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御极大明-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哎呀!你坏!”婉儿猛地推开他,羞的捂住脸跑了出去,一边跑一边说:“自己穿衣服洗脸吧,不管你了!”

    看着逃出去的婉儿,朱由校不由的哀叹一声!古代的女人真是不经逗,还没说啥呢就羞成这样,唉,得,自己穿衣洗脸吃饭吧!

    用过早膳,朱由校径直走向南书房。

第五十章忧心见万历() 
到了南书房,孙承宗已等候多时,孙承宗向皇长孙行礼,朱由校回礼道:“让师傅久等了,请师傅见谅!”

    孙承宗一脸无奈,心中嘀咕:天天迟到,老夫都习惯了,哪天要是我迟到,你可就没这么好气了。当皇子的老师可真不容易,别说敬重师长了,得师长敬重学生。

    他们寒暄后各自入座,话锋一转,朱由校问道;“今天有什么事吗?”

    孙承宗呈上一卷纸,“这是学生赵忠南设计的一张图纸,是改进的火铳,他让臣转呈殿下过目。”

    “赵忠南?就是那个赵士祯的孙子吗?”朱由校问道。

    “正是!”

    “好!这可是兵器专家的后人呐,”朱由校看了看这张图纸,外表已接近火枪的设计,但还是需要人工点燃火药方可发射,显然这与撞击式火枪差距不小。虽然与我预想的还有差距,但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朱由校赞道,“不错,设计的很好,但美中不足的是还需要点燃火铳才能发射,看看能不能不用点燃火药发射,用撞击的方法使发射。”

    “是,臣回去转告。”

    由于朱由校不便出宫,学生们有什么好的学术或成就都由孙承宗转交给他,朱由校做一下批示,或者到下一次出宫的时候与他们探讨。

    “学生们近日怎样,功课还好吗?”朱由校又问道。

    “臣不懂那些西洋学术,就让几个出类拔萃者管理,让他们做这些课堂的管事,负责学业!臣未能奏请殿下,先行于事,请殿下责罚。”

    朱由校摇摇手,满意的笑道:“呵呵,以御人者御人,此乃宰辅之才,师傅做得好!”

    “哪里,”孙承宗赔笑道,“臣是门外汉,不懂这些,交给他们内行的去管,也是各尽其才,我只不过是为殿下做事而已。”

    “师傅过谦了啊,师傅有宰辅之才,岂是他们能比,师傅是驭将之人,而非驭兵之人,这是大才啊!”

    “殿下过誉了,殿下之才臣有望不及,臣能遇到明主,今生无憾!”说着孙承宗向皇长孙深深的鞠了一躬。

    朱由校满怀激扬,慨然道:“将来,本宫中兴大明还需师傅鼎力相助!”

    孙承宗激动跪下,“臣定当鞠躬尽瘁,以报殿下知遇之恩!”

    “快快请起,师傅不必如此!”朱由校起身扶起孙承宗,接着我又问道:“前日我给他们的几道论题他们讨论的怎样了?有没有结果?”

    孙承宗表情无奈了,“他们没讨论。”

    “什么?没讨论?!”朱由校惊讶了起来,“他们不好好做功课,在干嘛?”

    “他们在讨论辽东的事。”

    “辽东?”朱由校惊愕,愣了一会,喃喃的说道:“努尔哈赤称汗建国了?”

    “是,殿下您知道了?”孙承宗吃惊的问。

    朱由校摇了摇头,轻轻自言道:“算算时间,也差不多,我把这事忘了,现在是三月,努尔哈赤建国是上个月的事吧?从今之后,辽东再无安宁之日了。”朱由校不安的瘫坐在椅子上。

    孙承宗惊然,莫非这位小殿下有能知未来之事?

    从此大明的防御重心移到了辽东。

    朱由校感慨沉思道:我现在只是皇孙,一个储君,没有实权可以过问政治,面对辽东—将来大明王朝最大的隐患,我却无能为力。努尔哈赤已经建国,下一步就是逐步统一女真,进而与大明对抗,成为大明的劲敌,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我不能眼看着努尔哈赤做大,这离我登基还有5年,这5年的时间足以让努尔哈赤统一整个辽东了。我要去见万历皇帝,陈述辽东局势。要早作准备,将局势控制住。

    “师傅,今天没什么事就到这吧!”朱由校抬头对孙承宗说道。

    孙承宗有点疑惑,从来没见皇长孙这么早的离开,感到今天殿下有点不对劲。孙承宗稽首小心的问道:“殿下不舒服吗?”

