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7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尘肺病,李天养在见到这一案例的同时,冒出脑海的第一个词语便是这个,因为后世太多的电视剧、新闻跟这一个词语相关,让李天养想不知道都有些困难。

    这是一个跟洪门当前发展相背离的案例,洪门如今的疯狂发展,就跟后世改革开放之后的华夏大地一样,更多是以环境换经济,水泥厂、养殖场、造纸厂等等等等相关产业,对于环境的破坏及其严重。

    只要有心,到相关产业的工厂附近去转一圈,就能看到因为这些产业,所造成的大面积环境破坏:水泥厂周边一片灰白,基本上没有植物能够生存;造纸厂边际的沟渠河流,水质发臭,鱼虾断绝……

    虽然,李天养已经将这些污染严重的产业祸水东引,这些年在拉拢笨港联盟土著的时候,将这些产业分布到了各家部族当中,使之远离了洪门本土百姓。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原本只是权宜之计坑害外人的手段,最终在笨港联盟几乎全员归驸洪门,成为洪门成员之后,又变成了洪门自己的一大问题。

    而在民智开化以后,土著同胞们夜不再是以前那般纯朴而来,至少他们开始在洪门理念的感染下,懂得了通过合法手段,来保护自己得合法权益。

    发现水泥厂环境问题会对工人身体产生危害,本就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若是放在大明朝这种地方,就算真的有工人察觉到这样的环境造成了自己身体虚弱、生病,他们也是无可奈何。

    但是在洪门当中却是不同,洪门本就引导着百姓们自我思维的觉醒,同时洪门新出的各项法律章程,其实也是给工人、农民等弱势群体增加砝码的。

    如今在察觉到环境问题早造成了工人们身体毛病,新成立的水泥厂工会组织,立马将这一件事情当做了他们工会成立之后第一把火。

    为了让他们的案例更具说服力,他们主动找上笨港医院的医生,请其为几位他们征求家人同意、因为各种因素而过逝的前工友尸体,进行了严格的解剖,拿出了翔实的数据来证明他们的要求并无问题。

    “这可有些头疼了!”

    李天养揉了揉眉头,颇有些自食其果地苦笑道。

    若是按照工会的要求,洪门诸多水泥厂重新改造工厂环境、增发工人薪水和福利,势必会造成洪门财政上的极大压力。

    放在平日,这样的支出李天养自然是眼都不眨一下的,但是在经历了东北关外一场大战之后,洪门财政已是严重超支,甚至还借贷了数百万块银元以作军备开销,如今他们财政压力实在没有多余金钱用以此处。

    可若是就此驳回工会的案件,这又会给刚刚在洪门引导下成立的工会造成极大影响,甚至会让人们对于此事产生怀疑,未来工会所起之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沉思良久李天养最终还是做出了选择,在这一份文件上,写下了自己的意见。

    “一切依据法律章程行事,不得有丝毫偏袒和维护利益行为。”

133 朝议() 
大明应天府南京城中,当年的陪都如今重新焕发容颜,随着崇祯皇帝带着朝堂一干重臣们迁都回归,这南京城却是重新登上了王朝心脏的重要位置。

    原本,南京城里还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六部中枢,这是作为陪都的重要逐层,随着北方内阁和六部迁移,这两个重叠的官方机构就开始陷入到争权夺利的阶段,直到现在都还在明争暗斗着。

    “混账!荒谬!该死!”

    奉天殿中,高高在上的崇祯皇帝多年来所历练出来的城府,在一封奏章面前荡然无存,整个人显得气急败坏。

    “我要杀了他!给朕调集兵马,将其捉拿到朕面前千刀万剐!!”

    底下的六部元首,内阁大臣们人人噤声,暂时不敢插嘴,由得崇祯一人表演。

    自从违背祖训,迁都南京之后,崇祯的脾气也是越发的难以琢磨了,时而和风细雨,时而风雨雷霆,让一干善于揣摩上意的大臣们极是消耗精神。

    新任内阁首辅,原南京兵部尚书的史可法侧目四顾,见无人发炎,最终只能皱了皱眉,往前一步发言:“还请陛下息怒,龙体为上!”

