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6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教育,同时重点初中的老师,往往都是在京都接受师范正规教育的老师,他们的思想与新时代几乎同步,所教授的内容虽然与其他初中一样,但是老师的思想决定了他们对于同样的教材,有不同的剖析。

    比如说像是数学,书本上写的是勾股定理,一般初中的老师最多就是把勾股定理给你讲一下,这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可如果是重点中学的老师,他就会从这勾股定理诞生的源头讲给你听,然后把当今社会上,许多一来勾股定理制成的物品告诉你,由此来证明数学的作用。

    有的人教数学,只是囫囵吞枣,他其实自己都不太懂数学是什么东西,只是把课本上的东西念一遍,照本宣科,要是悟性高一点的孩子或许能够听懂,但悟性稍微差一点的,恐怕就要当场死机了,这就是优秀老师和普通老师之间的差别,至于那些殖民地人的学校老师,就更别提了,很多连数学之中最简单的道理都将不明白,更别说微积分之类,接近于大学的知识了,函数,质数,素数之间的区别,包含于与包含的区别是什么,要是学生问他,估计都听不懂。

    普通老师可以把课本上的知识告诉你,但优秀的老师可以连同这一门课的精髓都告诉你,数学并不是单纯让你做题,更关键的还是培养一个人的罗辑思维能力,以更多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就像一个普通人看到监狱他会害怕,一个欣赏莎翁作品的人看到监狱,会想到叹息桥,一个普通的文艺青年看到监狱,会想到无数的悲欢离合,一个罪犯回首监狱,会觉得两股颤颤,一个工程师看到监狱,会想要去探查监狱的房屋结构,一个社会学家看到监狱,会希望从监狱的罪犯中,调查清楚社会的走向。

    这就是每个人面对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态度,数学正是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思维,他相比起文字的世界来说,要更加的理性,他也能够让人们看到许多看不到的东西,这些都是数学的美妙,若是失去了这些意涵,那么数学只不过是枯燥无味,没有作用的一串数字和符号罢了。

    而优秀的老师则可以告诉你其中的一切,至于语文之类的就更是如此了,一般重点初中的国文教育都是秀才或者是举人来担任的,他们的文学素养,相比起其他人来说,简直高到天上去了,随便一篇文章,到了他们手里,往往就会变成一篇历史名片,从头讲到尾,能让学生听的目瞪口呆,这样的老师在,学生们自然也不会放肆。

    同时徐清倡导在重点学校中进行类似大学式的自学式教育,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所以考入重点学校的学生,学校基本也不会逼她,只要他能在期末的时候给出一个好成绩,老师一般也不会耽误学生课余时间想要做什么,在这样的环境下,人是很少会叛逆的。

    至于为什么这样的制度不在一般的学校中展开,自然也是为了公平,之所以能够在重点学校这么做,是因为自学必须要求学生有极高的自律性,而这些优秀的学生,显然具备这个条件,就算不具备,那能考上这些重点学校,也代表他是个聪明的孩子,这种孩子施行自学的方式,倒是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使用填鸭式的死硬学习,反倒是压抑了他们的天赋,是不好的事情,但普通学校就不一样了,他们虽然能够从广大的小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学生,本身代表他们的智商还是可以的。

    但因为近来随着教育经费不停的增加,如今小学升初中的比例已经从最开始的百分之二十到现在已经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的人可以进入初中了,其中百分之四进入重点中学,那剩下的百分之三十六,其实在自律能力上还是不行的,所以对于他们,当然,也因为老师的关系,他们还是大多采取填鸭式教育,不允许施行自学式的制度,不然,这群孩子,在没有强烈的自律情况下,若是盲目追求所谓的自学式教育,只会让他们腐化的更快。

