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海风云-第7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善、阿敏作战勇猛,有万夫不挡之勇,所向披靡;而其幼子颇有其兄皇太极之风,在政治上建树极高,而军事指挥才干也是高人一筹。

    而反观叶赫部,自金石台、布扬古两大首领接连败于努尔哈赤手下之后,强大的叶赫部就此开始分裂了,一部分依附爱新觉罗氏,成为其手中犬牙,一部分则如伊通部萨克奇这般,潜伏原始丛林当中,日日遭受爱新觉罗氏等不公正待遇,任其盘剥。

    萨克奇本人才干只能算是中人之资,而其麾下大将冲锋陷阵或许不成问题,但是要让其制定一个设计精巧机密的作战计划,那却是一个个只能傻眼了。

    当然,骑兵唯一的好处就是,机动性极强,早发现战斗不利的情况,只要做出一小部分战士的牺牲,总是能够在大战之中保持主要战斗力不至折损殆尽的可能。

    要知道,大清爱心觉罗氏的军队中,骑军数量已是自建州女真崛起之后最低谷时期,此时作为镇压叶赫部反叛主帅的多尔衮麾下,骑军数量竟然不过万人而已,其余皆是步军。

    数次大战失利之后,萨克奇麾下及其吞并裹挟而来的各部族联盟军队当中,自然是开始人心惶惶。像这种在一次次战役当中被裹挟混杂的部队,打打顺风仗自然手没有问题的,可要让其打硬仗,以女真战士的骁勇,短时间没有问题,可钥匙长时间失利的话,那么对于这支并无主心骨的乌合之众而言,却是极为不妙的。

    作为联络员的曹翼等洪堂士官出身的小队成员,将这一切看在眼中,同时也急在心中。

    他们洪门资助叶赫伊通部的反叛,是寄希望于伊通部军队身上让这两支女真军队自相残杀,为洪堂军队恢复实力拖延时间的。

    若是就此看着伊通部一步步被多尔衮带领的爱新觉罗大军所击败的话,那么曹翼等人之前的作为将会化为无有,洪门支援萨克奇的物资也会打了水漂。

    最终忍耐不住的曹翼自告奋勇,开始为萨克奇出谋划策,最终将局势渐渐扭转,虽不能说占据优势,但是也将整体局势扳成了均势,双方随后的战斗,互有胜败,而损失也是差相仿佛。

135 削弱(迟来的新春祝福)() 
“拜见族长!”

    曹翼很快就来到了萨克奇所在营帐中,按照女真做派行了一礼,仿如真是萨克奇麾下将领一般。

    “来来来,坐坐坐,这次幸亏你们的计划做得周详,否则又被多尔衮这老狐狸给封的得了好处。”

    萨克奇现在一见曹翼,就说不出的亲热,只是心中有些可惜,这样的干才,却非是自己女真儿郎。

    “都是咱们军中儿郎英勇,又有族长您老人家英明领导,将士用心之下如何会让多尔衮此寮占的便宜!”

    曹翼没有居功,而是小小拍了萨克奇一个马匹。

    跟随萨克奇身边日久,纵横家出身的曹翼不敢说将萨克奇的性格摸了个通透,但是好歹还是有了几分了解的。

    “哈哈哈,还是离不开你们制定的计划呢!”

    萨克奇被曹翼的马屁拍得极爽,加上早前的战事他们算是让多尔衮一部小小吃了点亏,现在萨克奇的心情却是不错。

    “不过曹先生,我军粮草快要见底了,不知洪门李门主下一批物资什么时候到位呢?”

    随着战事进入僵持阶段,前期伊通部的军队还能够通过劫掠沿途部族牲畜物资以战养战,到现在他们交战地域周边百余里之外,都没有一个部族愿意待着,早就各奔东西,游窜逃离这处战场。

    伊通部这些年里一直受到大清打压、剥削,族人们本就清贫,这也是当初曹翼能够说服萨克奇出兵反出大清的重要原因。而其一路裹挟的军队人口日渐庞大,就他们部族那点微薄的屯储,以及劫掠所得,哪里经得起这般消耗,更多还是要依靠来自洪门的补给。

    当然,除了一开始的补给算是洪门提供给伊通部的条件外,这些时日所运送的粮食,大多都是通过以物易物,以萨克奇他们所劫掠的物资牲畜等东北特产,来换取南洋商会、齐心堂的粮草补给。