    崇祯年间的首辅实在是一个烫手山芋,谁坐上去都做不安稳,不但要打理大明这一个烂摊子,同时还要做好给崇祯皇帝背锅的准备。

    当初万般无奈之下,才顺着崇祯之意发出迁都南朝的前首辅魏藻德,如今被崇祯弃之如敝屣,黜为庶民发配南疆,才有了北朝官员安抚南京本土官员,让史可法登上首辅之位,也不知道算是幸或不幸。

    “福建水师提督李天养此人所行之事固然让人匪夷所思,无视帝皇之威,然则毕竟其依旧视己为大明武将,至今未有做出反叛大明之事,万事当以劝勉为主。”

    “况且,如今我朝军队大多北上收复故土,或是沿长江天堑防范大顺反逆,实在无有兵力可用。”

    “三来,我朝身边敌手无数,大西张逆、大顺李逆皆是我心腹之患,而大清女真蛮夷也需要水师提督之大军牵制,否则更是难以收拾。”

    “而水师提督兵力雄厚,以当前而论对我朝助益良多,且掌管海上霸权,既防范西洋蛮夷觊觎,同时还扬我华夏威仪,不至让南洋诸番邦耻笑。”

    史可法人如其人,从实际出发为崇祯分析利弊,甚至于在言辞间多有一些粗糙,不见往昔首辅的气定神闲姿态。

    当然,此时此刻的大明王朝,怕也是容不得那种看似气定神闲,实则只能玩弄权术的首辅了,好歹此刻尚上位的首辅史可法多经兵事,又在基层历练良多,深晰大明如今之困境,由其担任首辅却也算得上是此刻最好的选择之一了。

    只是就怕眼前这位刚愎自用的崇祯皇帝,反复无常,容不得这位颇有才干的栋梁在这位置上待上太长时间。

    “朕贵为天子,竟然还要容忍此等逆臣不成?尔等这群废物,一日日除了说些什么万死不辞的话外,却是连一个个小小的水师提督都没法拿下,朕要尔等何用!!”

    崇祯皇帝也是在气头上,手中那一份锦衣卫上报而来,堪称大逆不道的洪门情报,实在是让崇祯皇帝得颜面无存。

    好不容易大明才收复了大清军队占领的顺天府并京师,取得了自崇祯年以来对抗大清最大的一场胜利,斩杀大清女真主力五千余众,其余军队数万,大清留守主将鳌拜、索额图等人仓皇北逃,沿蒙古草原而去。

    而大明朝为此付出的代价同样惨重,孙传庭一部十七万将士,折损过半,最后直到收复京师为之,孙传庭一部可战之兵已不足八万,故而只能坐视鳌拜等人带着数万残兵北逃而无敢追击。

    这还是在大清本土被洪堂军队牵制,无有援军前来支援的情况下,若是大清本土没有洪堂军队牵制,就连孙传庭自己都难以想象,他们大明如今会是怎样一副情景。

    在收复了故土之后,崇祯脸上也多少有了一些笑容,但是他也再不愿意重新迁都回京师,毕竟此时京师之中已是被破坏得一塌糊涂,诸多宫殿已成废墟,光是重建所需经费,就让户部尚书感到头疼。

    “臣等该死!!”

    一群朝臣立马磕头谢罪,这已是朝堂上朝臣们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

    在宣泄完心中怒火之后,渐渐恢复理智等崇祯依旧阴沉着脸,最终在一声长叹之后开始询问身边肱骨之臣:“爱卿,依你们之见,朕该如何对待这福建水师提督?”

    说是询问众人,实则现在谁也不愿张口,纷纷把这难题抛给了首辅史可法,反正刚刚他都已经表态了,现在即便再惹皇帝生气,也最多只是迁怒他一人而已。

    “回陛下,恕老臣直言,如今情形,只要福建水师提督李天养并未直接反叛大明,那我朝堂当无视对方在大员岛商所行律法不符明律之事,不尊明庭之行为。”

    “我朝如今尚需对方在东北关外继续施压大清,让大清女真再不成我大明心腹之患!”

    “没了大清拖累,臣等深信以为我大明将士雄威,必然能在数年之内镇压大西、大顺反逆,最后重新收复失地!”

    与大清人交手,大明朝的官兵将士打一开始就信心不足,十分战力发挥不出八分来;但是论及攻打大西这样的农民起义军,大明朝的正规军却是信心满满,十分战力能打出十二分的气势。

    “待到收复所有故土,以我大明国土广袤之地,再回头除掉这一祸患也是不迟!”

