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4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一点在很多殖民地是完全不具备的,这就像现代,很多工厂都说中国的人力资本越来越贵,所以要搬到更加便宜的地方去,以此来减少开支,产品的生产价格,但真正能够搬出去的东西其实很少,只会是一些低端的产业,真正的高端产业是搬不出去的,因为工业时代,就是如此,随着工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工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这些优秀的工人,殖民地是没有条件孕育的,所以这些利润丰厚的工作都集中在本土,其他地方是没有的,这跟资本家的良心无关,只是没有这个条件罢了。

    而被这些高薪酬的工作养肥之后,再让这些工人去做普通的工人,赚小钱,很多人自然是不愿意的,所以这些工厂往往就招不到工人,除非提高价格,但这些产业本来就是低利润的产业,资本家们自然无法给出一个合理的薪酬,所以这些产业慢慢转移,对于本土来说也是一件好事,而在这些殖民地国家,率先经过产业的分工,把这些低端的,污染严重的工作全部做完之后,本土只负责高端的工作,如此形成集成化以后,利润自然是翻倍的,所以这些工厂的出走,对于宋朝的产业升级是有着很大好处的。

    而丝绸、茶叶、瓷器这些中国的奢侈品,则全部都被宋朝定为是禁止他地生产的,至于茶叶,甚至是禁止移栽的,所有的茶叶都必须确保是在本土,瓷器的生产地区也都是在本土,丝绸也同样是如此,之所以宋朝会制定这样的政策,当然也有原因,其第一个原因,便是这三个产业,实在是太赚钱了,可以说是宋朝最为赚钱的三个行业了。

    即便是工业化时代的现在,丝绸、茶叶、瓷器这三样东西的价格依旧非常的昂贵,在非洲和南亚,甚至能够跟黄金相媲美,在这种市场之下,宋朝自然不会放松这三样东西的生产权利,这在原本的历史上也是如此,后来是英国人依靠偷窃这才把中国的茶叶带到了印度,从而发展出了现在的印度红茶以及其他各地的茶叶,但如今的宋朝声势滔天,自然没有人敢锊虎须了,所以这些茶叶、瓷器还有丝绸,依旧全部都是宋朝所控制的。

    而凡是出口,这三样东西,自然都需要征收十分高昂的奢侈品税,而新大陆因为老百姓都很富裕的原因,自然是需要增收更加高昂的税收,而且新大陆的老百姓大多都是宋朝的移民,对于这三样东西,本来就要比其他民族有着更加迫切的需求,所以即便有着十分高昂的关税,但也依旧有人愿意花大价钱去买这些东西,这直接导致新大陆每年对本土的贸易几乎都是逆差的。

    他们靠辛勤劳作来收获大量的粮食,然后通过战争从印第安人那里掠夺黄金,最后这些东西被一船一船的运往本土,而得到的就是茶叶、丝绸和瓷器,这自然也让很多新大陆的移民感到很不满,毕竟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而本土的工匠们只需要躲在舒适的环境中,去雕琢一件件工艺品就可以了,再说种植茶叶可比他们种粮食轻松多了,而且得种植多少亩地的田,才可以换得一斤的茶叶呢?

    这其中的兑换比例实在是太大了,老百姓虽然没有达到苦不堪言的地步,但也确实是颇有微词的,而赵曙则规定,以后茶叶的关税从百分之一百四十,降低到百分之八十,然后丝绸和瓷器则从百分之两百,降低到百分之一百二十,从这些税率中也可以看得出,宋朝在商业贸易上到底是有多么的霸道,两块钱的东西,经过关税就变成了六块钱,若是算上航运费和到达之后的转运费,一件两块钱的东西,等到了市场上的时候,最低也变成了二十块钱了。

    这对于老百姓来说,压力自然是非常大的,而赵曙的这一举措,也立刻获得了老百姓的好感,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民主与集权并没有什么问题,他们两个基本都可以接受,只有接受过一定教育的人,才会有自己笃定的信仰,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哪个制度能够让他现在的生活立刻好起来,那他就是一个好的制度,所以赵曙用这一招,可以说是成功扳回了一成。

