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太平洋主宰-第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让汉国高层欣喜过望的是这一趟欧洲之行,宋伟罩与这些国家达成了若干意向,差不多得到近百亿米元的援助。

    当然,这百亿米元的援助,汉国已经撒出去十几亿用以购买武器装备,以及相应的急需设备。

    视察完毕,郝瀚与王屏山、宋伟罩以及董事会的有关成员回到会议室。

    “伙计们,宋部长的米国之行大有成果,为汉国政府首脑访米、访问欧洲做好了铺垫。

    下一步汉国政府首脑还要环行欧洲各国,不过,此行的重点的棋子最后要落在北极苏,为领先集团下一步淘金做好准备。”

    王屏山马上就要启程,想不到郝瀚说要把重点放在北极苏,疑惑地问道:“司令,对于北极苏我们的策略是什么?”

    “立陶宛的公投已经结束,其独立已经拉开了北极苏解体的序幕,这段历史大家都知道吧。

    而在戈巴乔夫黯然下台之后,新上台的叶利钦要挽救崩溃中的经济,实施休克疗法。

    此后,卢布会大幅度贬值。

    按照1961年1月,前苏联货币卢布的含金量定为0。987412克,对米元的汇价确定为1米元兑0。9卢布,此后近30年这一汇率没有大的变化。

    临近1998年的时候,差不多1米元兑100卢布。

    甚至到了最后,北极苏的经济几乎崩溃,甚至5000卢布兑换不了1米元,其贬值的程度可想而知。

    这是一个巨大的机会,你们访问欧洲之后,紧接着要访问北极苏。

    一个是进一步发展两国关系,最主要的还是打通与北极苏的经贸关系。

    而他们现在正处于经济停顿时期,乐意见到两国扩大双边经贸。

    领先集团会用在女忧国的控股银行到北极苏设立银行,以高于其他银行的利息揽储,或者以米元为诱饵揽储,注意,是定期存款。

    另外,汉国初立,需要大量的资源,北极苏有石油、黄金以及各种矿产资源,而这一些都是我们急需的物资。

    但是,汉国没有钱,

    那就需要向北极苏贷款,到1998年的时候我们还给他卢布和米元都行。你们算一算,这其中的差价有多少?”

    尼玛,太狠了,这是要在北极苏身上挖肉啊。

    众人心中为北极苏一阵哀叹,咱这皇帝可真够狠得。不过,想法很好,还要看能不能实现。

    王屏山担心贷款有难度,心中没底,问道:“司令,就算是咱们向北极苏贷款,恐怕也贷不出多少吧?”

    “呵呵,戈巴乔夫现在都要愁死了,国内经济一团糟,办法想了不少可就是不起作用。

    汉国需要贷款,同时承诺贷款以后全部用在购买北极苏国内的物资。

    有汉国这种客户来拉动北极苏的经济,戈巴乔夫高兴都来不及,恨不得汉国多贷款。

    所以,你们的顾虑是多余的,一件事情成不成关键是怎么说,明白吗?”

    这样一解释,宋伟罩和王屏山彻底明白了,这事情好像不是很难办嘛。问题是汉国不需要那么多石油,买回来怎么办?

    “司令,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那就是尽量争取多贷款,能争取多少就尽量多的贷款。

    黄金还好说,可咱们买回来石油放在哪里啊?我们这点小国家用不了那么多石油啊?”

    郝瀚那手指点了点宋伟罩,一副恒铁不成钢的模样。

    “你说你怎么就不开窍啊,谁让你一下子运回来的啊?

    可以与北极苏签订长期供货合同,甚至可以在适当的地方投资设立企业就地开发和消化矿产资源。价格可以按照目前市场价的基础上提高百分之五到十,你说他们能不乐意吗?

    这样的话,咱们可是里外都挣钱。

    至于买回来多余的石油嘛,这很好办,我们用不了的转手卖给其他国家,甚至在苏国建立石油化工企业,生产出来的石化产手卖到北大陆,这一点根本不用担心。

    而黄金则尽量地多买,策略是前重后轻。

    嗯,这还要看北极苏的生产能力。

    有了黄金汉国就有了储备,进而可以发行更多的货币。”

    “这么说我们现在都快成为富翁了啊?”