    “不”,朱由校摆摆手,“我有事要去见皇爷爷。师傅,我也不瞒您,辽东的局势关系到我大明存亡,我想去见皇爷爷面陈辽东之事。”

    “这,”;孙承宗眉头一皱,担忧起来,道:“恕臣直言,殿下年纪尚幼,不能干政,皇上是不会听您的。”

    “我必须去向皇爷爷面陈,当今能明白这事的除了我恐怕朝中无人,那群迂腐不堪的大臣只会内斗,不会干点正经事!指望他们,大明就不会有现在这个样子!”朱由校微愤,极为不满的说道。

    孙承宗一阵惊慌,做了个“嘘”的动作,“殿下小声点,小心隔墙有耳!”

    “哼!这群混蛋!”朱由校“啪”地拍了一下桌子,“吏治不清、朝纲不振,国家何以振兴!”

    “殿下有此宏图大志,何愁大明不兴啊!”孙承宗感慨,“只是此时不是殿下干政的时候。”

    “师傅,”朱由校凝望着孙承宗,“将来辽东局势还的有请您老人家多多费心。”

    孙承宗疑惑,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是让我镇守辽东还是关注辽东?

    “今天就到这吧,我先走了。”朱由校说完转身就走了,留下还没回过味来的孙承宗。

    出了南书房,朱由校径直走向乾清宫。

    在乾清宫右殿,万历皇帝正坐在文案上翻阅奏章,忽然一小太监前来禀报““陛下,长孙殿下求见!”“

    “哦,皇孙来了,快带他进来。”万历皇帝放下手中的奏章,庄重的脸上绽放出温和的笑容。

    “孙儿叩见皇爷爷。”朱由校向万历皇帝行礼道。

    “来来,校儿快到皇爷爷身边来。”万历皇帝微笑着向皇长孙招手。

    朱由校起身一个跳跃蹦到了万历皇帝的身边。万历皇帝将他揽在怀里,指着皇长孙的鼻子,慈祥的说:“你个小机灵鬼,这几天也不到皇爷爷这来,今个怎么到皇爷爷这里来了啊?”

    “想皇爷爷了呗。”他在万历皇帝怀里撒娇道。

    “呵呵你就拿好听的话塞你皇爷爷吧!”万历皇帝高兴的笑道。

    “你不是在南书房上课吗?今个这么早到这里来了,是不是没去上课?”万历皇帝收起笑容问。

第五十一章面呈对策() 
面对万历皇帝的垂问,朱由校恭敬得回道:“上完课了,孙老师讲的那点东西我一学就会,他就早早的让我下课了。”

    “哈哈孙儿就是聪明,今个儿孙承宗给你讲了什么?”万历皇帝捏这皇长孙脸蛋问。

    “孙老师给我讲了两个典故,一个是辽金之战,一个是蒙金之战。”

    “噢,”万历皇帝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平静的面无表情,转而严肃的问:“孙承宗怎么跟你讲的?”

    “孙老师先讲的是辽金之战,辽天祚帝耶律延禧外不修边防,不谙政治,对女真完颜阿骨打轻敌冒进,六战皆败,损兵折将数十万,终被金国灭亡。第二个故事是蒙金之战,金国采取制衡措施,未能奏效,让铁木真做大,结果蒙金北漠一战金国三十万全军覆没,终致被蒙古灭国。”朱由校望着万历越来越严肃的脸讲道。

    “嗯,孙儿用意朕明白!”万历皇帝不是傻子,他已明白皇孙此来是无事不登三宝殿。

    “校儿,这是朝中之事,你还是个孩子,不能干政!”

    话说到这份上,万历皇帝明显的捅破这层纸,直接挑明了说事。

    既然万历皇帝直接明了,朱由校也没有必要再兜圈子了,侃侃谈道:“孙儿知道,当前形势和当年的蒙金形势极为相似,孙儿斗胆,此时若出兵时机尚不成熟,还不能动兵,为今之计是加固辽东边防,休兵备战,待时机成熟后逐步吞食方可确保万无一失,如果急功近利贸然出兵,我必然惨败,丧师弃土,辽东必成危局,就像当年蒙金之势一样,对我极为不利。李成梁已经病故,必须选派有才之人镇守辽东,方可力挽危局。努尔哈赤非等闲之辈,此人雄才伟略不亚于成吉思汗铁木真,如今辽东无人可用,望皇爷爷早做决断,从内地选一有才之士,全权负责辽东事物,朝廷及地方不得掣肘,方可力压努尔哈赤,待我大明修战完备,可徐徐图之,方是上上之策!”

