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下,最为贵重的当然还是掌军事的三公之首“太尉”了,董卓自任相国,空出了太尉一职,遂又拜司徒黄琬为太尉。这就是‘三公移书’中的三公所指也!

    而在此之前,三公之位已经换了好几拨了,除了早前的崔烈、曹嵩于先帝时期,花巨资买得三公之位外,还有好几任的三公更迭,可以这么说,这两三年的三公多,都可以组建起来数个朝廷了!!!

    首先说说当下太尉黄琬的任职经历吧,早在九月时,董卓立了新帝后不久,他就拜豫州牧黄琬为司徒,按说三公应在朝中,可有了早前张温以太尉之身而领兵在外的“故事”,黄琬却是没有立刻就回洛阳朝中,他当时可以以“州事未清”为借口不去洛阳,不久董卓又给他升了官,而董卓新任的豫州刺史孔伷也早到了豫州,整天闲得着急,他却是不能再恋栈不走了,在得到任命后不久他即启程离开豫州,去了洛阳。

    自董卓入洛阳,尤其是新帝登基以来,董卓一系列的人事任命让人眼花缭乱,不但是三公替换,更是征辟了大批名士入朝,还启用了党人子孙,当然更重要的是把亲信的将校安插入禁军各部,之后才是外任韩馥、孔伷、张邈、张咨、刘岱等人为州郡长吏,而归根结底,其所为者不过是两个目的罢了:一为掌控洛阳诸军,增强军事实力,二为示好、拉拢士人,试图得到士族的拥护和支持。

    不过纵使董卓做出了以上有利于士族、党人之事,他还是没有得到士族的拥护,反而为其所任命的这些关东州郡长吏所共同讨伐之,最近更是有了他们要联军西向的传言。(。。)

第三十七章 常山之状() 
而提出以上策略的周毖、伍琼、等人必然为董卓所嫉恨了,在传言一起之时,董卓就令人将他们打入了天牢。几乎同一时间,作为呼声最高的关东联军盟主袁绍,其之家族位于洛阳的袁氏府邸,就遭到了董卓兵卒的围困,只待袁绍举兵之事,得到确定,那么想必其之家族定然也会遭到董卓的屠杀吧!

    这正是的董卓用于对付袁绍的方法,纵使不能威胁住袁绍及关东地方势力,但在最后关头也能够泄愤吧!至于董卓是如何想法,文丑还是不能揣摩的。不过最终袁氏一门二百余人确确实实的被其斩杀了。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天下士子归顺袁绍袁术两兄弟的进程,使得他们能够快速的呃在群雄并起之时脱颖而出,从而一个成为了河北霸主,一个开辟了‘仲氏王朝’!

    可以说,汉末之前期,就是这两兄弟之间在争夺、战斗。之后才是曹操、孙策等人的崛起。最开始的时候,孙坚是隶属于袁术的,曹操是隶属于袁绍的,而刘备更是在各家诸侯之间反复之。而袁氏一门被斩一事,在很大程度上促成了此等局势的形成,使得天下士子、党人更加归心于袁氏。

    除此之外,董卓已经掌握了洛阳军卒的绝对控制权,不仅是何进、何苗两兄弟死亡之后所留下的中央之军和禁军,更有执金吾丁原的所率的司隶之军,再加上董卓自身所有的军卒,使得董卓的家底一下子上升了几个层次,这也怪不得董卓在近来敢于行这如此多的丧尽天良之事!因为他有了庞大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了。

    董卓的这些军队的战力,几乎不弱于关东联军!这才是他的可怕之处!想来就是没有十万八万的,也应该有五六万之多,并且多是久经沙场的老兵悍卒。不是关东诸军新近仓促招募,仅仅是略微训练一番的军卒所能比也!但是联军的人数上是董卓之军的数倍,这也是联军的唯一优势之所在。不过若是董卓真的敢于拼死一搏的话,说不定还真的能够击败关东联军。

    不过根据文丑的认知,东合作兴许是害怕关西的韩遂、马腾等人趁虚而入,从而并没有同联军进行过什么生死大战。而是在第一时间就做出了迁都长安的决定。当然也就有了那洛阳大火烧了三日三夜的事情出来。不过具体之原因,文丑并不知道。

