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都督-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首辅大人的五该杀,其实也算中肯。”沈光柞上来就是这么一句,当时听的众人一笑,这是想要辩驳人该有的程序开场白,大家就等着沈光柞这么说,就等着自己怎么站在首辅的身后,怎么辩驳。

    沈光柞掰着手指头对着天启道:“第一该杀,臣却认为不妥,三方之策,便是沿海各地协防,而毛文龙直入敌后,以孤军搅动建奴不安,并且给予辽东沦陷之大明忠心百姓以鼓舞,这不但没有破坏三方之策,同时也是在策应,在臣看来,毛文龙不但不该杀,反倒该奖赏。”

    天启点头:“辽东失陷已经很久了,这么多年来,只见我大明将士一退再退,却不见一兵一卒再过河(辽河)实在是让建奴认为我大明没有敢战能战之士,毛文龙带领二百猛士过河,深入敌后,本来就是牵制后金,让他们不能全力功我,沈爱卿说的有理啊。”

    叶向高立刻站出来大声反对:“万岁,如果我大明将士全不顾大局,一味的行匹夫之勇,辽东事怎么不糜烂?此例不可开,所以,毛文龙必杀之。”

    “首辅此言大缪,下官不以为然。”说这话的说御史刘国晋。兵部贊画受兵部尚书张鹤鸣指点站出来帮助沈光祚。

    刘国晋是辽东复州卫人,现在因为熟悉辽东情势,在兵部赞画,听到叶向高这么武断的说,当时站出来痛心疾首的道:“臣出身辽东,深知辽东百姓备受建奴杀戮欺凌,百姓望王师如久旱盼甘霖,但每年向望,每年失望,如此天长日久,辽东百姓已经对国朝失望灰心,为苟且偷生,不得不成为了建奴的顺民奴才。如果再没王师进入,辽东百姓就真的成为了建奴的帮凶。毛文龙百人入辽东,就让那些心向国朝的百姓再次看到了大明收复辽东的希望,再次纷纷揭竿而起反抗建奴,如此让建奴不安,才牵制了后金不能全力对我压迫,如此大事,首辅大人怎么就看不到呢?如果我大明每年都有无数如毛文龙这样的勇士进入辽东,带领辽东百姓抗争,那复辽还有何难?”

    然后跪拜于地,冲着天哭泣叩头:“这让臣想起当初李刚大呼三声过河典故,万岁,还请加勉毛文龙,号召大明忠贞勇士再入辽东,让辽东百姓有希望,让辽东百姓知道,我们大明没有抛弃他们啊。”

    这不是泛泛空谈,这是真情实感,当时让许多大臣不由得眼圈发红,感同身受。

    如此义正词严的理由,叶向高也感觉反驳无力,于是就默默不语了。

    沈光柞趁热打铁,再说第二:“镇江丢失其实也不能怪毛文龙,毕竟镇江在建奴腹心,文龙突袭成功,也是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如此必失之城,占据了也不过是一时,失去了也是常理,如此加罪却是不公。”

    “这件事情上次以有定论,不必再说了。”天启直接打断了叶向高还要的争辩,直接下一个话题。

    “虚报军功或许有,但试问天下,哪个不这么做?但瑕不掩瑜,如果对将士上报的军功一味的不信任,便因此断了大家报功的心思,那未来武将还有谁愿意再战。杀良冒功这就更可笑,大家还没验看首级,就下如此决断,是不是太过武断?既然连验看考核都没有,这怎么就能定军功真伪?至于用军功魅惑贿赂各部,我倒是问问,往日有人头缴获来了,我也没见诸位亲自上阵杀敌,都在这高高庙堂之上安坐,诸位却谁不争抢?不得便百般挑剔。得了,谁不甘之如饴?”沈光柞这时候也算豁出去了,直接揭了大家约定成熟的潜规则,让满堂文武无不尴尬无比。

    既然说了那就干脆说到底:“而这次没有验看就说毛文龙虚报战功,诿过为功,如果要是真的,在场诸位就不争抢了吗?哼哼。”

    这哼哼两声,就如同一道道鞭子抽打在大家的脸上,当时让所有文武都义愤填膺,谁还没有面皮,再说了,一个被人家追的和个丧家之犬一样的家伙,就能反败为胜?那简直就是天大的笑话,既然是没边的事情,那大家就坚决的表示了自己的硬骨头。

    于是纷纷慷慨激昂的表示,自己和毛文龙没有一毛钱关系,当然也不能凭白的贪占人家的军功,真的那么做了,那自己还是君子吗?

