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水浒大宋-第6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汉子长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身子瘦长却显得刚毅有力。此刻却是没什么精神,心不在焉地有一句没一句地回应。

    看到张林披着裘衣从偏厅后现身,曹宝忙是起身,抱拳道:“二爷,小人不辱使命,将信顺利送到梁山了。这位便是大名鼎鼎的东京府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

    张林原先看水浒电视剧时,误以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是多了不起的人物,来到这时代后打听了一番,才知道禁军教头几千上万个,林冲只是其中一员罢了。

    只不过林冲武艺高超,家传枪法使得出神入化,曾多跟江湖人士私下较量,从未吃败,所以在江湖上的名声很高。

    张林还未落座,便拱手客气地道:“多闻豹子头好汉威名,今日一见,此生无憾了。”

    林冲起身回礼道:“员外客气了,林冲区区虚名,不足挂齿。”

    “坐吧,请坐。”

    “多谢员外。”

    张林道:“林教头此番前来,倒是出乎意料,我原以为你会年节后再来接你的夫人。”

    林冲肃声道:“林某原也有此打算,只是因为员外信里说宋公明被清风寨的刘高拿住了,晁盖哥哥心急火燎地想要搭救,所以某就提前下山。先来看一看夫人,然后转道去青州,救得公明哥哥回梁山。”

    果然在这些好汉的眼中,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啊。

    “就你一人?”

    林冲笑着摇摇头,却并没有说下去。

    张林虽然好奇,但也不好再往下仔细打探,便道:“此时夜深,不若教头休息一晚,明早再见不迟。”

    林冲却道:“事权从急,林某有要事在身,不敢耽搁,见一面就走,还请员外行个方便。”

    “好吧。”

    张林心道我有什么方便不方便的,你自己要吵醒你爹和你老婆关我屁事。

    他自己当然不会带路去女眷所在的外院西厢,就让翠梅提灯引路,领林冲前去。

第129章 举杯相庆() 
等林冲离开后。

    曹宝才道:“小人从石碣村去了李家道口,按照二爷吩咐找了朱贵送信,原先想立刻返回,却被留在道口等了三天才等到林教头一同回返,因此耽搁了许多天。”

    张林宽声道:“没事,人只要安安全全就好。除了林冲和朱贵,你还见到了谁?”

    “一个姓吴的读书人,似乎是那伙人的智囊军师,还有几个姓阮的汉子。”

    那定然是吴用,阮小七等人了,不知道这次梁山派林冲下山会如何搭救宋江。不过宋江无论如何都是死不掉的,张林也不多担心青州的事情。

    在厅中等了约莫一刻钟,只见翠梅丫鬟急急忙忙地在外叫门,说林大官人要走。

    张林带着曹宝连忙出门去,在外院里隐隐约约地听到一阵女人的抽泣声,林冲正和他爹林老头在外院门口低声说着什么话儿。

    见主人来,林冲抽身抱拳道:“承蒙员外照料小人家眷,恩情记在林某心里,来日必有厚报。”

    “你这就要走?”

    “是。”

    张林好心劝道:“雪夜里赶路辛苦,教头何不休息一夜再上路?”

    “公明哥哥的事要紧,林某不便久留。”

    这厮嘴里左一个宋江又一个宋江,张林真心搞不懂宋江到底有什么人格魅力,居然能让这么多人跟随。倘若自己有这么多死粉,何愁大事不成。

    羡慕之余,张林亲自送林冲出乡,给他配了两批脚力不错的好马,硬塞了二十两金子做路上盘缠。

    小雪纷飞中,马嘶长鸣,卷着林冲的身影消失在远处夜幕的乱玉琼浆中。

    真是见面不如闻名啊,原以为林冲是多了不得的好汉,见了面也只是个平平无奇最多长相有些凌厉的男人罢了。

    张林颇有些失望地回到宅院里,听到还有女人隐隐约约的哭泣声,便把翠梅叫来问怎么回事。

    翠梅小心翼翼地道:“刚才那人进了林夫人的房里,不多时就惹得林夫人哭了,奴婢也不知怎么回事。只听到林老爹劝的几句话,好像林夫人是被那个男人给休了。”

    “啥,休了?”

