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1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昂蟠吹牟阶淦锉芯馁即笊欤闹新园病

    第二天上午,文丑在营内阅兵,检阅诸部。

    孔伷自然不会去,但却遣了几人远远的窥视之。待到下午,这几人来,孔伷细细问了一遍他们的所见。这几人不敢说实话,可也不敢说假话,只能虚实参半,拣孔伷喜欢听的说了些。

    听得文丑军的精锐不少,而且在兵马盛众甲械精良上,更是远胜豫州之兵?这使得孔伷心底的那几分底气也消磨了去,更是忧虑起来。

    无奈,他挥退这几人,命罗涛去叫王阵周路等颍川郡吏来。孔伷到了县后,住进了郡府后宅,王阵周路诸吏皆在前院办公,得他相召,来得甚快,不多时来到。王阵问道:“明公相召,可是为驻营一事么?”

    孔伷昨天到阳翟已过午时,进了县里又赴郡宴请,没有顾上安营扎寨之事,现下数万豫州兵马还都露天待在县外的野地上。孔伷说道:“筑营一事不急,鄙人召你们来是另有要事。”

    王阵恭谨言道:“请明公示下。”

    孔伷拿着手的玉如意在案上轻敲了两下,——昨天那个拂尘差点伤了他的眼。他一怒之下,将之丢了。换了现下这个玉如意拿在手赏玩。他说道:“汝郡乃我豫州大郡,又在讨董前线,郡位不可久悬,今汝郡太守挂印辞,鄙人欲择一人,表守汝郡,汝等以为如何?”

    周路答道:“临此兵事大兴,外有董卓军威逼,内有诸路义兵入驻之际。诸县本已骚动,百姓多怀不安,倘若再仓促择人临郡,使百姓越发不宁。而今郡守虽以病辞,然王功曹诸君久在郡府,皆娴於政事,明公如有何差遣。但请示下,郡尽能完成。”

    孔伷哼了声,心道:“就知汝等会推三拒四,找借口推辞不愿,却不知此乃是老夫昨晚苦思而得的一招妙计,就等着你们不愿。我才好故作退让,巧施连环,遂我心志。”

    他说道:“汝等所言亦有理,那既如此,……罢了,鄙人虽喜好清净,不好案牍之劳。然为讨董击逆,为国家计,说不得,却也只能暂代起汝郡的郡事,以免误了军机了。”

    周路王阵诸人没想到他会冒出这么一句,俱皆呆楞。

    孔伷见他们呆若木鸡,哑口无言,心畅快,说道:“汝等且先回府,把汝郡的民粮簿拿来给吾,待吾议它事。”

    孔伷是豫州刺史,现又统兵数万入郡,他要代替颍川郡守的位,周路王阵等人也不能硬顶拒绝,无奈,诸人只好应诺。

    出了门外,周路和王阵商量:“实未料到方伯竟欲代理我郡郡事,他问我等要郡府的民粮簿,这已是应了文武猛之事,该当如何是好?”

    王阵说道:“我等速去文武猛营,将此事告之。”

    周路等人皆点头同意。

    诸人联袂赶去文丑营,在校场上找到了文丑。

    文丑刚检阅过诸部不久,正在校场的将台上与诸部校尉司马说话,评点今日各部的表现,见王阵周路等来到,请他们登上台来。

    王阵说道:“文武猛请借一步说话。”

    文丑见他神色沉重,知或是有大事发生,遂和他来到台角,问道:“有何事体,这般神秘?”

    “文武猛,大事不好。”

    “怎么?”

    王阵把适才见孔伷的经过详述一遍,最后气愤愤地说道:“孔公这分明是想借查粮的机会为难文君,他素有高名在外,却未料到如此小肚鸡肠。”

    文丑沉吟了下,没接王阵的话头,反而问道:“汝方才说,豫州召汝等去,只说了欲代守本郡一事,却没与入汝等商议筑营之事?”

    “没有。吾等本以为他召吾等去见是为议筑营之事,但他对此却只字未提,没与吾等商量。”

    文丑心道:“数万军马露宿野外,近在城郊,一天可以,两天可以,三天四天乃至更久却就不行了,便是将士没有怨言,无有营寨约束,百姓肯定会受其害,孔伷虽无军旅之才,可对这点道理不会不知,而他却只字不提安营扎寨之事,……他这是在想夺我的营寨啊!”

