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6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则,何三江他们却是有所遗漏,忘了他们大规模招募士兵,最后必然会需要大笔的钱粮以作支撑,如此大消耗之下不难被李自成怀疑何三江他们背后有其它动作。

    好在,李自成也就是对此有些怀疑,想要兵强马壮势必需要庞大等物资补给,作为农民军中最有实力的存在,李自成的压力不可谓不小,因此将何三江叫过来敲打一二,也是题中之义。

    “你们也准备准备,咱们接下来要继续东进,继续龟缩在陇县这里已经不能满足弟兄们的消耗了!”

    李自成很满意何三江的态度,然后随便提点了几句之后,便将何三江打发了下去。

    何三江走出陇县县衙大门,望着凄凉的县城大街,这时才算是松了口气,至少李自成只是对自己扩招兵马有所怀疑,再无其他动作了。

    回去之后何三江他们一边继续扩招兵马,一边则更加注重保密,对于各方细节更加谨慎,同时夜开始为兵马调动做好准备。

    崇祯十三年八月十七,在陇县过了一个安稳的中秋节后,李自成大军继续东进,朝着陕西腹地,以及更东边的山东等地运转。

    五月份又是一个天灾连连的日子,江南一带大水频发,浙江、江苏等地受灾严重,而北方河南山东等地却又出现了严重的旱灾,百姓们食不果腹,面无菜色,使得李自成看准机会,开始朝着这些地方延伸过去。

    地方上熊文灿等人也是积极运作,严防死堵农民军更大的扩散,在长安等重地布下重兵,对李自成一部展开围追堵截。

    何三江他们的队伍,跟随着闯王李自成一起,在陕西等地四处游荡,规模越发的庞大,到了十月份的时候农民军队队伍却是扩张了一倍有余,隐隐开始对明朝军队有着不小的优势。

    当队伍规模扩张到了一个数量级以后,李自成再也不满足于小打小闹,对陕西周边的偏远县城展开攻势,而是准备来干一场大的动作,将目标对准了千年古都长安城。

    此时驻守长安城的,是早早就从北方南下的熊文灿总督,以其总督河南、陕西数省军务等职责,熊文灿却是无法坐视陕西被闯贼闹上一个底朝天。

    之前在河南让闯贼损失惨重,使得熊文灿终于能够对朝廷有所交代了,加上杨嗣昌此时自身被人攻讦,熊文灿如今的地位反而更加踏实了些。

    不过这夜只是相对而言的,如今大明朝这位崇祯皇帝薄情寡义,急功近利,之所以容忍熊文灿继续坐在总督位置上,却是看其有些功劳,对付农民军夜有些手段而已,若是此时闯贼再在自己的地头闹大,恐怕转头这位崇祯皇帝就会让自己的乌纱帽不保。

    到了这个时候,熊文灿反而有些后悔了,若是不给朝廷建言,让福建水师提督李天养派兵北上的话,有这么一员智勇双全的猛将在,他熊文灿也不会像如今这般,对于声势浩大的农民军充满了敬畏,犹豫不决。

    既想要让邓玘等总兵率领大军,趁着李自成所部还在壮大的时候,加强攻势,但是又担心邓玘所部军队实力不如闯贼李自成所部,再一次出现兵败之局。

    这些时日里,邓玘等总兵与李自成之间的战斗也没有听停止过,双方交手互有胜负,总体而言仍旧是大明官兵占些优势。

    可是农民军队的兵员补充速度,却是明朝官兵所不能比拟的,就算他们的损失高于明朝军队,但是只要李自成登高一呼,就有源源不断地父老乡亲们前来加入到他的队伍当中。

    此消彼长之下,明朝当地驻军兵力是在逐步削弱了,而反观李自成农民起义军队伍,不但没有太大消耗,甚至比之前队伍还要庞大,数目增长迅速。

    除了在军事上对农民军进行镇压,在政治和民生上熊文灿也采取勒各种措施来安顿受灾百姓,挟制流民于当地,奈何大明朝财政困境已久,就算熊文灿身为数省总督,却也是多有无力围支的情形,对于整个大势而言效果不大。

