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6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自然有将家人留在李天养身边,以示自己的忠心等意图,但是更多的,却是吴道福目光深远,更看重洪门未来的前景,不想为了自己一己之私就断送了自己儿女在洪门的大好前景。

    譬如吴虎,如今明面上是笨港治安局局长,而实际上在暗中他还是洪门内卫在笨港的最高负责人,掌控着笨港一地各种动向,其中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了。

    “那是,在外过得再是富裕,也不如回家来跟家人一起生活自在,有机会让虎哥他们带着您在咱们地盘转一转,十几念的光阴过去,咱们大员岛上的变化实在太大,您真该好好熟悉熟悉!”

    李天养哈哈一笑,上前扶着吴道福,指着基隆镇内外繁华景象,颇为自豪地说道。

    “那是,从小我就知道少爷胸怀大志、腹有诗书,跟着您干咱们未来的日子必然一片光明,现在看却是一点夜不差,说明我这双老眼还是很锐利的嘛!”

    吴道福兴趣盎然地打量着码头区域的车水马龙,对于基隆镇等繁华他早有耳闻,也时常回来探望和跟李天养述职,但是每回回来,他总能感觉到基隆镇的不同,这发展速度就跟那水上顺风的帆船一般,平缓却又迅捷。

    “琉球王国那边,属下已经上奏琉球国王将水师提督一职转让肖秀荣了,这些年其实好多事情都是肖秀荣在帮我打理,只要有他们这一群人在,琉球水师就依然在咱们的掌控之中。”

    “西表周边岛屿上,咱们已经招募了十余万百姓在岛上耕种,名册属下都已经上呈给了基隆镇政府归类建档。”

    “琉球水师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如今规模已有一万三千五百人,个个都是精壮等汉子,每日操练不措,不是属下自夸,如今的琉球水师将士,不比咱们洪堂水师哪一部的将士来的差!”

    叙完旧,跟自己的儿女孙婿之辈好生磋磨了一番,吴道福还是没有忘记自己还有其他要事要做,将亲人打发走后,跟着李天养回到了基隆镇水师提督衙门,向李天养汇报起他这些年在琉球所做出的成果。

    吴道福到如今已是七十来岁的老人了,走起路来都蹒跚起来了,加上早年间拼搏奋斗落下的暗疾,这精力和体力是越来越差了。

    因此,此次回归基隆镇以后,吴道福就不再回去琉球王国述职了,被李天养他们接回大员岛来养老,算是正式退休了。

    作为洪门当中第一批容养的老人,李天养他们对于这些跟随自己良久,做出贡献无数的老人们,给予了他们应有的福利。

    当然,比之吴道福之前在琉球之时的豪富显贵地位,洪门这边的待遇自然是差上不少,而且也没有了太多权势,但是相较这个时代养老制度,却也算是开创了先河。

    至少,洪门负责为这些做出贡献的老人们养老送终,每月有足够等生活费用,逢年过节之时也会有一份贴心等福利,足以让洪门之外的那些普通人家羡慕嫉妒恨的。

    而相对应的,父子相承的传承夜因此被洪门给制止了,比如琉球水师提督一职,若是按照亲疏之别来论的话,只要有洪门支持,吴道福再努力做一些安排,在吴道福退位之后,这位置落到他自己子侄辈身上,并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最后,吴道福身边的亲戚却是什么都没有捞到,这份职位却是被一直跟随吴道福在西表岛奋斗,功劳苦劳皆有的肖秀荣给继承了下来。

    而在李天养的认知里,肖秀荣这个职务,其实也只是过渡,在随后最多半年等时间里,曾经跟随吴道福在西表三岛上奋斗的一干中高层将领,都会被洪门召回,另委重任。

    至于如此安排会不会让吴道福心中有所不满,会不会引起琉球一干将士们等不服,那却是李天养不需要在意等事情。

    想要成为一个制度合理完善的组织,洪门就不能因为亲疏之别等因素而束缚住手脚,像肖秀荣这些劳苦功高之辈,李天养虽然承认他们等能力,但是为了防范可能出现的异心,李天养却是必须将这一群打下西表数岛基业的功臣们重新安排。

    这并非是兔死狗亨、鸟尽弓藏,而是如此行事,既是对团队整体的未来着想,同时也是为肖秀荣他们这些弟兄们考虑。

    人心思变,长久在一个位置上待久了,手中习惯了权力地位带来的那种魅力之后,谁也难保人心会有怎样的变化,哪怕肖秀荣这些兄弟于洪门而言,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

    “这些年辛苦您老了,我们团队日后必然不会忘记您老的功绩的!”

