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程普、韩当、颜良、赵云四人各统精卒。先出军外,趁着天还没大亮,在斥候的带领下,急往董卓所在的地方驰去。

    看着这六千虎士如猛虎下山也似地驰击往董卓处去。田畴说道:“董兵以骑为长,而今却舍其长,尽入苑林、诸先帝陵中,……明公、孙侯,此战胜之易也。”

    苑林和帝陵中固然有水、有林、有山。可为倚仗,但同时也正因为有水、有林、有山,不利董兵发挥骑兵的优势,田畴说他们是舍长就短,此言不差。

    却是说了:贾诩和董卓难道不知这一点么?

    贾诩和董卓也是知道的,贾诩之所以给董卓出此计谋,而董卓也之所以接受了这个计谋,他俩却都是因迫不得已。贾诩说因为董卓的急智,避免了董兵的士气低落,这其实是假话。贾诩和董卓都心知肚明。从天子西迁、洛阳被毁开始,董兵的士气就一直都在慢慢地低落中,低落到现在这个时候本来就已经很低了,而太谷关又被文丑、孙坚攻破,胡轸授首、徐荣叛变,可以这么说,董兵本来就已很低落的士气,碰上这件事后,已经是变得更加低落,如此低落之气。又怎能与文丑、孙坚野战?只有转入苑林、陵墓中,或可倚“险”与文、孙一战。

    文丑、孙坚遣了精锐出军,直扑董卓之后,两人又分别调遣各部。命各在斥候的引路下,前去董卓麾下各将的驻守处外布阵。

    孙坚又以孙贲、祖茂为将,命带骑兵游弋於各部其间,做为策应。

    文丑亦以文霸、刘庆为将,命也带骑兵游弋本军的各部间,以为呼应。

    文丑、孙坚这里调度完毕后。天已大亮,各部分别驰往预定的阵地。

    文丑、孙坚自领中军,又向前行军了数里,停在了离董卓驻兵处不到五里的地方。

    此时,程普、颜良两部早已至董卓驻守处,两边已经展开了交战。

    文丑、孙坚登到高处,远观战局。

    上午的阳光下,遥见董卓驻守之地林木茂盛,河溪如带,小山起伏,而便在这林、水、山间,尘土暴扬,旗帜隐现,鼓声、喊杀声随风入耳。

    孙坚侧耳细听鼓声,对文丑说道:“此进击之鼓也!”

    文丑笑道:“也不知是卿部的进击鼓声,还是吾部的进击鼓声?”

    孙坚大笑说道:“总之不会是董卓的进击鼓声。”

    文丑、孙坚一边遥观战事,一边传令部中,命做好援助程普、颜良的准备,——毕竟董卓部并州军的凶名在外,而能被董卓带在身边的又必是他军中的精锐,所以程普、颜良这六千已经连续行军了一天一夜的精卒到底能不能击破董卓,文丑、孙坚此时也是无有多大的把握。

    同时,文丑、孙坚并密切关注其余各个阵地的情况。

    探马、斥候不断来到,给他两人报上前方的战况和各地的形势。

    依战报,程普、颜良的攻势进展甚是顺利,董兵虽负隅顽抗,但却节节败退。

    其余各阵地的形势看起来也都很不错,除了少数几个地方有董兵试图出来援助董卓,其余各处的董兵都不敢出来,而那几支试图出来援助董卓的董兵也分别都被文、孙的部曲击退。

    虽有一定的把握料到此战能胜,可真的打起来,战事居然这么顺利,这也实是出乎了文丑、孙坚的预料。

    两人都心情舒畅。

    文丑笑顾田丰和田畴,说道:“元皓、子泰,真一切如卿二人所料!董兵士气果然低落,不堪一战。”

    文丑、孙坚登高观战。

    董兵士气虽然低落,但董卓带在身边的都是精锐,又有他亲自坐镇,战将至午时,颜良、程普虽攻势锋锐,步步前进,然却仍尚未能攻破董阵。

    文丑对孙坚说道:“如能擒斩董卓,则洛阳以西,直至长安,可不战而定也!”

    天子被董卓送去了长安,在长安周边和从洛阳到长安途中的要点之处,现皆有董兵驻扎,如果能在今日此战中生擒或者斩杀董卓,那么不但被董卓留在洛阳和附近诸关的这些董兵,包括长安和从洛阳到长安沿途的董兵,一下子群龙无首,就能都轻松平定了。

    眼看着盖世大功就在眼前,孙坚心潮澎湃,大声说道:“子孝,我要亲带兵出战!”