    “老爷,奴婢也不清楚。”

    曹宝若有所思地道:“小人早先听郑天寿他们聊过豹子头林冲的事情,说是他妻子张氏曾被当今高球太尉的养子高衙内非礼过,道听途说,谁也不知有没有得手。若是得了手,林冲休妻倒也能理解。何况他如今入了梁山贼伙,被朝廷通缉,休妻就不至于牵连到张氏。”

    张林蛋疼地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看张氏本人都不在意丈夫是贼是兵,林冲倒也糊涂。”

    “呵,二爷说的是,林冲这人的确有点”

    “有点什么?”

    曹宝啧啧两声:“武艺枪法虽然威名江湖绿林,性格却有点愚,被人欺负很正常。这样的人虽然偶尔有狠劲,却难成大事。”

    张林回想水浒传中林冲的经历,这厮帮助晁盖火并了梁山原头领王伦,原先做第二把交椅,算是老资格的梁山人了。却在宋江来了之后,处处忍让,名次排在吴用和公孙胜之后。

    再后来晁盖被史文恭毒箭射死,死前不直接传位给宋江,而是立下“报仇接班”的要求,摆明了是不看好宋江。

    梁山群龙无首,阮氏兄弟和朱贵等人都算得上林家班的人马,按理说,林冲是最有资格接班的人。

    而宋江初上梁山,根本没什么资格去当首领,当时情况也是大多好汉不服他。在这样的优势情况下,林冲居然还帮着他攻打祝家庄。

    最后宋江把卢俊义给抬出来镇场,而卢俊义虽然斩杀活着史文恭功劳大,却也资格不老,被宋江当作台阶上位坐到了首领宝座。

    所以啊,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林冲这样的人的确不适合混团队,因为心不够狠辣。

    曹宝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让得张林都对他高看一筹,暗道以前还真是太过在意梁山好汉,却忽略了身边许多能力出众的下属。

    从前看水浒,他觉得水浒梁山上都是些敢打敢杀的英雄好汉们,此时身临其境,才发觉那群人不过是一群强盗贼寇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和叛逆军官聚在一起的贼窝罢了。

    瞧瞧卢俊义啊,大名府有名的土豪,却活活被吴用用计害成了穷光蛋后,才被迫上的梁山做贼。

    想到倒霉的卢俊义,张林心道自己利用梁山的同时,可得防备着对方使阴招,他可不想在时机还未成熟之前就卷铺盖上山做贼,跟朝廷对着干。

    隔天,张林才让翠梅具体地去打探消息,那张氏果然是因为林冲一封休书的关系而伤心哭泣。她到底有没有被高衙内啪啪啪过,外人也不好去问。

    因为临近春节,张氏和林老头,以及丫鬟锦儿哪儿也去不了,只能是留在大王乡里过年。

    张林吩咐善于交际的陶红云和唐玉仙多去陪林冲夫人张氏聊天,其余就不多过问了,他犯不着多上心。

    除夕夜,迎新年,这是他来到北宋时代过的第二个年节。

    若是正常发展,至今身家最多三四万贯钱左右,可是张林从阳谷县张主薄身上狠狠发了一笔横财。算上固定资产,他身家爆发到超过十三万贯,光手头可动用的流动资金就有七万贯钱。

    这般资产目前来说还比不过卢俊义,但只要能再顺利发展一两年,就能碾压这个大名府的名人玉麒麟。

    大王乡中,处处张灯结彩,爆竹声声不绝于耳,家家户户沉浸在喜庆之中,欢欢好好。

    张宅大厅内外摆了十多张大方桌,四十五号人聚在一起守岁。除了张大户这边带来的亲戚们,另外就是大王乡里各行当里打拼的领头和掌柜们。

    酒鼾兴热,张林喝的满面红光,借着喜闹氛围,挨桌敬酒一圈,站在厅中环顾举杯,朗声道:“往年,大伙儿过节都是各过各的,今年咱们聚在一起,那就是缘分。”

    他现今已管理着数百号人,身贵气盛,说起话来自然是分量不低,在这许多人面前也不显得气虚。

    张林让丫鬟斟满杯中酒,举手高声道:“大王乡能有今日的繁闹,多亏了大伙儿的努力,这一杯酒,我敬在座的各位掌柜、镖头和领头。是你们的努力,让得大家伙儿可以吃香喝辣,生活无忧,前程似锦。”

    众人齐声道:“都是二爷您的功劳,没有您,哪有我们的富贵!”