    光靠洪门自己提供粮草,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洪门本身负担沉重,东北关外吴杰一支大军数万将士,以及他们安置在东北的开荒民众,对于洪门来说就是一个极大的难题,哪里好能够持续供养萨克奇一部。

    故而,为了让自己的计划顺利执行,同时也算是给支持自己的南洋商会诸多商号东主们一个蛋糕,李天养干脆让南洋商会和齐心堂跟萨克奇他们做起买卖来。

    反正这算是卖方市场,萨克奇他们劫掠来的战获花销出去换取急需的粮食,对他们来说是一笔还算划算的买卖;而南洋商会用在南洋、大员岛上价格低廉的粮食、棉麻等物资,换取到东北关外的牛羊牲畜等高价值商品,一来一去利润极是不错。

    “这个……”

    曹翼有些为难,现如今他们战场上渐渐处于僵持阶段,被多尔衮逐渐逼回东北伊通河本土的萨克奇一部,想要获得来自洪门的补给,需要南洋商会从海上绕上极大一个圈,绕过朝鲜半岛之后登陆,再运送过来,路上消耗时间漫长。加上如今刚刚开春未久,积雪尚在,路途上更是耽误不少,连曹翼自己都无法估算出这一批的物资到了何处。

    运送物资的事情,交给南洋商会这样的民间团体,固然省了洪门极多的麻烦,但是商人天性趋利避害,使得他们宁远绕道减少极大风险,也尽量避免接近交战战场,平白让自己风险增加。

    “应该已在路上了,在下等会儿就回去派人确认此事。”

    “好,顺便替本王带一句话各科你们门主,谢谢他这些时日的支持。”

    萨克奇面带满意之色,同时也十分相信洪门的办事效率和可信度,在曹翼给出答复之后,他便不再追究。

    “不过这回我们手中物资、牛羊牲畜不多,不知能否请李门主宽限则个,等打败多尔衮小儿之后,再当如数奉还。”

    “这……”

    曹翼面露为难之色,状似沉思,实则却是回味当初北上作为联络员时,其主管吴杰跟他叮嘱的场面。

    “叶赫伊通部今日出兵,将是我们对付大清王国的一枚重子,只要对方能够坚持下去,其有任何需求,你尽可能满足对方。”

    吴杰转述的是李天养自大员岛发来的意见,只是曹翼在北上谈判之时,凭着他那三寸不烂之舌,愣是为洪门节省了不少利益,比如现如今的物资兑换等等。

    “好吧,我今日就越矩带我们门主,答应下族长这一次请求了。”

    “只是此事也只能仅此一次,否则我门无法跟南洋商人交代,毕竟人家出钱出力运送货物至此极是艰难。”

    在久久沉吟之后,曹翼做出一副艰难却又坚定的表情,点头同意了萨克奇的这一个为难请求。

    “好好好!”

    “下不为例,下不为例!!”

    萨克奇顿时大喜,其如今家业渐大,才明白当家不易,为了跟南洋商会做交易,自开战以来萨克奇就不敢放过身边出现的任何一个部族,以便搜刮物资兑换他们需要的粮草军器。

    这回萨克奇也是真没法了,虽然手中搜刮了不少物资,其实足以应对这一次的交易了。只是随着战事僵持,他们伊通部之前占据的地盘逐步被多尔衮带领大军夺回,其缴获也越来越难。

    为了接下来的战事着想,萨克奇自然是希望能够通过赊欠,筹集更多的物资粮草。

    带着萨克奇的请求,曹翼很快走出了萨克奇的行营之中,转头去向凤凰城汇报去了。

    而没过多久,南洋商会和齐心堂押送的这一批物资,就交付给了后方伊通本部的军队,并由其运送至萨克奇他们大军本部所在,也算是了了萨克奇他们的一块心病,为接下来的战事做足了准备。

    随后在东北渐渐进入深春,冰雪渐渐化去之后,叶赫与爱新觉罗两大女真团体之间的战斗,越发的激烈。

    而大清王朝的底蕴,则在这持续并朝着僵持阶段发展的战事当中,渐渐失去了他们刚刚展露出来的霸主姿态。

136 矿难() 
南洋吕宋群岛,如今到处是一片田园景象。

    作为洪门重要的粮食产地,洪门农科院程长裕等人所研制改良出来的高产量水稻,早已在洪门管辖范围之内的土地上广为传播起来。

    就算是科技高发达的后世,科学家们也做不到让杂交水稻的产量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当然这很有可能是对方刻意为之。