    “卿自可往去亲击董卓,我当带兵绕至董兵侧后,以截其退。”

    文丑、孙坚当下联袂下到军中,各点兵马,孙坚亲率部前去支援颜良、程普,而文丑则带着部曲绕过坐落在董卓阵地周围的那些苑林、陵墓,来截董卓的退路。(。)

第一百四十九章 全兵压进() 
文丑带部行军了约两个时辰,下午时候,抵达到了一处合适的驻兵列阵之地。

    这个地方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距离董卓的阵地和其余那些董军诸将的阵地都不太远,最远的约有一二十里地,最近的差不多只有十来里,最妙的是,此地刚好迎对着董卓的阵地。

    文丑因停下部队,令部队就地列阵备战。

    前边有孙坚亲自攻阵,战至此时,不仅董卓急危了,别的那些董军诸将也都看到了危险已是迫在眉睫,早前最开始的时候,只有不多的几支董兵试图冲破文丑、孙坚的部阵,而现在各处的董兵都出战了,都以精卒为锋,猛击荀、孙部阵,希望能打开一个缺口,以扭转战局。

    文丑这个位置现在算是“后方”,可以总观全局,他远眺之,只见前方或近或远,处处战火,或高或低,尽是喊杀,整个战线排开,足有二三十里之远。

    以文丑久经沙场的阅历,似眼前这般的大规模战斗也是只有当年击黄巾时才见过的。

    田丰没有理会别的战场,他聚精会神地观望董卓的阵地,每有探马斥候从董卓阵地处来,他都要细细询问各种战情,以图通过此来判断孙坚、程普、颜良的进展。

    当听到“董阵渐乱,旗鼓混杂”的这道军报后,他立刻对文丑说道:“董卓将败!明公,可传令各部,做好迎击准备了。”

    文丑当即下令,命赵云亲自去最前阵指挥,又令列在最前阵的卢亮、韩猛、李乾、李典等等诸部做好战斗准备,又把董直唤来,把留在中军听命的余下那些骑兵系数拨给与他,命他带骑兵列阵於卢亮、韩猛诸将之前,又下令道:“获董卓者,我将上奏天子,请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

    董直、卢亮、韩猛、李典、李乾诸将列好阵后。皆踊跃请战,欲获速胜。

    此次出兵,从出郡到现在,因为最开始的时候是孙坚先发。后来鏖战太谷关下,又是大部队作战,而刘备麾下兵少,并亦非是精锐,故而他一直没立下大的功劳。此时他从在文丑左右,心知眼前此战如能功成,就将会成为是击董的最后一战了,实在压不住渴望立功的心情,出列求战,对文丑说道:“董贼将败,明公以逸待之,以备愚见,当此之时,似不必等董贼逃到此地再开战。可以先出阵迎击之!备请为明公先击。”

    田丰不同意刘备的意见,说道:“不然。董卓败军至此,将为穷寇,不可急与战,宜少缓。”

    “元皓之言正合我意,我当以计破之!”

    先前,离洛阳还有三十多里的时候,吴景等人建议先休息一晚,而田丰进言当疾驰击之,现下。董卓将要败了,卢亮、韩猛诸将踊跃请战,欲获速胜,李乾更是请求先击。而田丰却又进言应“宜少缓”,一急一缓,他的意见皆与诸人相反,而细思之,他这先急后缓,却是该勇往直前的时候就勇往直前。该谨慎对待的时候就谨慎对待,视局势、情况之不同而各得其宜,正是深得兵法三味。

    文丑叫来周路、文极、夏侯兰诸将,命道:“汝等带本部,可往吾本阵侧前边埋伏,待董兵至,汝等先将之放过,候我与董兵接战,汝等再掩杀而出,袭其后,与我合力,共歼贼兵!”

    周路、文极、夏侯兰诸将应诺,各带本部,急往前边埋伏。

    文丑各项部署妥当,过了约小半个时辰,见得前头烟尘四起,斥候驰返来报:董卓兵败了!