    张林满饮杯中酒,再由丫鬟斟满,微微熏醉地大笑道:“众位请坐,你们的努力我都看在眼里,希望来年再接再厉。这第二杯酒,我要敬那些任劳任怨、起早贪黑的帮工们。没有他们,也没有大王乡的今日。”

    大王乡的帮工大多是周围附近乡镇的人,在座的许多领头都是从这批人中提拔起来的,俱都起身附和道:“二爷言重了,是您赏我们一口饭吃,往年大伙儿可过的没这般富裕。”

    张林压压手,示意他们坐下,感慨地道:“文人有句老话,民为贵,社稷次之。对大王乡来说,咱们的根基就是在各行当里做事的工人,你对他们好一分,他们就能回报咱们两分。众位切不可因小失大,贪图蝇头小利而亏待了工人们。你们都是从底层脱颖而出的人才,需要牢记这点,万事以人为本!”

    大伙儿哄声道:“小人们记住了!”

    “这第三杯酒!”张林稍稍转了下身子,目光对着一个方向道:“却要单独敬几个人,大王乡的今日由我们主导,而大王乡的未来却要仰仗于他们。”

    目光所向之处,袁涛和陆余两位打理学塾事宜的穷书生忙是举杯起身,惭愧道:“保正言重了,学生愧不敢当这杯酒。”

    张林摇摇头,对着众人宽声道:“俗话说的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于一国而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于一乡而言,却也需要远远不断的人才作出贡献。”

    “大王乡中有四十一个不识数的孩童者,来年要多辛苦二位先生教导。咱们这些人辛苦操劳是为甚?还不是为了能够给下一代创造出衣食无忧的生活!可惜咱们劳命有穷,以后终究还是要这些孩童们把香火传承下去,不至于让我们这些人的努力付诸于流水。”

    如今大王乡里拖家带口来投奔的不算少,或多或少都有亲戚孩童在此间,小的八九岁,大的十五六岁都有。

    老爷如此一说,众人不管有无子嗣的俱都起身端酒道:“我等同敬二位先生!”

    陆余和袁涛穷苦学生出身,哪里受到过如此的追捧抬举,顿生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满足感,心中激动难以言表,手中酒杯都颤颤地洒出酒水了。

    读书明智,黄金美女俱是追求,在这一刻仿佛都消失了痕迹。

第130章 造反总得有个理由() 
莘县。

    鹅絮纷飞,城中积雪,街上行人稀少,蓑白一片的城外却是热闹十分,人声鼎沸。

    “别挤别挤,都站好队来领,每人两个白面馍,一大块东坡肉少不了。”

    “你这厮作甚前挤,不想领救济了是不是?张二爷说了,凡是乱插队不守秩序的一概不给,喝西北风去。”

    城门外搭着几个简易的棚子,几个身穿皂色棉服的公人正在维持治安,难民们排成数条长龙在棚前排队,领取张大善人发放的年节救济。

    这年头,朝廷有救济那也不过是嘴上说说,国库下来的银子大多落入官吏腰包中,能落到实处的少之又少。

    张林是年前从大名府返回的路上看到不少流民灾民而心生怜悯,出资了两三千两用来在莘县附近救济流民,可谓功德无量。

    他深知自己一人行善也不过是杯水车薪,这样的流民景象在河北东西二路以及河东路和永兴军路随处可见,不是他目前的财力可以支撑的。

    马车上,车厢里,他望着排成长龙的衣衫褴褛人群默不作声,心中却更是坚定了自己的念头。

    他曾百般为自己造反想理由找借口,他曾自问自己会是一个合适的统治者吗?

    答案是模棱两可的,他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个民族的首领,但却由衷地想为这片大地带来新的篇章,一个跟后世完全不同的发展格局。

    最起码,他有着一颗让民族富强,让百姓安居乐业的心。

    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就会有贪腐现象,这是避之不了的,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是如此。

    他能做的,想做的,也只是想把资本萌芽保护好,让这片处于农耕文明的大地可以免受游牧文明的摧毁而顺利发展。

    北方的游牧民族,可以说是打断了中华文明两次进程,一次是宋,一次是明。

    他罕见地陷入到民族文明的思考中去,任由思绪纷飞。当个土豪安身立命是不可能的,这辈子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