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旗建奴一直处于战争交战状态,调动起来飞快,他们随时接到命令,随时就可以上马抄起刀子参战,所以,我计算了一下阿敏得到了我们消灭他援军的消息,再计算了一下他派人回去传令的时间,还有大军整顿的时间,阿敏调兵赶到林畔,最多五天。”然后咽了一口唾沫:“可能四天就能到达。”

    我的妈呀,这动员的速度也太快了,根本就颠覆了自己的预期,那这事情真的如宋有权计算的结果出现,那自己就真的危险了。

    于是毛文龙立刻大声下令:“大家跑起来。”

    毛仲明就莫名其妙的的问:“为什么?”

    “还为什么,跑回去赶紧搬家跑路啊。”

第69章 经抚应对() 
毛文龙这里正在努力挣扎着扭转战局,改变着这个镇江大败的结局。

    在大明的京师,围绕镇江的先胜后败,一场嘴巴官司也在惨烈的进行着。

    镇江丢失的消息转眼就传到了王化贞的耳朵里,这让王化贞大惊失色。

    派出毛文龙孤军入辽东,这是王化贞的一步好棋,用意就是让毛文龙到敌后去,牵制后金对辽西的压迫,给坐镇广宁的自己减轻压力。

    也是王化贞选对了猛将,毛文龙初战得功,一战而下镇江,并且擒获了后金名人佟养性的弟弟佟养真,直接从水路押解回京师献俘,当时京师震动,百官弹冠相庆。

    毛文龙奇袭镇江得手,上报说杀奴五千,这个大家就一笑罢了。谁都知道,毛文龙就是一个好吹大气的大嘴巴,再加上他一共才有多少人?老老少少的不过二百二十八个,让二百人杀奴五千,不要说大明十几万都没有这样的胜利,而且还被人家杀了几万,就算你毛文龙神仙附体,可是镇江深处敌后,那里哪里有那么的建奴守卫让你杀?

    不过不管怎么说,毛文龙还是开启了一项大明绝对没有的战果,那就是用船送来了三十五个俘虏,而且还有一个大金额驸,二等总兵官,署理大金汉民事的佟养性的哥哥,大清开国元勋,刚刚升任的世袭游击佟养真这个大鱼。

    这是大明擒获的后金最大的官,这对大明的士气是一个巨大的提升,也是对大金建奴士气的一个巨大的打击。

    这在明朝对后金战争以来,各个战场无不败北的情况下,的确是一场大胜。这让王化贞在朝廷上的威望不由得水涨船高。

    当然,有高兴的就有不高兴的,不高兴的当然就是熊廷弼。

    熊廷弼和王化贞经抚不和,这已经是天下皆知的事情,尤其这次毛文龙得此战功,通知了王化贞却没有通知熊廷弼,也就是说,王化贞管着你,但我辽东经略更管着你,你这是目中无我。由此熊廷弼怀恨在心,这也看出,当时大明对后金战争人事安排上重屋叠架的弊端。这样就让下面的人无所适从,同时逼迫着下面的人选边站队,在人为的割裂内部矛盾的同时,也在给辽东十几万大军制造矛盾。

    面对毛文龙的目中无我,于是熊廷弼本着当时文人你支持的,就必须我反对,要不不能体现我的重要正确的优良作风。毛文龙的胜利,在熊廷弼看来,那就是打自己的脸,那就是对自己三方谋划大计的绝对否定和打击,于是当时就上书朝廷,痛批毛文龙对大战略的破坏,“凭一时之侥幸,而坏大局,文龙该杀。”

    这样的论断简直就是莫名奇妙,人家打胜了,你却杀人家,这是什么道理?这真是叔叔可忍,舅舅不能忍。

    于是,毛文龙的舅舅就立刻站出来,对熊廷弼狗屁不通的道理给予大力的批驳。

    毛文龙的舅舅是谁?当时大明京畿顺天府府尹沈光柞。

    沈光祚是杭州名宦,万历乙末科进士,历仕开封府推官、山东布政使、顺天府尹等职。

    顺天府尹这个职位只是三品,和各地的布政使是一个级别,但这个府尹因为担着天子直辖之地,相当于北京的治安与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等于现今的北京市市高官兼职市长,虽然顺天府阶层不高,很难在众多的事情上做出最后的决断,但是,顺天府尹可以直接上殿面君。

