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平淡为官-第6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知道外部世界的消息,这有利于他们进行行骗,三来则是这里的镇长郁郁不得志,这是机会的突破口,一个宗教要想在地方上长期生存下去,必须要和当地的衙门有着良好的关系,不然就会时刻被盯上,甚至被找麻烦。

    第一次就是被当地的衙门给一锅端了,若不是信徒保护,始开道人自己此时此刻也早已经身陷囹圄,因为以上这三点,所以始开道人选择了这里,而为了获得黄哲明的信任,始开道人这一次并没有直接进入长原镇,而是让自己的门徒率先扮作乞丐和流浪人进入小镇,让他们在里面打听消息,等消息都打听的差不多之后,始开道人再扮作是得道高人的模样进入其中,因为事先已经知道了一些有关于当地人的情况,所以当有人问他一些生活上的问题,以及对于未来的展望时,他再根据自己在龙虎山学到的一些方法,自然可以很快做出听上去很对的预言和判断,至于治病这件事情,他本身就是一名医生,自然是手到擒来,一些小毛病很快就可以根除。

    通过这种方式取得当地民众的信任之后,始开道人便在雷首山修建了道观,来往拜访的信众也是络绎不绝,而此时始开道人终于开始了自己策划已久的计划,那就是吸收信徒,然后开始骗钱,而他的徒子徒孙们也按耐不住寂寞,开始骗财骗色,而黄哲明的夫人,自然就是其中之一,至于他的精神为什么会那么足,便是始开道人在讲座的时候,会让自己的信徒们在一旁点燃致幻剂,也就是所谓的鸦片。

    通过在房间中燃烧罂粟,从而让信众们更能投入进去,甚至能够在迷幻中看到虚幻的假象,从而对自己的道更加笃定,因此精神自然也就变得足够旺盛,这就是他们吸引信徒的方法,而黄哲明也调查清楚了这一切,但他的做法,却并不像前面一位知府一样,选择将整个邪教铲除,而是选择和这个邪教合作,从而获得一颗长生不老药。

    这一步,算是彻底葬送了黄哲明的一切,至于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根据后来心理专家的分析,是因为自觉自己已经无法再继续往上升迁,心灰意冷之下,便想要追求生命上的长度,带着这样一种心态,黄哲明非但没有阻止始开道人的邪恶计划,甚至还开始助纣为虐,刚开始的时候,黄哲明只是闭上眼睛让始开道人自己去做,可后来,黄哲明甚至是帮着始开道人一起去做,比如说去跟那些煤商要钱,他以官员的身份去要,自然是要方便许多,甚至是移动州府拨下来的计划金给雷首山的道观,甚至残害生命,对于那些想要告发雷首山的人斩尽杀绝。

    这一切,可以说是都让黄哲明无法再回头,最后在巡视组的调查之下,所有的一切黑暗都摊开在光明之中时,黄哲明的死期自然也将至了,而对于这一切,徐清是极为心痛的,在他看来,黄哲明算是一个不错的好官,在当地的治理也颇有建树,但奈何人比人气死人,比你优秀的人更多,最后你丧失了前进的可能,面对这一切,黄哲明选择了自暴自弃,这让徐清很是悲痛。

    一个好好的官员,就因为斜教,变成了囚犯,没有什么比这更糟糕的了,至于那些斜教,徐清没有任何的同情,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做出任何违背人性的事情,在这次打贪除恶之中,也有许多的斜教份子被抓获,他们的所作所为,在徐清看来简直是匪夷所思,甚至有一个斜教是直接拿活人当做献祭的。

    在现代的报导中,徐清看到过一些老百姓被那些斜教忽悠,有的人把自己毕生财富捐出去,还有的人则认为斜教可以治好自己的病,从而就是不去医院看病,从而被病痛所折磨,最后死去的,还有一些人则是直接献身斜教的人员,随他们玩弄,这些人也不少,但把自己的亲生儿女献给斜教,从而让他们献祭给神明的,徐清还真没听说过,而这种事情,却真实的发生在这片土地上,这其中的可怕,简直让徐清不寒而栗。

