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利益,逼迫他们交出部分的土地,分给老百姓,从而稳定农村。

    因为改革在徐清的蓝图中,是先从城市开始的,而这个时候农村就必须要稳定,不然就会非常容易出现事故,尤其是在农业社会,农民若是不能稳定,那么这个政权的任何改革都将付之东流,这一点徐清很清楚,所以刚开始的时候,徐清明知道土地的分割会降低生产效率但却依旧这么做了,为的就是减少农民的生活负担,让他们成为小资,也就是有产者,俗话说得好,有恒产者有恒心,他是不会做出太过于激进的事情的。

    不像无产阶级,因为一无所有,所以他们的思想和态度往往会十分的激进,但现在则不同了,随着农村人口大量涌入城市,短短二十年不到的时间,城市人口已经从原本的一成迅速增长到了五成五这个临界点,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终于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了,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可以说是彻底成为工业国家的标志。

    因为工业国家的标志之一,便是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大多数人生活在城市之中,少数人生活在农村,而到了这个时候,农村的改革自然也要开始了,首先便是把土地集中起来,这一点十分重要,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虽然有利于稳定,但对于大生产来说,是很不利的,尤其是对于工业化的农业来说,就更是如此了。

    用大机器生产,一小块一小块的土地是根本不可能承担的起工业机械的费用的,唯有大农场主,才有对于这些机械的需求,同时利用工业机械来进行农业生产,这将会极大的提高农业的生产值,而对于工业来说,农业的提高,也是对于整个国家产业链的提高,所以对于宋朝而言,农村的改革自然也是势在必行的。

    只不过这些都需要慢慢来,通过这一次军展,让宋朝军企在各方各面都展露了头角,同时不少企业也与不同的国家达成了商业上的合作,毕竟这些军企的背后是无数的科技和科学知识的支撑,这对于许多国家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对此宋朝也没有太多的禁止,只要保证不将最前沿的科技泄露出去,朝廷都不会追究。

    除此之外,这一次宋朝的铁路工程公司也获得了大笔的订单,随着许多国家开始进行工业化,铁路自然成为了一种十分急切的需求,虽然他们自己的国家内部也有可以修建铁路的人,但这种人还是很少的,修建铁路的速度很慢,而宋朝有许多十分成熟的铁路工程队,在宋朝积累了很多的经验,而在这二十年的铁路修建过程中,如今的宋朝许多铁路已经修建的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宋朝本土的大铁路已经基本修建完成,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宋朝的铁路当然还会修,但不会像现在这样每年都修建接近上千公里的铁路,这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因为宋朝如今的铁路已经不再有那么大的需求,所以里面许多优秀的工程队都已经慢慢开始缩减自己的队伍,许多工程队甚至都已经开始接不到工作了,这当然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

    而这一次通过军事博览会,许多国家也纷纷想要修建铁路,但除了极个别国家拥有自己的技术之外,大部分的国家是根本不会修建铁路的,所以许多铁路的修建,就不得不仰赖这些强大的工业国家,其中尤其是宋朝,拥有着最为先进的铁路系统,自然经验也是最为丰富的。

    对于修建铁路,徐清是乐见其成,若是这些国家有钱,那么直接给钱,宋朝人也能修,若是没有钱,那也可以拿铁路的运营权来作为抵押,就像当初欧美殖民世界的时候一样,列强的铁路修建到哪里,殖民主义就扩张到哪里,虽然宋朝不会那么残暴,但铁路确实也是宋朝掌握其他国家很重要的一步。

    当然,完全商业的铁路,宋朝也建,但前提是这些国家能够拿出让宋朝心动的东西来,比如说黄金,或者是宋朝银行发行的支票,又或者是矿产,资源,这些都可以,若是没有,那么自然只能拿国家的权力来作为抵押了,在这一点上,宋朝自然不会发扬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没有彻底拔掉一层皮,这已经是满朝诸公最后的仁慈了。

