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按照刚过去的三月份,朝中所传出的撤刺史、置州牧的消息来看,韩馥入主冀州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而韩馥入主冀州的源头却是董卓控制洛阳之时,因要笼络关东士族,所以大肆启用被宦官所打压的士子,韩馥也正是其中一员。

    也就是说,距离讨董之战不远了。到时候中原大地,风云突起,无数的英雄豪杰再次集结在一起,甚至于较之黄巾之乱时,还要庞大,威武。而文丑若想要在日后有些许成就,那么讨董的盛会他是必须参与的,不然,天下英雄谁会知晓有他这一号人物呢!

    而要想参与这一盛会,按照历史的进程来看,就要居为一方郡守、州牧!而这样的目标对于现下的文丑来说,是多麽的遥远。所以其需要抓紧时间,搞出一些大的名堂,使得其之名声传播出去!最不济也要使得邻郡闻名吧!若是能够州郡扬名,则是最好的。

    但是若要想州郡闻名,那可是非常困难的,不说别的,就是方才所言的名士田丰,其曾在朝中做官,也不过是在其之县中有些名声,连临县的陈铭、姜恢等人也不知晓,或许可以解释为,陈铭、姜恢等都是乡野之人,不知晓也是应该的。但也从侧面说明了,田丰之名声,并不是多盛。

    若是还不能表明,州郡闻名的难处,那么文丑这一活生生的例子摆在面前。其清剿了在常山国南部盘踞了数年之久的李大目部黑山贼寇,现下又击溃了另一部更为强大的黑山贼寇郭大贤部,如此彪炳的战绩,犹且只是在郡南知名而已!

    出了常山国,恐怕就没人知道有文丑这一号人物了。所以文丑要走的路还有很远!

    文丑虽说思虑甚多但也并没有占用多长的时间,因为这些都是他在夜半闲暇时候深思熟虑过得,现下也不过是过滤一遍,好随着事态的进展,而稍作改变,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穿越过来之后,对这个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说来话长,其实时短,那边陈铭方才言道:“少君,这田丰先生,居于钜鹿郡巨鹿县中,在县城之外,置办有数十亩良田,家有徒附数十人,财资不甚多,虽不说清贫之家,但也绝非富裕之户,听闻其初辟太尉府,举茂才,迁待御史,受命御史中丞,分掌令曹、印曹、供曹、尉马曹、乘曹,秩六百石!因见不得朝堂污浊,方才辞官归乡的。人称元皓先生。”

第七章 整装待发() 
陈铭言谈之间尽是恭谨之色,更有叹佩之情,说明了其也被田丰的人格魅力所折服了。

    “嗯。秩六百石。”文丑呢喃言道。不为其他,只他自身也不过千石吏,自己能够安排的最高职位也不过县丞、县尉等职,这些职位往高了说也不过四百石!恐怕此行不能尽如自家之意啊!

    “元皓先生,元皓先生!嗯,能够弃六百石朝官而归乡者,岂会在意俸禄秩品呢?想来其意在匡扶民生吧!”姜恢沉吟言道。倒有提醒文丑之意。

    “哈哈,多谢姜君教吾,不然自落了下乘。田元皓何等人物,岂会在意那些俸禄呢!”文丑闻言,抚了抚额头,谢道。

    “嗯,那其他人的情况呢?”文丑恢复了一贯的稳健与大气,开口问道。

    “沮授其人,于钜鹿郡中较之元皓先生更为闻名,曾任州别驾,举茂才,现治理一方,为广平县令,使得远近黔首争相涌入,大才也!据闻其族于广平县中,亦为大族,拥良田千亩,徒附千众,乃远近闻名之世家也!”陈铭言道。

    “呃,还有审配先生呢?”文丑皱眉言道。既然沮授现为县令,与其同秩,自然是没有什么机会了。

    “审配先生,现居魏郡阴安县,其族为县内最大的宗族世家,拥族人数千人!徒附千记,家财不可胜数,其为审家家长。兼且听闻配天性烈直,每所言行,慕古人之节,可谓古义刚烈正直之人。”陈铭言道。

    “嗯,当真是一个大的宗族啊!较之我等,实在是不堪与之相比的!更不用说招募而来了!”文丑闻言,遗憾道。

    审配家世代士人,官宦人家,人口繁茂,族大人多。审配更是这一代审氏家长,手握重权,势力很强。况且审配仰慕古人气节,有忠人之心。又学纵横之术,兼而能领兵,处理政事。实在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助力,不过现下却不能为自己所用,怎能不遗憾?!