    王屏山一说这话,大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注意,不是快成为富翁,而是已经成为富翁了。这一次从女忧国那里赚到的钱差不多近五百亿,你们算算是不是富翁啊?”

    这家伙狠呀,差不多把人家赞助的现金都砸进了女忧国股指期货,一点不留余地。

    投资女忧国股市大家都知道,可具体细节并不清楚。

    尤其是宋伟罩在外面很忙,更不清楚到底挣了多少钱。

    现在一听有五百亿的收入,乐的这家伙站着大嘴合不拢。

    “呵呵,这么说老子也是有钱人啊?”

    “瞧你那点出息!

    现在的国际石油价格还不到二十米元,领先投资从女忧国的股指期货抽出资金,已经开始秘密建仓石油期货了。

    中东战争马上要打响,又是一个发财的机会。”

    可不是嘛,1990年8月,萨达姆就要入侵科威特,众人一下子醒悟过来。

    尼玛,有这样的皇帝当家,想不成为富翁都不可能。

第九十四章关键点() 
九十年代初的世界是个大动荡的时期,这段时间世界的形势发生了一系列巨变,尤其是以北极苏为最。北极苏在勃列涅夫上台后,大量提拔亲信,北极苏政坛形成了以勃列涅夫为核心的特权阶层。苏国的贪污、盗窃和将国家财产据为己有的现象非常普遍,行贿成风,生产效率低下。

    勃列涅夫时代的后半部分,被称为北极苏的“停滞期”和“僵化期”。

    此时,北极苏的特权阶层羽翼丰满。据专家估计,在勃列涅夫时期,北极苏的特权阶层发展到50-70万人,加上他们的亲属,共有300万人之多,约占全国人口的1。5%。

    特权阶层已将大量国家财富占为己有,此时,他们急切希望国家制度的剧变,以便通过国家制度的公开变更,在新制度下从法律上承认他们攫取的财富合法化,并能名正言顺地将这些财富传给子孙。

    同时,长期的争霸,使经济力量相对薄弱的北极苏负担沉重。

    1985年戈巴乔夫上台,他试图扭转这种停滞僵化的局面,进行了非常激烈的改革。

    但是,这种改革并不成功,而且还致使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继续下降,并引发了北极苏的特权阶层强烈不满和社会动荡。

    1988年起,戈巴乔夫把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实行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削弱和放弃了苏党的领导地位,反对派趁势崛起,致使社会动荡日益加剧。

    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其他共和国也纷纷加以仿效,先后发表了宣布恢复或收复主权的声明,并开始制订实现独立的步骤和措施。

    立陶宛的独立五一是一个导火索,北极苏的分崩离析就此来开序幕。

    1991年8月19日,北极苏多名强硬派高层领导包括副总统、国防部长、克格勃主席、总理、内务部长发动了一场不成功的政变,组建了紧急状态安全委员会,发表了告苏联人民书,软禁了当时正在黑海畔度假的苏联总统戈巴乔夫,试图收回下放给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同时终止不成功的经济改革。

    在这场政变中,叶利钦借机上台。气候,著名的休克疗法登上了舞台。

    这一段动荡的时期,西方资本不可能放过这一难得的机会,他们的魔爪早已经伸进去了,而郝瀚当然也不甘寂寞,自然要加入其中分一杯羹。

    “老王也要辛苦了,米国之行除了加强汉国与米国的双边关系以外,还要为领先商务在米国建立好桥头堡,为下一步汉国的产入米国市场做好准备,其后的欧洲之行也是如此。

    我暂时还是不能露面的,一旦陷入繁忙的事务什么也干不成了,只能有劳你了。”

    “我辛苦什么,这么大的摊子都需要你来撑着,我打打边鼓算什么?这里的杂事就交给我们,你就放心地去干那摊子活吧,国家和个人可都寄托在你身上啊。”