    就连什么事情都想插一脚的魏忠贤,在听说这里面也有自己一份功劳的,也感觉这不怎么靠谱,虽然在这朝堂上,他暂时还没有说话的份,但也对这事情倒是嗤笑一声。

    被一条条驳斥了,叶向高有些恼羞成怒,当时决断:“既然沈大人如此袒护,那么为显示公正,内阁现在就命人去毛文龙处点验军功,到时候毛文龙大罪做实,他是其罪难逃,你沈大人一个不顾朝廷而以私己袒护的罪也是逃脱不掉的。”

    沈光柞就将脖子一梗:“老夫既然有了这个外甥,当然就有教导之责,如毛文龙大罪做实,我自领教子无方之罪。”

    天启就摇摇手:“大家都别争了,就按照叶爱卿说的,派人去现场核实一下再说他的罪吧。”

    这也是个拖的办法,点验军功人头,那也要一段时间不是,只要拖上一阵,这事情也就凉了许多,那么事情就还有转圜余地。

    天启认为今天的事情就完了,于是无精打采的站起来,长叹一声:“辽事糜烂如此,朕倒是希望这个军功是真的,既然诸位爱卿难得的不要毛文龙的人头军功,朕倒是希望能得了这一份妙算庙堂的功劳。”然后还不忘冲着魏忠贤调侃:“大伴,你的人头功劳也不要啦?”

    魏忠贤就嘻嘻一笑:“老奴无功不受禄,只是侍候皇上好了就成了。”

    天启就长叹摇头,连一项有枣没枣三杆子的魏忠贤都不要这军功,看来,毛文龙是真的谎报啦,然后就准备回后宫。

    魏忠贤就盯着天启的脚步,准备按照规矩,他的脚一下第一个台阶,就喊上一嗓子“散朝——”然后大家该干嘛干嘛。

    结果魏忠贤深吸一口丹田气,就准备来这一嗓子的时候,突然殿外先来来一嗓子:“启奏万岁,属国朝鲜使节有急事求见万岁,请万岁接见。”

第143章 来至朝鲜的战报() 
大明在开国之初,洪武朱元璋定下了一个规矩,那就是十五个方外之国不征,以显示大明的宽宏,(其实根本原因,也是当时大明打不动了)所以这些不征之国每年定期向大明朝贡,而为了更及时的掌握宗主国的动向,拉近与宗主国的关系,这些小国都在大明京师设立会馆,常年派官员驻扎,随时将国内的动向传回国去,等于是现在的驻华大使,按照级别,也算做是各地驻京办事处。

    这样,平时这些驻京办事处人员代表属国执行一些比如给哪个皇妃贺寿啊,和哪个部门沟通等事情,平时是不求见皇帝的。

    但一旦属国内部出现了紧急事情,他们就立刻请见皇帝,进行沟通。

    今天朝鲜使臣急匆匆求见,一定是他们那里出了大事了,天启即便是再懒得在朝,也只能再将屁股坐回去,接见这个朝鲜使节,听听他有什么话说。

    一声传见,好一会朝鲜使节被一个小太监引进来,跪倒在地,按照大明规矩,给天启三呼舞拜之后,等待天启垂询。

    天启有气无力的开口问到:“爱卿,今日面朝,可有什么事情吗?”

    这个朝鲜使节再次叩头,然后启奏道:“外臣刚刚接了本国国王和议政院的通文,为毛帅一事,请大皇帝定夺。”

    毛文龙?天启立刻来了精神,这毛文龙突然弄出请功战报,但真正消息却全无,这次却通过朝鲜传来消息,那得问问。

    一提毛文龙,满朝堂的官员也一起支楞起耳朵,准备听听结果,估计是他兵败逃进朝鲜避难了,应当是抢掠了朝鲜,人家打上门告状了吧。这下好了,五大罪暂时不能杀,但一个暴虐属国,破坏邦交的罪就完全可以杀他几十遍了。

    “毛文龙怎么啦?”天启就伸长了脖子问到,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看来这个毛文龙败进朝鲜,肯定是和国内一样,带兵抢掠了,这下,可捅了大娄子了。

    这个朝鲜使节立刻拿出了一份国内紧急送来的国书,一面递上一面说道:“毛帅大败建奴,却滞留铁山不去,行文责难小国议政院和国王,这是我们议政院和国王的辩解则子,请大皇帝行宽宏之心,安排毛帅行止。”

    一个属国的使节,在大明华夷心态严重的士子官绅眼里,根本就不算什么,他们的话大家几乎就不做数的,但这次却与众不同,因为他说了毛文龙。

    叶向高立刻站出来,对着天启大声启奏:“毛文龙败退入朝,占据属国城邑,荼毒属国百姓,不杀不足以彰显我大明对属国的宽厚,不杀,不足以显示我大明法度威仪。”