    李天养慨然,其实他如何会不知道吴道福所属西表三岛的虚实,只是看吴道福临老退休之际想要在自己面前示功一番,李天养自然而愿意以此安慰对方之心。

    “以后,您就在咱们地方享福吧,有虎哥他们照顾你,也是时候颐养天年了!”

    李天养亲切地招呼着吴道福,说着安抚他心情的话语。

    

第1286章 远景() 
像吴道福这样因为年纪老迈而退休荣养的洪门老人,如今已是渐渐多了起来,李天养他们在逐渐简拨人员退休荣养之时,也在想着办法让这些退休老人有事可做,而不用无所事事。

    洪门建立至今,且不说之前李天养在潭门之时的建设发展,光是在这大员岛上就已经有二十五年之久了。

    虽然,洪门在这些年里发展迅猛的同时,也经历了无数次的危机,从上至下洪门弟子也都淘汰了太多太多,即便如此,到现在洪门按照身体条件和年岁而退休的老人们,也都达到了两三千人。

    这些洪门老人别看年岁不小,但是因为身处洪门这个的新兴起来,与这个的时代颇有不同的团队当中,他们耳濡目染、或是自己奋发图强,不少人都能读书识字。

    加上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成熟的人生观、世界观,他们对于所掌握等知识,有着各自独特的见解。

    因此,李天养他们在安置这些荣养的老人之时,同时也在思索着能将他们这些优点给利用起来,让其贡献余温。

    还别说,现在的洪门团队当中,真有这么一个地方,能够让这些老人们有一展所长的机会,那便是李天养筹谋已久的立法会。

    李天养对于未来洪门,乃至未来争霸天下以后的计划,便是以当年政治历史书商所书写等三权分立的原则来构建宏图的。

    李天养野心固然强大,但是他还没有丧失理智,或许自己有朝一日运气好真的走上了那个最高的权势之位上了,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就会走上一个家天下的老路上去。

    且不说他在后世当中早就已经见识过了分权而治带来的便利,光是他对自己亲人家眷的安排,就不希望他们走上皇族的道路,成为那个被权力地位所改变的非人家族。

    他不希望自己的后代,因为一把座椅儿彼此明争暗斗,毫无亲情,也不希望他们华夏这个种族最终重回四百年一轮回的怪圈当中,让自己千辛万苦所改变、想改变的事情化为那竹篮里的水。

    哪怕明知道,在这个时代提出所谓的三权分立,或许有很大的困难,夜很可能会水土不服,但是至少在大员岛上这些年,李天养却是一直没有停止过自己想要朝这个方向发展的脚步。

    洪门除了掩人耳目的笨港县衙门、基隆镇总兵暨水师提督衙门之外,它实际上掌控民生、工程等诸般大事的,是来自于洪门的各级政府机构:笨港镇政府、基隆镇政府、各街道居委会。

    在政府之下,还有各种分工,主管教育的慈幼局,主管工程建设、基础建设的基建局,主管军事的洪堂,主管民间治安和犯罪行为的治安局,乃至主管对内监控、对外情报等内外卫等等等等。

    洪门政府这个机构,与大明朝的官府衙门有着很大不同,但是内里却又并非完全不一样,差不多都是囊括了整个民间百姓活动范畴,这固然利于李天养现在,以及未来的天下争霸,统一独裁的团体更能集中所有力量来面对强敌,创造出各种不可能。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李天养不想改变,来到这个时代以后的李天养才明白,想要改变一个时代是何等的困难,为了归化一个大员岛的土著,洪门动用了所有手段,以及其强大的耐心和毅力,加上强大的武力支持,他们也花了二十多年的功夫,才有所成效。