    文丑定下心来,又细忖片刻,心又想道:“不错,孔伷此招分明是‘连环计’,先以退为进,拿下颍川郡权,然后再以粮逼我,夺我营寨,……我如一时不察,还真有可能上当,只可惜今已被我略施小计,我便可将之破去。”

    他心有了定见,不慌不忙,对王阵说道:“豫州军马数万,岂能久驻野外?孔豫州虽军纪严明,可县内外的百姓不知虚实,却必会惶恐害怕。君与周君等人再去见一见孔豫州,请他及早择地安营,以抚县人。”

    “……,那孔公欲代理郡务,查一事?”

    “郡府之粮,多已在我军,同为讨董伸义的联军,孔豫州还能问吾要回去不成?”

    王阵还是面带忧色,说道:“话虽如此说,可只怕孔公……。”文丑笑道:“君勿忧也,鄙人自有对策。”(。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六十一章 孙坚终至() 
王阵瞧见文丑已是安排妥当之意,也不在多言,带上周路等人又急匆匆往而去求见孔伷。︽

    而孔伷其人却早得了下人的来报,晓得了王阵、周路等人一出门就赶往文丑营地通讯去了,此时见他们过来求见,料应是从文丑那里问来了应对之策,便命放入门内,心道:“我是豫州刺史,代理一下本州郡国的郡务是理所当然知事,我且看文丑小儿有何应对之策?”

    王阵、周路等入门进院,登堂行礼一番。孔伷明知故问道:“汝等可是取了民、粮簿来么?呈上于吾查看一番。”

    王阵皱眉言道:“民、粮簿分在各曹,曹掾不知去了哪里,一时取不出来。”

    “既没取了簿来,来求见鄙人又是所为何事?”孔伷颇为养气的言道。

    “还是为兵马筑营一事。”周路接口言道。

    “嗯?”孔伷皱眉。

    “明公所率之军,军威甚重,兼且明公御下甚严,军纪森然,但是县中人小民哪里能知明公的威明?如今乍见数万步骑雄兵入驻,近在县郊,无不害怕惊惧之。是故吾等敢请明公能及早择一良地,安营扎寨,既宣威德,以抚小民。”

    孔伷心道:“文丑竖倒也不蠢,看懂了我的连环计,猜出我查粮是轻,夺他营寨才是重,故而想以百姓为逼,迫我另择营地,以痹家壁垒。你这小儿,之前那般辱我,我怎能让你如意?”

    他拿着玉如意晃了两晃,说道:“汝等既知我军纪森严,又何必担忧兵会扰民?不必再做他言,汝等快点去把汝郡的民、粮簿拿来给我才是正事。”

    斥退了王阵、周路等人。看着他们灰溜溜地走远,孔伷坐在堂上,心情自是大快。

    他摸着玉如意,心想道:“颍川郡府送给文丑小儿了不少粮,等我拿到了粮簿,就逼他还粮。我料他定不肯还,不打紧,我就再来一次‘以退为进’,明叫他还粮是假,故作退让一步,逼他把营垒让与我是真,等到夺下了他的营垒,使他威望大失,我才稍可报他的辱我之仇。”

    王阵、周路又去到文丑的营。将孔伷的话转述给文丑。

    文丑吃了一惊,问道:“君等还没把粮簿交给孔豫州?”

    “……。”王阵、周路没料到文丑在听完话后,问的第一句却是这个。

    周路说道:“主公,粮簿事小,可孔公要粮簿的意思却深啊!……主公请他早择营地,他又不理,这该如何是好?”

    文丑笑道:“他既不理,君等便可告与县人。也可以告诉豫州军,就说非是郡府不给地。而是豫州不愿立营扎寨。”

    王阵、周路顿明文丑之意,又惊又喜。王阵说道:“文君妙计!”

    孔伷方到阳翟一天,县的士人、百姓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几万人马露天留在县郊的危险性,而豫州军也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孔伷如再不给他们扎营,他们就得接着露宿野外,二月初的天气。晚上还是很冷的,住在野外,和甲而眠,没几个人愿意受这苦。

    他们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文丑提醒他们。可以预料到:得了王阵、周路等的散播消息后。阳翟县内县外的士人、百姓定然哗然一片,豫州军也必定群情骚动,到了那时,孔伷应付这些事情还来不及,又哪里还有精力再去找王阵、周路等人和文丑的麻烦?