    不得不说,宗教是一种十分难以去形容好坏的东西,他可以导人向善,也可以把人变成魔鬼,一个正常人,谁会把自己的亲生儿女拿去献祭呢,这只有在古老的夏商周时才听说过,且那个时候的献祭,大部分父母也是不同意的,只是正好抽中了自己家,无奈履行任务罢了,而这些个家庭,却是自愿把家里的孩子给送出去,且即便是衙门已经告诉他们,这是斜教之后,他们也不承认,甚至认为是朝廷在骗他们。

    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已经升天做了神明身边的使者,是侍奉神明的尊贵的仆人,他们将永享富贵荣华,不会被病痛和饥饿所折磨,那是一个无何有之乡,只有快乐,没有悲伤,对于这些愚夫愚妇的想法,所有的办案人员也只能深深感叹一句,有这样的父母,真是为人子女的悲哀。

    对于这些斜教,可谓是深恶痛绝,他们不仅仅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同时还给社会埋下了动荡的种子,有些斜教是骗财骗色,而还有些斜教,则是披着更加完美的外衣,但内里,却是想要建立起一个属于自己宗教的国家,这种斜教的规模更大,参与人员等级更高,甚至有许多官员也身处与这些宗教之中,担任重要人物,对此,朝廷自然是严厉打击的,但这些斜教就像是野草一样,即便短时间内销声匿迹了,但很快,他们就会如同野草一般重新疯长,然后无孔不入,直到渗透进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

    因为这个社会总是不缺傻子和野心家,傻子希望通过虚无缥缈的宗教来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不是通过劳动来改变,而野心家则是希望利用这些宗教,来到自己的目的,可以说,斜教的存在虽然危险,没有任何的好处,但对于一些人来说,起码他们的存在,可以让自己得到很大的利益,比如说巨额的钱财,以及大量的予取予夺的信众。

    你很难想象这些信众会为了教主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至于他们的逻辑,那就更是一窍不通,起码正常人是完全无法理解的,这都让徐清感到害怕,而且更关键的是,有些人其实并不笨,你要说被骗的全部都是愚夫愚妇,那徐清还能理解为是智商问题,但还有很多被骗的,却绝对称得上是社会的精英。

    比如说一些商人,他们在社会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虽然不是什么大商人,因为大商人们已然是不会相信这些的,以他们的能力,高僧大德都可以得见,又何必去信这些东西呢,即便信,也是因为其中有能够让他们利用的东西在。

    但一些小商人却是真的会相信这些所谓的宗教,他们薄有资产,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地位,在当地拥有小名望,算不上是无名小辈,但也不是什么赫赫有名,可以说生活富足的这帮人,起码是读过高中的,还有许多甚至是读过大学,但他们也会被骗,甚至把自己的全部财产都捐献出来,这就不得不让徐清感到害怕了。

    毕竟一个社会的精英分子都无法辨别哪些是斜教,哪些是正统宗教的时候,这就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了,徐清可以容忍一些官员去利用斜教,但他无法容忍这些官员被斜教所控制,这两种完全是不同的改变。

    后来朝廷也抓到了不少真的被斜教所控制的官员,问他们到底是怎么就信了这些宗教呢,有的就跟黄哲明一样,因为仕途没有了希望,所以便开始追求其他的理想,有的是为了长生不老,延年益寿,还有的则是为了长枪不倒多子多福,总而言之,可以说是各种各样的理由都有。

    求财的求色的,即便是社会的精英,也有许多他们解决不了的问题,比如说为了能够升迁,在现实中做不到,他们便把希望寄托在神佛的身上,希望他们能够帮自己的忙,从而走入邪门歪道,从此一去不复返。

    对于这些行为,朝廷都是十分严厉的打压,但这是不可能根除的事情,因为人类对于死的恐惧是永恒的,而只要有这份恐惧在,那么斜教就不可能终止,就像那些卖老年人保健品的,其实很多都是骗子,甚至是传销,但是许多人的爸爸妈妈依旧会乐此不疲的,用五六千块钱去买成本价不到五十块钱的药然后给自己吃。

    他们之中难道真不知道这药有没有效吗?其实很多人是知道的,但他却宁愿相信自己吃的药真的能够让自己活得更长,就是因为人类心中对于死亡的恐惧,是永恒的,尤其是对于老年人来说,那种对于死亡的恐惧,会湮灭一切的理性思考,脑海中只有一件事情,那就是活下去,除此之外,的任何理性思考都将被放弃,一种养生品没有用,就吃另外一种,不停的换,不停的吃,直到住院死亡,才会停止。