    除此之外,赵曙还签署了一项新的法令,用以提高新大陆产品的出口价格,从而与本土保持一定程度的平等,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因为世界上所有的殖民地,都在本土的重要性以下,所以为了本土的利益,宋朝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来帮助本土可以更加廉价的获得海外的资源,降低商品的价格就是其中之一。

    在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商品的定价权几乎都掌握在宋朝的手里,而在市场竞争中,谁掌握了定价权,谁就是这个世界的老大,比如说宋朝认为铁矿石一吨的价格在三十贯钱,那么它的价格就在三十贯钱,而对于那些从殖民地进口的铁矿石,宋朝规定他们的价格也必须保持在三十贯钱,是绝对不能超过的。

    这当然是十分不合理的,海外运输,本来成本就要比本土来的更加的大,然后产品价格又不能超过本土,那么价格自然必须要下降,而产品的价格下降,自然会导致利润也下降,如此一来,资本家们的所得下降,人工费用自然也要下降。

    所以整个新大陆的人均收入,虽然要比本土高,但如果刨除本土大约一千万无产者的话,宋朝的收入是绝对要比本土高的,甚至就算加上这些无产者,宋朝的人均收入也不会低,毕竟凭借那些大资本家,足够把这些损失的钱给挽回来了。

    这都是宋朝的规定,是不能更改的,而现在赵曙通过自己的特权,将这些权利都要了过来,让宋朝百姓一下子就能减轻许多的负担,自然是收获了许多的拥戴,光是这一招,确实称得上是机智了,也立刻挽回了在张青北修路上的劣势。

    更何况,张青北所答应的铁路和公路,虽然已经说是计划修建了,但到底什么时候修建,没有人能够知道,而赵曙所宣布的这些政策,都是立刻见效的,无论是关税取消还是产品价格上涨,这都是立刻会生效的东西,工人也好,资本家也好,都能即刻获得利润,这要比张青北所办的好得多了。

    更何况最重要的一点是,赵曙所宣布的政策是给钱的,等于是把财政收入还给他们了,而张青北的修路虽然不错,但却是要钱的,同时还要出人出力,两者之间,虽然修路要对长远来说,更好,但对于现在来说,自然是赵曙的政策更加得人心了,经此一役,赵曙算是在整个新大陆初步稳住了脚跟,老百姓虽然不至于爱戴赵曙这位新的主人,但好歹是不排斥了,同时对于衙门也有了一定的尊重,而这也让地方上的政府出现了紧张的情绪。

    尤其是对于张青北来说,立刻便感觉到巨大的压力笼罩在了自己的头上,自己之所以敢留在新世界城,最主要的原因便是自己掌握着民意,这一点至关重要,毕竟自己作为市长,是没有朝廷册封的,若是民意不在自己这一边,那么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根本没有任何的权利,所以民意对于他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

    这让他更加急切的希望得到毛戡鉴一个准确的回复,毕竟若是毛戡鉴不答应,他有很多的政策和改革都无法实施,而毛戡鉴却无法回答他,他已经打定主意了,若是没有徐清的回信,他是不会做出任何动作的,显然,把所有的责任都推一部分给徐清,换取自己未来的出路,这就是毛戡鉴为自己定下的路了,张青北对此当然是很无奈的,时间就是金钱,如今短短几天的时间,赵曙就做出了这样大的动作,给他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和压力,谁知道两个月的时间,他能做出什么来,此刻的他,真诚的希望徐清的信件能够快点到来。

    本章完

第588章() 
但再怎么热切期盼,路程还是没有办法缩短的,当毛戡鉴的信件传达到徐清的手中时,距离毛戡鉴发出信件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的时间了,面对毛戡鉴提出的疑问,徐清心中也是很疑惑的,他对于如今新大陆的制度,确实采取的是保护制度,但他保护这种制度的目的可不是用来对抗本土制度的,而是希望两种制度互相借鉴,从而让本土的制度不要故步自封而达到日日新苟日新的境界。