    是故,王阵喜道“妙计”。

    既然孔伷没有精力再找文丑的麻烦,相对的,也就不可能再来夺文丑的营垒了。

    这些只是文丑“此计”的一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是王阵和周路等暂时没有看到的。

    文丑“此计”的真正目的不是给孔伷添乱,让他自顾不暇,而是为了坏孔伷在郡的名声和动摇豫州军的军心。

    而又不管是“此计”的哪一方面,事实上,这都只不过是文丑在看出孔伷欲夺他营寨后的随手一击罢了,至于孔伷打算代理颍川郡务,查粮相逼这件事,文丑是另有对策的。

    王阵、周路等辞别文丑,回到了县,当晚就各邀亲朋好友聚饮,酒酣耳热之时,或装作失言,把孔伷“不肯安营”的事说了出来,或故意唉声叹息,引得别人来问,然后再把孔伷“不肯安营”的事情讲出,顺便表示一下对县内外士人、百姓宗族、人身安全的担忧。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事关县安全,消息传得飞快。次日下午,就由数百士民齐聚孔伷门外,共同请愿,恳求孔伷尽早择营安顿。不止县士民来了很多,豫州军的校尉、军候们闻听了此事,也都来找孔伷询问。

    孔伷焦头烂额之际,又忽闻得一道消息传来,那就是孙坚兵入颍川,袁术表孙坚为颍川太守。这却是文丑同孙坚和袁术之间的妥协了,为了各自之利益,袁术终是认可了文丑这么一个外来势力的介入。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之上,同文丑、孙坚二人组成了小团体之势。当然这其中文丑所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的,首当其冲的就是为袁术挡刀,抵挡来自董卓、甚至是袁绍的威胁!

    孔伷乍一闻听此讯,自是又惊又怒。其急忙的召来罗涛,懊恼地言道:“悔未听卿言,没想到文子孝其人还真敢动用心思,竟然说动了袁公路表奏了他人为颍川太守。”虽不是文丑所表,不过确实是文丑所筹谋,其不过是借了袁术之手,达成了‘孙坚出任颍川太守’之事。

    孔伷那个“逼文丑让营”的“连环计”是他自己想出来的,不过在付诸行动前他征询了下罗涛的意见,罗涛当时对他说:“明公此计固然上佳,可以在下看来,似乎还有可商榷之处。”

    孔伷问他:“哪里可商榷?”

    “今颍川缺守,明公以豫州刺史之身暂理颍川军政当然是可以的,可万一文将军在知道了此事后索性另择选一人。上表为颍川太守,明公此计不就落空了么?”

    孔伷说道:“文子孝何德何能,又哪来的胆子敢于行此等事?”他所想的并不错,只是文丑不是没有胆子,而是而没有实力,因为其本身也不过是一个比二千石的中尉之职。又怎么能够表奏他人为一郡之太守呢?是以文丑只能动用借力的心思。

    再者如今关东讨董,虽然互表将军号,可这只是为了行军作战方便,说白了,文丑的行武猛将军、孔伷的行建威将军等等,都只是一个虚号,轻飘飘的,毫无实权,可“颍川太守”这样的官位却是有实权的。朝中现虽有董卓乱政,但洛阳的朝廷却仍还是天下正朔,所谓“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类如颍川这样的重郡太守,你一个起兵的郡守州刺史去表?太狂妄了吧!汉家四百年天下,朝廷积威之下,反正孔伷是没有胆子擅表人来守的。所以他也不认为文丑敢。

    罗涛道:“关东群起讨董,事如成。则大家都是国家功臣,事如不成,则天下势将纷战,值此之际,成王败寇,区区一个颍川太守。文子孝又怎会没胆子上表?”这层意思不好直对孔伷说,遂说道,“这可说不好。以在下之计,为稳妥起见,颍川的军政与其由明公亲自暂为代理。不如先下手为强,索性表一人守郡,这样,就算文子孝再通过什么手段表奏他人,也是名位不正。”

    孔伷一方面不相信文丑有这个胆子,一方面手头也没有合适的人选,——颍川是国家名郡,不是随便挑个人就能来当太守的,首先一个,名望、资历得够,这样的人选不好找,因而,孔伷没有听从罗涛的建议。

    却未料到,文丑竟真的动用了心思,使得袁术表了孙坚为颍川太守。

    孙坚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士人,可他也是曾经在朝堂里做过议郎的存在,并且经历过又外放长沙太守之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