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末文丑-第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毕竟经验摆在那里,文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他只要掌握着大方向就行了,至于具体事项,势必要下放到其属下官吏手上的。这样也显得文丑能够放权,善于用人不是。

    经文丑如此一问,堂上顿时又热闹了起来。纷纷交头接耳不止,或是在皱眉苦思。就是跟随文丑而来的沙河乡众人,也是很快的融入到身为高邑县吏的角色中去,思索其县吏的政事来。

    “先前县君已经坐镇此间,初步稳定、恢复了县中的不少元气,此乃县人之大幸也!同样,县中民户遭寇,粮米匮乏,兼之今次收成亦损,首行之策,当在于安民,施粥。”程启思索了一会当先言道。却是先恭维了文丑一番,表明了文丑的功德。

    “嗯,程君此言有理,沙河支援之粮米,已有部分行在途中,不日便至,此题可解矣。那次行之策呢?”

    “看来县君早已想过,也有了对策,倒是老夫多此一举了。”程启先是自嘲了一下,接着又言道:“民饱食,则可思其居所,既然县君有意接受流民,自然要寻觅、规划出数处地方出来,或是建房、或是修葺,以供其人所居也!兼之开荒之农具备齐,以使其人拥安身立命之基。”

    “此策甚是,亦为民生之事也。”

    “其三者,当着手对于贼寇流民的引导之事,不使其再覆贼寇之辙矣。”

    “有此三者,当可令辖下黔首安稳之。”文丑思索后,赞同道。

    “文君,贼寇余孽亦为大事,当尽快练兵备兵,灭杀之!使得县吏肃然,不使黔首又‘向贼’之心。”县尉卢亮,当下言道,正合他的本职。

    “卢君所言亦是,如此近些时日来,曹君、董君当尽心辅助卢君,练兵备寇,兵甲器械之事,自不会短缺了尔等。”文丑当下豪声言道。对于流落在外的那数千贼寇,文丑一直如鲠在喉,对于卢亮的建议,自然认可了。

    卢亮听到了满意的回答之后,欣喜领命。曹齐、董直亦是出列,跪拜领命。

    这边话音刚落,又有一人出列拱手建言道:“县君任命了堂上诸君之官职,但是却有部分官职职权过于重叠,诸如:贼曹、左县尉、督盗贼等,具有缴贼安民之责,当分化、明确之,另外又有学曹、商曹这等新职,必然分有旧职之职责也!亦要明确之。”正是拥有‘人事调动、提拔’之责的功曹乐松。

    其对于官职的变动,很是敏感,而且为人正直。当下就当着堂上众人之面,反驳起了‘县君、父母’文丑的任命来。对于文丑任命之职的分工不明之事,一一挑出,可谓‘正直’之士。

    “呃!”文丑略显尴尬,抚了抚额头,不知心中作何想。不知使得这一‘正直’之士,居于功曹之位,到底是对还是错呢?其本意是先任命了在场诸人之官职,以作安抚之用,至于他们的职责细化,以后自会确定之。不想乐松却在当下就提出此事来。

    “县君所命诸君之职,虽有少数重叠,但亦是秉着诸君可以相扶相助之意也!如此只要诸位各司其职,则定能共襄高邑矣。”姜哲倒是有急智,开口言道,为文丑解了围。接着又肯定了乐松的建议道:“至于乐功曹所言职责明确之事,亦有必要,但可缓之。”却是圆滑的紧。

    “姜君所言正是,贼寇、盗贼乃是我县之大患也!当慎重对待之。再者既然鄙人新设数职,定会明确其之职责所在,还请诸君安心。”文丑郑重言道。其对于姜哲亦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既然文丑都这么说了,那乐松也并非一根筋之人,理解的道了声告罪,不再追问之。随后众人又讨论了一些其他的建议,亦是略有所得,使得文丑再次感叹,群众的智慧是不可限量的。

    当然,大多数的建议都是高邑县人所提的,毕竟他们居于此地,对于高邑县的了解是沙河乡人所不能比的。

    既然任命也任命了,讨论也讨论了,那么整个高邑县的官职系统也要正式的运转起来了。而眼下正是麦忙时候,又有大量的支援物资、人户需要安置,还有俘虏需要押送,自然使不得众官吏闲着,纷纷忙碌起来。

    ps:停电数日,哭死。见谅。

第十章 文丑所拥() 
当日堂上众人散去之后,整个高邑县就进入到了一个快速的运转之中,虽说之间的配合定然不会很默契、无间,差错是一定会有的,但是相信他们对于手头的工作,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越发的得心应手。