    经过几个月的协调,最后还是让熊文灿东拼西凑出一支规模达到六万之数等明军,在邓玘等数位总兵等带领,对闯贼李自成展开了攻势。

    数次接战的李自成所部,都以失败而告终,农民军的优势在于队伍庞大,数目众多,但是真实战斗力上却是不堪一击,除非是李自成愿意出动自己身边心腹亲卫所领导的主力军队,否则基本上面对数万大军压进过来的明军,李自成一部,也都只能动用数目众多的炮灰军队,滞碍明军主力,而自己寻找对方的破绽展开攻击。

    何三江他们自然乐的这样跟着李自成一部四处流窜,虽然其间出动过数次麾下将士去跟明军一战,不过哪次都是被明军打得落花流水,狼狈鼠窜。

    正好,何三江他们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训练军队,用实战来汰弱留强,虽然显得残酷了一些,但是也减少了何三江他们很多的麻烦,让其能够迅速将麾下实力增强。

    直到在珉州卫附近,闯贼李自成大军终于聚集主力军队,先是以两万老弱残兵为诱饵,引诱当时驻扎珉州卫的一万大明将士来攻。

    然后当大明军轻易击溃两万农民军残兵,并想要一鼓作气将其歼灭,罔顾当时情报中李自成大部正在左右的事实,却不成想追击到了半途,三万农民军精锐战士,在刘宗敏、田见秀等李贼心腹大将带领下,由高岭当中杀出,打了大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最终,一万珉州卫明朝将士,最终能够杀出重围的,不过区区一千余人,而农民军尾随在这一支明军溃兵之后,叩开珉州卫的坚固堡垒,仅仅花费数千将士的代价,便占据了珉州卫重镇。

    

第1284章 世间乱象() 
农民军在叩开珉州卫等城池以后,正式拉开了他们攻城拔寨的步伐,将矛头对准了重兵布防的明军城池。

    当放开了手脚,并愿意折损无数兵力的农民军队,将其庞大兵力的优势发挥出来之后,一直受限于兵力不足、粮草不济的明军将士,可算是真正遇到了难题了。

    在崇祯十三年的年尾,李自成大军近二十万,从陇县县城出发,经凤翔、祁川、扶风等城池,逐渐逼近到了陕西路最重要的城池……长安府。

    而当李自成一部开始攻城掠地等同事,何三江和白玉山为首的洪门谍战所成员则闷声发大财,将手下兵力扩张到了三万有余,其中不少将士都已经算得上是见过阵仗,上过战场的老兵了,作战能力上比之刚开始加入到队伍当中等时候强上不止一筹。

    这也是实战练兵的好处,否则这突然暴增出来的三万将士,真要按照何三江他们学自洪堂的军事操练的话,没有个半年以上密集的训练,基本上是没有作战能力的。

    但是相应的,这些通过实战所锻炼出来的老兵,因为受到战场杀戮气息的浸染,而没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思想意志不够坚定等情形下,也多有战士变得性格扭曲、残忍弑杀,这也是农民军队军纪一直不好的原因之一。

    不过,此时的何三江他们身份本就是农民起义军,哪里会真的在意这些面子上的东西,虽然李自成嘴上说得漂亮,可是实际行动当中,受到李自成他们迫害的普通百姓人家,绝对比明朝军队荼毒的多得多。

    农民大军直到兵临咸阳,距离长安城不过只有一百余里地,此时的熊文灿却只能眼睁睁地坐视他们的入侵。

    邓玘一部在明军珉州卫官兵大败之后,手脚也渐渐被困住了,即便在几次大战当中占了上风,却也依然不敢孤注一掷地将兵力压上去,对当前的农民军展开追杀,最后眼睁睁看着对方逃出自己的追杀范围,而自己收获却是寥寥。

    咸阳城作为拱卫千年古都长安的西大门,熊文灿同样派出了重兵把守,两万余当地驻军在李自成农民军的猛烈攻击下,足足坚持了半个多月,都依然屹立不倒。

    但是外敌好挡,内贼难防,谁也没有想到就连咸阳城中居住的百姓当中,也有心向闯贼李自成的,而且其为数还不少。

    其中又以咸阳城当地的游侠儿、地痞之流最为热衷,当他们底层暗自行动等时候,咸阳城中官府和军方还懵然不知,只是焦头烂额地应对着城外日复一日猛攻着的农民起义军。

    而在农民军攻打咸阳城池之时,何三江和白玉山他们这一部再次得到重用,作为农民军中少有的智将型人物,相比刘宗敏、田见秀等一干心腹攻城时的毫无章法,何三江他们当初在河南之时所展露出来的指挥才能,在此时再次得到了李自成的重视。