    谁都知道,如果要进行改革,就必须要有内部的驱动和外部的威胁才能同时进行,就像改革开放,便是老百姓对于财富的追求和世界的快速发展的逼迫,导致中国不得不进入改革开放,才能重新追上这个世界的最新潮流,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今的宋朝已然屹立于世界之巅,改革的脚步自然也是越来越慢,虽然法律是在越来越完善,官制也是越来越繁杂,但是最为关键的政治制度,却几乎没怎么动过,这当然有好处,那就是国家很太平,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也有坏处,那就是如果爆发,便是积累已久的怨气了,到时候就不是抗议,而是革命了。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徐清才希望在新大陆刻意培养出一种全新的制度,让后来者可以参考这两种制度,从而在革命还没爆发,人民积压的怒火还没倾泻之前,率先进行改革,从而达到自我完善的境界,如此一来,也就减少了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这就是徐清之所以要保护新大陆这种制度的原因。

    但看毛戡鉴的说辞,那个叫做张青北的人显然并不仅仅是想要如此简单的把新大陆的制度做成一个参照物,而是希望将整个新大陆的制度变成一种可以对抗本土的制度,从而改变这个世界,这就让徐清有些犹疑了,张青北这样做的后果,是徐清无法预料的,后世这么多国家进入颜色革命,不得不说这种制度在一般老百姓看来是很有市场的,但它的弊端也同样十分显著,而徐清很害怕当这种制度真的发展起来以后,会不会威胁到本土,这一点至关重要。

    因为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新大陆的崛起几乎势不可挡,他拥有着最为广阔的平原以及丰富的水系,还拥有远比本土多得多的矿产和天然资源,在这种情况下,新大陆的发展必然是突飞猛进的,只要人口上去了,他的经济产值,必然有一天可以比肩本土,甚至超越本土也说不定,在这种情况下,新大陆如果运行的是一套完全不同于本土的制度,徐清不敢想象,这个世界的未来到底会如何。

    所以一时之间他也有些拿不定主意,对于张青北这个人,徐清有一些了解,知道他曾经是外贸公司的经理,后来辗转来到毛戡鉴的身边做起了幕僚,对于古典儒学和现代科学都有着十分深厚的学习,是一个多面手,同时也是一个野心家,对于这样一个人,在徐清的眼里就像是还没有入口的巧克力一样,你不知道这颗巧克力到底是苦多一点,还是甜多一点,但最终,徐清还是同意了毛戡鉴的要求,给予张青北更多的权利,放手让他施展自己的政治才华。

    这也是十分无奈的妥协成果,最近这一段时间,随着皇帝和自己的关系越来越差,双方之间也是越来越剑拔弩张,许多人都已经开始观望了,也有越来越多朝廷之外的人,开始慢慢从各个消息渠道之中,了解到如今朝廷之上的争斗,尤其是地方衙门,其中可是有着大量的保守派,如今随着消息散播出去,徐清的统治可以说陷入了一个十分麻烦的阶段。

    如果这个时候,徐清没有表达出对于毛戡鉴等人的支持,那么那些观望的人,说不定就会认为自己是在向赵昕认输也说不定,所以此刻的徐清,即便心中对于张青北的想法有些不太赞同,但也只能同意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政治斗争就是如此,只要他一开始,你就很难再去结束他了,除非一方彻底倒下,不然徐清以后还要做更多不得已的事情,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就像现在,随着地方官员开始了解到朝廷与皇室之间的矛盾之后,这些人自然而然开始战队,其中新党的人自然是站在徐清的身边,坚定的要求皇帝交出更多的权利给政事堂,由朝堂诸公来管理国家大事,而保守党则是站在了皇帝的这一边,希望朝廷能够还政于天子,当然,其中还有不少的投机分子,他们并没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只是希望借着这次争斗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罢了,这些人,大多都是年轻一辈,希望借着这次事件,能够早十几年登上庙堂,其中不乏杰出的人才,若是放在以前,徐清不介意慢慢调教他们,让他们成为国家的栋梁,但如今,他却必须要辣手摧花,找出各种各样的名目来让他们的官路走不下去。

    就因为这些人是政敌,而朝廷的选官制度,如今也被政治风波所干扰,原本选官,虽然也是按照派系来决定他们的评级,但这种情况并不会特别的严重,保守党中杰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