    这些都是商量好的事情,最近一段时间里,代表汉国出面的高层是王屏山、宋伟罩等人,而郝瀚这个皇帝却需要隐藏一段时间。

    领先集团刚刚开始运作,大量的事务需要处理,而现有的人手又不够用的,甚至一个人当两个人用。郝瀚暂时不暴露身份,为的就是不陷入常规事务中,也方便他外出。

    其实,郝瀚自己也不想让一个皇帝的牌位固定在皇宫内,现在的样子才二十多岁,在外面多自由啊。

    “呵呵,老王你这话可就过分了,大家都在努力,成绩可不是一个人的。只要我们三万多人一条心,汉国不强大都不可能。

    另外,刘经理这边抓紧点时间,领先电子在本土的关键零部件生产以及家用电器生产线还要加快步伐。

    因为,设在琴岛的电子工业园进展很快,估计下半年要进入生产阶段。

    当然,今年的电子元器件成可能不会太高,毕竟都是新手,还需要一个过程。

    我希望在明年的三月份之前,领先电子的第一批计算机等电子通信产陆米国市场和西欧市场,大家说说有什么困难。”

    听到郝瀚的一席话,几个人还是小小地吃了一惊,这种速度是有些快啊。

    领先集团总经理刘思春接上了话题,说道:“本土这里的生产线肯定不会耽误,电视机生长线估计月份即可起运,其他生产线保证年底运抵琴岛。

    领先电子的管理层差不多已经构建完毕,下半年将会全部上岗。也幸亏了此次招收了不少现成的人手,否则还真来不及啊。

    只是琴岛那边的员工培训时间太短了,半年时间有点仓促,很难保证质量啊。”

    郝瀚沉思一会儿,感觉的确是个问题。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要赶时间抢在小鬼子的前面。这是个关键节点,无论是女忧国还是米国,我们的阻击正好打在他们的要害之处。

    “这是个短板,需要补上这个短板那就只有用严格的检验把关,刚开始多一些次是在所难免,咱们还能扛得住消耗。我们也需要赶时间,必须赶在女忧国明年新产晶电视机推出来之前,阻断小鬼子的财路。”

    众人一听,这倒是个办法,只是需要糟蹋些钱让人心疼。

    “最后一个问题,此次北大陆移民过来的人有一批是制造飞机的专才和大批量的技术工人,汉国要充分利用这股力量。领先航空的组建要加快步伐,建立我们汉国的大飞机制造。耿院士,你们要尽快组织精干力量先行一步,图纸设计也要提前拿出来。”

    耿进孝见点到他的名,赶紧回答说:“陛下放心,这批移民已经开始归类,专业人员基本都登记在册,研究院马上展开工作。”

    “这批移民真是及时雨啊,一下子弥补了汉国的最大不足。有了飞机制造工业,我们自己的战斗机也就不会太远。造船厂也差不多部分进入生产阶段,三五年之内汉国的空军、海军装备就会大批量装备军队。等到那时,汉国再也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了。”

    这就是郝瀚的目的,只要汉国能自己制造飞机和战舰,就便于鱼目混珠。新装备与原来的装备混在一起,谁能发现其中的秘密啊?只有这样汉国原来有的战舰和飞机才能够发挥作用,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第九十五章兵变() 
南蛮国的乱局是因为杜大掌门一句狠话而引爆,重量级人物副主席阮勇担心杜大掌门对他动手,为了自保而不得不先下手为强。

    现在,南蛮的空海军消亡了,只剩下了陆军,悲剧的是陆军也不太多了。

    陆地沉陷以前,经过裁军之后南蛮陆军分九大军区共4个军:

    第1军:辖303、308、312、390共4个师,号称“决胜兵团”。组建于1974年,曾参加“胡明战役”,所属308、312师是南蛮首批组建的老部队。军部驻南宁省宁平县。

    第2军:辖304、306、325共3个师,号称“香江兵团”。组建于1974年,曾参加解放南方的作战。1978年底,其304、325师曾参加进柬作战。军部驻河北省谅江县。

    第3军:辖10、31、320共3个师,号称“西原兵团”,于1975年3月在西原地区组建。1978年底,该军曾参加进柬作战。军部驻太原地区。

    第4军:辖7、9、339共3个师。号称“九龙兵团,于1975年4月南部东区组建,曾参加解放南方的“胡明战役”。1978年底,该军参加了进柬作战,并直接攻占和控制金边。

    在巨变之前这些军队大多布置在北方,坦克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