    而董卓的这一定行动也做事有效,使得关东联军并没有起兵西向,反而开始了互相征伐之事!真不知道那是原因,那是结果。不过这些事件真真切切的发生了,并且留在了史书之上。

    文丑在检查过平棘县之后,并没有马上就赶往其之大本营高邑县,而是继续向北而去,途径杜宜栾城县。对栾城县进行了一番探查,这时的他已经越过了杜宜之职位,不过其同杜宜的友谊依然在持续,并没有因为地位的升高而出现任何的不敬之举,这使得杜宜很是欣慰,并且对于未来也有了一些期望。

    按照他的状况,若是先前没有文丑的挺身而出,那么他可能早就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也有可能亡命于那次的贼寇攻击之中,不用说今天的栾城县君之位了。而且还有了更进一步的升迁的可能。若是文丑能够再次高升,他能不重用自己吗?所以他于县中也常常宣扬自己同文丑的交情,使得众县吏恭维、羡慕之。

    在栾城的检查之中,文丑也是按照平棘县的顺序而来的,自然也就包括了军情、军卒、军器、军械,之后才是民生、民众等。这也算是文丑应急于讨董之事吧。而杜宜所执掌的栾城县也使得文丑颇为满意。虽然不似平棘县一般的合心合意。

    在之后,文丑也就开始向着郡治元氏县而去,这是欲要履新常山中尉之职,常山国之安危才是他文丑作为新任假中尉的首要任务。所以他不得不先前往元氏县而去,而之前的平棘、栾城等事。也不过是文丑顺带而做的。而其抵达常山国郡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要同国相李瑾再行会晤一番。

    一来自己这刚上任中尉之职,就要远赴神都洛阳,则其作为常山中尉的影响力必然不能扩展出去,也不能在常山北部各县有什么认可之感,这就需要李瑾这个常山国相的配合了,能够使得文丑在远离辖区之时的影响力依然可以扩散之。

    这才是文丑匆匆而来的缘故,不仅如此,之后他还会以常山中尉的身份,去往郡中各县巡查一番,这就是刷脸之行为了。强行使得郡中各县都能够得知他这一信任中尉的存在。

    二来则是向李瑾交代一些重要之事情,好使其作为自己施礼的最后一道防线,能够在最危急之时,扶大厦于将倾!这等任务之后李瑾其人可以担当,也只有李瑾此人的可以信任之。

    很快文丑的到来,以及其作为新任常山中尉的名声,也就在文丑势力的有意推动之下,向着郡国各处传扬而去。这一次文丑终于能够如愿以偿的作为一方地方大员了。虽说不是国相、郡守这样的地方一把手,不过也算是常山国一把手了,以李瑾的缘故。

    文丑并没有再郡治元氏县待多久,在同前任中尉做过交接之后,没过多久在下达了一些重要策令之后,就将此职交于了李瑾其人,自己接着向北巡视而去。

    北面的巡视包括真定、九门两县,而灵寿、南行唐、井陉、薄吾等地则因为是平难中郎将张燕的势力范围,而并没有前去。这既是常山国之现状,共有十三四个城池,其中张燕等贼寇势力就占据了四五个之多,在先前郭大贤占据房子县之后,更有过六七个之多。

    现在文丑能够掌握的也不过四五个而已,还有三四个城池属于原中尉的势力,诸如真定、九门等,不过现在这些势力正在为文丑所同化,待其从董卓的争斗归来之后,想来就是他同张燕的决战之时了。(。。)

第三十八章 主公之谓() 
真定、九门两地的巡查,自然是以赵云所在的真定为主了,文丑等人来到真定之后,时间还是正月上旬,而就在这七八天之内,文丑也就完成了渤海、邺县、巨鹿、平棘、元氏、真定数地的转换,总行程就是没有两千里也有一千七八吧!可见文丑的紧张之情。︽

    文丑的到来在赵云的预料之中,在探知到文丑前来之时,就同县君一起,出城迎接之。当然还有文丑的军正夏侯兰在侧。这些天夏侯兰可是好生向赵云推崇了文丑一番,数日来的赵云都是在夏侯兰的念叨之中度过,使得文丑这个名字在赵云的脑海之中久久萦绕之。

    不过在夏侯兰到来之前,赵云就已经有了决定,那即是随文丑而去。这就得益于在文丑身边的夏侯兰、张烈、李季、董直等人的夸耀之功。他们在文丑身边的这些年里,同他们的好友赵云可是并没有断了联系,而是常有信件往来,这也是赵云的一个策略吧!不过往来的信件表明那里文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杰,一个可以跟随之人,又有文丑的重视之意,加上近来之传闻,使得赵云最终决定了要追随文丑。