    “还有名士许攸,好似正在钜鹿郡的广年县刺史王芬府上做客。其字子远,亦为名声远扬的名士。”陈铭言道。

    “许攸?王芬!”文丑沉吟道。这两人他都晓得,许攸就是那个叛袁投曹的著名人物,也间接导致了官渡之战的袁绍大败于曹操的结局。

    至于王芬其人,文丑也是在此世方才有了详细了解的,其为党人领袖,乃是‘八厨’之一,又名王考,字文祖,东平寿张人。

    在延熹九年,牢修诬告李膺等大臣结党营私,于是汉孝桓帝震怒下发动了著名的“党锢之祸”,王芬有大名于天下,亦在废锢之列。

    自此正直之人被废除、流放,奸邪之人更加肆无忌惮的纠结在一起,中原大地上清流士人,于是共相标榜,指天下名士,为之称号。上曰“三君”,次曰“八俊”,次曰“八顾”,次曰“八及”,次曰“八厨”,而王芬位列“八厨”之一,厨者,称赞的就是那些能以家财救济世人的名士。可见王芬其家乃是巨富之家!

    建宁元年,清流领袖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被宦官杀害。第二年,汉孝灵帝掀起了“第二次党锢之祸”,大肆杀害天下豪杰和儒学行义之人,王芬不得不再度流亡藏匿。前后禁锢长达十九年。

    直到中平元年,黄巾之乱爆发,在中郎将皇甫嵩、中常侍吕强的建议下,汉灵帝废除了对党人的禁锢,一大批忠正之臣重新被起用,王芬也被任命为冀州刺史,前往冀州治理黄巾军根源。到任后,王芬收纳流民,安抚叛乱,治军理政,很快使冀州安定下来。在州四年,民生富饶。拥有治理民生、达于从政的能力!

    不过其虽有盛名,但却性疏而不武,所以对于境内的黑山贼寇之乱,是没有什么作为的。而许攸其人,贪而无治,有大志向、大智慧,但却不能认清自己的定位。这两人在一起,定不会有什么功绩做出的。

    再者王芬为州刺史,许攸在他那里定然得到优待,自己就是想要招揽一二也是没有什么机会的,文丑思虑到此处,便将其放到了一边,言道:“还有吗?”

    “还有一名姓韩名猛的猛将,是在钜鹿郡南和县做县尉,据闻其武艺非凡,使得一柄长枪,甚得民心。”陈铭接着言道。

    韩猛,也是一个猛将!在后世的评话之中是仅次于河北四庭文丑、颜良、张郃、高览而存在的人物,被誉为一柱,与上述四人合称为河北四庭柱。虽说评话未必可信,但后人也不会无凭无据的捏造出这样一个人物来,不管怎么说,其也端得是个威猛人物。这也是文丑所能记住他的原因。

    “嗯,韩猛,县尉,还有吗?”文丑转念思索间,又问道。其列出的清单还包括张郃、高览、高顺、郭图、逄纪、淳于琼、蒋奇等,甚至连潘凤也在其中,总之就是自己所能想到的能够与这个时代沾上一点边的,都囊括在内了。也不管史上到底有没有这个人了。

    “没了,目前我们的商队也不过只是在邻近的钜鹿郡、赵郡两郡活动,所以也就只探寻到这五人的踪迹。就是如此,审配先生的踪迹也是因为其名声太盛,名扬州郡,所以我等方才知道魏郡有这么一位大才!”陈铭解释道。

    “哦,原来如此,不过也很不错了!阿叔,这次你等立有大功!哈哈。”文丑闻言,虽说有些遗憾、失望,但转瞬间又高兴起来了。能够探寻到这几人的下落,也是很好的了,虽说只有田丰一人,有了那么些许能够招揽过来的希望。

    “老夫何功之有,不过是跑跑腿罢了。”陈铭见着文丑满意之色,开心笑道。

    “嗯,如此事不宜迟,我等这就准备一番,前去钜鹿郡拜谒这几位名士、先生去吧!”文丑有些迫不及待的言道。

    “嗯,丑儿,你离开高邑县也有了些许时日了吧!如今正是得了管职归来,又在乡里塞上盘桓了数日,那高邑县如今是何情况,你可知晓?再说高邑县经此一战,遭到重创,散贼小寇犹且在旁窥伺,又逢如今麦忙时候,正需要你前去主持、重建呢!你还是尽早的赴任吧!”颜母皱眉言道。