    而这一次军展,也让许多其他行业的相关人员也有了新的想法,既然武器可以办展览,为什么其他的商品不能举办一个展览,让世界各国的人来看呢?工业化的二十年,是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升的二十年,也是无数新商品出现的二十年,许多奇奇怪怪的东西开始出现在市面上,但因为没有机会让大家看到,所以即便是在本国,销量也并不是特别的好。

    比如说钟这种东西,放到现代,已然是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对于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钟依旧不是老百姓家中必备的产品,因为钟它太贵了,现代许多人因为有了智慧手机,所以也就没有钟了,在现代,一台钟大概只需要二十几块就能买到了,但在古代,钟很多时候是贵族才能用的,所以在没有钟之前,每一个城市都会有一个专门的职位,叫做叫醒者,他们会比许多人更早的起床,然后汇聚在一条街区,等待着街区中心的大钟到了七点钟,然后他们便会手中拿着一根长杆,一个个的去敲每一户人家的窗户,直到把人敲醒为止,这个时候,人们就知道,他们该起床洗漱,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了,而在工厂之中,往往也会挂一个时钟,在学校之中也会挂,但在家里,没人会使用时钟,因为钟的价格,不是普通老百姓家消费的起的。

    就像故宫里面钟表馆里摆放着的那些钟一样,因为材料的限制,古代的钟可没办法跟现代的钟那么灵巧,看过电视剧的想必都知道,古代的钟往往都十分的巨大,也因此往往一座城市的市中心都会建造一座钟楼,用来提醒整个城市的人,该到时间开始新的一天生活了。

    而其实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如今时钟这种东西已经被缩小了,虽然不像现代的时钟可以一只手就拿住,但一个时钟可以挂在墙壁上却是绝对没有问题的,但因为老百姓对此并不了解,而这些企业又没有太多的钱去营销,所以这些小钟也并不被世人所熟知,甚至很多人根本不相信这些钟表,认为他们不会走动,如果能够举办那么一次商品博览会,到时候一定会吸引无数的民众,最重要的是媒体来看,这些小钟必然会成为博览会上亮眼的一笔,可以说不需要推荐的费用,便能让这些小钟立刻被推广开来,虽然底层民众还是用不起,但起码中产阶级是可以买得起的。

    除此之外,还有比如说手表,当然不是那种戴在手腕上的,而是放在口袋里的,不用电而是需要用手来转动齿轮,让钟表可以继续走动,这种表如今也已经慢慢开始出现,但却没有流行开来,其实它们的造价并不贵,只是因为买的人少,所以平摊下研发成本,每一块钟表才会那么的贵,若是买的人多了,这种表是绝对能够推广到中产阶级中去的。

    而钟表只是其中之一罢了,二十年的工业化,除了这些钟表之外,更为重要的,还比如说一些纺织机和先进的蒸汽机,虽然原理相同,但经过多年的改造,这些机器显然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但对于许多人来说,这些东西都是陌生的,所以通过这么一次商业博览会把它推广开来,增加生产力,这无疑是一件很不错的举动。

    随着提议的人越来越多,商人们也渐渐开始有了大动作,原本众人只是有一个构思而已,但随着许多好处慢慢被发掘出来,人们发现,举办这么一次博览会倒真的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商人们可以借此将自己的产品打出知名度,而资本家们则可以借此机会寻找优秀的企业进行投资,普通民众则可以在这里看到如今宋朝最为先进的科技产品,比如说最新型的火车头,最高效的纺织机,最有效率的生产线,这些都可以给普通老百姓看,让他们增加一些见闻。

    而随着提建议的人越来越多,想要加入其中的人也越来越多,到后来已然不是一些商人可以操盘的了,毕竟民企和比军工企业多得多了,而商人们都是聪明的,眼见着博览会的声势越来越盛,许多人纷纷开始想要加入到这场盛会,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便又三千家以上的企业想要参加这次博览会,其中不仅仅只有宋朝的企业,更有辽国和金国的企业,甚至是殖民地的商会,因为这些商人们只是说举办一次商品的博览会,可没有说是什么商品,所以便是奢侈品也能算上。