    这就是人类的本能,对于死亡恐惧的本能,而斜教便是利用这一点,来完成自己财富的累积,和求达成自己的目标,可以说是十分可恶的行为,但他们的市场确实很大,毕竟就算是皇帝,英明如秦始皇,唐太宗,到了晚年也希望能够长生不老,这是人类永恒的期待,就像西方人,死了以后上天堂,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解脱,可他们依旧在传说中,相信圣杯的水喝了可以长生不老,这就是人类的愿望,只要这个愿望在,只要现代医学无法让人类永生,那么人类的这第一大需求就会永远存在,那邪教被剿灭的根本就无法铲除,就算短暂清理,未来也必然疯长。

829() 
另一方面,在经济爆发性增长,全民陷入对于财富的追逐中,即便是正统的宗教,其中一部分也开始产生变质,按理来说,中国的宗教从来都是要求人们清心寡欲的,但在物质时代,许多僧人,道人也不得不开始向钱看,许多寺庙和道观都开始纷纷推出一些赚钱的手段来。

    有些还算是正常比如烧香,祈福,许愿池,解签之类的活动,这些倒也没有问题,毕竟寺庙里的和尚,道观里的道士也需要吃饭,你不可能让他们全部自己去种地,而朝廷对他们是不拨款的,除了几个国寺朝廷会定期拨款,且赐予他们寺产之外,其余的寺庙,大多数都是自力更生,活不下去解散的也有不少。

    这主要还是因为历史上三武一宗灭佛,以及大规模的道教信徒的起义,在皇权的镇压下,大部分都十分老实,中国与西方不同,从始至终,一直都是皇权大于神权,因此神明的力量在这片土地上,是始终向皇权低头的,但为了保证这些宗教依附于皇权,所以会给这些寺庙一大批的地产,并且对他们的土地进行免税,以供养这些僧人们,让他们可以青灯古佛常伴。

    而到了徐清这里,这一项法度自然被取消,因为许多寺庙依靠这些土地,赚取了大量的钱,而很多僧人,在拥有多余的钱之后,便开始做高利贷的生意,是的,在宋代,最大的高利贷商人不是那些黑社会,而正是这些佛道出家人,他们利用信徒给予的香火借贷给别人,然后收取高额的利息,从而获得巨大的收入,这种行为在徐清看来自然不能容忍,所以为了从根源上禁止这种行为,从而做出一定的惩戒,便除了几个国家寺庙之外,其余的寺庙全部废除寺产,所有土地必须要收税,同时耕种的农民不能雇佣,如果拥有土地的,就必须要自己耕种,而不能让农民去种。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说短暂的压制住了这些出家人的贪欲,但随着全国财富的爆发性增长,各种各样的赚钱方法自然是应运而生,高利贷不让做,但其他的东西朝廷可没有禁止,所谓法无禁止即自由,而这些出家人也确实够聪明,比如说做出那些长寿灯,一盏两贯钱,由僧人,道人们在一旁念经,来为你的家人祈福,这一项的收入便足够多了,还有卖香的,以及收门票的,可谓是各种各样的方式从这些信众的手中榨干每一块钱,完全是没有了身为出家人的典范。

    对此徐清自然是很不满意的,但也无可奈何,毕竟这些寺庙要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也确实需要想办法去赚钱,同时寺庙的维修工作,以及扩建,这都是需要钱的,尤其是在这个年代,以前人们生活的贫困,所以看到寺庙是用砖瓦搭建的便觉得是什么世外桃源,可随着人们生活的富裕,自己的屋子本身就建的很好,所以寺庙为了吸引更多的香客,便只能不停的去建造更加漂亮的环境,这就像欧洲的教堂是一样的。

    在欧洲,一个城市最高的建筑物往往就是教堂,而一座教堂,往往可以容纳一座小镇中所有的人在这里做礼拜,而看看天主教的教堂,几乎每一座都无比的高大,他们甚至愿意花费几百年的时间去搭建一座教堂,而与之相比,国王们,公爵们的宫殿与教堂相比就无比的狭小,这也是欧洲神权大于皇权的体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