    有何三江他们坐镇中枢,指挥着庞大规模的农民军有条不紊地对咸阳城展开围攻,城中的官府和军队想要有所懈怠,都是很困难的事情。

    只是官府和军方太多的主意力被外面围困自己的农民军所吸引,却是对内部这群百姓的监视少了些关注,进而当咸阳城中的游侠儿和地痞帮派成员从中串联起来,最后在一个夜黑风高之夜突然暴起,夺下了咸阳城中最为紧要的西城门,让驻守城中的大明官府猝不及防。

    等到官府反应过来,派出大军对这群突然暴起的游侠儿和帮派成员进行镇压之时,一切都已经为时已晚了。

    李自成农民军早就已经跟咸阳城中的帮派成员取得了联系,作为土生土长的陕西人,李自成之所以这些年来一直围绕着陕西这块是非之地周转,却也是因为陕西原本就是他根基最深厚等地方,各种关系网络早就密布在了陕西方方面面。

    当咸阳城内的帮派份子和游侠儿发起暴动等那一刻,农民军这边夜同时行动,在游侠儿他们占据并打开西门的一瞬间,一队队精挑细选出来的农民军将士,就沿着这条被打开一个缝隙的城门,钻了进去。

    最后,在经过数十次激烈的阵地争夺战后,咸阳城中的官员和将领们不得不颓然承认,农民军已经彻底在西城门站住了脚跟。

    西城门等城门洞开以后,源源不断地农民军将士从城门中涌入,朝着城内富庶之户、重要的军备库、粮仓、县衙等地掩杀过去。

    一天等厮杀挣扎之后,咸阳城彻底落入到了农民军李自成的手中。

    儿此时唯一能够救援咸阳的邓玘等大军,却是在距离咸阳数十里之外的武功县,与对武功县虎视眈眈地八万农民军大军对峙着,徒然地看着咸阳一步步坠入深渊,落入到农民军的手中。

    失去了坚固城池的保护,原本在数量上就屈于绝对劣势的明朝驻军,又怎么可能是早就磨刀霍霍、眼中散发出浓烈欲望农民大军的对手。

    顿时间,原本还算是平和安稳的咸阳城,就此成为了又一座保守农民军摧残的城池。

    无数的富户士绅之家成为了农民军泄愤、搜刮财物的重要目标,无数原本还算安稳等普通人家,在早就没有了王法天地的农民军眼中,不过是又一个个不算太富有,但是聊胜于无的小肥鸡。

    无数人家妻离子散,不愿意归顺农民军的人家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成为农民军泄愤的对象,而即便加入到农民军中,除非是像之前与农民军里应外合的游侠儿和帮派成员这种有实力等存在,否则也不过是上交家中所有财货给农民军队头目,而自己只是以身免而已。

    面对这一切,何三江他们早就已经习以为常了,夜没有那份闲心情去管这世间的不平,虽然明知道这一切都是错的,可是职责任务所在,他们也只能冷眼旁观,甚至为了发展壮大自己的团队,成为其中的一员。

    本章完        

第1285章 荣养() 
“少爷,我回来了!”

    年已古稀的吴道福,带着几分孱弱的身形,从一艘来往基隆镇荷琉球王国的战船上走下来,望着熟悉中带着陌生的基隆镇,拉住李天养的手,颤颤巍巍地说道。

    “回来好啊,以后就安心在家中养老,颐养天年吧!”

    李天养神情亲切,作为自当年一直追随自己的老人,李天养对于吴道福这些年的付出是充满感激的。

    “您看,虎哥他们都来接您来了,你们一家子人怕是有好些年没有这么团聚过了吧!”

    “是喽,在琉球那边什么都好,就是甚为想念虎子他们,也想念咱们自己老家!”

    吴道福看看力图身后,从笨港赶过来的吴虎,以及吴虎的几个儿女,以及年幼的孙儿,眼中是说不出的慈祥。

    在西表三岛驻守多年,因为身负重要任务,吴道福身边除了他的老伴和几个子侄辈在旁伺候以外,其他的儿女都被他留在了大员岛上发展。

    其中,自然有将家人留在李天养身边,以示自己的忠心等意图,但是更多的,却是吴道福目光深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