    文丑传令前阵:“贼穷途窘困,攻成在此一举,诸部不可轻动,当听鼓声为节。”

    斥候不断来报董兵距前阵尚有多远。

    从十几里,到七八里,再到五六里,再到不需斥候来报,文丑也已能看清董兵的队伍。这期间,文丑一直按兵不动。当董兵离前阵不到五里地时,前边的李乾等将按捺不住了,连续不断地遣人来到中阵,请求文丑下令击敌,而文丑却俱皆拒绝,一再不肯。

    “贼距前阵三里。”

    “贼距前阵二里。”

    随着董卓败兵的步步逼近,原本还能神色不变的郭嘉等人也变得渐渐焦急起来,都看向文丑,而文丑却一直稳如泰山,沉着稳定。

    “贼距前阵三百步。”

    “贼距前阵百步。”

    李乾忍不住了,他出列说道:“明公,贼离前阵只有百步之远,可以击之了!”

    文丑面色如常,行若无事地说道:“不急,再等等。”

    “贼距前阵五十步。”

    直到前边来报“贼距前阵二十步”,文丑才下令道:“击鼓!”

    董卓的败兵离文丑的前阵只剩下了二十步的距离,在这个时候,文丑才传令击鼓。

    鼓声大作,前头蓄势已久的骑、步兵卒,闻声而动。

    文霸一马当先,带着骑兵先击,李乾、卢亮等人麾步卒继之其后,韩猛、李乾、李典诸悍将皆披甲冲锋,驰击在部曲之最前。

    文丑部本是胜兵,士气高,此时又是以逸待劳,面对的是董卓的败兵,再加上文丑直等到董卓的败兵离前阵只有二十步时才下令击鼓,蓄气甚久,是以这一出击,真一个个都如虎狼,在韩猛、卢亮、李乾、文霸、董直、李典、刘庆等等诸虎将的带领下,无不一当百。

    只一个冲锋,他们就把当面逃冲到的董军败兵给冲了个七零八落。

    董兵军中,有人聚集兵士,想要突围,而便在此时,闻得阵后鼓声响起,却是周路、文极杀出。前有如虎如狼的文军精锐,后有忽然而起的文军伏兵,当此之时,便是董卓本人,恐怕也是约束不住本就已是败兵的董军了。董军慌乱失措,不知所向,溃败如潮,自相践踏。

    荀彧急令兵士往前边去大声重复文丑之前的许诺:获董卓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

    一时间,前边阵中、战场上,到处都响起了“获董卓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的喊声。(。)

第一百五十章 终入洛阳() 
见前头战事顺利,董军的败兵一触即溃,文丑获胜在即,从在文丑身边的徐荣出列说道:“董兵虽败,而董卓左右皆精锐也,当此穷途,势必死战,眼前这支董兵却溃乱得如此轻易,事有可疑。”

    文丑说道:“噢?将军有何高见?”

    “董卓狡诈,或不会在此股败兵中。”

    “不在此股败兵中,能在何处?”

    “洛阳周边道路通达,或许他会从别地逃往渑池、新安。”

    “如此,将军有何对策?”

    “荣愿提本部兵马,急往渑池、新安,搜截董卓。”

    文丑看着前头的战事,也觉得这支败兵溃乱得太快了一点,说不定董卓还真的是没在其中,遂应了徐荣之请,说道:“如获董卓,我必上奏朝中,为将军请五千户侯!”

    徐荣接令,转回本部,带着三千兵卒急往渑池、新安方向而去,——降了文丑后,他收拢本部,得了两千来人,文丑兑现了承诺,又给他补了一千兵士,是以他现下共有部曲三千。

    有了之前骗杀太谷守将的事,这回徐荣请令去追董卓,文丑左右诸人中却是无人表示怀疑了。

    渑池、新安在洛阳的西边、西北,是从洛阳去长安的道经之所,董卓在此两地皆驻有兵马,徐荣自请带兵前去渑池、新安间阻截董卓,如是董卓真的没有在前面的这支败军里、真的先逃掉了,那么自是最好不过,而如是董卓在前边的这支败军中,也无妨,反正灭了董卓后,文丑、孙坚早晚都是要向西去长安的,这渑池、新安乃是必至之地。

    孙坚带部由后头追上,与文丑合力,前后夹击,把这支董军的败兵或斩、或俘。很快就消灭一空。诸将陆续前来禀报战果,各有斩获,而终无一人得董卓。

    文丑心道:“徐荣说的不差,董卓果是狡诈。看来他是先逃掉了!”

    不但没有董卓,如牛辅、王曦、吕布等等这些董军上排得上字号的众人也没有一个被发现,这些人应或是在别的战场上,又或是跟从在董卓身边,和董卓一起先逃走了。

    等消灭掉这支败兵。时已入暮,远近别处那些战场上的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