    虽然殖民地国家没有什么工业,但奢侈品还是有很多的,拿来展览也算是为自己的国家增加一条创收的道路,若是条件允许,他们甚至想把自己土地上的一些稀奇的水果都拿出来展览的,但无奈,如今的技术,还不能把水果长期保存然后运送到其他地方,这种技术对于现代的人类来说,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做到,不然他们把水果运过来,也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这么多家企业,其间的配合协作已然不是几个商家可以商定的了,且三千家企业,便是每一个企业一个摊位,展览的占地面积也会超过所有人的估计,这么大的土地,除了朝廷谁能拿得出来,所以最后几个商家一合计,干脆把这件事情报告给了朝廷,让朝廷来定夺召开博览会到底可行不可行。

第723章() 
朝廷对此自然是挺乐意做这个促成人的,毕竟能够促进更多民间的新产品在市场上推广,对于宋朝自己来说也是有好处的,毕竟每多卖出一件产品,宋朝就能多一份税收,虽然如今宋朝的税收相比起以前来说简直是爆炸式的增长,但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钱永远是不够的,所以对于这些能够促进城市发展,国家税收提高的方案,朝廷自然答应。

    并且还由徐清亲自命名,将这种展示商品和世界科研新成果的展览会称为世界博览会,也即世博会,作为第一届世博会,徐清自然不会像是军展那么简单,仅仅盖出几栋房子便举办了,这对于商品来说显然是不行的,毕竟商品不是军事武器,需要好好的安排才行,因为军展最主要的观众群是媒体和外国的军火商,而世博会的观众则是全世界的百姓。

    所以场馆自然不可能太小,而世博会的影响力也远远超过军展的影响力,看看现代的世博会,上海因为举办了一次世博会,在举办期间,进入上海的人口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两千万,虽然以如今的交通条件是支撑不起这么庞大的人口流动的,但若是一个地方被选定为世博会的举办地点,必然会吸引周围的民众去参观所以举办地点,一定是要交通发达的地区。

    但又人口不能太多,如今汴京,广州,昆山这样的城市,人口已经很多了,若是再举办世博会,势必会使城市人口突破到一个不可想象的地步,所以世博会不能在这些地方举办,不然若是再次涌入这么多的人口,对于一个城市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之所以现代的中国选择世博会举办地点时,会希望选择上海,是因为当时的中国迫切希望将中国发达的一面展现给全世界,所以才会选择上海这座国际都市作为世博会的举办地点,是为了让全世界看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果。

    而如今的宋朝显然不需要做这件事情,因为宋朝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只要不是彻底的瞎子,傻子,都能看到如今的宋朝到底有多么的繁荣和富裕,大都会中的美丽和繁荣,已然让许多人看厌倦了,宋朝想要展示给世人的,也不再是大都会的风光了,所以世博会自然不需要在大都会举办,而是选择在一些比大都会小一些的城市里,往往更有作用,一次世博会的举办,很有可能让一座城市脱胎换骨,尤其是这些本来就有潜力的城市,经过一次世博会的洗礼,城市的管理水平和建设水平都会提升一个层次,这对于城市来说,显然更有好处。

    同时又要交通方便,这种地方其实并不多,如今中国的大城市不多也不少,要满足以上这几点要求的地方也很多,但既然是举办世博会,自然需要选择一些商业气氛比较浓厚,同时又要方便海外的商人以及客人来参观的,如此一来,内陆显然就不行了,毕竟这对于大多数海外的顾客来说,实在是长途跋涉,有些太辛苦了,而在沿海地区的大城市中,又要可以接纳附近内地百姓参观的能力,最终朝廷将地点选择在了青岛,一处人口不超过十万的县城。

    如今的青岛还不像后世一样,是山东的两大城市之一,与省会济南可以平起平坐,甚至因为独特的德国文化而更加璀璨,同时又是整个山东最为美丽的城市,拥有山东最好的港口和海滩,是一片让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