    而他赵云若是下了一个决定,则不会轻易改变之,这是他长久以来所坚持的底线之一,而其遇到文丑这样一个明主,也是他的幸运吧。最起码他是这么认为的。如今又有了夏侯兰亲自前来不停念叨,使得赵云对于文丑的到来更是期待之。

    在三四天之前,其就已经对真定县卒进行了一番演习,以等待文丑的巡查,同时也招募了一批新的县卒,这却是为了自己带兵追随文丑而准备的。毕竟他是需要带走自己部曲的,虽说不多,仅仅四五百人,不过却是当下县卒中的骨干,所以就有必要在行招募一些军卒,以补充县中军事。

    赵云的决定得到了县君的支持。而县君也早就得到了文丑出任常山中尉之事,是以比之赵云还要积极。

    “杨君近来可好,小子贸然前来,不想使得杨君亲自出城而迎,实在是愧不敢当!”文丑远远的见着真定县城之外,黑压压的一片人员,当下下马高声言道。

    “哈哈,文中尉前来巡查鄙县,鄙人怎能不出城迎接呢?”真定县君杨丰出声言道。

    “真定县尉赵云见过文中尉!”

    “真定县丞周阵见过文中尉!”

    “真定县。。。。。。!”

    。。。。。。

    之后还不等文丑有所言说。赵云等一众真定县吏们就向文丑行了见面之礼,使得文丑慌忙一一回之。这是他的素质所在。最后向文丑行礼的是他的军正夏侯兰。这却是真定县君杨丰为了讨好文丑而提前安排的,可见其之用心良苦。

    之后,文丑却并没有同意县君杨丰的请求前去官寺入那接风洗尘之宴席,而是在赵云的陪伴之下,对县中军事现状进行了一番巡查。这才是文丑此次前来的重要目的之意,如今讨董出兵在即,他可不愿在无意义的宴席之上浪费时间。军事力量才是他所需要的,追求的。

    县君对于文丑的选择虽说略有失望。但也不敢违逆之,只好在听了文丑之令,回去将宴席之事解除之,并且开始着手准备县中一切政务、军务等文书。之所以有政务却是因为随文丑而来的还有国相李瑾遣派的代表,这也是向郡中各县表明他文丑和李瑾的关系非凡。而赵云则就领了文丑等人开始了对于军事的巡查。

    “怎么样,子龙汝可有了决定?!”待县君率领众县吏离去之后。文丑看向远方,好似无厘头一般的言道。

    “嗯,已经有了决定!”赵云同样望向远方,目光坚定,掷地有声的言道。却是知晓文丑所问之意。

    “很好。天下之大,男子汉大丈夫自当会击天下英豪,方不悔于此生此天地也吧!”文丑破有些兴奋的言道。

    “不错,囿于一城一县定然不能有所成就也!但是万生忧患才是吾等所虑之根本也!”赵云目光深邃言道。

    “哦,那么子龙以为吾之所行是否解决了万生之忧患?还是一个只存英豪的莽夫?!”文丑颇为诧异的看来赵云一眼,询问道。

    “文君之所为,使得四县数十万黔首居有其所,食有所物,衣有所暖,从而贼寇从良,流民归附,实在是解万生之忧患!”赵云推崇言道。这是他选择文丑的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

    “哈哈,有子龙此言,此生无憾也!不过万生之忧患,百万生于水火,非吾之所欲也!是以方有重兵之建设,此事子龙可解?”文丑接着言道。心中大感快慰,自己的诸多作为终于得到了赵云这样一个为民、为任的大将所认可!

    “此亦君之无奈所为也!亦是吾等所但之责所在也!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悬之厄,当从仁政所在是也!而君不疏仁政,不离卫责,正是吾之所愿也!云原从主公,以安民天下!”赵云感慨言道,当下跪拜之。

    “啊,子龙何以施此重礼,吾等当是兄弟也!”文丑没有想到,说着说着赵云就给他来了这一手,当下慌忙将其扶起,诚挚言道。

    不过有了赵云的这一举动,夏侯兰也跪拜言道:“主公仁政、勇德,吾愿誓死相随之!万望主公不弃。”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