    万历皇帝听完皇长孙的话,脸色更加凝重了,他想不到皇长孙话竟如此深有见地,比首辅方从哲的见解更加详细见底,一眼洞穿全局。

    万历皇帝深情的问皇长孙:“辽东之事是谁告诉你的?”

    “如今此事已传遍全国,孙儿也是听说。”

    “你说的这些话是谁教你的?”

    “没人教,是孙儿自己的看法。”

    万历皇帝点点头,“孙儿有如此见地,朕甚是欣慰,不过你尚且幼小,还不能干政,这事不是你能过问的。”

    “皇爷爷,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堂堂男儿身,岂能因幼小而视若旁观!”

    万历皇帝震惊。孙儿语出惊人,着实令人惊叹不已。

    “孙儿有此壮志,皇爷爷高兴,可你还小,需要历练,这事以后再说吧,朝中已经议定,你就不要再过问了,好好读书,将来你承继大统再有作为吧!”万历皇帝不紧不慢的说道。

    “皇爷爷,朝廷是怎么议定的?”朱由校问道。

    万历皇帝摇了摇头,“小孩子不要打听朝堂之事!”

    “皇爷爷,努尔哈赤必将成为我大明心腹之患,其威胁远胜于瓦剌、鞑靼,瓦剌、鞑靼如我大明蚤虱,不过是我们的肌肤之痒,而努尔哈赤如芒背在刺,深入肌肤,乃是心腹大患,犹如辽金之势,皇爷爷不可不查!”朱由校有些焦急,说话的声音有点大,但一针见血如同五雷轰顶般震住了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陷入了沉思,低头不语,朱由校看着万历皇帝,他慢慢的放开了皇长孙,一脸的凝重。他心中所想何尝不是,虽然怠政数十年,但在真正威胁到大明的安危时他不能再熟视无睹,再慵懒的人,遇到生死存亡的时候都会关注,消除隐患以保无虞。万历虽然平庸但不昏庸。

    良久,万历皇帝缓缓抬头看着皇长孙,问道:“眼下当如何?”

    朱由校看到了希望,也许就此能够改变辽东局势,防止努尔哈赤做大,在此之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

    他回道:“选派一名有才识之人镇守辽东,全权负责边防军政职务,朝中不得有任何人掣肘,辽人骁勇,以辽人守辽土,编练军队,步步为营,稳扎稳打,采用蚕食的方式逐步消灭努尔哈赤,同时联合蒙古、朝鲜和海西女真对他形成包围牵制,任何一方不可单独挑战,尽量均衡,待辽东军马练成,防守稳固,再逐步削弱金国,此前绝不可贸然出兵一战定乾坤。”

    高明!绝对的高明!这策略比首辅方从哲的策略更加深远,更稳妥!

    万历皇帝不由会心一笑,“孙儿远见,不过我们现在在辽东的力量远胜于努尔哈赤,何必如此大费周折,集中力量一举歼灭不是更好?”

    朱由校摇了摇头,“表面上看我们在努尔哈赤之上,可辽东军备废弛已久,军纪涣散,且编员不满大多是虚数,将领多是文官,不谙军事。努尔哈赤及其众将皆身经百战,军队纪律严明,尤其是骑兵善战,人数虽然不多但都是精锐中的精锐,胜于百万雄狮,且努尔哈赤雄才大略,谋略不亚于成吉思汗铁木真,手下将领及子侄皆骁勇善战,实力不容小觑,综上分析,若战,我军必败!”

    万历皇帝点了点头,摸了摸皇长孙的脑袋,微笑着说:“孙儿年纪虽小,却能分析如此深入,朝中宰辅不及,我大明幸甚啊。”万历皇帝接着又问道:“依你看应让谁去经略辽东?”

    “熊廷弼!”朱由校回答道。

    “噢,你认识此人?”万历皇帝眉头一皱,怀疑的看着皇长孙。

    “不认识。”

    “你怎么知道熊廷弼这个人?”

    朱由校心头一震,感到有点不妙,万历皇帝表情微妙的变化,似有疑虑。他暗暗恨自己不经过脑子就这么直接说了出来。当今天下能经略辽东的只有三人,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孙承宗是朱由校的师傅,推荐他定能引起万历皇帝的猜忌,袁崇焕还没有人知道,熊廷弼曾经略过辽东,在朝中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威望,推荐他是不二的人选。

    但是朱由校却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天子的猜忌!

第五十二章郁闷心情() 
后宫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