    顺天府管的是北京的治安与政务,同时也联着六部以及内阁。也就是说,如果坐在顺天府尹位子上的那个官员,骨头够硬,他就有能力通过皇帝,影响、更改、甚至全面推翻众多衙门的决议。凭着一个职位的力量,能够同时插手众多中央部门的事务,且并不算越权。所以,这个舅舅说的话,是非常有力度的。

    平时沈光柞对毛文龙不怎么待见,因为他不喜欢毛文龙的:“好大言,狂妄无忌。”所以走动上就相对少些。

    但这次可不行了,因为王化贞是东林一党的旗帜,而沈光柞也是东林中坚,同为一党,当然要守望相顾,而熊廷弼是什么?虽然也算东林党人,但他是东林里的楚党。再说了,不管自己待见不待见,自己的孩子自己可以打死,怎么能让别人打一下呢,动下小手指头都不行。于是,沈光柞在朝开始为毛文龙大声疾呼,将这个功劳更是夸大,再加上沈光柞身为东林中坚,当然有绝对的团队支持,于是轰轰烈烈的挺毛文龙的嘴仗就开打了。

    因为沈光柞等站着道理,就连天启最终都承认,毛文龙有帅才,可堪大用。

    最终,熊廷弼杀毛文龙的折子当然没有被通过。

    但还没等大家高兴到最大化呢,前面镇江再次失守的战败报告就飞也似的送了过来,当时王化贞大惊失色,这是对自己战略的巨大打击,但毛文龙已经深入敌后,自己即便想救援,那也是鞭长莫及,也只能干瞪眼看着。

    而唯一能出兵救援毛文龙的,就是山东天津的水师,当时毛文龙的求援信也到了那里,但这两个地方,现在归熊廷弼这个经略管辖。

    于是,求救的文书当然要上报熊廷弼这个经略。

    熊廷弼一见,当时——大喜。

    毛文龙战败,这是对王化贞战略的打击,证明王化贞的战略是不成滴。既然王化贞的战略是不成滴,那么,自己的战略就是绝对正确滴。

    熊廷弼希望将这个证明做实,于是命令山东和天津水师,不得有片帆一船下海救援毛文龙,名义上就是这个可能上建奴奸计,我只岿然不动,以不变应万变,其实让他毛文龙就死在那个辽东,以他的生命,来做实自己战略的正确。

    并且立刻上书朝廷,再提毛文龙破坏三方进缴,丢城失地当杀之的论调。

    这下,朝廷算是彻底的乱了套了,挺王化贞的一群,立刻对熊廷弼展开了攻击。

    挺熊廷弼的一伙,当然站在有利的形势上,对王化贞大肆鞭挞。于是,小小的毛文龙的求援事情就被彻底的忘记了,大家全力以赴的开始展开对攻,那真的是口诛笔伐的天昏地暗。

第70章 天启皇帝() 
朝廷上为毛文龙的事情吵翻了天,这事情最终还是要皇帝天启来决断谁是谁非。于是,在这天,天启听完大儒在建极殿庭筵(可不是吃饭,是听大儒们讲经史子集)之后,决定将毛文龙的事情解决一下,大家别吵了,人命关天啊,再吵下去,这跑题都跑到天边去了,实在是没意思不是。

    天启其实不算是一个昏君。

    这个倒不是奔叔在为天启翻案,只是看的书多了,想废话几句。

    定性天启为昏君的理由其实都是很可笑的。

    比如理由之一,就是说天启从小贪玩,也就是说,凡是能玩的,天启都喜欢,什么上树掏鸟窝,下河抓王八,划船溜冰,逮蟋蟀,骑马射箭拆家,当然,后世耳熟能详,最终成就他天下闻名的工程师职称的木匠油漆爱好,更是精益求精了。

    不过“掏鸟窝,溜冰,划船,捉迷藏。”想必每个人都不陌生,每个人都有童年,童年伴随着各种游戏,童年意味着无忧无虑,没有责任,没有负担,所以童年是美好的,是每个人一生都在回味的。

    可是将一个人的童年游戏作为他“昏庸”的罪状,这就过了。谁小的时候没有玩过捉迷藏?难道溜冰,划船就是“贪玩成性”“性格奇特”?