    而即便如此,这些普通中学中的孩子,每年也有很多人堕落下去,其中的理由就像前面说的,有的是家庭原因,家里孩子太多,父母又很忙,没有空管他们,便开始自我堕落,而如今老师的数量太过于稀少,最优秀的老师都在重点初中里面,普通初中的很多老师,是地方上的师范培养出来的,水平参差不齐,很多时候,一个坏老师带给学生们的影响是十分糟糕的。

    毕竟这个时期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对于社会的看法,对于自己的看法,对于朋友,家人的看法,都在急速改变,一个好的老师,可以把一个学生带向更好的方向,而一个平庸的老师,则只能看着自己的学生走向不归路,这就是普通中学中,为什么如今这么多人堕落的原因。

    最关键的便是,老师的教育水平不够高,素质不够过硬,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如今宋朝其实对于学校已经是扩招了,但社会发展的速度实在是太快,,要想要在短期内,让全民接受优质的教育,没有一百年以上的时间是不可能的,培养一名老师,不是说短期培训就可以了,通常需要四年的时间让他慢慢成熟,然后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技能,与孩子怎么交通,与不同的家长又要怎么沟通,这都是需要老师去学习的,一个教育强国,往往需要百年的时间才可以,再加上如今宋朝的强盛和医学的发达,导致大量的孩子涌现,有的时候,一个小学班级六七十人都是常事,即便是初中也是五六十人,像重点初中则好一点,大概一个班就三十个人左右,一个老师可以管得过来,把每一个学生都尽量照顾好,但对于普通中学,显然就不可能了。

    所以初中就成为了许多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这也是难免的事情,虽然他们读书其实并不差,但很多人其实在初二,初三的时候,就会对前路很是渺茫了,在宋朝,从小学进入初中,是四成的录取率,其中发达地区大概有六成左右,不发达地区则是在三成左右,再低也就是这么一点,不会说一成都没有的地步。

    但初中到高中,这可就是一个坎了,因为高中之后便是大学的学业,高中作为大学的后备,选拔是十分严格的,通常情况下,初中进高中的录取率一般都在三成左右,发达地区在四成的也有,不发达地区甚至只有两成的也不少,这其中重点初中大概要占其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位置,这也是为什么重点这两个字这么重要的原因,因为踏入重点,代表你进入大学的机会要高得多的多。

    对于重点初中的孩子们来说,进入高中基本不是什么问题,关键的是进入重点高中,在宋朝的高中体制之下,高中分为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这两者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宋朝所有的学校,从初中到大学,凡是加重点两个字,就代表朝廷在资源倾斜上,会十分的大,宋朝的高中录取率很低,但大学录取率很高,因为不合适的人已经在初中进高中的时候就被淘汰了,所以高中进入大学的比例,包括普通高中,大概也在八成,甚至九成以上,大部分人是可以进入到大学读书的,至于重点高中,更是几乎全员进入大学也是没问题的。

    在这种情况下,重点大学才是他们的目标,只要进入重点大学,人生就将发生改变,进入普通大学,最多也不过是一个中产阶级罢了,这对于许多保持着梦想的年轻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而进入重点大学,则代表你拿到了进入社会上流阶级的门票,每年全国招收的重点大学名额不过七万三千人,这七万三千人,从无数的学子中而来,四五百万人,最后就剩下这七万三千人,他们是要争取这些位置的。

    而对于很多普通中学的人来说,他们很清楚的知道,自己考上高中的可能性非常的低,因此很多人都开始自暴自弃,不好好读书,在学校中拉帮结派,本来读书很好的学生,也因此堕落的人也不少,这也与教育资源不公平有着很大的关系。

792() 
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所造成的问题,绝不仅仅是中学生的自暴自弃,要知道这些人若是自暴自弃了,可比没读过书的文盲更加可怕,因为他们受到过教育,接受过最为基本的知识累积,这种学习并不是说看过几本书而已,而是说他们可以通过其他的书籍去了解更多的知识,他们是可以自学的,而那些仅仅只是度过几年学的人,对于学习自然是不重视的,他们或许最多看一看通俗文学,但对于那些科学教科书,又或者是一些理论书籍,大多都没有什么兴趣。