    “毕竟这大员岛,原本就非我大明版图,这些年朝廷也没有过多关注,由得这为水师提督在其岛上作威作福,至少不会祸害我大明江山!”

    史可法此言,却是最终说到了崇祯皇帝的痛处,让其不由陈思起来。

    大明朝最终的心腹之患,依旧还是北方和西南的两大农民反逆,而大员岛洪门,其本身而言与大明之间还远没有到剑拔弩张的地步。

134 窥视的目光() 
朝堂上的争论,向来习惯于雷声大雨点小,当史可法和一干重臣看着崇祯渐渐冷静下来后,纷纷开始谏言,将他们暗地里有所沟通的对策,一一陈言出来。

    最终崇祯皇帝两项权衡,黯然之下,还是被这一群朝堂老狐狸给说服,暂时放下了对洪门的怨气,保持着与洪门之间如今貌合神离的关系。

    洪门很快便收到了来自朝堂内阁,以及崇祯皇帝的态度,虽然早前内阁六部洪门的盟友,随着南居益告老幻还乡,或是划清界限,让洪门在朝堂高层中的耳目变得闭塞,但是在中低层洪门收买的一干官吏,却也能在后面时日当中,了解到朝议之时所发生的大概内容。

    大明如此反应,本在洪门秘书处的预料之中,同时也让李天养心中多少还是轻松了些,能晚一点跟大明翻脸,对于洪门来说,终归利多于弊。

    而在大明以外更遥远的地方,大西朝张献忠、大顺李自成等势力,也都在关注着大明与洪门之间的关系变化。

    “真是可惜啊……”

    杀人魔王张献忠,自入川之后攻城掠地,以西南成都平原为中心,建立起了与大顺李自成相提并论的农民政权。

    此时他的间谍系统,同样收到了来自大员岛上并没有封锁的消息,原本他们还想看看大明和洪门翻脸的戏码呢,却不成想这大明朝崇祯皇帝硬是能忍下这一口气,放任洪门这一个特立独行,同时还在不断挑战大明底线的存在。

    “算了,既然他崇祯小儿都能忍下这一口气,我张献忠纵横沙场这么多年,难道还怕了区区一个连脸都不敢翻的洪门不成?”

    轻蔑地一笑之后,张献忠翻过这份来自大明朝汤的谍报,转头翻过另外一份奏章,开始审阅起来。

    这样的场景,又在大顺朝长安城中发生了一遍,只是主角从张献忠换成了另外一位土皇帝……李自成罢了。

    毕竟,洪门与大西、大顺之间并不接壤,连近在咫尺的大明朝都还能容忍洪门等存在,那么他们这两个远处西北的农民王朝,自然只是稍加关注了一下,倒也没有太多动作。

    就在此时此刻,作为洪门李天养最为重视的东北关外,盛京以北的广袤丛林、原野之间,睿亲王多尔衮带领着大清最后一支完整建制地军队,跟已是裹挟、吞并了无数部族的叶赫萨克奇一部,正展开着激烈交锋!

    “族长,洪门齐心堂所运送粮草已不足我军食用半月之数,下一批粮草补给尚不知何时到来,咱们?”

    叶赫部萨克奇的行营之中,刚刚与大清多尔衮一部进行了激烈交战退下的萨克奇,正聆听着手下的汇报。

    “去有请曹翼先生过来,就说我有事相商。”

    对于跟随大军一起行动的洪门联络员,一开始萨克奇还只是以礼相待,毕竟拿了人家那么夺的好处而且日后还有更多有求于人的地方,好生招待总是没错的。

    但是除此之外,萨克奇却是从不允许曹翼他们一队人马脱离己方中军所在,离开自己的掌控。

    一开始与爱新觉罗氏的军队交手,萨克奇的队伍可以说是所向披靡,战果无数,此时的大清王朝版图中,军队匮乏、内防空虚,正好被萨克奇带着麾下骑军趁虚而入。

    但是随着大清多尔衮一部从南边撤回国内,将所有兵力用在镇压萨克奇叶赫部骑军身上之后,萨克奇的队伍却是渐渐开始吃起憋来,甚至渐渐败绩居多,而胜仗渐少。

    爱新觉罗氏能够稳坐女真共主这个位置,并非只是浪得虚名的,除了开国之主努尔哈赤枭雄了得,才干过人外,其所生几个儿子也是天赋过人,皇太极雄才大略,无一不精;代善、阿敏作战勇猛,有万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