    “呃,可是?”文丑还欲辩解。

    “丑儿,你仰慕名士之心,阿母知晓,但是你若是就此前去钜鹿郡,这一来一回又不知是几天时间!而高邑县久无县君坐镇,必然生乱!其中得失你自己衡量之。再说,这些名士既已探寻到了,自然不用担心其再消失了吧!何时拜访,也不在这几日啊!”颜母思虑甚全,缓缓言道。

    文丑本处于极度兴奋,而不能正常运转的大脑,终于平稳了下来。细细思虑一番颜母所言,尽皆在理,远胜自家方才所一心想着拜访名士的鲁莽心思!当下诚意伏拜在地,言道:“儿,谨谢阿母开导之恩!”

    “呵呵,你晓得吾亦是为你好就是了。”颜母见得文丑恢复了往常之平稳状态,欣慰言道。

    如此众人又是一番言说,叙旧之后,方才散去。而文丑招揽名士之心,犹且不死,既然不能远赴钜鹿郡,那近在眼前的还来不及拜访吗?随后其就领了姜恢其人,向着陈鹏里乡三老姜承家赶去。

    姜承其人曾在年前往颍川郡赶吊颍川四长之一陈寔,文丑更是进一步确定了其家必为名士之家,只是出于什么苦衷,而不得不更姓易名,在沙河乡隐居下来。

    文丑这一次的拜访,言说招揽之意后,姜承其第二子姜哲很快就答应了文丑的主簿之职,倒也顺利的紧,使得文丑都有些不敢相信。而姜志却以需要照顾家父为由,而谢绝了文丑的征辟之意。

    下午时分,文丑等人终于完全准备好了财资、物品,准备赶赴高邑县了。

    一队人,行到乡亭官寺所在,已经有了三四百名的桃林军卒,辞别了家人,聚集在那了,当然还有一众幕僚文士。

    文丑一路走来,见着黔首百姓于田地之中忙碌不已,有的都已经驾辕赶牛的耕犁田地了,又想起一间事来。来到乡亭,径直朝着一处院落赶去,不是别家,正是同文丑有这契约在身的农具制造之家——王家。

    如今的王家,可是要比一年前的王家更为富裕、繁盛。只因为根据文丑建议所改造而成的‘伪曲辕犁’的大卖。只这一项的收入,就使得其家步入了千万之资的大家之列。

    而文丑此来,正是起来讨要属于他的那一份的财资。按照原来的协议,文丑应该拥有其所赚取财资的五分之一之多。而经过一年的努力,这王家也确实制造了近千具的‘伪曲辕犁’来。使得乡里的耕作又能再上一个台阶了。

    文丑来到王家之后,见着那个爽朗的汉子,并没有要金饼银器,而是将财资全部折换为‘伪曲辕犁’,他要带到高邑县去,将之推广。王姓汉子自无不应之理,如此,两三百具‘伪曲辕犁’将会陆续被运往高邑县。

    待此事一了,文丑想了想,觉得没有什么遗漏之后,方才领了姜恢、柳仲、文霸众人,辞别了王冲等一众乡吏,向着桃林塞赶去,那里还有数百名的士卒,已经整装待发,正等着文丑的到来呢。

第八章 高邑县事() 
不多时,文丑一行人,既已来到了桃林塞上,而姜宣、颜良等人已经领着桃林塞众军卒,候在塞外,等着文丑其人了。

    自然又是一番寒暄,欢送之词。就是姜哲同姜宣兄弟两个,也是一番言谈、相惜。之后一路向西,赶往高邑县赴任。这一行人,正是今后数年高邑县的统治阶层,掌握着高邑县的命脉。

    高邑县距此地不是太远,既然已经决定了先行处理好高邑县事,再去他郡寻访诸位名士,那么文丑也不是拖拖拉拉之人,率着一行六七百人的队伍,数十辆大车的辎重,浩浩荡荡的出发了。

    当夜,文丑等主要幕僚官员就快马加鞭的来到了高邑县城,而军卒及部分眷属因为运送粮草、财资等物品,赶着辕车,落在了后方,恐怕还有再走一两日来,才能赶到高邑县。

    翌日一早,文丑就遣了人手,前去请高邑县的众官吏到官寺议会,包括在任的官吏、幕僚,前任官吏幕僚,以及文丑所携诸君。这是一次定了高邑县新一届统治阶层的议会。不论这些人有多么的忙碌,也都纷纷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赶来议会了。

    因为文丑出任新的高邑县君的消息,已经传了出去!而且还是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