    再者初时高邑县人同沙河乡人在一起做事,多少都有些别扭,但是经过七八天的合作、共处之后,众人很快也就互相适应了。而随文丑而来的这些人户也算是在高邑县正式站稳了脚跟。

    中平五年,四月二十,天气晴朗,春风荡乾坤。

    若是算上先前三月份的代理时期,这已是文丑执掌高邑县的第二个月了。在此期间也算是将高邑县打理的井井有条了,别的不说就是战后的黔首安抚,麦子收割,粟米播种之事,进行的就非常顺利。

    首先是对于高邑县黔首的安抚工作,有了文丑的从沙河乡所带来的数千万财资,以及陆续运送而来的数万石粮食作为后盾,自然不是什么难事了,不过也不能就这样无偿的交予这些黔首之手不是,每户每家的精壮还是要强制参军的。

    ——因为高邑县历经战阵,所以徒有三四万黔首,确多是老弱病残之人,若说真正能够入了文丑之眼的精壮,也就那三四千人吧!而他们大多确对于参军一事,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也就有了这么一个规定。

    既然不欲使高邑县再有陷入贼手的厄运,那么强有力的军队建设就是必要的。纵使高邑县精壮的素质并不是很高,但是文丑还是决定将他们武装起来,最起码做个守城有余的县卒也是好的。再从其中抽取优良、健壮者,组成一支如同桃林塞军卒一般的劲旅,做征贼克敌之用,岂不妙哉?

    经过两个月的安抚与挑选,目前原高邑县居住之黔首,基本都已回归到战前之生活之地了,不论是先前被文丑迁移到沙河乡的济河、大营两乡黔首、还是被贼寇击溃,逃跑、散乱于乡野的高邑县精壮、亦或是早一步隐于群山之中的高邑县民户,都已在文丑、程启、柳仲、卢亮等这新的一批县官的安排、争取下,在高邑县境内安稳下来。

    这些人员再次建立两个乡制,准确的说是恢复了两个乡制。因为原来高邑县境内因为规避黑山贼寇侵扰的缘故,数个乡制被摒弃,而只剩下大营、济河两乡,至此没有了黑山贼的威胁了,自然就由部分的黔首愿意重回自己的家园了。于此文丑就批复了两个乡的建制,并且上报郡国之中。

    至此,高邑县拥有一县城三千户,两万口,精壮四千人;四乡四千五百余户,三万余口,精壮五、六千人。当然这一精壮是指广义上的成年男子,若是再进一步规划,青壮之人,则共有三四千人而已。也就是文丑抽取为军的那些人了。

    其中有一乡是专为高邑县万余转为齐民的贼寇俘虏而设的,现下他们已从沙河乡迁移而来,有了一季的好收获,在高邑县也没有耽误农时,虽说对于文丑使他们从沙河乡迁来,颇有怨言,但也没有出什么大的乱子,因为他们已经从文丑的治下看到了希望。

    要说到沙河乡的好收成,那就有必要说说现下沙河乡的现状了。

    沙河乡本是平棘县辖下之乡,共有三万黔首,约五六千户之多!但是由于文丑的缘故,所以沙河乡有秩王冲等一干乡吏,并没有第一时间将乡内的收成、现状上报到平棘县,而是选择了先行遣人前来询问了文丑的意思!这可是有些有趣了。

    不说文丑已经调任乡外,再不是平棘县官吏,再者其身为高邑县县令,也不好插手平棘县内事啊!但是王冲偏偏先是遣人上报。

    一来表明了王冲对于文丑的恭谨感激之情、二来也说明了文丑对于沙河乡的影响不是一时半会能够消除的、三来也显现的出文丑对于沙河乡有秩王冲的了解很深、四来也表现出现下大汉帝国的下层统治阶级已经不再俱于大汉朝的威慑力了。

    文丑对于王冲的行为自是非常满意,这样他就可以间接的掌管沙河乡了,王冲不过是他作为沙河乡的一个代理人而已,同样的情况也在桃林塞的姜宣身上体现。对于自己辛苦一年所打造的大本营、基础黔首社区,文丑自是不会轻易放手的,所以也就有了文丑在离任沙河乡有秩、桃林校尉时的一系列人事任命、调动。