    而距离真正将笨港联盟所有土著部族收复,那都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李天养甚至总觉得,在自己有生之年里能不能看到这个场景发生。

    这还是一个没有自己的文化信仰,更多尊崇丛林法则的土著人事件,而相比之下,在华夏儒家文化浸淫数千年之久的大明朝,想要改变儒家文化当中的糟粕,让他们敢于去正视诸如“天地君亲师”这样等伦理法则,去解放他们自己的思想,恐怕是更加艰巨而艰难的事情。

    可是,难道就因为艰巨困难,李天养就不去做了吗?就随大流让王朝更替继续下去,让自己的家族血脉坐在皇权之椅上享受无尽的权力,就此沉沦下去,最后沦为被人宰杀的命运吗?

    这不是李天养所想要的,也不是他想要改变的东西,若说从后世穿越而来的李天养,与这个时代的百姓们有什么最大的区别的话,那就是他对于恩泽后代的思想,并不像普通百姓一样强烈,也更加理智的多。

    自己的血脉所在,李天养固然愿意将自己身上最好的东西都留给他,而在经历了与弟弟血脉相残的事件之后,李天养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很多东西就算自己留给自己的血脉,他们夜未必能够抓得住。

    皇权、血脉或许还有继续存在的意义,但是却不是现在这个时代这个样子,不是天子一怒、流血千里,而应该是更加受到约束,地位可以显贵,但是权力未必可以肆无忌惮。

    至少,这是此时的李天养心中所想的,也是他现在锁奋斗的目标。

    故此,在此时洪门政府权力巨大的时候,李天养就已经开始想着能够分权了,将一部分权力从洪门政府的职权当中划出去,独立于政府权职之外。

    之前有一个巡检司的存在,是洪门专门用于自查的,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巡检司原本的权责渐渐开始与政府机构其他组织勾连起来,逐渐起不到监督审查团体不法的作用,甚至还有不少人彼此狼狈为奸,其中原因就是他们都是从属于洪门政府,长期接触交流之下,想不腐化都很困难。

    而此时李天养准备组建真正等立法会,就是想要先将有关律法先筹建起来,让洪门根基更贱坚实,让所有事情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的地步。

    而将这些老人们聚集起来一起商议此事,也是李天养打着慢工出细活,一切循序渐进的想法,如此不但能够让老人们退休之后有事可做,同时夜能让他们发挥余热,继续为洪门做出贡献。

    说做就做,在吴道福回家享福不到一个月之后李天养就找上门来,再次请吴道福出山,让其挑选带领一批老人、文人,大家组建立法会,商议修订洪门大员岛第一部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法律额……《治安处罚条例》。

第1287章 告示() 
律法章程的制定,从来都是一件好时良久且繁琐等事情,洪门至今为止所使用的律法当中,绝大部分都是承袭了大明朝的法律。

    不过,大明朝的律法当中,实在有太多不人道的地方了,比如诛连、宫刑等等,而且很多法律上弹性太大,让主审官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就造成了很多达官显贵们可以拥有更多的特权。

    清明廉洁的官员从来都是凤毛麟角的东西,对于一般官员而言,他们更在意的是能在自己任上获取足够的利益,为自己和家族争取更多的回报。

    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除非不到逼不得已,他们其实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告官的,可真要走到这一步,也就意味着这些百姓们已然是走投无路了。

    李天养在前世之时,依稀还记得一些话来描述法律的:法律是对于普通百姓最后的救命稻草,也是保证人类天生劣根性能够被遏制的强有力手段。

    或许,李天养已经忘了原话是什么了,他也不在意这原话是如何,但是他却在意一点,那就是通过法律,能够让百姓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拥有什么权力等等。

    一个《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名字是李天养按照前世记忆所取等名字,但是其盖范围却是极广,囊括了整个百姓民间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只要不是恶性的刑事案件,其实处罚条例的内容几乎都能涵盖,可以帮助治安局更好的处理民间事宜。

    作为最为注重章程条约的地方,洪门其实从建立之初,到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