    他这么一喊,大家纷纷上前喊打喊杀,朝堂立刻一片混乱。

    叶向高转身对那个还跪在地上的朝鲜使节大声的道:“您就大胆的说,我大明一定替你做主,毛文龙如此恣意妄为,我必奏请万岁,杀之以正视听。”说的那说义正词严,那表情那是大义凛然。

    被首辅如此垂询,朝鲜信使感觉到无比荣幸,不过也无比糊涂,于是就仰着脸,很是纳闷的问到:“毛帅大胜之后,严格约束军队难民,没有和我们当地百姓发生任何不愉快的事情,虽然占据我铁山不去反击建奴,但就凭这就杀了毛帅,是不是有些过啦。”

    当时群臣大怒,真的是对这个使节怒其不争,纷纷给他鼓气,要求他当着大明皇帝的面,将毛文龙的种种罪状一一说出,大家坚决给他做主。

    结果这时候魏忠贤耳朵尖,总算听明白了什么,于是凑在烦不胜烦的天启耳边小声提醒:“万岁,这个朝鲜信使似乎是说,毛文龙大胜,占据铁山不走。”

    天启猛的一愣:“毛文龙大胜?真的是这么说的吗?”

    因为这个家伙一提毛文龙,大家就和打了鸡血一样,吵吵的大殿比菜市场还菜市场,也没太听清楚,于是就疑惑的左右观望。

    正这时候,一个特别响亮,带着哭音的声音在大殿上炸雷一样的响起:“臣恭喜万岁,贺喜万岁,毛文龙大捷啊——”

    就这一嗓子,绝对高八度,绝对有穿金裂石的效果,在这乱哄哄的大殿上,就好像平地起了一声惊雷,当时震的群臣是目瞪口呆。

    好半天大家才缓过味来,毛文龙大捷?开玩笑呢吧,癔症了吧,这谁啊。仔细看去,却是老泪众横的沈光柞趴在地上,一面嚎啕大哭一面大声疾呼。

    这时候天启才有机会插话,对着那个朝鲜信使大声的质问:“毛文龙怎么样了,怎么就大胜啦,快说,快说。”

    朝鲜信使才左右看了再看,虽然感觉今日的朝堂气氛比较诡异,但也不是自己这个小臣能问的,朝上磕头,小心谨慎的道:“据小国传来紧急文书通报,毛帅先丢镇江,退入我国,得我国庇护,在弥川堡避难,但建奴阿敏穷追不舍,绕过我义州,偷袭弥川堡,结果毛帅带五千镇江百姓在弥川堡前两战,但终因寡不敌众,退入林畔。”

    天启听了就泄气了,这说来说去,还不是连连惨败?

    沈光柞却听出了端倪,赶紧催问:“后来呢,后来呢?”这不问不行啊,真要是毛文龙倒了,自己妹妹的独苗没了,自己的官也快没了。

    这个信使就很纳闷,对着皇帝先问了句:“难道大皇帝没得到毛帅战报吗?”

    当时天启也急了,毛文龙当初深入辽东是自己支持的,也认为这是对的,现在被群臣逼迫着要杀毛文龙,第一是打了自己的脸,同时在厚道的天启来说,绝对是不能做,但又无可奈何的。这下,似乎是有了转机,当时干脆不顾体面威仪的站起来,连连敲着桌子大吼:“不要管我们接到没接到战报,你就说你们知道的,快快,快说。”

    和叶向高不对付的杨涟更是大急,直接上去就是一脚:“你个夯货,你倒是说啊。”

    这个使节这个郁闷啊,我这不正说的好好的吗,结果你们这些上国能臣嘴太快了,就不给我说话啊。

    于是,在一片惊讶,一片焦急中,这个信使接着叙述自己知道的:“毛帅退入林畔,带五千百姓难民,行破釜沉舟,先设伏杀整个牛录,再杀汉军五百,后亲手斩建奴甲勒与敌死战,逼建奴撤军。夜行一百五十里设伏鹰嘴崖再歼安费扬古一千五百援军,逼散五百汉军。象关一战,三千毛帅勇士,拒敌四天,杀汉军不下五千,杀建奴不下三百,火药爆破玉石俱焚,炸死大金五大理正大臣,镶蓝旗协理副都统安费扬古,让阿敏剪羽而归。但毛帅也损失惨重,进入我铁山休整,但却不说去处,因此我国国王行文天朝上国,请问大皇帝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