我以后的人生了。

    乾清宫中,万历皇帝凝重的看着一本奏表,心中感到了一点不安,他似乎预感到了什么。

    “爱卿,你看这应如何处理?”万历皇帝深邃的目光看向首辅方从哲。

    “陛下,朝鲜之战持久,费银八百余万两,西部三省多地灾害频仍,亟待赈济,南方暴民四起,需拨款平定,如今已不适再动刀兵!”方从哲俯首回答道。

    “哼!一个小小蛮夷之人,竟能称汗建国,难道任由他做大,成为我大明心腹之患不成!”万历皇帝愤愤的将手中的奏表仍在地上。

    “陛下,”方从哲回禀道:“此事需从长计议,努尔哈赤没有反我大明,仍视我大明为宗主,他既然向我称臣,上表纳贡,我们何不顺水推舟以抚边陲,否则必是刀兵相见,辽东一乱,后果不堪设想!”

    “哼!那也不能由他做大,否则辽东将来不可收拾!”万历皇帝话锋一转,“爱卿,你身为首辅,可有良策?”

    “陛下,”方从哲顿了顿,“我们对北方瓦剌、林丹汗等都是互相牵制,我们不妨对辽东的努尔哈赤也牵制。”

    “噢,说来听听。”万历皇帝阴沉的脸有了一丝笑容。

    “陛下,如今能和努尔哈赤抗衡的只有海西叶赫部,他们惧怕被努尔哈赤吞并,必然会倒向我们,我们何不一面册封努尔哈赤为汗,一面对海西叶赫部的布扬古、金台石加官晋爵,如此便能制衡努尔哈赤。”方从哲向万历皇帝献策道。

    “嗯。”万历皇帝低头沉思了一会,转而露出喜色道:“好,就按爱卿所说!传旨,册封海西女真叶赫部布扬古、金台石为海西右卫都指挥使!”

    “臣遵旨!”方从哲跪下迎旨。

    “嗯,还有”,万历皇帝忽然脸色阴沉起来,怒道,“李成梁镇守辽东三十年,竟然养虎为患,不能守土一方,任由蛮夷做大,有负朝廷之重托,着革爵去职,褫夺一切封号!”

    “这”方从哲猛然一抬头,吃惊起来,方从哲惧怕地看着满脸怒气的万历皇帝,不敢说话,李成梁此时已死一年多了,万历皇帝还如此憎恨李成梁,可见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对万历皇帝的刺激是多么的大。

    “臣遵旨。”方从哲无力的接旨,退出了大殿。

    辽东赫图阿拉城,努尔哈赤端坐在大殿内,御座下整齐站着身穿戎装的五大将和他的子侄,个个威风凛然,英气迸发。

    努尔哈赤感慨万千,终于实现了宏图伟业,当初的十三副铠甲,如今的雄兵数万,女真大部已在我的控制之下,只有海西四部尚未归顺,早晚有一天我会统一女真,入鼎中原,完成我女真统一天下大业,报我父祖之仇。但现在还不是和明朝决裂的时候,明朝依然那么强大,只有统一女真,发展壮大自己,才能与明朝决战!如今,只有暂时向明朝称臣,发展积蓄力量,伺机而动,方可徐图大业在策略上我绝不能有颠覆性失误,否则必会遭到明朝打击,三十年之功毁于一旦!

    万历四十四年二月十七日,努尔哈赤称汗建国,国号大金,都城赫图阿拉,随后派人送表北京,称臣纳贡。不久,北京回复,正式册封努尔哈赤为“覆育列国英明汗”。同时努尔哈赤还收到了册封海西女真叶赫部布扬古、金台石为海西右卫都指挥使的消息。努尔哈赤朝天一笑,哼!爱新觉罗与叶赫乃是世仇,早晚本汗灭海西叶赫,明朝这种制衡伎俩在我努尔哈赤看来无异于多此一举!

    慈庆宫内。一缕勃发的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床头,朱由校躺在床上深深的伸了个懒腰,睡意犹浓,这时婉儿端着一盆热水进来,“殿下,起床了,用过早膳,您还要去南书房学功课呢!”

    “哦,这才什么时候啊,外面这么冷。我再睡会!”朱由校眼睛不睁的淡淡的回了一句婉儿,接着把头一蒙,继续呼呼大睡。

    “哎呀殿下,你别再让孙师傅在那等你了,你总是迟到!”婉儿放下水盆,来到皇长孙床前,一把将皇长孙的被子掀了起来。

    “哎,婉儿”,朱由校猛地清醒,迅速的坐起来,埋怨的指着婉儿,嗔道:“也就你敢这样对我,换了别人,她连个屁都不敢放!”

    婉儿“噗嗤”一笑,道:“娘娘说了,让我把你当亲弟弟照顾。”

    “哼!野蛮姐姐,我才不要!”

    “怎么,娘娘都说了,你要不听我的你去找娘娘啊。”

    朱由校甩着脸没好气的说:“我要找母妃,告诉她,不让你当姐姐照顾我,我可不要你这样的姐姐!”

    “嗨,你知足吧,我比你大,不当你姐姐还当你妹妹啊!”

    “干嘛要当姐妹呢?”我转而阴阴一笑,不怀好意的把脸凑过去,婉儿一惊,身子不由的向后一缩,“干嘛?”

    朱由校冲婉儿一笑,“当我媳妇照顾我不是更好?”

    “哎呀!你坏!”婉儿猛地推开他,羞的捂住脸跑了出去,一边跑一边说:“自己穿衣服洗脸吧,不管你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