    有句俗话大概都听过,小时候淘气的男孩一般都很聪明,可是由一个淘气的孩子推论出他长大“势必要把国家搞坏。”这个推断就有些武断了。

    再说天启成为昏君的标志就是他文盲。但史料中对于天启“好查边情”“悉心聆听讲读”的记载难道就不真实了吗。

    大家可要知道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孙承宗可是天启的老师啊,以孙承宗的性格和为人,那就是一个严师的典范,就是再顽劣的学生,在那样的严师手下,即便不能做个好皇帝,但读好书,认识字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吧。

    再说天启昏君第三大罪证,那就是天启不上朝,最终被魏忠贤把持了朝政。

    天启在头三年是上朝的,天启皇帝并不是真的不上朝,刚刚接任皇帝这个职位的时候,还是很勤勉的,要不魏忠贤为什么三年后才把持朝政。天启虽然没有老祖宗洪武帝规定的早晨天不亮就起来上朝,但也比他爷爷几十年不上朝还是强上许多,只是后来越来越烦下面的官员每日在朝堂上互相攻炸,尤其还老是放着正事不干,就是揪着明朝三大案磨磨唧唧的不放,每日将个朝堂弄的跟个斗兽场一样,实在是烦不胜烦,于是按照小年轻的逆反心理作用,干脆来了一个眼不见为净,才开始不上朝的,才有后来魏忠贤把持朝政,才有阉党东林争斗不休,从这一点上看,天启不是,最少不算是一个昏君,将大明一手毁坏的也不是天启,而是那些官员。

    但天启不上朝不等于真的荒废了朝堂事情,每日在后宫还是勤于政事,尤其对边地军事上,还特别上心。

    天启有很高的军事敏感度,对边情也非常感兴趣,甚至派了东厂探子到辽东为他暗访边情,对于毛文龙越来越倾向性的支持,也是在一次次对辽东局势的主动了解下做出的选择。他对毛文龙还是寄予厚望的,也不希望毛文龙真的败了,那对辽东抗金的大事是个沉重的打击,尤其对自己支持的政策也是一个打击,因此,天启是从内心不愿意过多责难毛文龙的。

    对于毛文龙刚刚取得的大胜,天启是非常欣慰的,还在午门上,亲自观看了斩首佟养真的好戏。

    但这一次突然就来了一个毛文龙丢失镇江的大败,这让朝堂出现了局面混乱,当时天启也非常头疼,于是,在讲经之后,留下了一群文武重臣,询问对毛文龙该如何处置的事情。

    面对召集过来的文武大臣,天启开始询问:“毛文龙先胜后败,王化贞说要增援褒奖以鼓励其继续战斗,而熊廷弼却要杀之以谢天下,意见绝对相左,但这样扯皮已经多日了,前线吃紧,毛文龙那里还在危难之中,今日大家就说说,倒底这事情该怎么办才好。”

    天启开口就先定下一个主题思想,希望这次不要将朝堂会议扯的太远而依旧什么事情也解决不了。

    他对那样的朝堂会议,已经是烦不胜烦了。

    首辅叶向高站出来先行启奏:“启禀万岁,辽东镇江,孤悬敌后,毛文龙失守的确有罪,正所谓有功则奖,有罪当诛,如此法度乃行,臣以为,当诛毛文龙。”

    听到自己的首辅如此说,当时天启就皱眉。

    叶向高,在明朝所有的首辅里,不算是个奸臣,反倒还算是个能臣干臣,在他执政期间,平息党争,直谏皇帝,推行改革,对抗宦官,总总事情都做的非常好。

    但在辽东事情上,他却站错了队,他认为,登莱王化贞就是一书呆子,他怎么懂得边事?于是推断,他的办法都不是正确的办法,都是书呆子的愚蠢办法。

    而熊廷弼有帅才,既然是有帅才的,当然他所做的举措,也就自然是对的了,于是他一心信任熊廷弼,也就不免走入个人好恶的圈子里去了,不管怎么说,人就是人,圣人其实也是人,谁能没有过错和小小的私心呢。

    叶向高在万历年开始做首辅直到现在,当时没有副手,被称为独相,他的地位还是相当尊崇的,他这样说,当然是代表了内阁的意思。

    但天启知道,叶向高是有能力的,也是对大明忠贞不二的,但在经抚不和里,叶向高是心向熊廷弼的,这次这样说,就有了他私人偏见在的。

    尤其大家都知道,王化贞是东林门下,他能当上这个辽东巡抚,也是东林大力支持的结果,要不以一个书生,连军营编制都闹不明白的家伙,怎么就能担当着复辽大任呢?

    舅舅沈光柞当然立刻站出来,朝天启施礼后焦急的启奏:“万岁,毛文龙孤悬辽东,先有镇江大捷,提振了大明军心士气,现在兵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