    而这些人就这么投入到社会中去,无疑会让整个社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因为他们的犯罪不像是普通的黑社会,明目张胆的去抢,又或者是逼迫女人去贩卖自己的肉体,他们会有更多的方法,利用法律的空档去为自己谋取私利。

    对于这种情况,其根源,便是教育资源的不公平分配,所有优秀的教师集中在重点学校中,然后最优秀的学生也在重点中学里,他们是民族的未来,国家的脊梁,而其他人则被抛在了一边,他们自然而然会有失落感,只要初中没上重点,许多人就会觉得自己这辈子完了,从此也就放弃了学业,而其中有很多人其实是非常聪明的,只是他们的天赋并不是在读书上,但因此却失去了宝贵的机会。

    对于这一点,徐清也几次想要改变,比如说取消重点中学制度,但士族的反对声浪太大,最终也只能无疾而终,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士族的孩子是拥有特权的,平均每所重点中学之中,大概有四成所有的孩子是来自于士族的,而士族的人口不过占整个国家的百分之三左右,这么少的人,占据着这么大量的教育资源,他们又怎么可能放弃。

    至于放弃重点中学的制度,这更是不可能的,宋朝奉行精英教育而不是平民教育,把最好的资源交给最好的学生,让这些学生得以接受最全面的教育,而那些不合格的学生则放任自流,这是宋朝对于教育的核心思想。

    也就是说,即便宋朝有钱了,其中大量的教育经费也会拿来建设重点中学,而不是去提高普通学校的待遇,因此双方只会越拉越大,他们认为这是精英教育,一个国家的精英强大,这就足够了,至于那些笨孩子,他们读不读书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其中有聪明的孩子,即便是在普通中学,也是有可能进入到大学中去的嘛。

    而对于这样的反对声浪,徐清也只能无奈的默认,发展平民教育,意味着需要很多的钱,同时也意味着是在动士族们的奶酪,如果普通中学的教育质量提高了,那么在重点中学中接受教育的他们,不就失去了优势吗,那到时候如果考重点高中,他们还能过吗?优秀的人或许没有关系,但稍微资质差一点的呢?恐怕就过不了了,所以他们是怎么也不会同意的。

    再来,钱这一方面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如今的宋朝虽然很有钱,但用钱的地方也很多,照顾基础教育已经是力所能及之下的事情了,起码在小学,没有重点和普通之分,这已经是徐清的极限了,也是朝廷的极限,在这样发展不均衡的时代背景之下,出现一些重点学校和普通学校,也是难免的。

    但徐清还是希望这种情况能够稍微改善一些,倒也不是说让重点学校受到损失,而是给予普通孩子一些希望,首先便是多开一些初中和高中,让更多的孩子可以上学,当然,这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如今老师的数量本来就比较少了,如果增设学校,重点中学的投资是不会减少的,那么经费肯定得从普通学校那里出,从而普通学校的经费就更少了,而老师则也分散到了更多的学校中去。

    同时另一方面,因为学校招收了大量的学生,原本一大半小学读完就要踏入社会工作的孩子,如今会有很多重新继续学业,那么社会上的缺工问题,就会开始显现,不过这样做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给社会带来更多的安定,首先是这些学生都在学校里了,虽然学校不一定能够管住他们,但总起码比他们去当童工来得好。

    第二点则是虽然如今把孩子们送去学校读书,会让工厂出现缺工的现象,但读书之后,他们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工作的效率自然不是文盲可以比拟的,同时他们在生活上的素质也会提高,随地大小便,吐痰的行为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一个国家,精英自然要好好教育,但普通老百姓也得接受教育才行,不然社会上层十分强大,但底层却是一帮不学无术的半文盲,那这个国家的发展也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多办一些初中和高中,对于这个社会总体而言是一件好事。

    同时这也不会招致重点学校的反感,毕竟这些新建立的学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