    而在农业科学刚刚起步的洪门,受到李天养那浅薄知识所引导的农科院的研究成员们,对于“占城稻”系列水稻品种的改进,在持续进行着,但是却也依旧无法让杂交水稻遗传特效持续太久。

    数季、十数季稻种的遗传以后,杂交水稻产量就会有一个明显下滑趋势,虽然比之一般水稻产量还是要好些,但是还无法超过三石每亩的丰产期。

    这一特性,却使得洪门农科院因此而渐渐变得富有,因为稻种的改良培育,从来都是高机密的事情,外人就算得到了新稻种,而无法得到稻种培育技术的话,终归只能收获数年的高产量罢了。

    而农科院通过培育新水稻品种,并将之售卖给需要的客户,换来的银钱积少成多,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高产量带来的效果手明显的,一个三口之家以前需要种植至少十亩以上的良田,在没有大灾害的情形下,才有可能满足足够的粮食需求;而现在却只需要种植六亩田地,便足以满足一家粮食需要。

    更多的田地解放出来,种植更多的粮食,用来改善百姓们自己的生活,为洪门提供庞大的、持续的粮食,供养洪堂军队等等规模极大的团队消耗。

    而产出越多,也就意味着一亩田地所能够赚取更多的利益,相比经济作物而言,原本的劣势被拉近了,足以打动不少的百姓,投入更多土地种植粮食。

    广袤开垦出来的土地上,到处是一片片绿油油茁壮生长着的农作物,给在田野间辛勤耕作着的农民们,带来了无边的希望。

    后世之时,李天养曾听人说南洋一带的亚裔人种大多好吃懒做,又及其仇富,可是地地盘到了他手中,他却是根本没有发现这些亚裔土著们,有这样的情况。

    苏禄棉兰王国,如今与其说它还是吕宋群岛上除了洪门之外,唯一的执政机构,倒不如说它是洪门下属的分支机构。

    作为群岛当中黄金矿藏的主蕴藏地点,自从洪门和南洋商会的成员们,将触手一步一步伸到棉兰群岛上去时,苏禄王国的统治地位就已经变得摇摇欲坠了。

    十余年的稳步布局,棉兰主岛上的官吏机构,大多都已经被南洋商会所掌控,苏禄王室背地里固然不甘心大权旁落,可是在吕宋主岛上洪堂舰队的虎视眈眈,以及棉兰岛上那一堆堆黄金利益、航线利益面前,最终他们既依依不舍同时又心不甘情不愿地交出了他们手中的权力,做起棉兰岛上最大的地主来。

    学习着西方传播过来的文化荷知识,李天养有意将苏禄王国当做了一块试验田,将西洋人那些管理体系,在苏禄王国缓缓推广改进着。

    很多在洪门大员岛上推行的政策制度,法律章程,其实都是率先在苏禄王国当中验证改进过,才就此推行出来的。

    “况次!况次!况次!”

    棉兰金矿,洪门荷南洋商会一笔稳定而巨大的财富生产点中,巨大的钢铁声音连绵不绝,回荡在宽阔的矿场上空。

    矿场中密密麻麻的工人们,忙碌种带着干练,将一堆堆新开采出来的矿石搬上矿车,然后推着它沿着双轨直向矿石熔炼处。

    巨大声响的来源处,是一座座足有大象体量的钢铁造物,在它的帮助下,采矿工人们所在矿洞之中,灌入的渗水、沉重的矿石,都能够很快牵引出矿洞,让采矿工人们的效率提升了好几倍。

    提升效率,带来的自然是黄金产量的提升,到如今整个棉兰群岛上的黄金矿场,一年产金量达到了一百万两,换算成白银也就是一千万两。

    看起来似乎、好像这黄金产量也不是很多嘛,但是要知道这金矿的含金量本就不高,两三千斤矿石未必能够熔铸出一两的黄金来。

    而且,这一百万万两黄金的产出,除去成本开销,实际净赚八十万两,这笔买卖只要棉兰矿场的黄金没有开采完,那就是风雨无阻地为洪门和南洋商会、棉兰王室提供源源不断的财富,却没有丝毫风险,这样的买卖,又哪里去找呢!

    “主管、主管,又出现塌方了,四十几名黑奴被困在了矿洞里!”

    机器声依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