    而就眼下看来,文丑的眼光还是有独到之处的,最起码这两地目前还没有完全脱离他的手心。这也是文丑对于部分沙河乡人上位的条件所在,只是所说、所做非常隐晦而已。毕竟现下的帝国还是颇有影响力的,文丑自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

    文丑听过王冲所派遣之人的报告后,颇为隐晦的下达了酌情消减的上报之策,一来接着贯彻他在任时的藏富于民的政策、二来达到隐藏自身实力的目的、三来也要稍微表现出乡里治下颇有发展。

    这对于王冲来说非常容易,因为得益于文丑去年的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现下的沙河乡着实大变模样,不仅人口充实,而且家户殷实。

    每户人家没有个万儿八千的余钱,都不好意思说是沙河乡民,再说此次麦收之事,那户人家不都有个四五百石的收成?整个沙河乡六十万余亩的田产,总的产量大概在二百五十万石之间!平均每亩约有四石的产量!这可是高产了,尤其是在这个冀州大地普遍减产的荒年,更是难能可贵。

    这就得益于文丑年前令人挖掘的四季渠之功了。这也能看出文丑的高瞻远瞩了。按照文丑的想法,这一季的收成应该更好的,达到三百万石不在话下,但是天不遂人愿。

    但这也是沙河乡目前所能达到的极限了,虽说经由文丑的建议,乡里的农具、耕作都更为细化、高效,但是精耕细作所能提高的产量也是有个极限的,而眼下沙河乡的田地、农户就达到了极致所在。

    这两百五十万石的粮食,经由乡里抽取了四分之一,用以供给桃林塞军队所用。这是文丑在任时就定下的。再由乡里出资收购四分之一,作为乡里的存粮,以备不时之需,这是文丑离任时交代有秩王冲、商队领队陈铭的,是文丑作为练军的储备物资。剩余的粮食则由乡里黔首,作为私有财产保存。当然,不排除在非常时期,文丑会强制征用。

    至此文丑所有的存粮达到了将近两百万石之巨。同时其手中的财资,又进一步的缩水,再次面临无钱可用的窘境了。不过文丑对于粮草的存储,还是那么的乐此不彼,纵使除去手中千万财资安排完高邑县流民之后,就再无财资可用。因为他知道,乱世,不期将至!

    除去粮草的丰收以外,沙河乡的军备生产的绩效也是斐然,又有七八百具两当铠被铁匠打造而出!这就能够使得文丑手下再次产生一部劲旅来!这些两当铠的到来,可是解了文丑的燃眉之急啊,对于眼下高邑县的流寇、小贼的清剿可是大为有利的,可以大大降低文丑眼下还不太成熟的军卒的伤亡率。

    而眼下乡里的铁器、铁矿也所剩无几了,最多再打造出四五百具铠甲出来。这还是将文丑这数次战役所得的铁器、刀具进行了回炉之后,兼之商队从邻近郡县所收购回来大量铁器的结果。如此文丑所拥的两当铠也能达到两千三四百具了。虽不是很好的铠甲护具,但是也远胜普通县卒,就是对于郡国兵来说,也能稍胜一筹。

    至于其他刀兵的储存,文丑军所得倒也不少,武装起来六七千人的队伍,不成问题。四五千把环首刀,两三千杆矛枪,千余张弓弩,四五千具木盾,十万支箭矢,千余匹战马。这就是文丑奋斗一年之后所能掌握的军用物资。当然还包括近五千兵卒!其中有千六精锐。

    这些物资,沙河乡、桃林塞人士正在有序的向着高邑县转移,以供高邑县的建设。毕竟高邑县才是文丑眼下的建设重点所在,也更有发展的潜力和回旋的余地,而沙河乡仅仅是文丑基础所在。

    文丑送别沙河乡、桃林塞的使者之后,对着堂外的万里晴空,长舒了一口气,对于未来更为期许了。只要沙河乡、桃林塞等按照如下的境况发展、高邑县再按部就班的收拢流民,训练军民,则定能在不远的‘讨董大战’之中,占据一定的优势,也使得其有一顶的话语权。

    ——来自以后世的文丑,对于太祖的‘枪杆子里出政权’可是非常认同、崇拜的。

    文丑的闲暇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他的主簿姜哲前来寻其讨论政事来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